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 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合集下载

博物馆观后感100字

博物馆观后感100字

Only when you can control your emotions can you control your life, because people who are dragged down by their own emotions are the most helpless and helpless.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博物馆观后感100字博物馆观后感100字【1】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1月24日,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参观了首都博物馆。

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

我们观看了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那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

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们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

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

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情绪。

四层还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

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

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

我十分喜爱青白玉,看上去十分的纯净,有些能够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爱。

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

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

透过此次参观,孩子们大大开阔了眼界,首都博物馆留给我们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真让人难忘啊!博物馆观后感100字【2】今天阳光明媚,爸爸领着我参观了,位于铁西区卫工街上的中国工业博物馆。

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600字5篇

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600字5篇

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600字5篇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1首都博物馆观后感_月24日,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参观了首都博物馆.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我们观看了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那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们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情绪.四层还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十分喜爱青白玉,看上去十分的纯净,有些能够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爱.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透过此次参观,孩子们大大开阔了眼界,首都博物馆留给我们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真让人难忘啊!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2今天单位组织我们去首都博物馆参观,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于_53年开始筹备,_81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目前馆藏文物已达二十几万件,其中包括:青铜.陶瓷.书画.石刻.钱币.玉器.玺印.织绣.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等等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条形的办公科研楼.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中国最早的〝太阳神〞太阳神纹石刻,据说至今已有7000多年了,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刻画太阳神形象实物.这件石刻用写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躯修长.两手下垂.双足分离的人,头顶上刻有23条光芒的太阳,腰部两侧的圆点似行星在宇宙中运行.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太阳神崇拜的情况,人们还能从这个形象中看到先民们按照人类自己的形象刻画心目中的〝神〞,反映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对发展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以及对人主宰世界的信心.还有秦始皇兵马俑,那些将军.神射手.战马的尊荣,原来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现在真的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了,心里很兴奋很激动,能看到这些国宝文物首先感谢单位组织的这项活动.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3_月24日,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参观了首都博物馆.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我们观看了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那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们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情绪.四层还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十分喜爱青白玉,看上去十分的纯净,有些能够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爱.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透过此次参观,孩子们大大开阔了眼界,首都博物馆留给我们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真让人难忘啊!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4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于_53年开始筹备,_81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目前馆藏文物已达二十几万件,其中包括:青铜.陶瓷.书画.石刻.钱币.玉器.玺印.织绣.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等等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条形的办公科研楼.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中国最早的〝太阳神〞太阳神纹石刻,据说至今已有7000多年了,是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刻画太阳神形象实物.这件石刻用写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躯修长.两手下垂.双足分离的人,头顶上刻有23条光芒的太阳,腰部两侧的圆点似行星在宇宙中运行首都博物馆观后感600字3篇首都博物馆观后感600字3篇.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太阳神崇拜的情况,人们还能从这个形象中看到先民们按照人类自己的形象刻画心目中的〝神〞,反映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环境艰苦的条件下,对发展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以及对人主宰世界的信心.还有秦始皇兵马俑,那些将军.神射手.战马的尊荣,原来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现在真的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了,心里很兴奋很激动,能看到这些国宝文物首先感谢单位组织的这项活动.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5在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我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站在大门前,我兴奋不已.高大的玻璃建筑物,矗立在那儿,让人觉得雄伟壮观.进了门,只见一个足有几十米高的青铜器立在左边,一个大大的木头建筑物立在右边.我们顺着通道进了青铜器,原来,这是一个馆中馆.我们先来到了顶层的文房四宝馆.馆里的灯光昏暗,让人觉得幽静.神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各式各样的毛笔.狼毫白云不在话下,自然是有的.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一支毛笔,笔杆是深紫色的,非常粗.而它的笔头更大更粗,在小的砚台里根本放不下.我一看下面的说明,这才知道,原来这支笔叫〝紫檀木金丝大抓笔〞,怪不得这么粗呢!而接下来的水晶墨床,就更让我惊叹了.水晶墨床通体透明,两侧又很大的弧度,光洁如新.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沿着电梯往下走,就到了玉器馆.那能工巧匠门们做成的艺术品,真让人赞叹.玉板指,白里透绿,绿里透青.还有一颗佛珠,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刻着普罗密新经,每一个字只有芝麻大小.然后,我们参观了青铜器馆.书画馆,就走进了〝大木头块〞里.在〝大木头块〞里,我们最后参观了老北京风俗馆.一进去,就看见一排长长的泥塑.我兴奋极了,可谓欣喜若狂,扒在围栏上仔细地看了起来:这排泥塑描绘的是老北京的民俗风情.只见几个小孩在街头抖空竹,抽汉奸,有说有笑;一个商贩在路边摆起小摊,大声叫卖,几个被吸引过来的顾客正挑选着东西;有两个老爷爷,在谈天说地,其中一位还提着鸟笼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到闭馆时间了.我恋恋不舍地望着首都博物馆,期盼着下次还能来这里参观.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五篇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五篇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五篇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从93年来北京上大学,到现在有13年之多了。

13年来,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们的首都。

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

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

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

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

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

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

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

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

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

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

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从93年来北京上大学,到现在有13年之多了。

13年来,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们的首都。

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

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

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

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

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

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

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

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

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

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

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

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

首都博物馆最新观后感作文1000字5篇

首都博物馆最新观后感作文1000字5篇

首都博物馆最新观后感作文1000字5篇首都博物馆最新观后感作文在初一的时候,学校组织去了首都博物馆,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首博,可以说首博带给我的是太多的震撼。

看到首博第一感觉就是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即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

和以往我参观过的军博是截然不同的,它的建筑风格和我曾参观过的国家大剧院有几分相似,有一种非常的后现代感。

一进博物馆就是一个大厅,大厅里有指示牌,上面清楚地介绍展区的分布。

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

首先我来到的是“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这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

对于绘画作品我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但我也能感受到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挥洒出的那种意境深邃、飘逸、青幽、惟美的精神世界。

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

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

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心情。

四层还有我最关注的也是看的最仔细的“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

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这里有太多让我吃惊,甚至是让我震撼的作品。

很多我以前只在书上见过,没想到这次可以见到实物,这让我非常的兴奋。

有一件工艺绝对堪称精细,那就是景德镇窑青白釉戏剧舞台人物纹枕,此瓷枕雕镂成戏台形式,戏台上珠帘漫卷,众多演员正在演出一场戏剧,反映了元代戏剧流行的社会风尚。

瓷枕镂雕精细,集建筑、舞台与瓷塑艺术于一体,表现出元代戏剧艺术的面貌及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工艺。

首都博物馆 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首都博物馆 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首都博物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首都博物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首博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玉器是最具中国文化特点的艺术品,它的发展历史悠久。

古人视玉为沟通人间与天界、祈吉护身的灵物神器,亦是古人等级身份的象征。

孔子认为君子必佩玉,君子的修养与品德以玉为标准,温润如玉是古代君子一生追求的人格魅力。

首都博物馆特于圆形展厅五层K厅辟出玉器展厅,展示我国古代美轮美奂的玉器艺术。

在玉器展厅共展出文物181组件,将玉器发展的基本脉络展示给参观者。

展品中有大量王公贵族墓出土的以及带有皇帝年款、刻有御制诗文的玉器。

让我们步入玉器的世界,感受玉器带给我们的深厚底蕴。

玉猪龙,新石器时期(约1万年—4千年前),北京市文物公司藏。

高16厘米、最宽11厘米、内径2.7厘米、厚2.3厘米。

玉猪龙整体呈“C”形,口微张,兽首肥大,双耳竖立,吻部前突,鼻尖以阴刻线饰多道皱纹,背部对穿双孔。

在出土和传世的此类器物中,绝大部分已发表的同形器高均在15厘米以下。

该器对研究和认识红山文化玉器具有重要价值。

(左上)玉鸟形佩,新石器时期(约1万年—4千年前),玉佩上纹饰鸟做侧身飞翔状,以简单的粗阴刻线显示出鸟的头、颈、喙、翅及尾部,鸟的胸、腹、尾有三个对钻孔。

(右上)翡翠雕龙带钩,清(1644—1911),北京朝阳荣禄墓出土。

带钩就是腰带扣,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装饰性的玩赏之物,造型趋于统一,以龙首玉带钩为主流。

明代的带钩较粗宽,清代的玉带钩质地优良,做工精细,造型及图案不拘一格,还出现了较多的翡翠带钩。

翡翠又称硬玉,清乾隆时期进贡内廷,是我国古代玉器制造业中的后起之秀。

这件雕龙带钩,质地绝佳,翠绿莹润,是翡翠带钩中的佼佼者。

此物主人荣禄为清末大臣,深受慈禧太后信任,地位显赫。

据说生前每到其寿辰,太后便会赏赐大量的翡翠珍玩,这件带钩就有可能是赏赐之物。

荣禄死后,葬于高碑店乡西花营村荣家茔地,墓中随葬大批金、银、玉器珍品。

(左下)青白玉兽首觽,明(1368—1644),北京海淀青龙桥董四墓村出土。

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

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

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我看过的首博固定展览有: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书房珍玩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北京文物精品展古都北京历史文化展08年看过的临时性展览有:古希腊竞争精神展长江文明展白玉三羊清乾隆(1736-1795)北京海淀圆明园出土此作品为一只嘴衔灵芝的回首山羊,山羊身上分别浮雕两只小山羊,神态自然,是清代常见的“三阳开泰”吉祥作品。

碧玉太狮少狮明(1368-1644)北京海淀圆明园遗址采集碧玉卧牛明(1368-1644)青玉“福寿平安”如意清(1644-1911)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如意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头部多作心形、芝形、云形,为赏玩之物。

清代玉如意是最受人们喜爱的祥和玉,不仅是贵族身边的宝物,也是贵族阶层相互馈赠的珍贵礼品。

此玉如意为整雕过枝灵芝纹及宝瓶、蝙蝠,谐“福、寿、平安”吉祥之意。

青玉宴饮图插屏清(1644-1911)玉插屏是清代较为盛行的陈设品,琢制方法主要有阴线、浮雕,一般插于木座上。

此玉插屏屏心两面纹饰均采用多层浮雕技法琢制,一面琢长廊、芭蕉、桂树、桌、凳、人物;一面琢山水、垂柳、小船、人物,采用远山近景法,层次分明,技法精练。

2009-02-12 23:18:35白玉“龙凤呈祥”扁瓶清(1644-1911)玉瓶为圆雕仿古作品。

瓶上分别浮雕凤、龙和兽首,兽首衔活环,螭龙作把,矮圈足,制作规整,抛光极好,构思巧妙,寓意“龙凤呈祥”。

碧玉灵芝双联瓶清(1644-1911)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2青玉饕餮纹双耳瓶清乾隆(1736-1795)北京海淀清华大学出土青白玉如意云纹盖瓶明(1368-1644)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玉瓶通体镂雕如意云纹,底部有两道阳起的弦纹,底平,下以六个微微外撇的云头作足,内壁光滑,盖与钮分别碾琢,有极好的玻璃光。

青白玉凤首衔梁卣、瓶清(1644-1911)此套玉卣、瓶为仿古陈设器,采用平雕阳起饰花卉纹,单阴刻回纹,镂空圆柱形凤首勾梁,下配银钩。

首都博物馆实践学习任务单-1新选.

首都博物馆实践学习任务单-1新选.

⾸都博物馆实践学习任务单-1新选.⾸都博物馆实践学习任务单⾸都博物馆是北京市属最⼤的综合性博物馆,全⾯地反映了北京作为⼀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进程,“知北京、爱北京”,这⾥是了解北京历史和⽂化的最佳窗⼝,也是同学们开展综合学习、探索学习的适合的场所。

漫步于北京历史的长河中,将会⼤⼤加深你对⾸都北京厚重历史的了解。

就让这份实践学习任务单,伴随你⾛进北京⽂化之旅吧!为保证同学们参观的效果,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维护展馆良好的参观秩序,请同学们提前了解《⾸都博物馆学⽣团队参观须知》,按要求开展参观活动。

活动提⽰我想知道亲爱的同学们,你即将参观⾸都博物馆,对中国⾸都北京,你最期望从⾸都博物馆了解哪些内容呢?我所知道的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物的场所□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化教育机构□⾮营利的永久性机构以下这些参观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你都能做到吗?你觉得还有哪些事项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觉配合安全检查。

不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馆。

⽂明参观,不在馆内跑动、喧哗、嬉闹、乱扔废弃物、随地吐痰等。

注意参观安全。

不随意触摸、攀爬、损毁展品。

⾐着整洁。

⼩测试:请你指出,下⾯这些看(做)法错在哪⾥?1.夏天真是炎热,某同学穿着背⼼短裤,拖着拖鞋就进了博物馆了。

2.⼩明在参观⾸都博物馆时时看到⼀件特别震撼的艺术品,他⾼兴极了,会兴奋地招呼同伴来看。

3 “有的展品实在是太吸引⼈了,隔着玻璃罩看总是觉得“不过瘾”,能亲⼿摸摸展品就好了!”4.“博物馆⾥光线太暗,拍照效果不好,⽤闪光灯拍⼀下也不会有多⼤影响吧”活动记录北京历史⽂化篇展简介:这⼀展厅以历史⽂化为视⾓,展⽰了从46万年前的远古时期⾄新中国建⽴这⼀漫长的岁⽉中,北京经历了从原始聚落形成城市,从北中国的政治中⼼跃升为⼤⼀统王朝的都城、中华⼈民共和国的⾸都的历史进程,通过对北京的政治、经济、⽂化、民族交融、中外交流等各领域全⽅位、多⾓度的展⽰,概括了北京⽂化所具有的荟萃性、创新性,多元性、连续性与递升性五个显著特点。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400字作文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400字作文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400字作文一声声吆唱儿把我拉向过去。

我回到老北京的四九城儿,忆着我小时候的时光,忆着这个我长大的地方。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首都博物馆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博物馆的陈列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观众的需求为第一的思想。

陈列展览要有一个准确“定位”。

观众同藏品、陈列一样,是构成博物馆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

很难想象没有观众博物馆是个什么样子。

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为观众服务的。

这是博物馆的社会价值的一个主要方面。

博物馆要适应变化的现代社会,对社会公众保持持续的吸引力,就必须以内部管理结构的调整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为基础。

实现快速有效的展览创新。

就要强化科研力量,加大科研开发投入,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就是借用社会力量办好博物馆。

对理论进行研究,只有准确地探明博物馆和现代社会关系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博物馆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等这样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

博物馆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博物馆是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物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

它的基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收集保藏文物和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各种陈列展览,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组织陈列展览时,要明确主题思想和主题范围,因为主题的确定又在于能准确引导观众,要使它既能反映本馆藏品实际,又具有时代特征,做到陈列与环境,内容与形式,设计与制作,管理与服务的和谐统一。

做到这些的前提是要求博物馆管理及从业人员对了解社会,对观众的行为进行相关的研究。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藏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它向人们展示科技进步是同文化遗产紧密相连的,它既要展示和传播当代的最新信息,又要展示和传播古老的传统文化遗产,要把这两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并反映在陈列展览中,让大多数观众能看懂并感受到。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及介绍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及介绍

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及介绍北京博物馆是中国首都的文化瑰宝,收藏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在这些宝贵的藏品中,有着一些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特别珍贵的展品。

下面将介绍北京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

1. 青铜司母戊鼎青铜司母戊鼎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是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用于祭祀活动。

鼎的四面浮雕着精美的纹饰,展现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水平。

2. 玉环龙纹钮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玉器,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玉环上雕刻着精细的龙纹钮,展现了古代玉器工艺的高超水平。

3. 红山文化陶人俑红山文化陶人俑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些陶人俑是红山文化时期的陶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陶艺的精湛技艺。

4. 明代《千里江山图》这幅《千里江山图》是明代著名画家刘基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宏大壮丽,气势磅礴,展现了明代山水画的高峰之作。

5. 清代乾隆御制瓷器清代乾隆御制瓷器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些瓷器精美绝伦,绘制精致,工艺精湛,展现了清代瓷器的高超技艺。

6. 元代《五牛图》这幅《五牛图》是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画面生动传神,形象逼真,展现了元代绘画的独特风格。

7. 清代珐琅彩美人图瓶清代珐琅彩美人图瓶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件瓶子绘有精美的美人图案,色彩艳丽,工艺精湛,展现了清代珐琅彩瓷器的高超技艺。

8. 明代宣德炉明代宣德炉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件炉子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展现了明代铜器的高超技艺。

9. 清代《八骏图》这幅《八骏图》是清代著名画家郎世宁的代表作之一,画面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展现了清代画家的高超绘画技艺。

10. 秦代兵马俑秦代兵马俑是北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些兵马俑数量众多,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秦代陶俑的独特魅力。

以上就是北京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这些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去北京博物馆亲自欣赏这些珍贵的展品,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北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通用9篇)

北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通用9篇)

北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通用9篇)北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通用9篇)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帮大家的北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通用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会我们参观了首都博物馆。

首博新馆于xx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投入使用。

它集北京珍贵文化遗产和当代建筑成就于一体,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北京国宝荟萃,首博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

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历代宫廷古瓷,还欣赏了名家翰墨;从温润玉器中体会古人对平安生活的向往,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

3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陈列了《古都北京历史文化与城建》、《古都北京艺术精品展》、《京剧文化展》、《京都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可谓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

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每一层的展览。

从战国时代一直到解放时期的历史文物一一陈列在橱窗中,货币、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专用物品。

清朝盛世时期的街市微缩景观图全部用木头雕刻,做工精细,工程繁杂,陈列了皇帝身穿的龙袍,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与辛劳。

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当考究,笔筒、带勾、凤钗、金簪、金錾花饰件、纹镯等全部是纯金做的,显示了皇室生活的奢华,这些是当时的百姓望尘莫及的啊!四层是艺术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这里一览无遗了,彩瓷、青花、黄釉等种类繁多。

五层的民俗文化展最贴近百姓生活,当我们进入这个展厅时,感觉像回到了老北京,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这里立刻感觉到了做个北京人的自豪与骄傲。

老北京的习俗、过年习俗、包括生子的习俗让我们这些生长在70后的人感到新鲜。

结婚在老北京有其特有的程式,迎亲仪仗队、抬婚轿、抬聘礼、洞房花烛等一系列的程序,繁复又热闹非凡,新娘要穿凤冠霞披,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就在这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完成了。

过年是中国的大节日,过去的百姓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这个节了,从腊月三一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事情做,送财神、买年画、贴、祭灶神,充满了年味,大人孩子各个精神饱满,迎接。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篇一:首都博物馆观后感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更加热爱她——参观首都博物馆纵使7月8日,在分工会的组织工作下,我们参观了首都博物馆。

步入博物馆,就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走进了洪荒时代,这种时空穿越的感觉颇为神奇。

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我爱北京。

通过这次参观,我最大的收获是,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的昨天、今天,你才会更加热爱她,同时对这座城市的明天充满真切的期许期待。

一进入博物馆前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硕大的老北京大些牌坊,顿时一股浓浓的京味气息扑向我们。

岁月流转,几十,几百,甚至是几千年的东西,今天竟然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我的展现出眼前。

从战国时代一直到民国解放时期的历史文物一一陈列在橱窗中所,货币、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专用物品,每一个细节才智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与辛劳。

一件件精美的古代瓷器、一道道错落有致的纹样、一幅幅各具风采的碑、一幕幕各具风韵的京城旧事,这一切静静地静静地着,以无言的方式生动再现了古都北京的辉煌形式历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

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承载着宝剑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父辈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工艺品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讲诉在给我们讲述着经历和史实。

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

别具一格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日趋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包容羡慕那美好的和谐。

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有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臵身于北京的历史之中,油然而生一种身为北京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我古老为古都北京的悠久历史而感到震撼。

与此同时,这种真切的责任感充斥脑海:我们浸润在绵长的历史中,经历产生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和变化,我们能为自己热爱的城市做些什么?当我更加了解了这座城市的过往,我更加热爱她,我要为这座城市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首都博物馆的优秀观后感4篇

参观首都博物馆的优秀观后感4篇

参观首都博物馆的优秀观后感4篇参观首都博物馆的优秀观后感精选111月24日,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参观了首都博物馆。

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

我们观看了“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这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

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们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

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

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心情。

四层还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

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__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

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

我非常喜欢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纯净,有些可以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欢。

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

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

通过此次参观,孩子们大大开阔了眼界,首都博物馆留给我们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真让人难忘啊!参观首都博物馆的优秀观后感精选2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

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

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

2023年关于《首都博物馆》的观后感5篇_1

2023年关于《首都博物馆》的观后感5篇_1

2023年关于《首都博物馆》的观后感5篇篇一:关于《首都博物馆》的观后感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33周年之际,为回顾中国共产党成长、发展、壮大走过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先辈为新中国建设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落实首汽修理公司党委工作计划,修理公司团总支组织各团支部青年员工特于5月4日统一前往首都博物馆参加名为“开阔眼界、引以为鉴”的主题团日活动。

首汽腾迪团支部一行五人一早便到指定地点集合并在展馆前手持团旗合影留念。

合影后我们通过安检排队进入硕大的展馆,高大而个性的楼顶,富有西方浪漫色彩的建筑,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对于我们这些年青人来说真是一种震憾。

我们按照大厅醒目处的指示牌,清楚地了解了展馆整个布局。

我们一行人首先从顶层开始参观,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

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

很多人非常喜欢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纯净,称得上是晶莹剔透,惹人喜爱。

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

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在这里仿佛又回到了电视里那个街边大院的场景,感觉到地道的北京味,真是回味无穷。

四层是我们一行人最关注的也是看的最仔细的“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

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同时,“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也在该层,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

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心情。

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500字6篇

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500字6篇

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500字6篇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范文500字1时间可以改变一切,见证沧桑,成为历史.那么什么是历史呢?这是时间的标记吗?还是说,每一个历史时刻,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由时间决定的,并且是永恒的?在历史的每一个时刻,有什么震撼在未来几代人的耳朵里挥之不去?一个城市有什么样的发展历史?它如何改变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_年3月20日,有了这样的怀疑和好奇,三个我们小组的成员,与探索的感觉,有一种尊重历史,尊重古人,乘公共汽车到达杭州历史博物馆,参观展览,穿越时间和空间,回顾历史,思考未来.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位于武山脚下的杭州历史博物馆.由于靠近著名景点城隍庙和清河坊古街,去博物馆的路上挤满了人.我们沿着山路拾级而上,但是当我们离博物馆越来越近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安静.没有任何明显的迹象,我们询问路人,几经周折,我们找到了杭州历史博物馆.与山下武山广场的熙熙攘攘相比,这里显得非常安静和令人不安,但这种不安并不是恐惧.当我们到达博物馆的前厅时,那里几乎没有游客.收到相关信息后,我们开始了旅程.从宣传册上我们知道,杭州历史博物馆是唯一一个反映杭州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展厅分为三层.展品以杭州历年来出土的珍贵精美文物为主,全面.突出地反映了杭州的历史风貌.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范文500字2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湖北省博物馆,畅游了古代历史长廊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站在博物馆的门口,发现整个博物馆就是一座庞大的仿古建筑,走到里面,看见到处都是人山人海,我们先来到了一个叫〝曾侯乙墓〞的展厅,我发现这个展厅金碧辉煌,十分豪华.然后还有许多做工精致和豪华.名贵的东西.据说都是这个〝曾候〞的陪葬品.接着我们上了三楼后我们到〝郧县人〞展厅观赏了一番,我发现到处都是〝郧县人〞曾经用过的石器和用现代化设备还原〝郧县人〞的头额骨.在三楼,我们还看了古代陶瓷和梁庄王墓告诉你哦,在古代陶瓷这个展厅中,我还看见了很多很多非常好看的〝青花瓷的花瓶〞哦!接着我们准备上顶楼,可不争气的老爸说他累了在下面等我们,于是我和老妈两个人就撇下老爸,然后就上楼去了.我们一上就看建立一个名叫〝汉剧文物展〞的一个大展厅,看见后我们便毫不犹豫的进去了,一进去我们就看见一个叫〝老狼神龛〞的东西.接着往前走,我们看见了许多原来关于汉剧的东西,比方说什么汉剧唱片.戏票.手抄剧本.戏服……看的我眼花缭乱,数不胜数十分的多!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范文500字3听导游说秦兵马俑在被发现的时候,一个将军俑身下有一把弯曲的剑,而当考古人员在把剑拿出来的时候,剑又瞬间腾地飞起来,一道寒光闪过,剑忽然变直了.现在那把剑已经转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去了.这么一听我心痒痒了,迫不及待想去一睹这把剑的威风.一进博物馆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耸立在我的眼前,它张着血盆大口望着迎面而来的人们.相信同学们对西游记并不陌生,有些人西游记都是伪造的,可在中国历史上真的有唐玄奘这个人,唐僧一路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过吐蕃.大食.伊吾来到天竺(今印度)求取真经.在古代,有许多国家要定西安这风水宝地为首都.有西周.秦.东汉.西汉.西晋.大夏等十四个王朝,建都与陕西有些帝陵也建于陕西呢!例如:骊山的秦始皇陵.看,那边的人在干什么?我带着好奇心跑过去一瞧,哇!那个展柜里摆放着一口纯金的鸳鸯莲瓣纹金碗.它的外壁上雕着许多的莲花花瓣,每片花瓣中间都有一对鸳鸯,真是活灵活现啊!在今西安市南郊,这个叫做何家村的地方,发现了一处窖藏.出土的两瓮一罐中,装满了宝物,其珍稀罕有,举世皆惊.考古学家称之为何家村遗宝.这批遗宝达千件之多.材质昂贵,有美玉.宝石.金.银.玻璃等;造型与纹饰,大气典雅,富丽堂皇,极具皇室风范,又蕴含域外之风;工艺精绝,堪称天工巧作,尽显盛唐气象.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我真是感慨万千,上千年的秦风唐韵,留给我们这么多的回忆,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畅游吧!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范文500字4不久前,我校组织参观了海南解放60周年的纪念活动,来到博物馆庄严的大门前有着圣神的感觉,在门前我似乎就能感觉得到历史的气势和宏伟,那呐喊着解放海南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的时候到了,我开始带着那份尊敬认真的观察这里的历史.走进纪念海南解放60周年大型图片展展厅,开启了一扇了解海南沧桑巨变历史的窗户.血与火.硝烟与呐喊.面容与情怀穿越岁月,深深地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参观者.一艘木船,一列火车,分别呈现在两个展厅的前面.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摆设,寓意着展览两大主题:〝解放〞和〝开放〞.走进不同的展厅,观众感受到的是不同的震撼.为了解放海南我们的渡海作战部队不惧惊涛,勇对骇浪,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依靠简陋的木帆船强渡琼州海峡,创造了〝木帆船打败军舰〞的世界战争史奇迹.创造了我们下一代的幸福这是难忘的并且永远的刻在我们心中.历史上,为了强岛富民的理想,为了让每一位岛上居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孜孜以求,努力探索各种发展海南经济社会的方向.道路和模式,即使为此遭受损失,蒙受冤曲,甚至抛撒热血,也矢志不移,誓死追求.正是靠着他们的坚韧和坚持,海南坚实地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今天,我因继承先人理想,接过发展重担,正是当代人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绘就一个更美丽的海南,以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范文500字5从93年来北京上大学,到现在有_年之多了._年来,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们的首都.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范文500字6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同学们一起坐校车去博物馆参观.到了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有一面墙那么大的木版画,画上有两只仙鹤和太阳,有些女人在拿枪捕鱼,男人们在骑马.看了这幅画,就有一种进入古代的感觉.我们上了二楼进了一间屋子,屋子里的展品是介绍旧石器时代的.在展示柜中,有许多磨尖了的石头做的器具.环形石器和许多小石头中有小洞做的项链.可以看出,那时的人们就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又走进了另一间屋子,这间屋子跟以前大有不同.时间由石器时代转到了古代.那里有军印和人死了留下的衣服.能看出以前的齐齐哈尔就是一个军事重地.因为有兵器.枪.军用毯子和抽烟用的烟壶.记得还有一部电视剧《闯关东》里也说了齐齐哈尔是一个军事重地.在当时还相当的有名呢!看看古人穿的衣服,衣不遮体,又冷又不舒服.可现在我们不仅要穿得暖和,而且还要漂亮好看.以前的古人只要肚子里有东西就行,可现在我们不仅要好吃,口感好.不能咸着也不能淡了.古人住的又小又冷的帐篷,现在住又宽有大的楼房,又暖和,又美观.并且现在有事可以打个电话,很方便,在以前是要骑马和信鸽的.并且我们有面向世界的互联网和电脑.看看现在的我们,就像是泡在蜜罐里的小蜜蜂,就像是花房里的小花朵,个个幸福得在冒泡.我们是最幸福的一代,所以我们也是能担起社会发展的一代.等我们长大了,中国将无比富强,我们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游览博物馆的观后感范文500字。

北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通用9篇)

北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通用9篇)

北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通用9篇)北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通用9篇)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北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600字(通用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600字1基地分会组织我们参观了首都博物馆。

首博新馆于2006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投入使用。

它集北京珍贵文化遗产和当代建筑成就于一体,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北京国宝荟萃,首博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

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历代宫廷古瓷,还欣赏了名家翰墨;从温润玉器中体会古人对平安生活的向往,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

3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陈列了《古都北京历史文化与城建》、《古都北京艺术精品展》、《京剧文化展》、《京都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可谓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

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每一层的展览。

从战国时代一直到民国解放时期的历史文物一一陈列在橱窗中,货币、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专用物品。

清朝盛世时期的街市微缩景观图全部用木头雕刻,做工精细,工程繁杂,陈列了皇帝身穿的龙袍,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与辛劳。

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当考究,笔筒、带勾、凤钗、金簪、金錾花饰件、纹镯等全部是纯金做的,显示了皇室生活的奢华,这些是当时的百姓望尘莫及的啊!四层是艺术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这里一览无遗了,彩瓷、青花、黄釉等种类繁多。

五层的民俗文化展最贴近百姓生活,当我们进入这个展厅时,感觉像回到了老北京,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这里立刻感觉到了做个北京人的自豪与骄傲。

老北京的结婚习俗、过年习俗、包括生子的习俗让我们这些生长在70后的人感到新鲜。

结婚在老北京有其特有的程式,迎亲仪仗队、抬婚轿、抬聘礼、洞房花烛等一系列的程序,繁复又热闹非凡,新娘要穿凤冠霞披,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就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完成了。

参观博物馆600字作文观后感

参观博物馆600字作文观后感

参观博物馆600字作文观后感参观博物馆600字作文观后感(篇1)去安阳参观了殷墟历史博物馆有感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巳有三千三百多年历史。

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殷墟博物馆于2005年3月动工,9.25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的建成弥补了殷墟一直以来都没有展示真品的缺憾!整个博物馆分为5个展厅向我们展示殷商文化:1.大亦商厅2.青铜厅3.玉器厅4.文字厅5.特别展厅-司母戊鼎真品展示!整个博物馆只有两件是复原品,其余都是真品!这次去安阳,看到了博物馆里的各种出土文物,使我开阔了眼界,历史悠久的古文化遗产,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实物去研究,参观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遗憾,一是殷墟文化具有世界性影响,精美的殷商文物征服了不同国家的收藏家和美术爱好者;二是提醒参观者,这些流失到异国他乡的殷墟文物,仍需国人挂怀这件展品很遗憾的是只看到了底,没看到盖。

安阳,驻足殷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看着那些文物,似乎触到了他们的脉搏,听到了他们的呼吸。

真为祖国,有这么璀璨的文化而骄傲,更为有幸亲眼目睹而自豪此次殷墟之行,我们的收获都是超长的频多.当我们置身于殷墟博物馆时,看到的不只是精美藏品,还有历史尘埃,听到的不只是专业讲解,还有心潮起伏。

设计者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历史,感悟艺术,作为游客的我们则听到了来自先人的呼唤,内心不可抑制的思古幽情袭上心头,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历史与艺术的结合终究是一种绝世的惊艳,此刻,我们感觉同三千年前那个谜一样的时代贴得很近,很近,这便是殷墟博物馆的魅力所在!这次旅游,我也跟着你们再一次领略了殷墟的博大魅力,用心感受了三千年前的帝都历史参观博物馆600字作文观后感(篇2)今天单位组织我们去首都博物馆参观,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目前馆藏文物已达二十几万件,其中包括:青铜、陶瓷、书画、石刻、钱币、玉器、玺印、织绣、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等等。

博物馆作文观后感800字(优秀范文6篇)

博物馆作文观后感800字(优秀范文6篇)

博物馆作文观后感800字(优秀范文6篇)博物馆作文观后感800字篇1参观北京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

北京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

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过参观北京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

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

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

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

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

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

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

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

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

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

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首都博物馆古代玉器精品

首都博物馆古代玉器精品

首都博物馆古代玉器精品在首都博物馆圆形展厅五层,展出古代玉器180多件,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隋唐辽金时期,再到宋元明清时期的玉器发展脉络,展示出玉器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每次到首都博物馆参观,都要抽出一点时间,到“古代玉器精品展厅”来看一看,拍一拍,每次到访,都好像是第一次欣赏到这些精美的古玉。

古代玉器精品展厅松石管饰/商代青白玉龙首螭纹带钩/明代青玉桃盒/清代青玉龙形佩/明代孔雀开屏玉饰件/元代白玉莲藕荷叶花插/清代青白玉花鸟纹镶饰/元代青玉仕女/明代玉绶带鸟衔花佩/金代白玉缠枝竹节佩/金代白玉折枝花形饰件/金代青玉龟巢荷叶佩/金代青白玉双鹤衔灵芝纹佩/金代青玉花瓣形凤纹佩饰/明代青玉花瓣形凤纹佩饰/明代青玉凤纹组佩/明代玉弦纹柄形器/商代玉戚/西周青玉蝉/汉代碧玉兽面纹璧/汉青白玉双孔雀图饰/北宋青白玉兽形砚滴/宋代碧玉菊瓣纹双耳杯盘/明代白玉花瓣纹香盒/清代翡翠鼻烟壶/清代翡翠鼻烟壶/清代白玉童子/明代玉兽面鸟纹琮/良渚文化青玉花卉纹带板/明代青玉花卉纹带板/明代翡翠雕龙带钩/清代青玉花卉纹带板/明代白玉螭龙纹带扣/明代白玉桃镶铜带扣/明代青玉雕松鹿小山子/清代青玉双螭耳洗/清代黄玉乾隆御题扳指/清代青白玉双獾坠/清代白玉人物坠/清代白玉鱼形佩/明代白玉鱼形佩/明代青玉螭纹钺佩/明代白玉童子诗文佩/清代白玉福钱转花佩/清代翡翠扳指(李莲英物品)/清代白玉飞天/明代玉螭纹剑格/明代青玉双龙首镯/清代青玉双凤首镯/清代青玉麻花镯/清代碧玉螭龙纹鸡心佩/清代羊脂玉云纹鸡心佩/清代白玉火焰纹梵纹饰/明代青玉玉兰花形花插/清代寿山石雕罗汉像/清代玉鱼形佩饰/西周青白玉鹤寿有余龙柄壶/明代谷纹圭(白玉、青玉)/明代青玉带皮五蝠桃实玉鸟形佩/新石器时代玉勾云形佩/新石器时代玉凤形佩/商代玉蝗形佩饰/西周玉鸡心佩/汉代相关视频:首都博物馆玉器精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博物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首都博物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首博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玉器是最具中国文化特点的艺术品,它的发展历史悠久。

古人视玉为沟通人间与天界、祈吉护身的灵物神器,亦是古人等级身份的象征。

孔子认为君子必佩玉,君子的修养与品德以玉为标准,温润如玉是古代君子一生追求的人格魅力。

首都博物馆特于圆形展厅五层K厅辟出玉器展厅,展示我国古代美轮美奂的玉器艺术。

在玉器展厅共展出文物181组件,将玉器发展的基本脉络展示给参观者。

展品中有大量王公贵族墓出土的以及带有皇帝年款、刻有御制诗文的玉器。

让我们步入玉器的世界,感受玉器带给我们的深厚底蕴。

玉猪龙,新石器时期(约1万年—4千年前),北京市文物公司藏。

高16厘米、最宽11厘米、内径2.7厘米、厚2.3厘米。

玉猪龙整体呈“C”形,口微张,兽首肥大,双耳竖立,吻部前突,鼻尖以阴刻线饰多道皱纹,背部对穿双孔。

在出土和传世的此类器物中,绝大部分已发表的同形器高均在15厘米以下。

该器对研究和认识红山文化玉器具有重要价值。

(左上)玉鸟形佩,新石器时期(约1万年—4千年前),玉佩上纹饰鸟做侧身飞翔状,以简单的粗阴刻线显示出鸟的头、颈、喙、翅及尾部,鸟的胸、腹、尾有三个对钻孔。

(右上)翡翠雕龙带钩,清(1644—1911),北京朝阳荣禄墓出土。

带钩就是腰带扣,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装饰性的玩赏之物,造型趋于统一,以龙首玉带钩为主流。

明代的带钩较粗宽,清代的玉带钩质地优良,做工精细,造型及图案不拘一格,还出现了较多的翡翠带钩。

翡翠又称硬玉,清乾隆时期进贡内廷,是我国古代玉器制造业中的后起之秀。

这件雕龙带钩,质地绝佳,翠绿莹润,是翡翠带钩中的佼佼者。

此物主人荣禄为清末大臣,深受慈禧太后信任,地位显赫。

据说生前每到其寿辰,太后便会赏赐大量的翡翠珍玩,这件带钩就有可能是赏赐之物。

荣禄死后,葬于高碑店乡西花营村荣家茔地,墓中随葬大批金、银、玉器珍品。

(左下)青白玉兽首觽,明(1368—1644),北京海淀青龙桥董四墓村出土。

玉觽始于新石器时期,它是一种角形器,最初,古人把它作为随身携带用来解开绳结或其他用途的小型工具,多数由角骨制成。

汉代以后,玉觽主要用于佩饰。

此件玉觽上端为变异的兽首,雕琢三道深弦纹显示颈部,反映出明代玉雕追求粗旷写实的风格。

(右下)青白玉龙首螭纹带钩,元(1271—1368)。

带钩是革带端部的饰件,此玉带钩以龙首为钩,细线阴刻浓眉、凸眼,琵琶形的钩体上浮雕一螭龙,口衔瑞草,关节部位装饰细阴刻线,这种造型亦称“苍龙教子”。

松石管饰,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北京平谷刘家河出土。

(左)碧玉戈,商代(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长44.2厘米、宽8.8厘米。

商代玉戈作为兵器,只在仪仗时使用,实际为礼器。

此件玉戈为碧玉质,绿色中夹有姜黄色斑纹,材质坚硬,有极好的玻璃光。

(中)玛瑙绿松石玉串项饰,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1974年北京房山县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出土。

串项饰以玛瑙为主,形状大小不一,计110件;其次是绿松石饰件,计48件;再次为玉饰件,形状除管珠外,主要为形象的牛头、人面、璧形、兽面、兔形、鱼形、蚕形、扁平形、长条刀形、扁圆形等,计21件。

(右)玉凤纹刀,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长4.7厘米、厚0.4厘米。

1974年北京房山县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遗址出土。

玉刀质黄色,经土浸蚀略显鸡骨白色。

器体扁薄,上部与两侧有对称的背齿,下部为两面刃,刀口较薄。

两面纹饰相同,都以双勾阴刻线作凤纹,凤昂首直立,高冠长尾,在已知的西周玉器中较为罕见。

碧玉兽面纹璧,汉(前206—公元220),直径21.5厘米。

玉璧是重要的、常见的古代玉器,自新石器时期起,一直到清朝,使用年代长,数量多,用途广泛,可用做礼器、佩饰、随葬品等。

《周礼·大宗伯》记载:“以苍璧礼天”,即以苍璧祭天。

汉代玉璧较大,样式较多。

此件璧为碧玉质,呈深绿色,间有灰白色浸蚀晕斑,光亮度好。

璧上两面纹饰相同,琢两组主体纹饰:内圈琢刻排列整齐的谷纹;外圈以粗阴刻线琢兽面纹,兽面的顶上作两条蛇身,分向左右,形成“W”形的曲身,并在其周围饰以阴刻细线。

青玉七梁发冠,唐(618—907)。

青白玉双孔雀图饰,北宋(960—1127),长6.8厘米、宽8厘米。

玉饰青白玉质,细润无瑕。

采用浮雕和透雕技法琢磨三层纹饰。

正面是双孔雀,上下交错依附在山石旁。

以单阴刻线琢孔雀羽毛、尾翎。

背面光素,但有琢磨遗痕及四组对穿孔,可缀系。

青玉胡人戏狮纹带板,明(1368—1644),砣尾长9.8厘米、宽5厘米、最小长1.5厘米、宽4.8厘米,1961年北京海淀区魏公村社会主义学院工地出土。

玉带板的制作始于唐代,五代、宋、辽、金、明时期都沿袭玉带制度。

玉带由銙和铊尾(带头饰件称铊尾)组成,两者统称为带板。

明早期是玉带板的鼎盛时期,晚期开始衰落,它是官场礼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銙数和纹饰标志着佩戴者不同的身份地位。

明代只有皇帝、皇后、妃嫔、太子、亲王、郡王、公、侯、驸马、伯及文武一品官才有资格使用。

明初玉带板数量不一定。

目前所见明永乐之后的玉带皆为20块,其中,銙18块,铊尾2块。

明中叶以前玉带銙纹饰极为丰富,多用镂雕法。

明中叶以后,则以素面居多。

此套带板青玉质,色青白匀净无瑕。

构思新颖,琢刻规整,光亮度好。

全套20块,其中长方铊尾2块,桃形6块,小长方形4块,尺寸略有不同的长方形8块,都是深雕地子,有边框。

其中10块浮雕人物戏狮图案,6块桃形的雕刻人物,4块小长方形的雕刻如意云纹。

(左一)白玉鱼形佩,明(1368—1644),北京海淀青龙桥董四墓村出土。

玉佩透雕鲤鱼衔草,阴刻圆形眼,造型简练,静中充满动感,琢刻细腻,反映出明代小件玉雕的写实风格。

古代以鱼为吉祥物,鱼谐“馀”音,寓意生活富裕美好。

(左二)白玉鱼形佩,明(1368—1644),北京海淀青龙桥董四墓村出土。

玉佩为双面雕,鱼体各部位以单阴线雕刻后再碾琢,展示出圆润的线条,背鳍上有一圆孔,可穿绳系挂。

(左三)青玉龙纹佩,明(1368—1644),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右二)青玉螭纹钺佩,明(1368—1644),北京密云田各庄出土。

(右一)青玉双螭纹佩,明(1368—1644),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青玉福寿花形洗,明(1368—1644)。

洗是用于贮水洗笔的文具。

此玉洗外壁下部细琢海水纹,口沿下两侧浮雕云蝠及宝相花。

洗内壁琢三层纹饰,以同向旋转的海水纹簇拥在一起,中心为浮雕的团寿,寓意福寿绵延。

碧玉“莲叶”随形砚,明(1368—1644)。

砚台巧用玉料依材而作,不雕纹饰,仅起边栏。

一侧有“莲叶”两字。

白玉螭龙纹带扣,明(1368年-1644年),密云县清乾隆皇子墓出土。

通长13厘米,扣直径6.5厘米。

带扣用整块玉套雕而成,分子扣和母扣,正面镂雕两只盘螭,中心宝珠上螭绕珠而行,宝珠背面凸起一圆柱为钮,方形玉扣上浮雕一兽,将两扣相连,开合自如,琢刻精细。

白玉双螭耳杯,明(1368—1644),北京宣武明代万贵墓出土。

明代玉杯是当时的特色器物。

此玉杯两侧镂雕螭虎,螭首额头上有阴刻“王”字,带有元代遗风,是同期玉器中的代表作品。

此杯主人万贵(1392—1475)是明宪宗宠妃万贵妃之父。

曾经显赫一时。

(左上)碧玉太狮少狮,明(1368—1644),北京海淀圆明园遗址采集。

(右上)青玉卧鹿嵌饰,宋(960-1279),北京海淀黑舍里氏墓出土。

玉嵌饰立雕而成,鹿角作灵芝状,也称“肿骨鹿”,上下各有三对对穿孔,可知作嵌饰用。

鹿通体光素,碾磨精湛,抛光极好,显得古朴浑厚,是出土的宋代玉作中的精品。

黑舍里氏墓,位于京郊小西天(今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角),墓主人为清初辅政大臣一等公索尼的孙女,其父索额图,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

黑舍里氏因病卒于康熙十三年(1674),死时年仅7岁,第二年四月安葬。

此时正值索额图事业鼎盛之时,因此此墓建造精致,做工考究,随葬许多珍贵的瓷器和玉器。

(左下)白玉童子牧牛,清(1644—1911),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右下)碧玉卧牛,明(1368—1644)。

青白玉番莲纹活环四足盖壶,清(1644—1911),玉壶嘴、盖、把上均为番莲花纹,尤以盖上平雕三层番莲花纹最为精美,镂空的花形流中有一孔与壶身相通,透雕花叶纹壶把下悬番莲纹活环,卷曲的花叶为足,整个造型端庄凝重,是清代宫廷造办处的佳作。

白玉鹌鹑盒,清(1644—1911)青白玉螭龙纹五格圈形盒,清(1644—1911)。

玉盒为子母扣。

盒底内分为五格,上配五节略呈弧形的盖,盖上浮雕螭龙,造型别致精巧。

羊脂玉花卉佛像纹碗,清(1644—1911)。

玉碗外壁琢曲瓣番莲纹及两尊坐佛,佛头戴五佛冠,脖颈饰璎珞,右手捻指,左手捧钵,袒露右肩,结跏趺(佛教徒坐禅的姿势)坐于吉祥瑞草之上,足由三层圆瓣番莲纹组成。

壁薄、透光,抛光极好,表现出清代乾隆时期将佛教融于仿痕都斯坦玉器中的独特构思,是宫廷玉作中的珍品。

(左)镶金翠翎管,清(1644—1911),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翎管是清代官员冠帽上戴羽翎时插羽的用器。

(中)白玉翎管,清(1644—1911),北京西郊万寿路出土。

(右)青玉翎管,清(1644—1911),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碧玉“乾隆年制”天鸡樽,清乾隆(1736—1795),玉樽为仿古造型,通体琢刻兽面纹、鸡纹、龙纹,天鸡背负蕉叶纹四出戟花觚,胸前阴刻篆字“乾隆年制”,整器琢、刻、碾、光各工序精湛,是清代宫廷造办处的佳作。

(左)碧玉灵芝双联瓶,清(1644—1911),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右)碧玉活链磬,清乾隆(1736—1795)。

翠扳指,清(1644—1911),海淀区半壁店双槐树小学出土。

一部分小件玉器前均配有放大镜,使观众更好感受我国古代玉雕的高超工艺。

(左)白玉小造像,清(1644—1911),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玉造像背部自上而下有三个藏语文字,音译为“嗡、啊、吽”,分别代表佛的身、语、意三密,在佛像和唐卡背面经常出现,表示佛像或唐卡已经过装藏开光,具备神秘的宗教灵性和加持力量。

(中)青玉御制诗纽,清乾隆(1736—1795),北京海淀清华大学出土。

玉纽上琢刻乾隆御制诗,诗文为:“玉蕊香徐送,琼枝影半横。

”(右)白玉土沁童子,明(1368—1644),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青玉船,清(1644—1911),高7.7厘米、长27厘米。

船为青玉质,坚硬光亮中夹少许斑纹,立体透雕江南常见的乌篷船,竹节式船帮,带流苏的船篷,船尾立一存水罐,船篷上阴刻“#”字席纹,船帆收于顶上,船锚收于船头。

翠扳指,清(1644—1911),北京海淀恩济庄李莲英墓出土。

此扳指颜色翠绿,透明度极佳,为稀世珍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