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课及反思
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课及反思
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一课及反思古塘中学朱晓军上个月我们组全体老师聆听了章村中学朱玲玲老师执教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一节公开课,在知识教学的课中,她先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多媒体显示“泰坦尼克号”沉船片断,以及打捞上来的沉船遗骸、金银财宝等。
用铁做的螺旋桨和船身已经锈迹斑斑了,而金币却依旧金光闪闪。
这说明什么问题?自然界的各种金属,有些化学性质稳定,有些化学性质活泼。
今天这节课,我们的目的就是给金属化学性质的活泼程度排排队,即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引入新颖,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了课堂教学中来。
接着她又从“一碗绿豆汤”引入,告诉学生不能用铁锅煮绿豆汤这个生活小常识,金属可能与酸会发生化学反应?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完成多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并填写“导学稿,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对实验进行探究、分析、交流,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整个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层层进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归纳出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并鼓励学生写出锌、镁等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接着又用多媒体显示“置换反应”的动画,引导学生结合动画上讲台来表演,归纳置换反应的特点,生动活泼。
在得出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表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科学家所写的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与我们自己写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把H排在里面?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提的很好,一般老师在上课时都是直接来讲述的了,而她却用提问的形式出现,引起学生的兴趣,科学家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引起学生思考出: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酸中的H置换出来。
得出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又结合刚才做过的实验和游戏,得出金属与盐反应的规律。
整节课安排有序,步步引入,环环相扣,突破重点和难点,最后设计趣味练习,进行巩固深化,我认为,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达到了原先预设的各项目标,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的教学,不是以往的让学生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意义,然后用来做题,而设计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比较、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在这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朱老师能够很好地完成了复习与归纳、体验生活与化学、活动与探究、知识规律与应用四大板块的教学设计,抓住了金属的两大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强弱两条主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知识并加以应用:1、学生学会用图表的方法,把一类物质变化过程进行对比和分析,并从中发现它们的差异,获得了知识规律。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及反思
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重难点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具: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钉、砂纸、试管(若干)。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质疑激趣奇怪的天平: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借来天平,调平后,在天平两端托盘上各放两只质量和大小都相同的烧杯,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质量的硫酸铜和硫酸镁溶液。
接着又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片,此时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等一段时间,取出铝片,发现天平不再平衡了。
是天平出现毛病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本节课我们来找找原因。
二、新课教学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的反应,但是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有所不同,这说明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有关。
金属活动性强弱:与氧气的反应证明:镁>铝>铁,铜>金与盐酸、硫酸的反应证明:镁>锌>铁>铜思考:我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证明不同金属的活动性的相对强弱呢?当两种金属都不能与盐酸和硫酸反应时,例如铜和银,我们如何判断它们活动性的强弱?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第五单元时曾经做过的实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反应后在铁钉的表面形成紫红的铜单质。
过渡:我们可以用铁和铜的化合物反应制得铜,说明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提问:其他金属是否有这样类似的反应呢?师:下面,我们通过此结论来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教学反思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教学反思在对这次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本人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其提高。
因此,教师在观念上必须真正转变,找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在教学设计上,要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一切条件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最终达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
以下是我体会深刻的一些内容:一、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节奏的驾驭能力,需要时间积累和考验化学新课程要求教师教育素养全方位提高,积极思考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的时间和节奏安排,这是属于教师教育素养的隐形显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针对单元知识主干结构的处理能力,运用简洁有力的课堂教学语言,以“金属活动性顺序”这一课题为例,先让学生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再学习,再提升,会拓展,会应用,这样学生明确单元复习的基本要求。
营造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再认识的开放课堂,应当立即转变教书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化学课程作为生活化的中考科目,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从单元知识体系中学会归纳和提炼,获取单元知识要点,严格把握单元知识的重难点,然后梳理整合,将厚厚的化学教材经过首轮的单元复习,提炼成薄薄的学习笔记,从而压缩成经典的化学系统观点。
其二,是组织单元复习要以中考导向为风向标,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师的角色定位,一个优秀教师是出色的课堂“导演”,时刻关注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捕捉学生们的集体表情,充分了解和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有利于提高中考复习冲刺阶段的学习效益。
二、教师要适应“读图时代”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信息载体,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影像资料是当今信息受众的一种简约方式,可以通过新闻下载、卡通漫画等信息接受渠道,本课题教材提供了“活泼金属与稀酸反应”的直观图像,每个卡通人物代表一种金属,其周围的小黑点表示置换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可以发现周围黑点越多,该金属与稀酸反应越迅速,也就是该金属活动性越强。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案例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金属与酸、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实验探究,了解人们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过程,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体验人们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过程,并学习控制实验条件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概况并获取结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体验过程,分享成功。
重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及应用。
器材准备:镁条、锌粒、铁丝、铜丝、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镁溶液、试管、试管架、砂纸、镊子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及反思:1、教学目标符合新课程标准。
既有实验又有探究,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2、教学重点突出。
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教学设计新颖,符合新教育理念。
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在学生的探究学习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独裁者”,而是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讨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5、化学知识生活化,提高了学习兴趣。
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6、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出乎意料,给我很大的惊喜。
不足之处是在把课堂还给学生上,自己还是有点保守,不过从本课的效果上来看,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学习,以后要在这方面再放开些。
不足之处还有很多,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哦。
初中化学_专题六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并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酸、与盐的反应。
2)掌握不同金属活动性顺序大小的判断方法及实验方案。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知识的再现与深度学习,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酸、与盐的反应。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6、为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四个实验,其中不必做的是()A、镁和稀盐酸B、铜和稀盐酸C、银和稀盐酸D、铜和硝酸银《金属活动性顺序》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金属性质的知识有了整体印象,能够理解并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记住常见金属与酸及盐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与实验探究打下良好基础。
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综合分析能力。
因此作为专题复习,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学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生产实际问题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高效地解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般思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金属活动性顺序》效果分析本节的知识背景以金属化学性质为依托,从生活实际出发将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及应用的方法和思路,这样使本节的教学更体现实际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化学学习贴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
本节课确定应用“自主探究-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与应用及注意事项。
学生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分析鉴定过程及药品用量和顺序,最后得出结论,学会严谨、规范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常见离子的鉴定》教材分析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本节课属于中考的专题复习课。
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附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通过金属活动顺序表,能判断金属跟酸是否发生置换反应及其反应的快慢。
⑵通过金属活动顺序表,能判断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⑶判断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的次序、反应后滤渣、滤液的成分。
⑷能设计实验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判断与应用,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学习过程的反思能力。
体验“学知识、找规律、得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⑴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善于合作交流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判断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后滤渣、滤液的成分三、〖教学方法〗:例题讲解习题分析小组讨论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以大家熟悉的金属制品以及不同金属出现和使用的年代不同引入金属活动性顺序,学生排列金属活动性顺序后,回归课本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角度理解金属化学性质。
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不同的金属与氧气、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做出解释,对金属与盐溶液反应需要的条件进行总结,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金属的不同的化学性质紧密联系起来。
在此过程中复习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实验现象的描述,并对学生在描述现象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容易忽略的地方进行总结概括和方法指导。
通过解析一道陕西中考原题,让学生总结归纳常见金属活动性的比较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讨论归纳多种金属活动性的比较方法。
之后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将未知活动性的金属钯排入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加深学生对活动性比较常用方法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对现场生成废液氯化钯溶液的处理,不仅使学生认识到重金属盐对环境的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复习了金属资源的保护,并在此基础上回顾金属资源保护的其它措施,之后在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不同金属出现和使用的年代不同进行解释,首尾呼应,使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更完整,最后小结,让学生认识到金属活动性这个始终贯穿在金属这一节的主线,在复习金属一章时更有针对性。
初中化学_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的已有的基础知识,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方法,归纳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新课学完后,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金属活动性方面的感性认识,能判断常见一些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能否与酸、与盐溶液发生反应。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还缺乏理性的思考,不能很好的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境,旨在使学生更好的体会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具体应用。
效果分析复习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加深理解。
复习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巩固过去所学的知识,而且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扩展知识,并进一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在提高熟练程度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新的问题。
有效的复习方法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知识,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内容、规律及其应用,并会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应用。
根据金属活动性解决判断反应的发生、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实验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图像问题、天平平衡问题等,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将复杂的化学问题简单化。
通过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调动了课堂气氛,学生积极性高涨,整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得到了提高。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金属活动性书序表及排列规律;(2)会书写金属与氧气、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方程式及常见规律;(3)记住置换反应的定义及特征;(4)回顾做过的练习,学会归纳金属有关题型(图像、判断反应、天平平衡问题)并应用到中考复习中来,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金属与氧气、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方程式及常见规律难点:有关的图像题、滤渣分析问题板书设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1、内容: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Ag Pt Au2、规律:金属 + 酸→盐 + H2↑金属 + 盐→另一金属 + 另一盐3、应用:教学方法:习题分析小组讨论归纳演绎学习过程:创设情境---明标自学---合作探究---达标检测附表:【例题1】判断是否反应生成氢气,能反应的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主导。老师要设计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动手主动 述
思考。
弱;第二种方法是让金属与酸反应,根据能否发生反应、 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
【教师引导】现有镁、铜、锌三种金属,利用上述 实验方法,你能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来判断镁、铜、锌 三种金属谁的活动性更强吗
(药品:镁条、Βιβλιοθήκη 丝、锌粒、稀盐酸、稀硫酸、氯 化镁溶液、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
(小组讨论 5 分钟) 【提出问题】哪个小组愿意说一下自己小组的实验 方案 【学生回答】 小组①:将镁条、铜丝、锌粒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活动性强弱。 小组②:将镁条、铜丝、锌粒分别与 MgCl2 溶液、 ZnSO4 溶液、CuSO4 溶液两两反应,观察是否发生置换 反应来判断活动性强弱。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提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能
学生已经掌握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剧烈程度不同
力分析 了,在此基础上学习金属与酸与盐的反应就水到渠成。
教学策略选
用镁、铝、铁、铜与稀硫酸反应,用铁钉与硫酸铜
择与设计 反应,使学生直观了解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置换反
应,那么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几个置换反应,大家来判 断一下产物是什么。
Zn+H2SO4=_______________ Cu+H2SO4=_______________ 【学生回答】锌与硫酸生成氢气和硫酸锌。通过上 节课的实验可以知道铜与硫酸不发生反应。 【教师引导】既然锌能与酸反应,铜不能与酸反应, 由此可知金属的活泼性是不同的。那么金属的活动性强 弱是怎样的顺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金属的活 动性。 环节二:新课讲授 【学生实验】①铁与硫酸铜的反应;②铁、铜分别 与盐酸的反应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思考铁与铜,哪种金属更 加活泼为什么 【学生回答】铁比铜活泼,因为铁与盐酸发生了反 应,有气泡产生,而铜与盐酸不反应,并且铁能把铜从 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铁更活泼。 【提出问题】通过这两组实验,你能说说我们在证 明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采取的实验方法吗 【学生回答】第一种方法是让金属与另一金属的盐 溶液反应,根据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金属活泼性强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与反思)
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判断金属的活泼性程度。
(2)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1)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对比实验,初步形成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建立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意识。
(2)“真假黄金饰物”的鉴别,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1.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教具准备】锌片、铁丝、铜丝、铝丝、CuS04溶液、AgN03溶液、NaCl溶液、Al2(S04)3溶液、试管(若干)等。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以及置换反应的概念,现在让我们通过一组实验来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活动与探究】请同学们分组完成课本P11~P12实验,并记录好反应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发现什么问题?(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实验结果)【交流回答】根据上述反应,同学们能否得出铜、铝、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A1>Cu>Ag【归纳总结】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进行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同学们是否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为什么有氢的位置,有何作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有何重要应用呢?【交流回答】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生成氢气,而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即不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与反思
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判断金属的活泼性程度。
2.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运用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1.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情境导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和使用各种金属,这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有差异的,回忆以前学习过的有金属参加的化学反应,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合作探究探究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金属与氧气、酸、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有的金属则不反应呢?讨论交流学生阅读教材,讨论相关问题,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归纳总结(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1.金属活动性顺序(逐渐减弱)。
【记忆技巧】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每五个一组,按顺序记忆:钾钙钠镁铝,锌铁锡(氢),铜汞银铂金。
也可使用谐音口诀记忆:加钙那美驴,心铁喜牵轻,统共一百斤。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教学拓展1.金属与酸反应:酸不能为具有强氧化性的浓硫酸、硝酸等,也不能为酸性太弱的碳酸(g、Al、Zn、Fe、Sn、Pb、(H)、Cu、Hg、Ag、Pt、Au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成功之处本节课重点是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要注意让学生弄清楚金属活动性顺序得出的过程,理解其原理,学会探究金属活动性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足之处本节课的内容缺乏生动性,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导学案一、导言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指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相对活泼水平的排序,它对于预计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电化学反应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导学案将介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观点、应用以及相关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二、观点诠释1.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指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相对活泼水平的排序。
通常情况下,金属的活动性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活动性越大,越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2. 影响金属活动性的因素:金属的活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金属的电子结构、原子半径、电负性等。
一般来说,金属的电子结构越稳定,活动性越低;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小,活动性越高。
三、应用实例1. 预计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通过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预计不同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
活动性较高的金属可以置换活动性较低的金属,产生新的化合物。
2. 电化学反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也可以应用于电化学反应中。
在电解质溶液中,活动性较高的金属更容易被氧化,而活动性较低的金属更容易被还原。
四、相关实验1. 实验目标:通过实验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对于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的影响。
2. 实验材料:锌片、铜片、铁片、铜(II)硫酸溶液、硫酸溶液。
3. 实验步骤:a. 在硫酸溶液中分别放入锌片和铜片,观察是否发生置换反应。
b. 将铁片放入铜(II)硫酸溶液中,观察是否发生置换反应。
4.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
五、总结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化学中重要的观点,对于预计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导学案的进修,希望同砚们能够深入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观点、应用以及实验方法,提升化学进修的效果。
同时,激发同砚们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化学实验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学反思
《研究金属的活动性次序》教课反省xxxx 九年制学校 xx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金属的活动性次序研究。
一.本节课成功之处在教课过程中有目的地让学生运用比较、剖析、综合及概括等科学方法对实验的现象、结果及获取的信息加以整理,教课成效特别显然。
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方面:1、本课的教课,不是过去的让学生背金属的活动性次序及意义,而后用来做题,而设计课题让学生经过实验去研究、比较、总结出金属活动性次序,这样的教课,学生获取的不只是是知识、技术及其应用,也深深领会到研究知识的科学方法与过程及学习中应拥有的严格科学态度。
2、在实验研究中,鼓舞学生独立思虑问题,与沟通商讨相联合的教课方法经过聆听他人的思路,进行沟通、争辩,确立多种实验门路,使学生的创新火花在废弛愉悦的研究气氛中爆发。
在讲课过程中擅长鼓舞学生用自己的方案进行实践,鼓舞学生经过例外的研究方法去研究问题 ,培育学生的创新思想 ,经过获取的科学知识获取愉悦的心理体验 ,为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造福人类供给知识保障。
二.本节课不足之处1、因为时间比较紧,给学生留的思虑问题的时间比较少,再有因为实验仪器无穷只好四个人一组,没有达到人人参加,影响了实验的成效,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育。
2、讲堂的时间分派缺少科学性。
比如,导课时间过长致使小结环节过于吃紧,不利于学生充足的议论。
3、好多学生对化学用语缺少规范性。
比如,化学式写的不规范,元素符号大小不一。
方程式书写可是关,配平缺少高效性。
二.本节课改良举措1、在此后的教课中尽可能创建条件,给每一位学生自主展开实验研究的机会,减小讲堂容量给学生更多思虑、议论问题的时间,培育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2、精心科学的备好每节课,合理规区分派好每节课的讲课时间,设计过程要以学生活动为要点。
促使学生能力的培育。
3、利用指导课时间,加强学生的双基稳固和规范化训练,不要在化学用语上出问题。
初中化学_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的复习一、思路:复习的过程不是对已学知识的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运用能力的过程。
为此在这里采用讲解、练习、探究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熟练应用。
同时结合相应的习题,培养学生分析、表达等各种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考点提示(目标):1:根据金属与酸、盐能否发生反应,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判断金属跟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及其反应的快慢。
3:判断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三、归纳: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变为离子的顺序)活动性顺序的理解(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金属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四、诊断巩固:1某同学通过实验比较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
他取等质量的金属粉末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
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W是最不活泼的金属B.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Z>W>YC.Y一定是铜D.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X>Y>Z>W2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Fe、Cu、Pt、Au 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A:Cu 和Ag B: Fe 和Zn C: Pt 和Cu D: Ag 和Cu3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Cu+2AgCl=2Ag+CuCl2B. Zn+2AgNO3=2Ag+Zn(NO3)2C. 2Na+CuSO4=Cu+Na2SO4D. 2Fe+3CuCl2=2FeCl3+3Cu五、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命题角度: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初中化学_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金属活动顺序一、起点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已经有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储备,对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掌握,本节就是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进行金属活动顺序相关的特别是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的专题复习。
二、复习目标1、熟知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知道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规律;3、能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解决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综合练习。
三、教学重点:金属活动顺序及相关规律。
四、教学难点: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的综合练习。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练习。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2018.4.12日我国史上最强大阅兵展示航母、核潜艇、歼15等动态图片,激发大家爱国热情,感受祖国日益强大,联系金属材料,引入本节课题。
(二)复习金属活动顺序从最基础的金属活动顺序的记忆及元素符号的书写入手,通过补全金属活动顺序的形式,巩固常用元素的顺序及相应元素符号。
初步掌握金属活动顺序。
补齐元素符号:K Ca Na Sn Pb H Hg Pt Au进行相应的知识评级,引导学生积极的进入下面的复习。
(三)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复习通过学生积极发言,相互补充,进行该部分的知识梳理及有关注意事项的整理,形成以下规律:1.活泼金属+酸=盐+氢气酸:一般是盐酸,硫酸; Fe:①置换反应中+2价,② Fe2+浅绿色2.金属+盐=新盐+新金属金属:①前换后盐:可溶性盐②K Ca Na不遵守此规律;进一步概括规律:前换后,盐必溶,铁二价,不用钾钙钠巩固练习:通过判断以下化学方程式的正误辨析巩固上面的规律。
①Cu+2HCl=CuCl2+H2②Al+2HCl= AlCl2+H2②2Fe+6HCl=2FeCl3+3H2 ④Fe+ZnSO4=Zn+ZnSO4⑤Cu+2AgCl=2Ag+CuCl2⑥2Na+CuSO4=Cu+Na2SO4(四)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1.基础例题: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试分析:①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可能有的溶质:—————②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可能有的金属是:———③渣质量比加入铁粉质量————滤液的质量比原溶液质量————(增大、减小、无法确定)通过该题进行一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后的滤液或滤渣成分的分析,掌握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初步形成定性和定量的概念。
化学九年级下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学反思
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学反思xxxx 九年制学校xx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
一.本节课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让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及归纳等科学方法对实验的现象、结果及获得的信息加以整理,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1、本课的教学,不是以往的让学生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意义,然后用来做题,而设计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比较、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这样的教学,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及其应用,也深深体会到探索知识的科学方法与过程及学习中应具有的严谨科学态度。
2、在实验探究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交流探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倾听别人的思路,进行交流、争论,确定多种实验途径,使学生的创新火花在轻松愉悦的探究氛围中迸发。
在授课过程中善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案进行实践,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探究方法去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得到的科学知识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为进一步进行科学探究造福人类提供知识保障。
二.本节课不足之处1、由于时间比较紧,给学生留的思考问题的时间比较少,再有由于实验仪器有限只能四个人一组,没有达到人人参与,影响了实验的效果,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2、课堂的时间分配缺乏科学性。
例如,导课时间过长导致小结环节过于紧张,不利于学生充分的讨论。
3、很多学生对化学用语缺乏规范性。
例如,化学式写的不规范,元素符号大小不一。
方程式书写不过关,配平缺乏高效性。
二.本节课改进措施1、在今后的教学中尽可能创造条件,给每一位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探究的机会,缩小课堂容量给学生更多思考、讨论问题的时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精心科学的备好每节课,合理规划分配好每节课的授课时间,设计过程要以学生活动为重点。
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3、利用辅导课时间,强化学生的双基巩固和规范化训练,不要在化学用语上出问题。
《金属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反思(通用6篇)
《金属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反思《金属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反思(通用6篇)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属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反思(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属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反思1第一次使用新教材,对于多年采用旧的教学方法的我还有些不适应。
通过参加上级部门的培训、自学、实践,渐渐地喜欢上新教材了。
新颖的图片、最新的科技动态、有趣的化学与生产生活、探究实验,使师生耳目一新。
教与学处于平等地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大改善。
在“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的教学中,我从问题入手,恰倒好处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上课开始时,我提出了“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当黄金,进行欺骗活动,你会不会上当受骗?你有多少种办法区别黄金和黄铜?”这样的问题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就连平时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也参与了讨论。
大家纷纷献计献策,设计的方案有①测密度②测导电性③用牙咬④测导电性⑤用火烧,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进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
”可以说,良好的开端为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问号的悬念由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后完成。
学习使用新教材,教师必需有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不能仍用老的一套教学方法,那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教学中要尽量设计问题情景,学生在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扩展知识占有量,教师与学生同步成长。
1.对教师知识的要求课改3年来,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当今课改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
鉴于此,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往往花更多的时间用来上网、跑图书室、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或到所有能找到资料的地方去,以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一课及反思
古塘中学朱晓军上个月我们组全体老师聆听了章村中学朱玲玲老师执教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一节公开课,在知识教学的课中,她先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多媒体显示“泰坦尼克号”沉船片断,以及打捞上来的沉船遗骸、金银财宝等。
用铁做的螺旋桨和船身已经锈迹斑斑了,而金币却依旧金光闪闪。
这说明什么问题?自然界的各种金属,有些化学性质稳定,有些化学性质活泼。
今天这节课,我们的目的就是给金属化学性质的活泼程度排排队,即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引入新颖,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了课堂教学中来。
接着她又从“一碗绿豆汤”引入,告诉学生不能用铁锅煮绿豆汤这个生活小常识,金属可能与酸会发生化学反应?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完成多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并填写“导学稿,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对实验进行探究、分析、交流,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整个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层层进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归纳出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并鼓励学生写出锌、镁等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接着又用多媒体显示“置换反应”的动画,引导学生结合动画上讲台来表演,归纳置换反应的特点,生动活泼。
在得出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表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科学家所写的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与我们自己写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把H排在里面?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提的很好,一般老师在上课时都是直接来讲述的了,而她却用提问的
形式出现,引起学生的兴趣,科学家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引起学生思考出: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酸中的H置换出来。
得出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又结合刚才做过的实验和游戏,得出金属与盐反应的规律。
整节课安排有序,步步引入,环环相扣,突破重点和难点,最后设计趣味练习,进行巩固深化,我认为,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达到了原先预设的各项目标,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的教学,不是以往的让学生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意义,然后用来做题,而设计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比较、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在这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朱老师能够很好地完成了复习与归纳、体验生活与化学、活动与探究、知识规律与应用四大板块的教学设计,抓住了金属的两大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强弱两条主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知识并加以应用:1、学生学会用图表的方法,把一类物质变化过程进行对比和分析,并从中发现它们的差异,获得了知识规律。
2、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并能应用掌握的知识解释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学生在实验中,感受了分工与合作的实践乐趣,提高实验技能,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这样的教学,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及其应用,也深深体会到探索知识的科学方法与过程及学习中应具有的严谨科学态度。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实验现象可见度还不够,语言还不够规范,如盐的定义有错,再
者,朱老师的教态自然,语速平稳,但激情还不够,以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为科学老师我们将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好每一节,能让学生上课时感受到科学的乐趣,以至学生愿学,爱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