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理数—如何用周易算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理数—如何用周易算卦?
仁者居士-张仁居
一、《易经》的数
中国古代的数理数字有四大类,即为天文、历法、律吕;天干10及地支12;阴阳、五行;易经的八卦、64卦。古人用这几类既简单又概括的一些数据,演绎了天、地、人,过去、未来,万物万事的一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万花筒变化无穷,高深莫测。古人为了应用这些数字,都要把其熟记于心。记这些数字有好多口诀,以便于记忆。例如文王八卦之八个卦象数字口诀为: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居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见下图)。
其中《易经》又有先天八卦(伏羲八卦)和后天八卦(文王八卦)之分,还有“河图”和“洛书”相辅。河图和洛书现已基本失传,但其原始图形及简单解释等且经常在后世的各类典籍中出现。
要想掌握《易经》的理数和如何算卦,就要将其几组数的相互演绎加以分析和掌握。《易经》的“数”可分四组,即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和洛书所含的数的概念。下面简单的予以表述,其图示如下:
上图中八卦的“数”在图形中已示出,不加解说。河图出在伏羲氏之时,洛书出在大禹之际,此即“河出图,洛出书”之说。“○”皆为单数,代表阳;“●”皆为双数,代表阴。“○”或“●”的数量就是它的数。另外,上图八卦中,各相对应之数的和,如先天卦(伏羲八卦)1+8=9、……2+7=9;后天卦(文王八卦)中,(1)+(9)+(5)=15,……(4)+(9)+(5)=15,都有一定的数学关系。
《易经》的“数”就是以上列四图中的数为基础,互相之间各相影响。在此基础上再融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数,形成了“大衍之数五十”。这是易经算卦(占)的根,是易经理数的总纲。下面讲对“大衍之数五十”的简单理解,并提出用这个数是如何算卦的。
作为《易经》的十篇辅助文章之一,也是易经系列文章的最主要的内容的《系辞传》上下篇,明确阐述了用易经算卦的方法。现将原文录于下:“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
以象三。揲(dié或shé)之以象四时。归奇于扐(lè)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上述这段文字是孔子在易经《系辞传》中的一段。这篇文章是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论述。古往今来所有的大人物几乎没有不重视这段文字并加以研究演试,古时的占筮名著也多以《易经》及这段文字为依据编衍卦理。本文试图从数学演绎入手,加深这一段文字的理解,并对一些问题加以探讨。以往的一些专著,对这段文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于一些通易的诠释之书,往往是根据字、辞的字面解释引以为据,难免望文生义。希望通过本文,与对此感兴趣的人士共同切磋。
二、对“大衍之数五十”的理解
为什么“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大衍之数为五十呢?
天一、天三……是根据《河图》的表示图形来的,图中白点“○”代表天(阳),都是奇数。一个白点表示“天一”,三个白点表示“天三”,以此类推为“天五”、“天七”、“天九”。黑点“●”代表地(阴),地数为偶数。二个黑点表示“地二”,四个黑点为“地四”以此类推为“地六”、“地八”、“地十”。河图与文王八卦结合,又有“天一”表示水(冬),“地二”表示火(夏),“天三”表示木(春),“地四”表示金(秋),从而表示了一年的四季(四时)。而“天五”为土,居中,没有特定的属性。但是根据阴阳五行的理论,有“土”,“火、水、木、金”则生,土与火、水、木、金是相生相辅的关系。而在文王八卦中火、水、木、金的位置是固定的,日月运转,一年四季它们各守其位,表示四时。而土则没有明确的司属,这是“天五”“土”的特殊性。见下图:
至于“六、七、八、九、十”,其中“六”是“天一”与“天五”相合而得;七是“地二”和“天五”相合而得;八是“天三”和“天五”相合而得,九是“地四”和“天五”相合而得。但“地十”且是“天一”、
“地二”、“天三”、“地四”之和,它包含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四时。古人取“地十”有二层含义,其一是中国人追求美满,即十全十美,其二是几千年的人类对《易》的演绎总结出,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数,用现代人的哲学语言,就是“十”是客观规律的需要,不可缺少。上述“一”到“五”与“六”到“十”在河图中是相成的关系,“六”到“十”是由“一”、“二”、“三”、“四”相因而成,即“六”成于“一”,“七”成于“二”,“八”成于“三”,“九”成于“四”,“十”成于“五”(或成于一、二、三、四)。《系辞传》曰“大衍之数五十。”那么上面所讲“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相加为五十有五。二者相差五,这个五就是“天五”“土”,它是一个统治一切的数,“一、二、三、四”中无“五”不生,“六、七、八、九、十”中各皆含“五”无“五”不成。也就是说在“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中都已含有了“五”,《易》以简单为原则,既然“五”已多次包含在各项中,则在占筮时蓍草之数取为“五十”策就完全可以完成《易》的数理推衍功能。这就是“大衍之数为五十”的原因。
所谓“大衍之数五十”,就是阴阳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八八六十四卦的三百八十四爻,这些古代的数理关系中,用这个“五十”的数就完全可以涵盖了,所以这个包含天、地、人,古今中外,世界万事万物的卦理演绎的“数”就是“五十”,这也就是“大衍之数五十”的含义。
三、数理演绎
现在,根据《易经》之《系辞传》的这段描述,用五十根蓍草演绎自古至今是怎么算卦的,从中并对前人的一些解释加以探讨。为了便于用数学推演,我们在下述中的数字均采用阿拉伯数字来代替中国的汉字数字。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我们准备50根蓍草(或50根竹签)。用《易经》的阐述及相关资料进行占筮演算。
(一)数字演算—例解
在《系辞传》中孔子概括地描述了利用《易经》算卦的全过程。为了便于理解,本文用举例的方式对占筮的过程进行讲解,使读者较容易地掌握基本算法。
下面以列表方式加以阐述。
周易占筮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