深深怀念我的父母亲-农工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深怀念我的父母亲

于秋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乍暖还寒的清明节,我怀着难以言表的心情,去墓地祭拜我的父母大人。

我的父母亲都出生在辛亥革命发生的1911年,所以今年恰好是父母诞辰100周年。更为巧合的是,10年前的2001年二老先后仙逝,故今年又是父母离世10周年。父母亲的恩情和品德深深印在我们姐弟心里,对他们的感恩与留恋用言语难以表达,每次祭拜我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

我的父母都出生在大连农村普通的农民家庭。在他们身上汇集了中国人的坚毅、顽强、勤奋、俭朴、善良、向上的品质。父母的言传身教,使我们学会了如何做好人,做个爱国有用的人,好好报效祖国的人。

据说,是我爷爷的爷爷辈(应该是祖太爷辈吧)从山东大水泊逃荒来到大连,房无一间,地无一垄,靠一双手给有钱人家扛活,养家糊口。到了我父亲这一辈,好不容易念了四年书,上学时穿着鞋,下学时光脚回家给人家干活(舍不得穿鞋)。那时看到有的人家外出打工,家里生活有改善,爷爷就同意父亲到外地打工了。父亲跟着亲友外出学手艺、打工。后来亲友把父亲带到奉天(现沈阳),正值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了东北。由于我父亲长得帅气,又很有

风度,就被介绍到日本人开的店铺打工。

为了工作要学日语,吃了不少苦,日本人对雇佣的人很冷酷,待遇也很差。冬天吃的饭菜带冰碴儿,住的房间无采暖,父亲冻得只好用小小的灯泡取暖。干了一天活,困乏睡着了,放在被窝里的灯烧着了被,差点被电火烧了,很是危险!此后,父亲再冷也只能冻着,有时睡到早晨手脚还是冰冷的。日本掌柜为了炫耀他们的“胜利”,让父亲去看电影,父亲一看是日本侵略中国、杀害中国同胞的内容,恨极了,就装睡觉,心想:看你们能猖狂嚣张到几时?!日本掌柜看得正得意,一见父亲睡觉,勃然大怒,责骂并质问:“一张电影票很贵,你为什么睡觉?”父亲说他一到电影院就头晕,以后日本掌柜再也不让父亲去看电影了。解放后,父亲看电影,每次都很开心。

日本人给自己的孩子吃东西时常常会问:“好吃否?”若回答:“好吃”,大人就会说:“这是支那(指中国)产的。”为的是给孩子灌输并养成占有的欲望。

我们小时候,父亲从不教我们说日语,还好未惹麻烦(记得解放后,父亲工厂有位工友,也曾在日本人家干过活,他有时会冒出一两句日语,我父亲从不搭腔。文革时期,那位工友被打成了汉奸)。在日伪时期,父亲盼着国家强大,好把日本人赶出中国!早在19世纪初,日、俄在旅大地区烧杀抢掠,做尽坏事,那里的父老乡亲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

恨透了小鬼子(指日本人)和大鼻子(指俄国人)。

1945年“八一五”光复,日本投降,中国人从此不再做亡国奴!然而,接下来连年内战,民不聊生。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在国营工厂工作,任车间工段长,每天单程要走十几里路到东站乘火车去上班,起早贪晚,非常辛苦,可是他从不迟到早退,工作认真负责,干劲十足。每次节假日值班护厂都有父亲,那时只有工作表现好,领导和组织信任的人才能担此重任,是种荣誉的象征。父亲获得的“先进生产者”的荣誉是凭借着他对党和人民的一颗赤诚之心努力干出来的。

我的母亲是位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型的妇女,她端庄秀丽,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和气质。记得20世纪70年代,我单位的同事看到母亲,都会说她老人家看起来像一位教授。

母亲21岁嫁到婆家,因为是长媳,除服侍公婆外,还要照顾年幼的小姑子、小叔子。十里八村都知道于家娶了位好媳妇。婚后,父亲依旧回到奉天打工,给家里赚钱,爷爷、奶奶才有了钱盖房子、买地。母亲在老家8年之久才到奉天与父亲一起生活,到奉天后,母亲到服装店做零活儿,贴补家用。年近30岁的时候才有了第一个孩子,接着我们姐弟四人相继出生。生在旧中国,母亲未能读书,因此,她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念书。解放后,母亲参加了人民政府组

织的扫盲班,她聪明好学,认了不少字,心里亮堂了,对共产党感激极了。为了能让我们读书,母亲到工厂做零工,在环卫队清扫马路。由于母亲被裹了足,扫马路很吃力,饥饿和劳累险些要了她的命。病好后,母亲就在家里养鸡和鹌鹑,靠卖蛋补贴生活。后来,她又给别人照看孩子,白天照顾孩子,晚上还义务给照顾的孩子做鞋,对每个照顾的孩子呵护备至,视如己出,所以临出托的孩子都是依依不舍。母亲照顾了一个又一个,直到自己的女儿有了孩子,便又开始照顾自家孩子,辛勤劳作了一辈子。

父、母亲为了子女付出了很多。1964年以后,我们姐弟相继毕业,都分配在外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物资供应困难,那时粮、油、菜等按人定量供应,父母每月每人三两油、半斤肉、几斤细粮,到八十年代改善些,九十年代才不再定量了。父母舍不得吃,节省下来留着儿女回家时吃。那时人们肚子里没有油水,饭量都很大,现在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父亲对子女很严厉,但从未打骂过我们。母亲也从未吵骂过我们,倘若我们做错了事,她会耐心指教,从不高声讲话。她疼爱她的孩子,也包括女婿和儿媳,对孙辈们则是爱归爱,管归管,从不娇惯。父母信守的格言是:惯子即害子,所以二老对儿女、孙辈都是严格教育,期望他们成人成才。

我们姐弟在父母的教育下,书念得都很好,都是三好学

生,也都上了大学。邻居和父亲单位的工友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我们长大,说我们给父母争了光,称赞父母教育得好。我们参加工作后,父母最常叮咛的话就是:“绝对不能迟到早退,对工作要认真负责”,所以我们都养成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的习惯,工作上都获得了单位的表奖,也算是对父母的慰藉。在公共道德方面,父母也是我们的榜样,他们都很爱护公共财物和环境。譬如,和母亲一起逛街,她会把痰吐到纸上包好,然后扔到垃圾箱里;父亲则是爱厂模范。父母没有什么文化,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对人更不会花言巧语,而是实实在在地以诚相待。父母的言行、朴实无华的爱国情怀一直影响着我们。

在我们读书期间,放暑假的时候,姐姐和我会去苗圃拔草赚钱供自己念书用;寒假时,母亲教我们做针线活儿,补袜子、做鞋;弟弟则利用假期到工厂里做零活儿。勤劳俭朴的父母是我们的榜样。在读大学时,父母只让我们申请够伙食费就行,尽可能少给国家增加负担。我们平时生活零用钱就用从伙食费中省出的菜钱来支付。父亲每月工资加上母亲的帮衬,共几十元的收入,除供我们生活,还要赡养我的奶奶。奶奶是位活过百岁的老寿星,她一直夸赞我的父母孝顺。尽管家里并不富裕,有时亲戚需要接济,邻居有困难,我的父母也会尽力帮助。父母的孝顺、助人,影响了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我的孩子也都很懂事,对老人非常孝顺。我的父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