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经典练习(含答案)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经典练习(含答案)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经典练习(含答案)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课时1 物体的质量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知道天平的结构,熟记天平使用的关键操作要求,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在测量质量的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观察、探究,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符号为m

(2)单位:千克(㎏)常用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

1t = 1000 kg 1 kg = 1000g 1g = 1000mg

二、测量质量的工具:托盘天平

使用步骤:①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如果指针来回摆动,只要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摆动的幅度差不多也可看作平衡)。

③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先估测物体的质量,取合适的砝码添加),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读盘中央刻度线,此时,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的所示质量之和就是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①用天平测量时,待测物体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向天平里添加砝码时,轻拿轻放。

②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里,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码。

三、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或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思考:

(1)一个质量为4Kg物体,放到太空,它的质量是多少?如果在太空,能用天平测量它的质量吗?

1.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量就是物体的形状

B.质量是物体含有杂质的多少

C.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D.质量就是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2.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g;一枚1元硬币约 g.

3.比较下列物体质量的质量,然后从小到大排列顺序:

A.月球

B.苹果

C. 大象

D.鸡蛋

4.下列关于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质量变小了

B.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铁器,质量不变

C.1kg的泡沫塑料和1kg的铜块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D.放学后,将物理书从学校背回家,物理书的质量要变小

5.下列关于天平操作方法,正确的认识是()

A.被测物体的质量一定要超过天平的称量

B.称物体质量时,要把被测物体放置在天平的右盘上

C.在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发现天平不平衡,可以调动衡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D. 潮湿的物体或化学物品不要直接放置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质量,可以放在烧杯中称

6.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置在盘中,如果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该砝码(选填“增加”或“减少”).

7.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某种物体的质量,天平指针位于分度盘的

中央时,右盘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6-1所示,物体的质量应为

( )

A.57.2g

B.58.2g

C.57.2g

D.58.4g

8.“神州五号”载人飞船上搭载了不少科学实验用品,这些用品从地球

到太空中,其质量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9.某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做实验时,进行了以下几种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托盘的左边

B. 为了节省时间,砝码的添加要用手直接拿

C. 称量物体质量时,当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D.被测物体质量大小应将托盘上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

10.质量为 1.6×106mg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物体( )

A.一头大象

B.一位中学生

C.一只鸡

D. 一棵小铁钉

11.若100g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后,则( )

A.质量变小

B.质量变大

C.质量不变

D.质量先变大后变小

12.一架托盘天平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为0.2g,标尺的最大示数为5g.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图6-1

调节平衡后,在 天平的左盘中放入被测物体,右盘放入一个5g 的砝码,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的右边;从右盘中取出5g 砝码后,放入两个2g 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要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 ( )

A.将平衡螺母向外旋出

B.以5g 和4g 的平均值4.5g 作为被测物体的质量

C.将平衡螺母向旋进一点

D.移动游码,使指针在分度盘中线

13.一桶2l 的“金龙牌”色拉油, 其质量大约为 ( )

A.16g

B.16g

C.1.6kg

D.5kg 14.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6-2所示,其中错误的是(1) ;(2) .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C.用镊子往天平托盘里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D.实验室里的天平为了清洁,要定期用水清洗

16.某同学在测铁块质量时,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随后就把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里,再在天平的左盘里放入砝码,从而称出铁块的质量.该同学在实验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错误是(1) ;(2) . 17.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图6-3所示情况,他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6-3所示情况,他应 .

1.自我评价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正误判断

2.主要错误订正:

图6-2

图6-3

课时2 测量物体的质量

1.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会使用天平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

2.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1.天平使用前的调节和称量时步骤有如下几项:

A.调节天平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B.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C.将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

D.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进行称量

合理的顺序是:

2.如何用天平测出1cm2扬子晚报的质量,自己选择合适的器材,要求:写出所需补充的器材,以及测量的步骤.

3.想象一下,地球上质量为1kg的物体在“神州五号”载人飞船上质量发生变化吗?宇航员利伟可以用天平测量这个物体的质量吗?

4.某同学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按照常规操作步骤如下:

a.将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

b.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0”点,调节平衡螺母;

c.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用镊子在另一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d.计算盘中砝码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则为被测物体质量;

e.整理器材.

以上步骤中有一个步骤有遗漏,有一个步骤有错误,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该步骤的字母代号,并在横线上补充和改正.

①有遗漏是步骤( ),补充:

②有错误的步骤( ),改正:

5.某实验室有一架托盘天平(带有一个砝码盒),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已“滑丝”无法移动,其它部件均保持完好,天平的等臂性也没有改变,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横梁平衡时,指针总偏向分度盘的左端,调换左右盘的位置也无法改变这种情况.请你使用这架天平,测出一个小金属块的质量,要求简述测量过程(可以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表达出测量的结果.

6.以下是用天平称量某一烧杯中的水的质量的有关操作步骤.

A.用天平称量装水烧杯的总质量

B.用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

C.计算出水的质量

D.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E.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F.用镊子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回0刻度线处

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的顺序是 .

7.小明使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某个零件的质量,该天平配置的最小的砝码的数值是1kg.

(1)小明按正确方法测量时,测得零件的质量为39.70g,则小明在天平的盘放了砝码,其质量数值由大到小依次是 .

(2)若小明使用这架调好的天平测量一个物体质量时,误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按正常方法读出物体的质量为32.40g,则这个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8.如图6-4所示,A、B是从同一厚薄均匀的铅皮上截下的两块小铅皮,其中A的形状是正方形,B的形状是不规则形状,现给你一把刻度尺和一架天平(包

括砝码),请你较为准确的测出B物体的面积.

(1)写出主要的步骤和测量的物理量;

(2)B的面积表达式(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9.一架托盘天平,由于更换了其中一个托盘,称量前无法把天平调节平衡,即使把平衡螺母旋到最右端,标尺的指针也只能指着0点左边一个分度的地方.现要使用这架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请你至少设计出1种应急使用的方案.

方案1:

方案2:

10.现有一个砝码盒和一块小石子,石子的质量明显小于砝码的总质量,若想用这盒砝码来测定石子的质量,现有如图6-5所示的简易“天平”,天平的两个横梁臂长度并不相等.小明将被测的石子放在右盘,左盘中放一些沙子.盘中沙子太少,横梁左边便会抬得很高,盘中沙子太多,横梁右边会抬得很高,小明调节盘中沙子的多少,使横梁保持了水平.为了测定石子的质量,下面的操作将怎样进行?请补充完整.

1.自我评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正误判断

2.主要错误订正:

图6-5

图6-4

课时3 物质的密度

1.认识不同物质的物体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就不同;体积相同,质量就不同

2.知道同种物质的物体,如果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

3.理解密度的含义,知道密度是物质本身特性之一,知道密度的单位及换算,会计算和比较物质密度的大小

4.通过比较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的关系,初步尝试利用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表示物质的某种性质

物质的密度

A.物理意义:密度是反映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这一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B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用字母ρ表示.

C公式:ρ=m/V

说明:①ρ=m/V是ρ的定义式,而不是ρ的决定式.因为ρ是物质的特性之一,ρ不是由m和V决定的.所以对于公式ρ=m/V,不能从数学角度理解为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②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属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不随外部条件变化的一种性质,它具有不变的唯一性;而特性是指外部条件不变时所具有的一种性质,当条件变化时,特性也随之变化.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密度在温度、压强或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值也会发生变化.

D.单位

在S1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 / 米3,常用单位有:克 / 厘米3.

两者的换算关系是:1g/cm3=103 kg/m3

E.测量

原理:ρ=m/V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或量杯)

量筒和量杯是测量体积工具.使用前要先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1 mL=1㎝3);读数时,若液面呈凹形(如水等),视线要与液体的凹平面相平,若液面呈凸形(如水银等),视线要与凸平面相平.

用排水法间接测量固体体积时,量筒中预先倒人一定量的水,即既要能浸没固体,同时水面又不能超过其最大刻度值.对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可用铁块将其全部压入水中,也可用重物将其全部拉入水中测量其体积.

如果没有量筒或量杯,可利用天平和水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在杯壁上作一标记,让液体的体积与水的体积相等,则V液=V水=m水/ρ水.

由于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可通过多测几次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少测量误差.

物体的密度还可用压强、浮力、杠杆等知识设计实验进行测量.液体的密度可用量筒直接测量.

F.应用

a.鉴别物质

由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所以可通过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如科学史上氩气就是通过测定未知气体的密度而发现的.

需要指出的是用这种方法鉴别物质并不绝对可靠,因为有些物质的密度相差不大(甚至相同),或者物体是由几种物质制成的合金,所以在鉴别物质时,还常常利用其他的物质属性(如比热容、导电性、吸铁性、硬度、熔点、沸点、颜色、气味等)同时鉴别.

b.选择材料

根据制造的需要,选用不同密度的材料.如用密度较大的铅来做捕鱼的网坠和密度计中的配重,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来做航空工业的材料等.

c.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由ρ=m/V可得:m=ρV,V=m/ρ.

d.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

把物体的平均密度(或原有体积、实际质量)与该物质的实际密度(或实心体积、应有的实心质量)相比较,可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

1.铝的密度是

2.7×103kg/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将铝

块切去1/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合 g/m3

2.如图6-6所示,两只形状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试根据

图中液面的高低判断:A杯盛的是 ;B杯盛的是 .(已知水的

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

3.某石化工厂要用油罐车运送原油.每节车厢的容积是50m3,运完808t原油(原油的密度为

0.8×103kg/m3), 则列车调度员需要准备的车箱数量为 ( )

A.20节

B.20.2节

C.21节

D.24节

4.如图6-7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

可知 ( )

A.ρA>ρB>ρC , 且ρA>ρ水

B.ρ

A

B

C

, 且ρ

A

C.ρ

C

B

A

, 且ρ

A

D.ρ

C

B

A

, 且ρ

A

5.对于ρ=m/V,小明对它的理解如下,其中正确的认识是

( )

A.同种物质,密度相同,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当体积相同时,物体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C.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当质量相同时,物体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D.以上认识都正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的密度一定大于非金属的密度

B.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C.在任何情况下,水银都是液体密度最大的

D.金属块的密度做成实心金属球,密度不变

7.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把一块铁片压成铁饼,它的密度变大了

C.一种是实心固体,另一种是液体,只要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相同,它们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也大

8.一杯水,冬天放在室外,水结成冰后,它的不变, 变大, 变小.

9.一壶2L的色拉油塑料桶,若盛满油,其质量为1.6 kg,若装满水,则质量为多大?(塑料桶的

图6-6

图6-7

质量忽略不计)

10.空气的密度在常温常压下约为 1.29kg/m3,由此估算一下你所在教室的的空气的总质量(要写出估算的过程).

11.将一个质量为8.9g的铜球(密度8.9×103kg/m3)投入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中(烧杯足够深),

则从烧杯溢出水的质量为多大?

12.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将质量相同的铝块、铁块、铜块分别放入三个烧

杯中,待液面静止时(水没有溢出),三个容器液面恰好相平,原来盛水最少的是( )

A.放铝块的烧杯

B.放铁块的烧杯

C.放铜块的烧杯

D.原来盛水一样多

13.一只抢救病人的氧气瓶,原来密度为ρ,当抢救病人用去瓶中一半氧气时,则瓶剩余氧气

的密度变为 ( )

A.ρ

B. 0.5ρ

C. 0.25ρ

D. 2ρ

14.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 ( )

A.铁的质量比棉花大

B.铁的体积比棉花大

C.铁的密度比棉花大 D棉花的体积比铁大

15.如图6-8所示,甲、乙球的体积相同,此时天平平衡,则ρ甲:ρ乙为( )

A.2:1

B.1:2

C.3:4

D.4:3

16.一块冰的体积为30L,如果全部熔化成水,则体积变化了多

少?(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17.我国约有4亿多人虚配带近视眼镜,组成眼镜的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

材料树脂镜片玻璃镜片铜合金钛合金

透光量92% 91%

密度/kg·m-3 1.3×103 2.5×1038.0×103 4.5×103

性能较耐磨损耐磨损较耐磨损耐腐蚀

(1)求一块体积为4×10-6m3玻璃镜片的质量为多少?

(2)如图6-9图所示,一副铜合金架的质量为2×10-2k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求一

副以钛合金镜架的质量.

1.自我评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正误判断

2.主要错误订正:

图6-8

图6-9

课时4 密度知识的应用

1.进一步理解物质密度的含义,会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能比较物质密度的大小

2.会使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液体体积;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的密度

3.经历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过程,具有用简单的方法测量物质密度的意识,并利用简易器材进行物质密度的测定,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1.小明测定铁块密度的数据记录表格如下,结合图6-10所示情况,完成表格.

2.由于黄河上游水土流失,导致黄河水中含沙量增加,为了及时监测含沙量,现在某河段中间捞取体积为5×10-3m3黄河水,测得其质量为5.6kg,问该河段每立方米黄河水(指纯水和沙的总体积为1m3)中的含沙量为多少kg?(沙的密度为2.5×103kg/m3).

3.给你一架已调好平衡的天平(配有砝码),和一个盛满水的烧杯,只用这些器材(不使用任何其他辅助工具),测出一包金属颗粒的密度.要求:写出测量步骤和计算该金属颗粒的密度数学表达式.

4.“正北牌”方糖是利用一种白砂糖精制而成的长方形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方糖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砂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糖密度的方法,请你设计出2种测方糖密度大小的方案.要求:写出方案的设计步骤及所测物理量,并用所测物理量表示方糖的密度.

目的测定一小块矿石的密度

器材矿石、天平(砝码盒)、盛满水的溢水杯细线

原理(1)

步骤

(填入选项序号)

A.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带测矿石的质量m石;

(2)(3)(4)

选项 B.用天平称出矿石、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

C.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m;

D.把矿石用细线系好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部分水溢出)

记录和结论

(填写数学表达式)

(1)矿石排开水的质量m石+m-M

(2)矿石的体积=

(3)矿石的密度=

6.在测定液体密度时,某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共做了三次;

实验次数①②③

液体的体积/cm3 16.

35.

4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21.

39.

m

(1)该液体密度是kg/m;(2)容器的质量是g.(3)m= g .7.为了研究物质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

(1)将上表①处填写完整.(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②.(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③.(4)比较第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是④.8.下表是甲乙两同学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采用方案A测出的ρ盐水的值较准确,这是因为方案B中,物理量的测量值误差较大,使得ρ盐水的值偏(选填"大"或"小").

9.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的密度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一套实验方案.甲方案: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装入一些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再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乙方案: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盐水体积,再测出余下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你觉得谁的方案更好?请说明原因.实验次数物体质量/g 体积/cm3质量/体积/

g·cm-3

1 铝块154202.7

2 铝块2108402.7

3 松木1108216①

4 松木210200.5

1.自我评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正误判断

2.主要错误订正:

课时5 物质的物理属性

1.通过生活中事例的比较和分类体会物质的属性有许多种

2.知道硬度也是物质的属性之一,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知道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A.物质的硬度

物质的软硬程度称为硬度.阻止被刮破、刮伤或产生凹痕能力越强的物质硬度越高.硬度也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B.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透明度、颜色、气味、熔点、沸点、熔化热、汽化热、升华热、比热容、导热性、导电性、磁性、韧性、弹性、延展性、挥发性、吸附性等.物质的物理属性在生产、生活和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同学们上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在钢做成的外壳灌上铅制成的,它分别利用了钢的硬度较大、不易磨损的物理属性,利用了铅的密度较大的物理属性,可以使球做得较小.

一种物质有多种物理属性,有时选用的一种材料兼顾了它的几个属性,如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用的铝合金,就同时利用了它具有较小的密度、较大的硬度和较好的延展性,当然不可能一种材料的所有属性都应用到,也不需要都应用到.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也有弊,只要选择利大于弊的材料即可.

1.雕刻师用刀在玉器上雕刻,玉器上留下了刻痕,说明雕刻刀的硬度比玉器要 (选填“强“或”弱”).

2.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是()

A.状态

B.密度

C.比热容

D.声音

3.现有玻璃片、钢锯条、陶瓷、塑料尺几件常见物品,请你设计一种方法进行探究活动,比较出上述几种物质的硬度大小顺序.

4.物质的物理属性通常包括硬度、形状、和、、等.

5.、现有书、保龄球、篮球、纸、水果、西红柿、电脑磁盘、鞋子、VCD光盘、石膏雕塑、苹果、钢笔等,试将上述物品进行合理的分类,要说明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6.长江二桥在世界上同类桥中排列第二名,全长21.197km,南汊主桥长2938m,主跨628m.长江二桥的两座索塔高达195.41m,有两个主墩,固定在水下50m左右的深层岩石中,其双壁钢围堰直径达36m,高度54-60m,是中国迄今最大的深水基础设施.此桥采用了环氧沥青混凝土进行钢桥面铺装层施工,根据对环氧沥青混凝土1 200万次高温、低温、常温疲劳实验的结果,长江二桥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质量达到世界一流.试从二桥的建设的相关资料中分析出,二桥建设利用到了物质的哪些物理属性?

7.硬度是物质的重要物理属性,在家庭装潢中,利用到物质的硬度物理属性的建筑材料或施工环节有许多,试列举出1-2例.

8.观察老虎钳的构造,看看它是由哪些材料构成,分别利用了这些材料的什么物理属性?能否用其他材料替代?若可以,请列出替代品.

9.自行车是学生常用代步工具之一.观察自行车的构造,试列举出自行车构成的材料有哪些?能否将其进行适当分类?

10.观察自己的旅游鞋,弄清楚鞋子构成的材料、颜色、状态、硬度、导电性、体积、形状有哪些特征?试列表写出各自特征.

11.请列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物质属性,进行探究方案设计,试比较和说明不同物体的这种属性差异.

12.现有一个塑料直尺和一把钢尺,试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两者硬度的差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正误判断

2.主要错误订正:

单元自我测试卷A

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物质"、"质量"、"物体"三个概念中的一个.铁锤和铁钉是 ,它们都是由铁做成,铁是 ,铁锤和铁钉含有铁的多少不一样, 表明它们所含的铁的多少.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5.8t = kg = mg ;1.7×10-3

g= kg = mg .一

个红血球的质量约为5×10-11

kg ,其相当于 t .

3.将1m 的铁丝拉成2m 长,铁丝的质量将 ,铁丝的比热容将 .若铁丝被截成三段,则铁丝的硬度将 .(填"不变"、"变大"、"变小").不小心将一个乒乓球踩瘪了,若将此乒乓球放入热水中温热,过一会儿,乒乓球的体积会恢复原状,在此过程中,乒乓球的球气体的质量将 (填"变化"、"不变化")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量大的物体含有的物质少

B.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温度无关

C.质量的大小由物体的位置和状态决定

D.除kg 是质量的单位以外,质量没有其它单位

5.某人抽取2mL 的血液,称得质量为2.1g ,如果一个成年人体的血液共4.2kg ,则成年人体的血液多少mL ?

6.在调节横梁平衡时,看到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则应调节横梁右端的 ,将它旋 一些.(填"进去"或"出去").在测量物体质量时,一般要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质量,先试 的砝码,后加 的砝码(填""大"、"小).若砝码盒有1g 和2g 各一个,20g 和5g 各两个、50g 和100g 各一个.这盒砝码在称量大约39g 的物体质量时,应先放 g 的砝码.

7.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在测量过程中,若指针静止在如图6-14所示,只调节游码,则应向 调(选填“左“、”右”),天平才平衡,当指针静止在中央刻度线上,天平使用的砝码的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6-14所示,则

物体A 的质量为 kg.

8.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 )

A.30kg

B.45kg

C.450kg

D.4500g

9.欲称出质量为39g 的物体的质量,应依次往天平右盘加砝码,则砝码添加的顺序是 ( ) A.30g 9g B.30g 5g 4g

C.20g 10g 5g 4g

D.20g 10g 5g 2g 2g

图6-14 图6-15

10.如图6-15所示,一个同学正在使用天平,试指出他的操作中的3处不当之处,试写在图画的下方,、、

11.影视中常见一些房屋道具倒塌,或重物落下,不会将演员砸成重伤,这些重物是用( )

A.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的

B.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做的

C.密度与实物相同的材料做成

D.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

12.冬天,菜农喜欢在菜窖里储存几桶水,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因此,()

A.气温声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多

B.气温降低时放出热量较多,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C.气温降低时吸收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D.气温升高时放出的热量较少,使储存的蔬菜不容易冻坏

13.物体甲的体积是物体乙体积的1/2,将物体甲放在已调好的天平的左盘,物体乙放在天平的右端,天平恰好平衡,则物体甲的密度与物体乙的密度的比值为。

14.为了研究物体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写在下列表中:

(1)此表“”处填。

(2)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是: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

成;

(3)比较2、3亮此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

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

是。

(4)比较1、4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15.现有如下器材:托盘天平和砝码;水和烧杯;量筒;细线;细针;刻度尺;待测物体。要用密度公式测量不同待测固体的密度,则上列器材中(填序号);(1)应选用的是;(2)不选用的是;(3)可能用也可能不用的是。

16.某同学用实验测定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操作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的测量情况填写下列的表格。

从部分固体密度表中,查出这块金属块是由制成的。

17.某同学在做“研究影响物质吸热多少的因素”的实验时,得到如下的数据表:

(1)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单元自我测试卷B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下图中所示的各种物体不论它们的形状、状态、位置怎样变化,它们各自所含的物质的多少是。

1

2.质量是5×10-2kg的物体可能是()

A.一只鸡

B. 一个大苹果

C.一个鸡蛋

D.一个乒乓球

3.有一台已调好的托盘天平,当在右盘中加入36.20g的砝码时,天平的指

针向左偏1.0格,如图所示,如果在右盘中再加100mg的砝码,天平指针

则向右偏1.5格,如图虚线处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g。

4.一个铜块经历了下列变化后,质量大小发生变化的是()

A.把它带到月球上

B.加热变成铜水

C.把它压成铜片

D.锈蚀后剩余的铜块

5.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的托盘里,测量多次,再求平均值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D.把一粒米和一小铁块放在一起测出总质量,再减去铁块质量

6.下面是“测量植物油密度”的探究步骤:

A.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油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油的体积(V)

B. 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0,再把量筒中的油倒入玻璃杯中,称出它们的质量m1

C.在玻璃杯中盛油,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m

D.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的密度ρ

E.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油的质量m2

F.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端“0”点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央的红线

G.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值及横梁标尺上最小分度值

请选出最佳的实验探究步骤(可去掉无用步骤),按照实验探究的顺序,把字母排列在横线上:;根据以上选出的最佳步骤中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可求出植物油的密度,其表达式为ρ= 。

7.冬天里,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包了一层草,是为了防止水馆冻裂,水管被冻裂的原因是()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以后,密度变大

B.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水管里水结成冰以后,质量变大

D.水管里水结成冰以后,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冰的体积变大

8.对密度ρ=m/V,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是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9.关于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密度大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大

B.密度小的物体,它的密度一定相同

C.质量相同的物体,它的密度可能相同

D. 质量不相等的物体,它们的密度一定相同

10.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若把甲物体截去1/3,则剩余甲、乙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11.金刚石比较坚硬,可以做石油钻探的钻头,这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物质属性。

12.用铁球和铜球各做一个实心小球(ρ铁<ρ铜=,则不可能发生的是()

A.用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大,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小

B.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大

C.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

D. 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

13.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是1.1×103kg/m3的盐水,现要配制500cm3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600g,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需加盐还是加水?应该加多少?

14.有一卷粗细均匀的裸铜线,为了估测出这卷裸铜线的总长度,小华利用所学知识,很快测出了铜线长度。若现有器材是:天平,剪刀,刻度尺,请设计一个估测方案。要求:写出估测的步骤和测量的物理量。

15.给你一架天平,一杯盐水,一只刻度已模糊不清的量筒,另给适量的水、一根细线、如何测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1)写出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所物理量;(2)直接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16.现有一架天平,两只完全相同的10ml的量筒,1只有带测液体的玻璃杯,一只滴管,只允许使用1次天平,如果能写出实验的步骤和表达式。

17.某同学用4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热得快”加热液体,实验数据由该同学记录如下表:

请你根据实验数据记录的数据分析,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具体关系是什么?至少分析出其中两条规律。

参考答案: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课时1

1.C

2.25,5

3.D,B,C,A

4.B

5.D

6. 左,增加,

7.D

8.C

9.B 10.C 11.C 12.D 13.C 14.不该用手直接拿砝码,称量时砝码与物体的位置颠倒了 15.D 16.被测铁块不能放在右盘,没有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17.左,减少砝码

课时2

1.B,C,A,D

2.器材:刻度尺,天平,步骤略

3.不会,不能,质量不变,但物体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

4. b,估测被测物体的质量;C,被测物体放在托盘左盘

5.略

6.E,F,D,B,A,C

7.右 30g,20g, 10g, 5g, 2g, 2g ;31.6g

8.略

9.略 10.略

课时3

1.1m3铝质量为

2.7×103kg 不变,2.7 2.酒精

3.C

4.D

5.D.

6.D

7.C

8.质量,体积,密度

9. 2kg 10. 约250—300kg 11.1g 12.A 13.B 14. C 15.A 16.3×10-3m3 17.10-2kg,0.09kg

课时4

1.20,157,70,50,7.85×103

2.略

3.略

4.略

5.ρ=m/v C,D,B ; C=(m石+m-M)/ρ,m石/(m石+m-M)

6. 1×103,4.9,44.9

7.成正比,越小,密度越大;不同物质,相同体积,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8.水质量,小

9.略

课时5

1.硬

2.D

3.略

4.颜色,气味,导电性

5.—12. 略

单元自我测试A

1.物体,物体,质量

2.5.8×103 5.8×109;1.7×10-6,1.7 ;5×10-14

3.不变,不变,不变

4.B

5.4000ml

6.平衡螺母进去大小 20g

7.右 7

8.2 8.B

9.D 10.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物体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人没有面对天平标尺站立 11. B 12.B

13.2:1

14.0.5,正比,越大,密度越小;相同体积不同物质,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15.①②③④

⑦,⑤⑥,④ 16.155,50,70,20,7.75×103;铁 17.不同物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水吸热比油多;同种物质,升高温度相同,质量的的吸热多

单元自我测试卷B

1.质量,相同

2.C

3.0.1

4.D

5.A

6.GFCEAD ρ=(m-m2)/v

7.D

8.D

9.C 10.4:9

11.硬度大 12.B 13.不合要求,略 14.略 15—16.略 17.物质吸收热量与物质的种类、升高的温度以及质量大小有关。同种物质,升高温度相同,质量大的物质吸热多;同种物质,质量相同,升高温度越高,物质吸收热量多

(完整版)苏科版物理八下章节知识点知识

八年级物理(下)知识点梳理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的知识梳理 1、质量 ⑴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 ⑶ 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 测量: ①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A 、“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 、“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 、“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D 、“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 、“记”:被测物体的质量 = 盘中砝码总质量 +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F 、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 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 、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2、密度 ⑴ 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 公式:V m =ρ ρ m V = V m ρ= ⑶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 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 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 ,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 ×103 kg 。 ⑷ 理解密度公式:V m =ρ ①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②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 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③ 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④ 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 ⑸ 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⑹ 图象:左图所示:乙甲ρρ>。 ⑺ 体积测量——量筒(量杯) ①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② 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 )=厘米3 (cm 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⑻ 测固体的密度: ① 原理:V m =ρ;② 方法:a 、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 ; b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 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检测试卷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 1.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 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C.用手捂住耳朵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2.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 ) 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D.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3.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 ( ) 物质水银金铜钢钨 熔点(℃) -39 1064 1083 1515 3410 沸点(℃) 357 2500 2360 2750 5900 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 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D.在一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 4.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5.如图1所示,取一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中央扎一个小孔,用一 层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将小孔对着窗外远处的景物,在薄膜上观 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 ) A.正立、等大的B.正立、缩小的 图1 C.倒立、缩小的D.倒立、放大的 6.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A.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紫D.黄、绿、紫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红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B.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 C.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8.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 砖墙、磨光大理石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光有能量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沿着直线传播9.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

【免费下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B.弦柱C.空气D.琴弦 2.下列关于某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身高1.65m B.心脏跳动一次时间5s C.体温27℃D.步行速度8m/s 3.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4.2012年9月,中国的第一膄航母辽宁号服役,指挥员指挥航母的战斗机“歼—15”起飞的航母“style”动作令人振奋,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起飞的“歼—15”是静止的 A.“歼—15”上的飞行员B.大海 C.辽宁号航母D.航母上的指挥员 5.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6.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D.冬天,瑞雪纷飞 8.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中,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光线AO紧贴纸板射向镜面的O点,为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绕ON前后转动板E B.绕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AO与ON间的夹角 D.改变光线OB与ON间的夹角 9.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音色和响度 10.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C.老鹰飞行时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老鹰的双翅展开的长度约为30cm 11.下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章经典练习题大整合

同步练习 一、基础演练: 1、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了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二是力的作用是﹍﹍﹍﹍的。球被击后,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从不同方向击球时,球飞出的角度不同,说明﹍﹍﹍﹍﹍﹍﹍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3、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4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5、在图5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7、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汽车起动B.汽车拐弯 C.汽车减速上坡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B.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9、一个物体沿圆形轨道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物体的运动状态() A.不断改变B.始终不变 C.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D.无法确定 ~ 图5 人对跳板的压力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初二年级物理月考试卷(2009.03) 一、选择题 1—5 CCDBB 6—10 CBAAA 11—15 ABAAA 二、填空题 16、①kg ②t ③g ④g/cm 3 17、1.0×103kg/m 3 1m 3水的质量为1.0×103kg 18、质量 19、原子核 电子 扩散 加快 20、2.5×10-4 ,250 21、摩擦 吸引 摩擦 22、大,小,没有,没有 23、不变、变小、变大 24、15:8 25、密度 26、900 ,0.9; 2×10-4 27、12122ρρρρ+ ; 122 ρρ+ 三、解答题 28、BCD A 29、引力, 斥力, 分子处在运动中, 变小, 分子间有空隙 30、向左调平衡螺母;向左移游码或拿掉最小砝码 31、(1)141 ; 65 ; 1.2 ; (2)偏大 32、60; 20; 3×103 (2)偏小,烧杯倒入量筒时没有安全倒尽,导致M 含金偏小 33、(1)0.5 (2)正比 (3)不同的 (4)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34、③取出另一只小烧杯,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 ;④ 122m m m m ρ--水 35、V 石=V 2-V 1=150ml -100ml=50cm 3 33140== 2.8/V 50m g g cm cm ρ=石石石 M 总=ρ石V=2.8×103kg/m 3×30m 3=8.4×104kg 36、 M 液=136g V 液=10cm 3 ρ液=13.6g/cm 3 37、M 金=678g V 金=60cm 3 ρ金=11.3g/cm 3

四、附加题 1、30kg/m3 2、0.8×103kg/m3~0.82kg/m3 初中物理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5.2 速度 教案 [005]

5.2 速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位 (2)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测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的使用方法 (3)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学会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知道常见的比较速度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较 (2)学生从测量的速度的过程中,增加对速度大小及测量方法的感性认识 (3)通过尝试计算,知道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骄人成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拼搏毅力,才可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对速度的定义、公式和理解 3、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的难点:1、速度概念的理解 2、常见两种速度单位的换算 3、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准确地进行速度的测量,多种方法进行比较 三、教具: 纸锥、米尺、表、多媒体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交流:同学们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个电视节目吗?首先我们来一个猎豹捕食的视频。 播放《动物世界》中猎豹追捕鹿的场景。 提出问题:猎豹能追捕到鹿吗?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猎豹比鹿跑的快(或猎豹比鹿速度大),引入课题“速度” 同学们能再举一些物体运动快慢不一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老师鼓励,(举例过程中,老师引入一些关于快慢的比喻,如说一个人走路慢就像蜗牛爬行一样,说一个跑的快就像离弦的箭一样等等。跑的快与慢,对于动物非常重要,这就意味着能否生存) 总结:物体运动有快慢。 二、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如何比较动物的运动快慢呢? 活动5.5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猜一猜:让它们从同一高度释放。哪个纸锥下落得较快? 师:(对一个学生)你的猜想是什么? 学生:顶角小的,(或其他说法) 师:(对其余学生)有没有不同的猜想? (如何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再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哪个纸锥快的呢? 生:相同路程比时间(或引导) 那你们有没有其它的判断快慢的方法呢? 总结:相同时间比路程(如学生回答不出来,引导:没落地之前如何判断哪个快呢)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会,来看一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夺金的过程。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1、什么叫做质量? 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质量的物理量符号是m. 2、质量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如何换算? 答: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千克的单位符号是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和吨(t)。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实验室常用什么器材测量物体的质量? 答:实验室里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2、然后,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此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所测物体的质量。使用托盘天平时注意事项:1、首先要认真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感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往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不要用手直接拿砝码。 5、为什么说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6、若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标尺上的分度值(即天平的感量),该如何测量? 答:可采测多算少法(累积法)进行测量。(如邮票、大头针等m= m总/n) 7、常见物体质量的大约数值是什么? 答:一张邮票:50mg;一个成人:50kg;一只苹果:140g; 一元硬币:10g;一只鸡:1.5kg;一只鸡蛋:50g;一头大象:6t 8、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什么关系? 答:同种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不同物质的不同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9、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式及单位是什么? 答: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质量/体积。 ρ=m/V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单位符号是:kg/m3 其它单位有:克/厘米3(g/cm3)、千克/分米3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每一章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和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使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 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和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图片传不上自己去看书吧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节力经典能力提高练习题

1.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脚也感到痛。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使脚感到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 2.我们提水桶时,会感到手也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可见,不但__________对________施加了力,同时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也施加了力。 3.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那么人体前进的推动力来自于_________。 4.在跳板跳水这一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 5.你留意过以下事实吗?划船时,桨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行驶,溜旱冰时,相对静止的两人,只要一人用力去推对方,两人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嘴松开放手,球内气体从气球嘴泄出的同时,气球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请归纳出上述现象所共同遵循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只需写两条) (1)???__ ______; (2)___ ____。 5.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_______,使落叶的______发生了改变。 6用扳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紧,沿_______方向可使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把力作用到 _____点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有关. 7.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对杠铃有方向的作用力,以杠铃为研究对象, _______是受力物体, _______是施力物体;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______是受力物体,____是施力物体。 8. 溜旱冰时,用力推墙,人反而被墙推开,这说明也受到的作用力。此时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是物体,墙是物体,此现象说明。 4.如图(A)所示表示:是足球运动员开出角球,队友上 来冲顶,球被对方守门员鱼跃接住。三个运动员对球都 有力的作用,这些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足球 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如图(B)所示,力可以 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 9.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用符号__ 表 示。。 310.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_______ 对__________施力的结果;脚感到疼是______对_______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当人坐在沙发上时,发现沙发陷了下去,这一现象 表明________ 11.风吹草动,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12.竖直抛出的物体,被地球吸引而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物体和地球并没有接触,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选择题 1. 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 地球 B. 水桶 C. 绳子 D. 手 2. 以下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A. 在弯路上的汽车匀速转弯 B. 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 小孩沿滑梯匀速下滑 3. 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 的三要素() A. 都相同 B. 作用点相同 C. 大小相同 D. 大小、作用点相同 4. 下述作用力中,最接近1N的是…() A. 蚂蚁的拉力 B. 提起一只鸡的力 C. 托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 D. 马拉车时用的力 5. 对于力的示意图…()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1’×40=40分) 1.⑴一瓶矿泉水的质量为5×102__,⑵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__,⑶两个鸡蛋 图1 重约1__。 2.如图1所示,是常见物质的密度,其中液体酒 精的密度为 kg/m3,其物理含 是:。 3.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玻璃杯中,从杯 中溢出10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 烧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为 g。 4.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A的质量,在测量 过程中若指针静止在如图2甲所示的位置,只调 节游码,则应向调(选填“左”或“右”), 天平才能平衡,当指针静止在中央刻度线上,天 平使用的砝码的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乙所 示,则物体A的质量为 g。 5. 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 量,操作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1); 2

3

9. 一杯水,冬天放在室外,水结成冰后,它的质量__,体积__。(填“变大”、“变小”、“不变”) 10.下列说法是小明在学习比热容后的一些想法,将其中正确的想法填写在横线上: ①一杯水和一个铁块在温度和质量相同时,吸热能力是相同的;②冰和水的比热容是相同 的;③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 是物质的属性之一;④把一块铁块切割成 图5 两块,质量小的铁块比热容小;⑤两个物体 若吸热相等的热量,则比热容小的物体温度高; ⑥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它们的比热容就不相等。 11.煤油的比热容是 2.1×103J/(kg·℃),表示的物理含义是.如图5所示,汽车的散热器可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______. 12.春天梅花绽放的时候,距离梅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这种现象说明 4

(完整版)苏科版初二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 一.声音是什么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 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 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 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 4.噪声的控制 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 (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频率高于20000Hz 的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浮力经典 练习题题带答案

ρ铝=2.7g/cm 3、ρ =0.4g/cm 3) ( ) 浮力经典习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一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撞到海底被搁浅而不能浮起来,这是因为 ( ) A.有浮力,但浮力小于重力 B.有浮力,且浮力等于重力 C.潜水艇底部没有水进入,不产生浮力 D.机器坏了,不产生浮力 4.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后,它所受到的浮力 (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不能确定 5.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5,密度之比是3∶10,若把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它们所受的浮力之 比是 ( ) A.3∶5 B.3∶10 C.1∶2 D.2∶1 6.(05河北课改区)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在 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浮力 B.乙受到的浮力大 C.丙受到的浮力大 D.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7.(05广东)如图所示,浸没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所受水的浮力F 小于鸡蛋的重力,现将 1 适量的浓盐水倒入烧杯中,鸡蛋所受的浮力为F 2,则F 1与F 2的关系是( ) A.F 1>F 2 B.F 1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师版教材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1课时物体的质量 【基础巩固】 1.“物体”、“物质”、“质量”三个概念是不同的.课桌、凳子是_______,它们是由木头做成的,木头是_______,它们所用木头的多少不同,表明它们的_______不同.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太阳的质量约为2.0×1030 kg=_______t. (2)电子的质量为9.1×10-31 kg=_______ mg. 3.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_______.(2)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105_______. (3)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_.(4)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为0.025_______. 4.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无关;将一小块冰放入杯中用天平称量总质量,当冰熔化成水后,再称水和杯的总质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发现测量值相等,这说明物体的质量与_______无关. 5.据CCTV报道,2012年5月25日美国发射的“龙” 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为空间站送去540千克的物资,成为 首艘造访空间站的商业飞船.以空间站为参照物,“龙”飞船是_______ (运动/静止)的;在运输的过程中物资的质量将_______(变大/变小 /不变). 6.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衡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左移动B.把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D.把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进一些 7.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8.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拓展提优】 9.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_______移至标尺的“0”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若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左/右)端调节.图乙为一次正确测量时的情景,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g. 10.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在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西充中学李树林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s;声音在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t 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 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 叫次声波;

人教八年级物理专项练习-下册浮力经典例题(强烈推荐)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精析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浮=ρ液gV排,公式表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小只跟液体的密度 .......有关.根据公式分析题目叙述的内容,问题就可以.....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迎刃而解了. 解A选项:物体浸没在水中,无论深度如何,V排不变,水的密度不变,F浮不变.A 选项不正确. B选项: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B选项不正确. C选项:重力的大小对物体所受的浮力无影响.例如:大铁块比小铁块要重一些,但将两者浸没于水中,大铁块受的浮力反而大些,因为大铁块的V排大.C选项不正确.D选项: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于水中,V排相同,ρ水相同,F浮铁=F浮木,铁块和木块受的浮力一样大. 答案D 注意:物体所受的浮力跟物体自身的重力、自身的密度、自身的形状无关. 例2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精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计算物体重力和计算浮力的公式的区别. 计算物体重力:G=ρ物gV物 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的浮力:F浮=ρ液gV排.可以说:从计算的方法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计算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已知:m=79g=0.079kgρ铁=7.9g/cm3 求:m铁、G铁、m排、F浮 解m铁=0.079kg

G 铁=m 铁g =0.079kg ×10N /kg =0.79N V 排=V 铁= 铁 铁 ρm = 3 7.8g/cm 79g =10 cm 3 m 排=ρ液gV 排=1g /cm 3 ×10 cm 3 =10g =0.01kg F 浮=m 浮g —0.01kg ×10N /kg =0.1N 从上面的计算看出,铁块的重力和铁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完全不同,但计算方法委相似,关键 是区别ρ液和ρ物,区别V 排和V 物,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而不是死记硬背,乱套公式. 例3 (广州市中考试题)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 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 ,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 3 .(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 /m 3 ) 已知:G =43N ,浸没水中F =33.2N 求:V 空 解 可在求得浮力的基础上,得到整个球的体积,进一步求出实心部分体积,最后得到结果. F 浮= G —F =43N —33.2N =9.8N V 排= g F 水浮 ρ= kg /N 8.9m /kg 100.1N 8.93 3??=1×10—3m 3 浸没:V =V 排=1×10—3m 3 球中所含铜的体积V 铜= 铜 铜 ρm = g G 铜铜 ρ = kg /N 8.9m /kg 100.1N 4333?? ≈0.49×10—3 m 3 V 空=V —V 铜=1×10—3m 3—0.49×10—3m 3 =0.51×10—3 m 3 答案 0.51×10—3m 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1(质量(m):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369 2(质量主单位:kg。常用单位:t,g,mg,1t=10kg=10g=10mg(千进位)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因它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2)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3)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刻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就等于所测物体的质量。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轻拿轻放;(3)保持天平与砝码的干燥与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m ρ,公式: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V 3333单位:kg/m, g/cm,1g/cm=1000kg/m;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33 33 9(水的密度ρ=1.0×10kg/m.它表示1 m水的质量是1.0×10kg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m和用量筒测出V,据公式求出ρ。再查密度表。

(2)求不便直接测量质量:m=ρV。 (3)不便直接测量求体积:V=m/ρ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延展性沸点、熔点、范性等。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 隙;(2)分子处在永不停息地的无规则运动中;(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5.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6.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7.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8.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11 9. 1 AU (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AU=1.496×10m 10. L.y((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它是最长的长度单位( 15 1 l.y.=9.461×10m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概念公式复习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概念公式复习 六、物质的物理属性 1.质量(m):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 。其他有:、、、,1吨= 千克= 克= 毫克 3.物体的质量不随 , ,和而改变。是物体的物理。4.质量测量工具:、、和。实验室常用测质量。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2)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盘里,用镊子向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加上游码所对的。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2)加减砝码要用,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放在托盘上。 7.密度: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m表示,V表示,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1克/厘米3= 千克/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水的密度ρ= 千克/米3 9.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原理:步骤:(略) 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测出质量m和用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2)求质量:m= 。 (3)求体积:V= 。 11.物质的物理属性除密度、状态外包括:、、、、、、等。 七、宇宙和微观世界分子动理论 1.科学家探究微观世界采用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再证实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 2. 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m,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间有。 3.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和组成的。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模型。后来人们发现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质子和中了都是由被称为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4.宇宙是一个有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系中的普通一员,而太阳又是系中恒星中的一个。 5.天文学中,天体间相距遥远,为此采取一些特殊长度做距离单位。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称一 (l·y)。 6.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我们。7.分子运动论的初步内容为:(1)物质是由组成的。(2) 。 (3) 。 8.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