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的设计单元十三 压力容器零部件(支座及开孔)52p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㈡ 液面计
公称压力不超过0.7MPa,开长条孔,矩形 凸缘或法兰把玻璃固定在设备上。
承压容器,一般都是将液面计通过法兰、 活接头或螺纹接头与设备联接在一起
设备直径大,可同时用几组液面计接管。
现有标准中有反射式玻璃板液面计、 反射式防霜液面计、透光式板式液 面计和磁性液面计。
四、视镜与液面计
㈠ 视镜 观察内部,也可用作物料液面
指示镜。 分为不带颈视镜和带颈视镜。
不带颈视镜——凸缘构成,结 构简单,不易结料,有比较宽 阔的视察范围。
当视镜需要斜装或设备直径较 小时,则需采用带颈视镜。
视镜已经标准化,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还有压力 容器视镜、带灯视镜、带灯 有冲洗孔的视镜、组合视镜 等。
第三节 容器的开孔补强
一. 容器开孔应力集中现象及其原因
容器为什么要开孔? 工艺、安装、检修的要求。 开孔后,为什么要补强? 削弱器壁的强度,出现不连续,
形成高应力集中区。
峰值应力通常较高,达到甚至超 过材料屈服极限。
局部应力较大,加之材质和制造 缺陷等,
为降低峰值应力,需要对结构开 孔部位进行补强,以保证容器 安全运行。
㈡ 支承式支座
用钢管、角钢、 槽钢制作,或 用数块钢板焊 成,
型式、结构、 尺寸及材料 JB/T 4724-92 《支承式支 座》。
适用范围和结构:
支承式支座分A型和B型。
形 支座 适用的公称直径 式 号 (mm)
结构特征
A
1~6
DN800~3000
钢板焊制, 带垫板
B
1~8
DN800~4000
(3).鞍座的位置——A的确定: A≤Do/4,且不大于0.2L。最大不大于0.25L。
L——封头赤道圆(切点)间的距离。 A——赤道圆至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 思考:在施工图上,L,A标注在赤道圆上,可否?
鞍座包角120°或150°,安放稳定。 高度200、300、400和500mm。
宽度b根据容器公称直径查出。
B=2d d=接管内径+2C (C=C1+C2)
h 1
dSnt
或实际外伸高度的较小值;
h 2
dSnt
或实际内伸高度的较小值;
等面积补强,纵截面上的投影面积要满足下式:
A1+A2+A3≥A A1—壳体的贡献(有效壁厚减去计算壁厚部分); A2—接管的贡献(有效壁厚减去计算壁厚部分); A3—焊缝金属截面积; A—壳体上需要补强的截面积。(表6-20 P179)
这种以通过开孔中心的纵截面上的投影面积来 衡量的补强设计方法,具有使开孔后截面的平均应 力不致升高的含义。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满足开孔补 强的需要,方法简便,我国的容器标准采用的主要 是这种方法。
2.极限分析补强设计准则
由于开孔只造成壳体的局部强度削弱,如 果在某一压力载荷下容器开孔处的某一区域其 整个截面进入塑性状态,以至发生塑性流动, 此时的载荷便为极限载荷。利用塑性力学方法 对带有整体补强的开孔补强结构求解出塑性失 效的极限载荷。以极限载荷为依据来进行补强 结构设计,即以大量的计算可以定出补强结构
(2)加强元件结构 (3)整体补强结构
若须补强的接管较多, 可采取增加壳体壁厚 的办法,也称为整体 补强。
(四).等面积补强的设计方法
1. 开孔有效补强范围及补强面积的计算 等面积补强——补强的金属量等于或大于开孔所
削弱的金属量。 图上看,应该考虑的截面是强度削弱较大的截面
——轴(纵)向截面的面积:
第四节 容器附件
一、接口管 用于装置测量、控制仪表,或连接其他
设备和介质的输送管道。
焊接设备的接口管长度
铸造设备接管可与筒体一并铸出。
螺纹管主要用来接温度计、压力 表或液面计等,阴螺纹或阳螺纹
㈡ 凸缘
接管长度必须 很短时可用 凸缘代替(又 叫突出接口)
凸缘本身有加强作用,不需另外补强。 当螺柱折断在螺栓孔中,取出较困难。 凸缘与管道法兰配用,联接尺寸应根据所 选用的管法兰来确定。
钢管焊制, 带垫板
㈢ 裙式支座
塔设备最常用裙式支座。 目前还没有标准。 各部分尺寸均需通过计算或实
践经验确定。 有关裙式支座的结构及其设计
方法详见第十七章。
二、 卧式容器支座
种类:
鞍式支座
应用最广泛的卧式容器支座。 已有标准JB/T4712-92 《鞍式支座》,
根据容器公称直径和重量选用。 由横向筋板、若干轴向筋板和底板焊
第二节 容器支座
概述:
容器支座,支承容器重量、固定容器 位置并使容器在操作中保持稳定。
结构型式由容器自身的型式决定,分 卧式容器支座 立式容器支座 球形容器支座
一、立式容器支座
立式容器的支座主要有 耳式支座 支承式支座 裙式支座
中、小型直立容器常采用前二种, 高大的塔设备则广泛采用裙式支座。
㈠ 耳式支座
为开孔中心处的锥壳内直径。
3. 不需补强的最大开孔直径
计算壁厚考虑了焊缝系数,钢板规格,壳 体壁厚超过实际强度,最大应力值降低, 相当于容器已被整体加强。
且容器开孔总有接管相连,其接管多于实 际需要的壁厚也起补强作用。
容器材料有一定塑性储备,允许承受不是 十分过大的局部应力,所以当孔径不超 过一定数值时,可不进行补强。
接而成。在与设备连接处,有带加 强垫板和不带加强垫板两种结构。
材质:垫板—与筒体相同,其它---Q235-A.F 。
(2)鞍座标准及其标记
鞍座分为轻型(A)和重型(B)(BⅠ~BⅤ)。 固定式——F型; 活动式——S型。
标准号:JB/T4712-92 . 鞍座标记:
JB/T4712-92 鞍座 [型号][公称直径]-[F或S] 例如:DN2600的轻型鞍座标记为 JB/T4712-92 鞍座A2600-F JB/T4712-92 鞍座A2600-S
• 简称耳座,筋板和支脚板。 广泛用在反应釜及 立式换热器等直立设备上。 简单、轻便,但局部应力较大。 当设备较大或器壁较薄应加垫板。 不锈钢制设备,用碳钢作支座,防止合 金元素流失,也需加一个不锈钢垫板。
已标准化JB/T 4725-92 《耳式支座》。 该标准分A型(短臂)和B型(长臂)(有保温
㈡ 圈座
采用圈座的情况: ✓对于大直径薄壁容器和真空容器,
因其自身重量可能造成严重挠曲; ✓多于两个支承的长容器。 除常温常压下操作的容器外,至少应
有一个圈座是滑动支承的。
㈢ 腿式支
座
简称支腿
连接处造成严重的局部应力, 只适用于小型设备
(DN≤1600、L≤5m)。
腿式支座的结构型式、系列参 数等参见标准JB/T 4714-92 《腿式支座》。
椭圆形人孔(或称长圆形人孔)的最小 尺寸为400mm×300mm。
人孔:筒节、法兰、盖板和手柄。
使用中常打开,可用快开式结构人 孔。
水平吊盖人孔
手孔(HG21515~21527-95) 和人孔(HG21528~2153595)已有标准,
设计时根据设备的公称压力, 工作温度以及所用材料等按 标准直接选用。
三、手孔与人孔
检查设备内部空间以及安装和拆 卸内部构件。
手孔直径150mm~250mm,标准
手孔公称直径有DN150和 DN250两种。
手孔结构:容器上接一短管,其 上盖一盲板。
人孔:
设备直径超过900mm,有手孔也设 人孔。
人孔的形状有圆形和椭圆形。
椭圆形人孔短轴与筒身轴线平行。
圆形人孔直径400mm~600mm,容 器压力不高或有特殊需要时,直径 可以大一些。
的尺寸要求,使其具有相同的应力集中系数。。
(二).补强形式:
• 1.内加强齐平接管 • 2.外加强齐平接管 • 3.对称加强凸出接管 • 4.密集补强
(三). 补强结构:
(1)补强圈结构
●材质厚度一般与壳体相同; ●补强圈要与壳体、接管很好地焊 接,以同时受力。 ●补强板上有一个M10小孔,用以 检查焊缝缺陷;名曰泄漏信号孔。
开孔处出现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系数为:
K=σ实际/σ膜
其大小为多少?见平板开孔试验测试:
实测结果:K≈3 即应力集中点的实际 应力大约为膜应力的 3倍。
开孔的形状:
应力集中和开孔形状有关, 圆孔的应力集中程度最低。
二.开孔补强原则与补强结构
(一)开孔补强的设计原则
1.等面积补强原则
该方法认为在有效的补强范围内,壳体处本身 承受内压所需截面积外的多余截面积A不应少于开孔 所减少的有效截面积 。 即
层或直接放在楼板上)
每类又分带垫板与不带垫板两种结构
(二)耳式支座选用的方法:
(1)估算设备总重,算每个支座
(按2个计算)的负荷Q值;
(2)确定支座型式,从表4-13或表
4-15按允许负荷Q允大于实际负荷Q,
选支座。
❖小型设备耳式支座,可支承在管子 或型钢制的立柱上。
❖大型设备的支座往往搁在钢梁或混 凝土制的基础上。
在补强区范围内, 设 Ae =A1+A2+A3 如果Ae ≥A ,则无需补强;
如果Ae <A ,则需要补强。 补强面积为
A4=A- Ae
2. 容器上开孔及补强的有关规定
筒体及封头开孔最大直径不允许超过:
(1) 圆筒Di≤1500mm,开孔最大直径 d1且5≤0d01≤/m21D0m0i,时0m且,md开≤;孔5最20大m直m;径圆d≤筒1/D3i>Di, (2) 凸形封头或球壳的开孔最大直径d <1/2Di。 (3) 锥壳开孔最大直径d≤1/3Di,Di
壳体开孔满足全部条件,可不Baidu Nhomakorabea行补
强:
(1) 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
(2) 两相邻开孔中心的间距(对曲面间距 以弧长计算)应不小于两孔直径之和的 两倍;
(3) 壳体名义壁厚大于12mm,接管公称 外径小于或等于80mm;壳体名义壁厚 小于或等于12mm ,接管公称外径小于 或等于50mm
(4) 接管最小壁厚满足表4-19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