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微乳剂ME减少乳化剂用量的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农药微乳剂(ME),国外跨国公司至今尚未在我国进行登记,是什么原因,无需去计较。而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时至今日,中国农药微乳剂数量之多、含量之高、质量之佳令世人瞩目。可以说,我国农药微乳剂是目前唯一一统中国农药市场独领风骚的农药剂型和产品。很多外国农药公司也一直在开展对农药微乳剂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尽管微乳液和农药微乳剂是外国人最先发明和开发应用的,也取得了很多农药微乳剂的专利,曾经遥遥领先世界农药微乳剂水平,但是就像乒乓球运动是英国人发明的一样,现在执世界乒乓球牛耳的却是中国人。

浏览一些外国农药微乳剂专利产品,特别是早期的专利产品的参数,不难看出,要想拿这些专利产品到中国市场来出售,恐怕连中国的大门都进不了。原因是微乳稳定性差,微乳透明温度范围太窄,根本不适应南北、冬夏温差变化大幅员辽阔的中国农业的要求。

为什么外国公司不把锐劲特、敌杀死做成药效更佳的微乳剂而分别做成悬浮剂和乳油制剂?是悬浮剂比微乳剂更稳定还是乳油比微乳剂更环保?肯定不是。可能的原因是要把氟虫腈和溴氰菊酯复配成标准的农药微乳剂不太容易。5%氟虫腈ME和2.5%溴氰菊酯ME是目前最难复配成标准农药微乳剂的农药剂型品种。可见中国农药微乳剂市场的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然而,5%氟虫腈ME和2.5%溴氰菊酯ME这两个农药微乳剂剂型品种,中国人却很容易就能把它配成合格的农药微乳剂。如果市场需要,复配生产比2.5%含量更高的溴氰菊酯ME都能搞定。因此,中国人没有必要否定自己的农药微乳剂的剂型和产品。

中国农药企业要想全方位占有中国农药微乳剂市场,就必须进一步在质量和成本上下功夫,练绝招。

要降低农药微乳剂成本,减少乳化剂用量是最佳途径,也是关系到我国农药微乳剂生存发展的关键。

农药微乳剂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能减少乳化剂的用量吗?回答是肯定的。目前国内不同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和专业人士复配农药微乳剂的技术水平不一样,因此同组分、同含量的同类产品的配方也不同,所耗用的乳化剂差别也较大。不可否认,由于复配技术的落差,存在着滥用、乱加、多加表面活性剂的现象,但是在竞争激烈的现实下,市场迫使企业降低成本,企业将会通过试验逐步调整到比较科学合理的用量水平。

企业之间的生产配方是保密的,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可能有些农药同行人士以自己的农药微乳剂配方耗用大量的乳化剂或以某些复配水平比较低的厂家耗用较多的乳化剂为依据,而对农药微乳剂质疑和否定。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是片面的。笔者在“农药微乳剂药乳反比规律的发现”一文中,公布的编号为“030302”的4.5%高效氯氰菊酯ME,是用高效氯氰菊酯晶体和不含“三苯”的助剂配成的,耗用的乳化剂为21%(W=4.66),笔者也认为耗用乳化剂太多了。如果笔者以自己的配方耗用太多的乳化剂为依据,去否定4.5%高效氯氰菊酯ME 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笔者在海南某公司工作时,查阅了该公司2006年用27%高效氯氰菊酯苯油复配生产的4.5%高效氯氰菊酯ME的生产配方,耗用的乳化剂为14.90%(W=3.33)。上述两者比较,我的配方存在着可以减少28.57%乳化剂用量的空间,别的生产厂家耗用的乳化剂可能更少。所以我们没有充足的理由去否定4.5%高效氯氰菊酯ME的生产和应用。

4.5%高效氯氰菊酯ME耗用的乳化剂减少了,其微乳值由我复配的微乳值 4.66减为3.33,甚至比我公布的5%高效氯氰菊酯ME的微乳值4.02还少。农药微乳剂药乳反比规律还适用吗?

笔者也同时查阅了该公司2006年用相同原料生产的2.5%高效氯氰菊酯ME,其耗用的乳化剂为13.50%,微乳值为5.4。由此可见,用海南正业的复配方法配出来的2.5%和4.5%高效氯氰菊酯ME系列产品,同样遵守农药微乳剂药乳反比规律,说明此规律与正确的复配方法无关,只和标准要求有关。

农药微乳剂减少乳化剂用量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下:

一、

根据农药微乳剂药乳反比规律,复配生产高含量的农药微乳剂,将会比生产低含量的同类农药微乳剂大大减少乳化剂的用量,这是一条最佳的途径。

二、

提高复配农药微乳剂的技术水平

1.

观念要更新

要实现复配生产高农药含量的农药微乳剂,必须要提高复配技术水平才能实现。要提高复配技术水平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对农药微乳剂的认识,要客观地对待农药微乳剂,要重视它,要深入地、全面地、系统地研究它。

简单地说,在农药微乳剂中,除了表面活性剂、可溶性助剂和水外,凡加进去的不溶于水的农药和其它的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和助剂统统都要消耗表面活性剂,才能把不溶性的物质分散乳化成10~100nm(纳米)的微乳液。因此首先要把好一切物质进入制剂的第一关。

复配农药微乳剂的技术是综合性的,它涉及到水、各种有机溶剂、各种农药原药、各种表面活性剂、各种农药助剂等的化学、物理性质以及影响农药生物活性的因素等多学科的知识,只有充分掌握这些知识才能作出比较合理的选择。标准农药微乳剂一般都不是一配就成功的,都是从很多次甚至是无数次的失败试验中获得成功的。因此要提高农药微乳剂的复杂技术水平,就必须多做实验,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只有比较好地掌握复配农药微乳剂的技术,才能复配出高含量、高质量、高药效的农药微乳剂,才能有效地降低乳化剂的用量。

2.

技术要创新

在提高复配农药微乳剂技术水平的同时,要立志追求技术创新,想法要与众不同,技术要独辟蹊径。烯唑醇也是很难配成稳定的、符合标准要求的农药微乳剂的农药,因为非常容易析出烯唑醇结晶破坏单相微乳液的稳定性。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生产的5%烯唑醇ME 耗用的乳化剂用量为25%~28%才稳定。

笔者曾为某农药公司复配专供出口的5%烯唑醇EC,耗用12%的乳化剂,200倍水稀释液是显兰光的透明乳液,稳定性在3.5小时以上,其它指标均符合农药乳油标准要求。实例对比说明,5%烯唑醇ME耗用的乳化剂的量是5%烯唑醇EC的2.08倍。但是笔者在这里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告诉大家:笔者用配制普通乳油用的乳化剂,只用12%的用量就可以复配出符合标准要求的至少3个配方5%烯唑醇ME,其含水份为28%~36%,200倍水稀释液为单相透明的微乳液,稳定性在3.5小时以上。相比之下,5%烯唑醇ME乳化剂用量减少了50%以上,与5%烯唑醇EC耗用的乳化剂等量,这就是技术创新。没有创新的技术,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成功。

三、

不溶性农药与可溶性农药复配

可溶性农药可以溶于水中,但作为农药使用也需要加进适当含量的乳化剂。把不溶于水的农药选择合适的可溶于水的农药复配成微乳剂也是减少乳化剂用量的途径之一。如笔者在“农药微乳剂药乳反比规律的发现”一文中列举的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不溶性农药与可溶性的农药杀虫单复配成微乳剂,其微乳值(W)都比其它复配的农药微乳剂少得多。微乳值一般都少于1,这里不再复述。

四、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笔者自从1996年涉足农药微乳剂领域至今,用各种农药原药复配出有四元组分、三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