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风热回收在酒店项目中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风热回收在酒店项目中的应用分析
柳景景
摘要热回收装置的应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对热回收装置分类及应用围做了简单介绍,并举例分析转轮热回收装置节能效益、经济效益。

关键词排风热回收节能转轮热回收装置
在公共建筑的全年能耗中,暖通空调消耗的能量,大约占到50%~60%之间,其中新风负荷占暖通空调负荷的20%~30%,因此,降低新风负荷对于节约能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热回收装置能回收排风中的能量,使能量被有效利用,从而能给社会带来重要的节能效益。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明确规定:建筑物设有集中排风系统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

排风热回收装置(全热和显热)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60%。

1送风量大于或等于3000m3/h的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
2设计新风量大于或等于4000m3/h的空气调节系统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
3设有独立新风和排风的系统。

下面就排风热回收装置分类及性能比较进行论述。

1排风热回收装置分类
能量回收类型大概分为全热型和显热型。

全热型:通过传热与传质过程,同时回收排风中的显热与潜热,此类型装置有转轮式、板翅式、溶液吸收式。

显热型:通过表面传热,回收排风中的显热量,此类型装置有液体循环式、板式、热管式。

1.1转轮式全热回收器
全热回收转轮材质为具有吸湿表面的铝箔材料或其他蓄热吸湿材料。

转轮作为蓄热芯体,新风通过转轮的一个半圆,而同时排风通过转轮的另一半圆,新风和排风以相反的方向交替流过转轮(参见图a)。

新风和排风间存在着温度差和湿度差,转轮不断地在高温高湿侧吸收热量和水分,并在低温低湿侧释放,来完成全热交换。

转轮在电动机的驱动下以10r/min的速度旋转,排风从热交换器的上侧通过转轮排到室外。

在这个过程中,排风中的大多数的全热保存在转轮中,而脏空气却被排出。

而室外的空气从转轮的下半部分进入,通过转轮,室外的空气吸收转轮保存的能量,然后供应给室。

为了确保气流的分开,并防止气体、细菌、颗粒物等在转轮转动中从排风混流至新风中,标准的热回收器装有双清洁扇面。

图a) 图b)
转轮式全热回收器液体循环式热回收器
1.2液体循环式热回收器
液体循环式热回收器也称为中间热媒式热回收器或组合式热回收器,他是由装置在排风管和新风管的两组“水-空气”热交换器通过管道的连接而组成的系统。

为了让管道中的液体不停地循环流动,管路中装置有循环水泵(参见图b)。

在冬季,由于排风温度高于循环水的温度,空气与水之间存在温度差;所以,当排风流过“水-空气”换热器时,排风中的显热向循环水传递,因此排风温度降低,水温升高;这是,由于循环水的温度高于新风的进风温度,水又将从排风中获得的热量传递给新风,新风因得热而温度升高。

夏季流程相同,但热传递方向相反。

热回收过程中,新风与排风互不接触,不会产生任何交叉污染,供热侧与得热侧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对位置无严格要求,且占用空间少,但必须配置循环水泵,需要额外消耗电力,热回收效率稍低,一般不高于60%。

1.3板式显热回收器
板式显热回收器工作流程(参见图c),主要优缺点: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无传动设备,不消耗动力,不用中间热媒,无温差损失,设备费用较低、初投资少。

但是设备体积偏大,须占用较大建筑空间,接管位置固定,布置时缺乏灵活性,只能回收显热,传热效率较低。

图c) 图d)
板式显热回收器板翅式全热回收器
1.4板翅式全热回收器
板翅式全热回收器的结构和工作流程,与板式显热回收器基本相同(参见图d),没有传动装置,自身无需动力,隔板和板翅采用了一种特殊加工的纸或膜。

这种纸很薄,厚度一般小于0.10mm,具有良好的传热性和透湿性,但不透气,防止空气直接透过,当进排气的两侧存在温差和水蒸气压力差时就会产生热湿交换,从而实现全热回收,但是热效率低于转轮式热交换器。

1.5热管热回收器
热管是一种应用工质如氨的相变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元件(参见图e),当热管的一端被加热时,管工质因得热而气化,吸热后的气态工质,沿管流向另一端,在这里将热量释放给被加热介质,气态工质因失热而冷凝为液态,在毛细管和重力的作用下回流至蒸发段,从而完成一个热力循环。

热管热回收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大,传热可逆,但只能回收显热,接管位置固定,缺乏配管的灵活性,全年应用时,需要改变倾斜方向。

图e)
热管元件结构示意图
下面对各种热回收装置进行一个比较:
热回收装置的性能比较
2 实例分析
2.1工程简介
某酒店位于市,是具有现代化设施的五星级涉外酒店。

酒店总建筑面积为7.62万㎡,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二层。

地上建筑面积6.12万㎡,包括:一至六层裙房,七至二十二层客房。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30.7/23.9℃,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27.1,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3%,空调总冷负荷为6261kW,夏季供冷设置两台水冷制冷量800RT的离心式制冷机组和一台制冷量400RT的螺杆式制冷机组。

总热负荷为15197kW,冬季供热热源为市政热网+2台2t/h的燃油(气)蒸汽锅炉+2台4t/h 的燃油(气)热水锅炉。

2.2 经济分析
以客房区为例,对热回收新风机组技术经济进行分析。

依据建筑方案酒店有448间客房,新风总量44800m3/h,排风总量40320m3/h,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由于通风量较大适合采用转轮热回收形式。

客房新风、卫生间排风竖向设置,新风、卫生间排风分高低区设置,高区机组设于屋顶,低区机组设于设备夹层。

高区卫生间排风在屋面进行收集,与高区新风进行全热交换,经过热回收后的新风再经冷热水盘管处理后,通过若干风管分散到卫生间的竖井中,再送至各个客房。

如下图所示(图中显示一台机组)。

设置两台11000m3/h风量的机组为高区新风(带热回收)机组。

地区冬季气候干燥,夏季室外空气含湿量不大,如果做全热回收,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涉及到热回收装置结露结冰的问题;如做显热回收,涉及到回收的经济性问题,所以以下针对全热、显热及冬季预热到几度等相关问题对客房部分进行经济性分析。

客房通风系统图
冬、夏季新风处理结果:
2.2.1夏季节能计算
1)夏季全热节能计算
夏季两台机组回收冷负荷:Q=2*Gx( h’- hn )=2*11000*1.2 *(73-
52.8)/3600=148 KW
设计工况主机电量:1400 KW,水泵电量:235(变频冷冻水泵)+195(定频冷却水泵)=430 KW,冷却塔电量:55 KW,转轮电量:2 KW
可减少功耗:W=148*(1400+195+55)/6261-2=37 KW
按电价取0.9元/KWh,整个制冷运行期(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为1100h)可节电36630元。

2)夏季显热节能计算
夏季两台机组回收冷负荷:Q=2*Gx(t’-tn )=2*11000*1.2 *(30.7-
24.9)/3600=42.5 KW
可减少功耗:W=42.5*(1400+195+55)/6261-2=9.2 KW
整个制冷运行期(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为1100h)可节电9108元。

2.2.2冬季节能计算
1)冬季全热节能计算
新风预热温度5℃
冬季两台机组回收热负荷:Q=2*Gx( hn -h’)=2*11000*1.2 *(30.8-
5.6)/3600=185KW
设计工况锅炉需燃气量:970 Nm3/h
节省燃气量:185*970/15197=11.8Nm3/h
按燃气价取3元/ Nm3/h,整个采暖运行期(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为1500h)可节电53100元。

新风预热温度-15℃
冬季两台机组回收热负荷:Q=2*Gx( hn -h’)=2*11000*1.2 *【25.7-(-14.7】/3600=296KW
设计工况锅炉需燃气量:970 Nm3/h
节省燃气量:296*970/15197=18.9Nm3/h
按燃气价取3元/ Nm3/h,整个采暖运行期(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为1500h)可节电85050元。

2)冬季显热节能计算
新风预热温度5℃
冬季两台机组回收热负荷:Q=2*Gx( tn -t’)=2*11000*1.2 *(17.75-
5)/3600=93.5KW
设计工况锅炉需燃气量:970 Nm3/h
节省燃气量:93.5*970/15197=6.0Nm3/h
按燃气价取3元/ Nm3/h,整个采暖运行期(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为1500h)可节电27000元。

投资技术表
运行费用及回收期计算表
说明:
考虑到排风有结露的问题,排风的相对湿度降低,显热回收需要把新
风预热到5℃,而全热回收新风预热到-15℃,虽然初投资偏高,但热
回收量更大,节省费用更多,回收期更短,有较好的经济前景。

结论
对热回收装置类型及应用特点做了初步阐述,根据实例分析,在酒店项目中采用排风热回收装置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益,因此应推广热回收节能措施的应用。

另在决定采用换热器进行热回收之前,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根据当地地理、气候条件综合分析评判其技术经济性,以便更好的应用热回收装置。

参考文献 :
【1】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2】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M】 :中国建筑工业2008.
【3】JGJ 26-2010,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4】刚.热回收节能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J】能源技术,2005,26(3):124-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