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的美学特征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美学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美学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美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美学研究引言动画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既受到了西方动画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电影中的呈现形式及其美学特点,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动画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数千年来形成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包括哲学、宗教、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

这些元素在动画电影中的呈现可以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1.1 以历史传说为题材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如《封神演义》、《西游记》等。

这些传说故事在动画电影中得以展现,通过细腻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以及精彩的剧情,将观众带入一个神奇的古代世界。

1.2 传统艺术形式的运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画、剪纸、京剧等,在动画电影中经常被用来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

这些传统艺术元素不仅赋予了作品独特的风格,还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美学价值观。

1.3 文化符号的运用动画电影中常常使用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符号,如龙、凤、九龙壁等,这些符号在中国文化中寓意着吉祥、富贵和权力。

它们在动画电影中的呈现,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

二、动画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特点动画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媒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美学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2.1 韵律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韵律美的追求,这种美学特点也被运用在动画电影中。

通过恰到好处的节奏、和谐的音乐以及精准的动画节奏,动画电影能够传递出一种独特的韵律美,使观众感受到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

2.2 情感美中国传统文化对情感的表达非常注重,动画电影中的情感美是这种特点的延续。

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情节的设计以及配乐等因素,动画电影能够准确传递出人物情感,使观众产生共鸣。

2.3 象征美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丰富的象征意义,这种美学特点也在动画电影中得到了体现。

夸张与变形:从动画造型的美学特征看中国动画的表达误区

夸张与变形:从动画造型的美学特征看中国动画的表达误区

其 次 ,从 动 画媒 介 的技 术特 点 来 看 ,夸 张与 变 形是 其 美 学 的重 要 特 征 。 和 真人 扮 演 角 色 的影 视 “
剧 相 比 , 画 的技术 特 点使 之 获得 了空前 的表 达 自 动
对 片 中 角色 的超 越 和颠 覆 得 以实现 的 。 超越 和 颠覆
动漫艺苑 I栏目 持 : 主 东方
窖张与巍
姒魏露鬻裂的
特征叠 麓动癣麓黻 谈区


夸 张 与 变 形 : 画造 型 的美 学 特 征 动
在 夸 张与 变 形 的动 画造 型 中 , 国动 画 片 《 美 米
老 鼠和 唐 老 鸭 》 《 和 老 鼠》中的 一些 画面 已经成 、 猫
为 典型 : 或动 物 被压 成 扁平 的纸 片 , 子涨 成 了 人 肚 大气 球 , 颈 如橡 皮 一般 3 0 脖 6 度地 旋 转等 等 。此外 ,
偿 。 国电影理 论 家劳拉 ・ 尔维 认为 , 英 穆 电影观众 的 视 觉快 感与人 物 影像 的关 系存在 着 “ 识别 ” “ 与 错误
识别 ” 的重 叠 , 种 误 会 可 能正 是观 众 在 观 看影 片 这
过 程 中寻 找 到 自我 的契机 。自己与 片 中人物 产 生共 想 不 到 的新 奇 发 生 碰 撞 ,从 而 产 生一 种 审美 张 力 。
由 , 画 因而 成 为连 接 现 实 与幻 想 的桥 梁 , 使 观 动 它
众 实 现 了对 理 想 角 色 的模 仿 和 对 非 现 实 情 境 的 体
本就存 在着 天然 的 间离性 , 因此 , 审美 过程 中 , 在 动
画与 生俱来 地 实现着 陌 生化 效应 。
观看 具 有超 能力 的人 的活 动影 像 时得 以释放 , 实 这 际上 就 是一种 移情 心理 。正如 有学者 所 言 : 动 画中 “

中日美动画对比

中日美动画对比

中日美动画一、美日中主要艺术特征(1)美国主要艺术特征迪斯尼风格的美国动画。

迪斯尼对于动画的理解,决定了美国动画片作为大众娱乐工具的发展方向,建立了鲜明风格。

迪斯尼动画的特点包括: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动作生动夸张,音乐优美动听,适合绝大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2)日本主要艺术特征手冢治虫首创借用电影镜头语言来绘制漫画,在有限经费的情况下,一有限的资源,制造出无限的效果.手冢治虫作品强调“人性”,成为日本动画的奠基精神。

作品中的角色多半具备复杂多面的性格,好人也有利欲熏心的时候,坏人也有动恻隐之心的时候。

即使不用煽情的手法美化人性,故事也会表现了他对人性的信心与期待。

宫崎骏不参照迪斯尼模式,每一部电影都有不同的故事结构、发展节奏和基调。

宫崎骏带领其工作室试用质朴的镜头语言,制作出精致细腻的绘画风格。

其作品富有深切的人文情怀、环保意识,是日本商业动画中的一股清泉。

(3)中国主要艺术特征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来自于中国的传统艺术,而中国传统艺术深受中国哲学、美学思想影响。

中国动画最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就是“写意”。

一是情节的写意。

与别的国家相比较,中国动画片在情节设计上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例如打斗动作中不是在于你死我活的结果,而是将打斗动作想舞蹈一样来表演。

而这种以舞蹈形式来演绎战斗场面的美术特征根源在于中国传统京剧将具体化的情节转化为象征性动作的表达方式。

二是动作的写意。

中国动画片中的动画设计注重“功能性”而不是“合理性”。

常常把现实的动作加以线条意象化,将日常动作转化为写意的表演。

三是主题的写意.中国动画片赋予寓教于乐的使命,往往通过幻想的故事表现深刻的主题。

主题往往含蓄、隐晦不像西方善恶二元独立。

二、中外动画审美与创作风格1。

美国动画的审美景观与创作风格(1)迪斯尼的动物美学“一切都始于一只老鼠。

"这是沃尔特·迪斯尼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因为在1928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的主角就是米老鼠米奇.在迪斯尼动画创作的早期,动物明星占据了重要的分量,其中最知名的明星莫过于米老鼠和唐老鸭了.随后增加了更多与米老鼠共同成为迪斯尼那一时代的动物明星,例如唐老鸭、高飞狗、小飞象等等。

中国传统动画的美学特征_李海英

中国传统动画的美学特征_李海英

大舞台大106摘要:中国传统动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涵盖了舞蹈、音乐、绘画、建筑、书法等多种艺术元素,并从各种传统艺术元素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

在汲取的过程中,动画工作者们通过不断努力和大胆尝试,把这些元素进行了转化,形成了动画艺术自身的美学特征。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表情与程式的舞蹈气势、传情与达意的音乐灵魂、虚实与写意的水墨意境、充实与空灵的建筑法则、单纯与气韵的书法神韵、含蓄的情感表达。

这六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动画艺术的美学特征,也构成了中国传统动画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汲取;美学特征;虚实;单纯中国传统动画之所以能在国际上立足,并获得“中国学派”的美誉,都源于它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汲取。

由于中国传统动画的产生和成熟都最晚,又是一门综合艺术,从创作题材、表现形式到情感表达,都汲取了大量的民族元素,涵盖了舞蹈、音乐、绘画、建筑、书法等多种艺术门类。

在汲取的过程中,通过动画工作者们的不断努力和大胆尝试,把这些元素进行了转化,形成了动画艺术自身的美学特征。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动画的美学特征便成了中国艺术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一、表情与程式的舞蹈气势舞蹈,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样式。

通俗地理解,也可以说是有节奏的动作,或者说是跟着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所完成的动作。

舞蹈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即表情性和动作性。

舞蹈艺术融入到动画中去以后,就作为动作元素而存在,但其表情性和动作性的审美特征依然存在。

1.表情性动画片中,动作担当的使命,不是模拟事物的外部特征,而是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中国古代所谓“舞以尽意,舞以渲情,摇荡性情,情中舞泳”等,指的都是动作的表情性特点。

在传统动画中,有很多直接使用舞蹈动作来表达情绪的画面,如《葫芦兄弟》中,两个妖怪在迷惑葫芦娃的时候,场景中的花一起跳集体舞,来表现妖艳、邪恶的情绪;《天书奇谭》中,老狐狸偷了天书以后,非常兴奋。

片中运用夸张的舞蹈动作、随意变换的造型、骤变的影调、突兀的运动、变化的烟雾光影等,夸张地表现了狐狸此时的得意忘形,突显出荒诞诡异的气氛。

动画概论课件——03 动画概论第三章中美日动画艺术特征

动画概论课件——03 动画概论第三章中美日动画艺术特征

第三节 日本动画的艺7 《灌篮高手》剧照
图3-8 《名侦探柯南》剧照
图3-9 《浪客剑心》剧照
第三节 日本动画的艺术特征
图3-10 《美少女战士》
图3-11 《铁臂阿童木》
图3-12 《机动战士高达》
第三节 日本动画的艺术特征
图3-14 《蜡笔小新》
图3-13《樱桃小丸子》
第一节 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
三、对民族绘画形式与民间工艺美术形式的追求、探索、借鉴
我国许多动画电影家出身于“美术行伍”,传统绘画对他们有强烈的吸引力。而中国丰 厚的绘画遗产为动画的“民族化”提供了纷繁多样的美术风格,因此对民族艺术形式的 挖掘和利用便体现在动画创作的方方面面。 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片不断涌现,其中最优秀的代表是表现形式上独树一帜的水墨动画。 《山水情》充分发挥了中国水墨画的特色,把中国画的形、神、气、物通过动画的形式 表现出来,可以说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类型。
日本动画创业初期在制作上形成了“经济”和“迅速”两大特点。其早期倾向于以剧 情为主,认为只要故事脉络清晰,动画中的人物动态不够流畅也无大碍,更由于电视 动画存在时间和制作预算等限制,因此对于每秒的帧数不得不加以控制。与美国动画 相比,日本动画在动作的连续性和流畅感方面明显地处于劣势,美国动画的动作偏软, 日本的则偏硬;美国动画是为了表现动作而表现动作,日本动画表现动作是为了表现 剧情。
图3-1 《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第二节 美国动画的创作特征
一、早期及中期
在这一时期,迪士尼的动画以表现绘画的动作为影片的主体。 (一)主题简单 迪士尼动画的主题通常是简单的善与恶、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冲突。矛盾的解决是靠神仙 的帮助或奇迹的出现。 (二)故事简单 迪士尼动画的故事内容往往是用几乎公式化又过于滥情的手法改编而成的童话或寓言, 故事简单,没有复杂的情节。 (三)动物充当主角 迪士尼动画的角色以动物为主,而且是柔体的、没有关节的动物;角色造型全是曲线, 身体大多由圆球、圆柱等构成;角色动作强调惯性和弹性,在运动方式上是曲线运动, 以弧线和“S”形运动为主;在快动作的绘制中,预备动作和动作过头手法相当成熟,速 度线的运用也很普遍,并且主体动作的附属动作——尾随运动也做得很充分。 (四)不同的人物和动物造型 迪士尼动画的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型差别不大,大多很少变形,形象优美; 动物形象大多做大幅度的夸张,如大头、大眼、大手、大脚。 (五)手法自由 迪士尼动画没有好莱坞式的剧作法和视听语言的束缚,情节简单,镜头语言单一,运动 镜头运用较少,背景设计不如角色重要。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与美学发展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与美学发展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与美学发展《大鱼海棠》是一部由梁旋执导,杨静乐编剧的动画电影,于2016年在中国上映,取得了不俗的口碑和票房。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牺牲的动人故事,故事情节新颖,画面精美,被誉为中国动画电影的经典之作。

通过观看《大鱼海棠》,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和美学发展,以及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潜力和前景。

从《大鱼海棠》的艺术风格来看,这部电影在美术创作上做得非常出色。

画面整体色彩饱满丰富,场景设定独具匠心,呈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

在描绘自然风光的过程中,电影中对水的表现格外精致,水波荡漾、水草婆娑,表现出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韵味。

在人物造型上也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男主角陈飞鸿头戴的发饰、身着的汉服等,都展现出了中国古典美的魅力。

从《大鱼海棠》的美学发展来看,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动画电影在故事叙事方面的进步。

相对于以往的一些动画电影,这部电影的情节更加成熟,人物性格更加丰富。

故事主线虽然简单,但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给观众带来了更加深刻的触动。

电影还融合了中国古典神话的元素,给观众呈现出不同寻常的艺术享受,是一种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从《大鱼海棠》的成功来看,这部电影也预示着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潜力和前景。

《大鱼海棠》不仅在国内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为中国动画电影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这部电影的成功也为更多优秀的中国动画电影提供了机会,展现了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无限可能性。

《大鱼海棠》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动画电影,它不仅在艺术风格和美学发展上有着突出的表现,也为中国动画电影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相信会有更多像《大鱼海棠》这样的优秀作品涌现,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享受。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与美学发展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与美学发展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与美学发展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与美学发展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突破,而《大鱼海棠》则是中国动画电影的一部重要代表作之一。

它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国际水平,更在艺术风格和美学上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大鱼海棠》在艺术风格上融合了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美术的元素。

整部电影以浓厚的东方神话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爱情和牺牲的故事。

电影中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梦幻色彩,剧中人物形象造型独特,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电影还采用了现代立体绘画和数码制作技术,使得画面更加绚丽多彩,增强了视觉效果。

《大鱼海棠》在美学上追求了一种艺术的完美表现。

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和细节都经过精心的构思和制作,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比如电影中的水墨画风格,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一种唯美的感觉。

而且电影中的音乐也是与画面相得益彰,把观众带入了一个华美而虚幻的世界中,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

《大鱼海棠》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上也与以往中国动画电影有所不同。

传统中国动画电影的故事情节大多以童话故事或民间传说为背景,而《大鱼海棠》则更加注重现实题材和人情味的表达。

电影中的主人公椿不再是传统的英雄形象,而是一个普通人,他面临着与生命和命运的抗争。

剧中的其他角色也都展现了鲜明的个性,丰富了整个故事的情节。

《大鱼海棠》的成功也体现了中国动画电影在技术层面的突破与成熟。

电影采用了最先进的三维动画制作技术,使得画面逼真而细腻,让观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

这使得中国动画电影得以与国际水平接轨,走向世界。

通过分析《大鱼海棠》这部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与美学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动画电影正朝着更加多元化、细腻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前进。

这种发展不仅展现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创新和飞跃,也提升了中国电影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相信未来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风格与美学发展会越来越多元化和成熟化,给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

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初探中国动画电影是指从1941年《铁扇公主》上映开始,由中国创作、制作和发行的动画电影作品。

历经近80年的发展,中国动画电影在美学风格方面呈现出了强烈的民族化特征,这是与其它国家的动画电影不同之处。

本文将就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化美学风格进行初步探讨。

一、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经历了无数次的沧桑变幻,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艺术创作。

在中国动画电影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既有文化传统的营养,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其民族化的美学特征。

以《大闹天宫》为例,该片曾在1965年创造了4.2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历史上的一个经典之作。

该片描绘了孙悟空在天宫中参加嫦娥奔月的宴会,破坏公正,激怒玉帝,并跟玉帝展开一段争锋相对的斗争。

该片既保留了水墨山水画的传统唯美风格,又在色彩上大胆创新,加入了富有活力的彩色动画表现,为中国动画电影更新换代、发扬传统气息,奠定了基础。

二、追求合理的人物造型与动作表现中国动画电影的美学风格,注重对人物造型和动作表现的合理性。

中华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内涵和外貌,中国的画面表现中更注重人体比例的适宜、动作自然、对称、舒展等,与其它国家动画电影不同。

中国动画电影中的人物造型和动作表现是取材于人物形态美,而非天马行空的自由发挥。

《功夫熊猫》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又一经典之作。

如图所示,该片中的熊猫造型逼真、立体感强,并且与人体相似。

同时,熊猫的动作表现更是匠心独运、高度运动规范的代表。

熊猫的形态和动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好的基础和传承,它符合中国动画电影对于形态和动作表现的要求,成为中国动画电影民族化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

三、富有意蕴的寓言意义中国古代文化注重寓意,中国动画电影也延续了这一特点。

中国动画电影在故事情节上,往往能够融入深沉的哲学思想,通过一些生动而复杂的寓言来让观众深思熟虑、产生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动画的美学特征个人觉得,讨论中国动画大体上应该分两个时期来看。

一个是改革开放前,一个是改革开放后。

在中国动画蒸蒸日上时。

文革十年打断了开始的那股势头,即使后来出现了几部算是精品的动画如《天书奇谭》《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影片,但是我认为也只能算是走向黑暗前的一丝黎明,还有着最后的传统美术动画的一丝挣扎。

就这样为后来中国蓬勃发展的低幼无趣儿童片开创着道路。

一美学特征1 内容美学:改革开放前,中国动画的内容上无论是早期的代表《铁扇公主》《大闹天宫》或者是具有标志性的中国第一次先河动画如: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或是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第一部折纸动画《一颗大白菜》等。

这类动画大都是取用中国传统本土题材。

内容针对人群也都是各年龄段的。

在打破以往人们的认知上以另一种形式来表现。

此期间的作品用现在眼光来看,当之无愧的是艺术型动画。

其实我最佩服的是当时人们那种不断进取钻研各种动画表现形式,以及对动画的严谨上。

改革开放后,前期的部分精品也是多以中国传统内容为主。

如《山水情》将将传统白描手法与古典风叙事结合不愧是水墨动画的绝唱。

至于中古动画后来的发展内容上可谓是五花八门,只可惜学着其他国家的路子,走着自己低幼的步子。

可咱国家此方面的部门还没太多觉悟。

搞得不伦不类。

还时不时对外宣称我国动漫产业蓬勃发展,产量多多少少位居世界第一大动漫时长生产国。

总之不离一个核心——孩子看的。

2 视觉美学同样,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以传统表现形式充满着浓郁的中国风格。

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

白描也好,剪纸也好,水墨也好。

视觉上有着一种,嗯,怎么说呢,应该是本土气息的亲切感。

而另一部分是借鉴吸收了国际上的视觉表现手法。

与时俱进,画面丰富,色彩艳丽。

形式多样。

本土风格基本不见。

3 听觉美学听觉上,前期中国动画大都是以传统乐器表现。

吹啦弹唱。

笙箫唢呐,有着自古以来戏曲的乐调。

后期,形式很多技术先进也很丰富。

自从《宝莲灯》第一次打破了以往的音乐背景,开创了先河,到如今为止大部分不在沿用中国传统戏曲性音乐,转用现代音乐。

合成音,各种各样的动画场景乐,走路,下雨。

做饭。

都能用物体模拟出来声音。

二文化探探源4 历史背景中国动画事业发展很早。

20年代中国动画先驱万氏兄弟就开始研究动画茶创作。

建国后,中国动画发展迅速,而且精品也多。

当时创作的《大闹天宫》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

在此期间我国还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制作动画。

大胆使用中国传统形式。

大大拓展了国产动画的类型。

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另一方面当时电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

动画还是主要在电影院播放。

所以这个时候没有长篇连载连续剧出现。

发展过程中文革十年中断了动画的发展。

动画发展上,整整缺失了一代人。

文革过后,中国动画才渐渐有起色。

迎来又一个复兴期,被称为中国的白银时代。

接着进入了85年——95年。

这十年应该说是中国动画的转折期。

可惜不是好的转折。

前期动画还有明显的中国传统色彩。

如《葫芦兄弟》《山水情》等。

可惜的是从此以后中国动画精工细做的电影动画已经开始走向衰落。

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接轨,中国动画也受到外国形式影响。

逐渐发展为如今现代动画形式。

内容上也是越来越低幼化。

不在探索新的表现形式。

5 文化成因早期中国动画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主要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中国历史悠久几千年发展下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早期,也是人们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

在没有动画以前,中国民间表演的皮影戏在人们内心扎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普遍接受这种形式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固然重要但是也离不开中国政府早期对待中国动画的的政策。

早期中国动画又叫做美术片,是专门制作艺术动画为主。

国家拨款,不要求票房高低,只是每年做出些精品就行。

在这样的环境中,动画创作者有足够的经历时间资金来创作有艺术内涵的片子。

另一方面当时中国上美厂的主要领导人对待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也属于继承传统为主。

再这样的方针下,中国动画早期形成了特有的“门派”。

三.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6. 挖掘内容动画还是要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如此肥沃的资源,必须要挖掘好,挖掘精。

美国,日本这两个动漫强国,对于我们中国的文化内容挖掘用于动画中,要比我们自己还要会运用。

这真是最大的悲哀,就好比,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成果一样,说到底,这怪谁呢?中国文化的精髓,以另一种方式传播。

这是要发掘的,必须要经历的。

对于动画的发展方向,个人认为有一个路子可走。

动画的正常发展路径,一般是先出漫画,漫画反应好才出动画。

但是这一点在中国明显不是主流。

可以说几乎没有。

但是近几年在动漫发展中,或许会发现,动漫与另一个产业关系越来越密切。

俩者之间逐渐磨合发展如今在漫画市场可以说是风生水起。

——那便是网络文学产业!网络小说本来属于小众群体,开始也不景气。

更不要提政策神马的支持了,那会也没谁预测到他的将来。

正所谓,有市场就一定会发展,有消费就一定会有动力。

网络大发展时代的到来,这一产业硬是在舅舅不亲姥姥不爱的情况下愈来愈强大。

到如今发展势头连传统文学也不得不低头认同的地步。

之所以说他,一是因为网络小说的受众群体和动漫一样大部分以年轻人为主。

二,是如今在漫画市场上出现了不人气网络小说改变的漫画,且大部分市场反应良好。

如漫画家穆逢春携手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首次以这种形式取得巨大成功后《斗破苍穹》《武神》《天才医生》等,越来越多的人气小说改变漫画出现在漫迷眼前。

使得中国漫画产业不断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

三,是因为,小说改变动画也有成功的例子。

例如国内如今风生水起的玄机科技出品的大型3D古装的动画《秦时明月》可谓是代表着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水平。

国漫第一!当之无愧!一亿人关注的目光!上亿的点击量!绝非浪得虚名!我大秦时威武!《秦时明月》就是根据温世仁先生的小说《荆轲外传》改编而来。

取得巨大成功,博得了双赢的局面。

另外,近来口碑不错,受漫迷青睐的动画电影《魁拔》,也是有轻小说改编而来。

目前人民习惯将动画,漫画,游戏,合称为ACG产业。

咱这之间的利益链接,成为ACG产业链。

如今随着网络小说产业的繁荣。

人们将这四者统称为ACGN产业链。

如果能完全打通。

可以说中国动漫大发展时代即将不远。

中国动漫这几年出了几部能看的动漫,前几年,,,简直无法入目。

能看的动漫全都打破了底低幼剧情。

所以一经推出出便大受欢迎。

例如《十万个冷笑话》《尸兄》《啦啦啦德玛西亚》《纳米核心》死灵编码》《画江湖之不良人》等等。

这其中大部分都出产自,腾讯动漫。

说到这又要和网络小说联系在一起了。

将小说与动漫联系起来相互发展这个方法很多人都想过,但是没有能力去做。

以至于这块肥肉,最终还是没有被腾讯与百度这两大土豪给忘记。

完美时空旗下的纵横中文网被百度收购后,李彦宏也跨足动漫圈,可惜,动画方面如今都没见什么动静。

倒是漫画上给国漫贡献挺大的。

纵横动漫与纵横小说这步棋反正是下了。

与之相比,腾讯就比百度有魄力的多。

13年成立《创世中文网》,加上腾讯游戏,《腾讯动漫》。

可以说是在ACGN产业链上下足了功夫,先后举办英雄联盟网文大赛,将网络小说与游戏密切结合,打响知名度。

然后腾讯动漫不断推出由旗下漫画频道人气漫画改变的动画来轮番轰炸资讯动态。

接着又爆出人气漫画改编的动画《尸兄》等,进行小说出炉的信息。

一起典型的例子——腾讯手下的热门网游《英雄联盟》来说。

不仅有改变的动画《啦啦啦德玛西亚》还有漫画版,而且还有大量以英雄联盟为题材的网络小说。

马化腾真够给力的!所以我认为小说——动漫,大可发展。

人才培养国家针对教育发布了新方针,不少高校变成了专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学校。

这就说明了,我们不仅需要想法更需要技术。

所以多方面人才培养才是王道。

随着动漫热兴起,目前国内出现了不少动漫培训机构。

不过这类但大都是私人并非国家专门设立的。

在这方面国家并没有明显的出台相关动漫人才培养方针。

虽然各大高校基本上也都设立的动画的专业。

不过大部分看上去不过是鸡肋专业。

培养需要多方位的知识,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

中国动漫将会发展,且发展迅速,巨大进步的时代即将来临。

这是大势所趋,一切的作品都是要迎合观众,当需求到达一定不可忽视的因素时,目前任何看似很难解决与不会更改放宽的制度也必须做出让步!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不仅仅是使得小孩子心里早熟的很。

更重要的是,新生代普遍接受能力强。

而如今一批又一批的新生代漫迷主力军不断成长,中国动漫的发展道路,就算你是神也得给我让路!制度,技术,内容,方针,各种发展上的一切的一切,皆会在新生代收视群体前进的步伐下给我迎合需要。

!中国高考制度弊端改革,改革了十几年没有个成效。

倘若如今面临着——你不改革成功,就要亡党亡国的地步,那么所谓的难题皆不是难题。

同样,不要小看市场需求方的力量,等到那一天到来时,低幼将不再一家独大,广电总局也必须要撤销老顽固头上的乌纱。

进击吧!新一代的少年们!成长中的青年们!成熟的中年们!全民动漫不是梦想,时间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