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个中考文言文常考实词(精编版)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大全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大全1.安(ān)(1)形容词。
①安定的,安逸的。
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安稳的,安定的。
如: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动词。
养生,享受。
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疑问副词。
表反诘,译为“怎么”。
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2.本(běn)副词。
本来,原来,最初。
如:a.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3.比(bǐ)(1)动词。
①并列,紧靠着。
如: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个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②比作。
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③相比。
如: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2)介词。
①等到……的时候。
如: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②比起。
如: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4.鄙(bǐ)(1)名词。
边境,边远偏僻的地方。
如: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形容词。
①(地位)卑微的,低下的.。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目光短浅的。
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5.毕(bì)(1)动词。
完毕,结束。
如: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2)形容词用作助词用尽,竭尽全力。
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6.敝(bì)形容词。
破旧的,破烂的。
如: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观刈麦》)7.兵(bìng)名词。
①士兵,军队。
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②兵器,武器。
如: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言文40个高频实词汇编
文言文40个高频实词汇编序号实词读音词性常见释义。
1安ān形容词安定、安稳;安全。
名词哪里,怎么(表疑问)2被bèi名词被子。
动词覆盖;遭受;表被动。
3倍bèi动词加倍。
量词倍数。
4本běn名词草木的根;根本;书本。
形容词原来的;自己方面的。
动词推究本源。
5鄙bǐ名词边疆,边远的地方。
形容词浅陋,无知;庸俗;轻视。
6兵bīng名词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7病bìng名词疾病;毛病,缺点。
动词生病;使……成病态;担心,忧虑。
8察chá动词观察;考察;看清楚;明察;了解,弄清楚。
9朝zhāo名词早晨。
cháo动词朝见;朝拜;朝廷;朝代。
10曾céng副词曾经。
zēng形容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动词通“增”,增加。
11乘chéng动词驾,坐;趁着;凭借;顺应。
shèng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量词,辆。
12诚chéng形容词真诚;诚实。
副词实在,的确;果真,如果。
13除chú名词台阶。
动词清除;去掉;修治;拜官,授职。
14辞cí名词言辞,文辞;命令;一种文体。
动词推辞;告别;计较。
15从cóng动词跟随;听从;参与;依傍;使……跟从。
zòng名词通“纵”,合纵;特指“合纵”的策略。
形容词次于最亲的亲属关系。
16殆dài形容词危险。
副词大概,恐怕;几乎,近于。
17当dāng动词对着,面对;抵挡,阻挡;担当,担任;应当,应该。
dàng形容词适合,恰当;抵押。
18道dào名词道路;途径;方法;道理;道德;学说;道家。
动词说,讲;取道;赶路。
19得dé动词得到;获得;能够;实现;心得,收获。
děi助动词必须,应该。
20度dù名词计量长短的标准;限度;制度;气度;渡过。
duó动词量长短;计算;推测,估计。
21恶è名词罪恶;坏事。
中考文言文180个文言实词汇编
中考文言文180个文言实词汇编中考文言文180个文言实词汇编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完整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中考文言文实词与虚词归纳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1.___:(1) 形容词,指安定、安逸。
例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 形容词,指安稳、稳定。
例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3) 疑问代词,表示“怎么”。
例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4) 动词,指养育。
例如:衣食所安,不敢专横,必须分给人。
2.把:动词,指拿、持。
例如:把酒话桑麻。
3.比:(1) 动词,指挨着、对着。
例如:天涯若比邻。
(2)动词,指比作。
例如:每自比于___、___。
(3) 动词,指相比。
例如:___比于___。
4.兵:(1) 名词,指士兵、军队。
例如:可汗大点兵。
(2)名词,指兵器、武器。
例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 名词,指古代护城河。
例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 名词,指水池。
例如:《墨池记》。
6.出:(1) 动词,指出现、露出。
例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 动词,指出去、出来。
例如:不再出现。
(3) 动词,指拿出。
例如:皆出酒食。
(4) 动词,指产生。
例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名词,指地方。
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名词,指时候、时间。
例如:乡书何处达?(3) 动词,指处于。
例如:处江湖之远。
8.次:(1) 名词,指层次。
例如:不可计其层次矣。
(2) 动词,指编排。
例如:___、___皆次当行。
(3) 动词,指驻扎、停留。
例如:又间令___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 动词,指跟从、跟随。
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2) 动词,指依从。
例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___,从民欲也。
(3) 形容词,指从前的、以前的。
例如:来自楚国的游客。
(4)形容词,指从容。
10.道:(1) 动词,指说。
例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2) 名词,指道路。
例如:古道西风瘦马。
(3) 名词,指道德。
例如:伐无道,诛暴秦。
(4) 名词,指规则、正确的方法。
例如:以谘诹善道。
(5) 名词,指学问。
中考文言文180个文言实词汇编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一、天解释:指天空或上天。
例句:陈蕃对魏世子说:“世子不修短所以长君,自以为亡国之灾必坐视之,故志在高天,两全上下。
”(《史记·陈丞相世家》)二、地解释:指地面或下地。
例句:作为农民,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土地,追求丰收的目标。
三、人解释:指人类,人的名词。
例句:与人为善,互相帮助,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美德。
四、心解释:指内心、思绪或情感。
例句:他的心里充满了愉快和满足的感觉。
五、身解释:指人的身体。
例句:我感到疲劳的时候,整个身体都变得无力。
六、面解释:指物体表面或人的脸。
例句:在初升的太阳下,海面上波光粼粼。
七、手解释:指人的手,也指用手操作的工具。
例句:他用手指仔细摸索了一下,找到了隐藏的按钮。
八、足解释:指人的腿和脚。
例句:病好之后,他终于能够自己走路了,心情格外愉快。
九、目解释:指眼睛。
例句:她目光深邃,透露出内心的聪慧和睿智。
十、耳解释:指耳朵。
例句:他一耳朵听进去,马上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十一、口解释:指嘴巴。
例句: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信口开河,毫无根据。
十二、舌解释:指舌头。
例句:她舌灿莲花,口齿清晰,是一位演讲高手。
十三、齿解释:指牙齿。
例句:她笑起来露出了整齐洁白的牙齿。
十四、毛解释:指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细小而密集的毛发。
例句:冬天来了,他穿上厚厚的毛衣,不怕寒冷。
十五、燥解释:指环境或人的心情干燥、焦躁。
例句:夏天的时候,湿度太低,空气显得很燥热。
十六、湿解释:指物体或环境潮湿。
例句:下雨后,地面变得湿滑,小心走。
十七、冷解释:指低温或寒冷。
例句:冬天的时候,外面非常冷,你一定要穿厚一点。
十八、热解释:指高温或炎热。
例句:夏天的时候,阳光晒得大地异常热烈。
十九、分解释:指把整体分为若干部分。
例句:他将食物分成了五份,每个人吃得都很饱。
二十、后解释:指时间或位置在前面的人或物之后。
例句:老师进来后,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二十一、前解释:指时间或位置在后面的人或物之前。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字说:字的意思是传说、故事。
例如:“人皆有不可穷食之需,不覆一方城之壁,不形一立天地之势。
一儿凿壁逐兔,人不饥也,即见其勇盖也。
”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
志:志的意思是志向、愿望。
例如:“实践证明,只有坚定的志向,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这句话出自《古今注疏·诗·毛诗序》。
智:智的意思是智慧、才智。
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要有智慧和勇气,就能战胜一切困难!”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
思:思的意思是思考、思维。
例如:“思者大勇,知者大智。
”这句话出自《菜根谭·利世》。
虑:虑的意思是考虑、思量。
例如:“人生不知不觉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所以我们要多虑未来,做好准备。
”这句话出自《庄子·山木》。
情:情的意思是感情、爱情。
例如:“真正的情感是不需要夸夸其谈的,它从平淡的细节中流露出来。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
行:行的意思是行为、举止。
例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只有通过他的言行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
”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
迹:迹的意思是痕迹、痕迹。
例如:“人生要留下一点痕迹才有价值。
”这句话出自《圣经》。
品:品的意思是品质、素质。
例如:“眼界决定境界,品味决定视野。
”这句话出自《黑格尔哲学史讲稿》。
念:念的意思是思念、记忆。
例如:“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但是永远会念念不忘的人,永远不会忘记。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
量说:量说的意思是讨论、推敲。
例如:“对待问题要善于量说,并从多个角度来思考。
”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射:射的意思是发射、射击。
例如:“一箭双雕,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
”这句话出自《战国策》。
引:引的意思是引导、引领。
例如:“引用他人的观点可以丰富自己的文章,但要注意注明出处。
”这句话出自《文心雕龙·引》。
震惊:震惊的意思是震动、惊讶。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要实词(150个)和重要虚词(7个)汇总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49. 号:háo 1、大叫,呼啸。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文言实词120例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常考文言实词120例1.爱XXX(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XXX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XXX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XXX(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3.被XXX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XXX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5.本XXX(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 1 -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情。
6.鄙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居久,则鄙(轻视)XXX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7.兵XXX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以怠倦之兵(军队),遂灭秦。
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摆布欲兵(损伤)其友,勿劝。
8.病XXX身有疾.摆布病(忧郁)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
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XXX之病〔瑕玷)。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9.察郡守察〔观察)XXX之事,告XXX,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XXX以为XXX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XXX,足见帝之察(明智)。
10.朝XXX(早晨)服衣冠,XXX(朝廷)谏齐王。
齐王纳其谏。
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
湖北中考文言文实词常见
湖北中考文言文实词常见
1.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卑:低下(非天质之卑)
3.备: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4.被:影响(被于来世)
5.鄙: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6.毕: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7.薄: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8.策: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9.长:zhǎng,头目。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11.诚:如果,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
可兴))
12.惩: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13.驰:骑(愿驰千里足)
14.出:发、起(方其出海门)
15.辞:推托(辞以军中多务)。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读懂古代文学作品、传承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 40 个常见文言实词的解释及例句。
1、安解释:①安稳,安定。
②安全。
③安逸。
④使……安。
例句:①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曹刿论战》)2、比解释:①靠近。
②比较。
③及,等到。
例句: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②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隆中对》)③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3、鄙解释:①鄙陋,目光短浅。
②边疆,边远的地方。
例句: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②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4、兵解释:①兵器,武器。
②军队。
③士兵。
例句:①兵革非不坚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③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5、病解释:①疾病。
②困苦不堪。
③毛病,缺点。
例句:①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③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问说》)6、察解释:①明察,考察。
②识别,看清楚。
例句: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②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7、朝解释:①朝廷。
②朝见,朝拜。
③早晨。
例句: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8、曾解释:①同“增”,增加。
②竟然。
例句:①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愚公移山》)9、乘解释:①坐,驾(车)。
②趁,顺应。
③冒着。
例句: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过秦论》)③自京师乘风雪。
(《登泰山记》)10、诚解释:①真心,真诚。
【最新版】中考语文-常考150个文言实词(含例句解析)
中考语文-常考150个文言实词表1-5、比部兵病乘6-10、持从达当道11-15、得尔伐犯方16、负赋更荀故21、顾观归过好26、号还会惠及31、极计济假间36、简见竭尽进41、居举具俱聚46、速决绝类临51、虑论漫明名56、命难平戚强61、窃请穷求取66、去全任入若71、善少舍涉生76、胜师施实食81、使释市特数86、属说素汤徒91、亡为委务鲜96、向效谢信行101.形兴修徐许106.寻业遗贻夷111.异易诣益阴116.引盈余狱御121.缘远云章知126.止志致质专131.走足卒作坐136.卑鄙布衣138.菲薄其实140.亲戚驱驰142.无论牺牲144.鸿儒白丁146.阡陌交通148.问津绝境150.妻子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如果有做奸邪的事情触犯科条法令和尽忠行善的人。
15 方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纵横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准备充足。
③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屠夫正想要走,转身看见堆积草堆的后面有一只狼。
④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伯牙刚开始弹琴时,表现出巍峨高山的心16 负1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大山。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走的人在树下休息。
②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密而绿的树,让人心生寒意17 赋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把唐代和当代的诗文刻在岳阳楼上面。
②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我)为陈同甫写下这首壮烈的词寄送给他18 更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②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③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在原地寻找石兽,不是更荒唐吗?④是日更定矣这一天晚上初更以后。
中考语文40个文言文常考实词
中考语文40个文言文常考实词1.爱ài“爱”繁体字写作“愛”,形声字,据《说文解字》和小篆字形,从攵部,(ài)声。
本来是行走的意思,后来假借来表示仁爱、给人以恩惠的意思。
①喜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
(《爱莲说》)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②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六国论》)吝惜,舍不得。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④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梁惠王上》)2.安ān“安”是会意字,小篆上边是“宀”字,表示屋子,下边是“女”字。
合起来指女子在家安心生活,不必外出担风险。
表示安定。
①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②安置,安放。
安营扎寨(成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④安适,安身。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⑤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⑥哪里,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⑦哪里,哪儿。
沛公安在?(《鸿门宴》)3.被“被”是形声字,小篆从衣部,皮声。
表示被子。
bèi①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杨修之死》)覆盖。
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③表被动。
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pī①通“披”,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②披散,散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 4.倍bèi“倍”是形声字,小篆从人部(即亻),咅声(古音相近)。
表示背向、背着。
后引申为数量重叠(一倍)。
①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过秦论》)②更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③通“背”,违背,背叛。
中考复习文言词语104个实词整理
中考复习文言词语104个实词整理(1——6册)(一) 一、安①怎么如何1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2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3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4 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5安得广厦千万间。
(如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②哪里1 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2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③安逸1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安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 《曹刿论战》二、本1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原来) 《出师表》2 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鱼我所欲也》3 庄子曰:“请循其本”(根本,本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4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本来) 《愚公移山》三、鄙1 先帝不以臣卑鄙(见识短浅) 《出师表》2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曹刿论战》四、毕1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全、都)《口技》2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完毕)《送东阳马生序》3 吾与汝毕力平险(都、全部)《愚公移山》4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全,都)《口技》五、兵①士兵1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士兵)《陈涉世家》2 行收兵(士兵,兵员)《陈涉世家》3 沙场秋点兵(士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②军队4 乃令符离人葛英将兵徇蕲以东(军队)《陈涉世家》5 沙场秋点兵(军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兵器、武器7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军备)《出师表》8 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器、武器)《得道都多助失道者寡助》9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武器)《得道都多助失道者寡助》六、病1 病树前头万木春。
(得病,引申枯、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则久已病矣 (生病,引申为困苦不堪) 《捕蛇者说》七、曾1、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可译为:连……都)《愚公移山》2 曾不吝情去留用在否定副词“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作“ 竟然”《五柳先生传》3、曾益其所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个文言文常考实词,中考前赶紧背!古文的学习我们都是从古诗词开始的,当成篇的文章开始摆在眼前的时候明显很多字的常考意思就出现了,所以很多东西不只是我们简单的从文中就可以理解出的,需要我们常见常用常背,比如文言文中的很多常考的实词,古文阅读是会经常拿出来考的,所以,费点心思去书籍并且理解就是我们学好古文的方法了。
、1.爱ài“爱”繁体字写作“愛”,形声字,据《说文解字》和小篆字形,从攵部, (ài)声。
本来是行走的意思,后来假借来表示仁爱、给人以恩惠的意思。
①喜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
(《爱莲说》)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②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③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六国论》)吝惜,舍不得。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④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梁惠王上》)2.安ān“安”是会意字,小篆上边是“宀”字,表示屋子,下边是“女”字。
合起来指女子在家安心生活,不必外出担风险。
表示安定。
①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②安置,安放。
安营扎寨(成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④安适,安身。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⑤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定。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⑥哪里,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⑦哪里,哪儿。
沛公安在?(《鸿门宴》)3.被“被”是形声字,小篆从衣部,皮声。
表示被子。
bèi①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杨修之死》)覆盖。
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③表被动。
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pī①通“披”,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②披散,散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4.倍bèi“倍”是形声字,小篆从人部(即亻),咅声(古音相近)。
表示背向、背着。
后引申为数量重叠(一倍)。
①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过秦论》)②更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③通“背”,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5.本běn“本”是指事字,金文在“木”(义为棵树)字下加一点,表示树木的根部。
表示植物的根部。
①草木的根。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种树郭橐驼传》)②草木的干、茎。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种树郭橐驼传》)③根本,主要的、基础的东西。
君子务本。
(《学而》)④原来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本来。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孔雀东南飞》)⑤推究,考察。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6.鄙bǐ“鄙”是形声字,小篆从邑[即阝(在右边)]部,啚(bǐ)声。
表示边境,边远偏僻的地方。
①边远的地方。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荆轲刺秦王》)②以……为边界(边邑)。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③轻视,看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
(《训俭示康》)④轻贱。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孔雀东南飞》)⑤庸俗,浅陋。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滕王阁序》)7.兵bīnɡ“兵”是会意字。
甲骨文上边是“斤”字,像古代一种斧形的武器;下边是“廾”字,像左右双手。
合起来像双手拿着兵器。
表示兵器。
①兵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②士兵,军队。
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鸿门宴》)③军事,战争。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8.病bìnɡ“病”是形声字,小篆从疒部,丙声。
表示疾病。
①重病。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陈情表》)②弊病,缺点。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训俭示康》)③生病。
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
(《祭十二郎文》)④使……成病态。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梅馆记》)⑤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卫灵公》)⑥责备,羞辱。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训俭示康》)⑦穷困。
辍飧饔以劳吏者……故病且怠。
(《种树郭橐驼传》)⑧疲劳。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揠苗助长》)9.察chá“察”是形声字,小篆从“宀”部(表示覆盖),祭声(古音相近)。
表示仔细观察。
①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
(《石钟山记》)看清楚。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梁惠王上》)②详审,细究。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考察,审查。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寡人之于国也》)③考察和推举。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④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答客难》)10.朝“朝”是会意字,金文左边像日在草中,右边像水流,合起来指潮水按时涨落。
“潮”的本字。
后引申为表示早晨。
cháo①诸侯在春天拜见天子,或臣属在早晨拜见国君。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接受朝见,使……朝见。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过秦论》)②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皇帝的一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④对,向。
坐北朝南。
zhāo早晨。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蜀道难》)11.曾“曾”是象形字,金文下边象古代一种蒸饭的器皿,上边象蒸汽冒出,指古代一种做饭用的器具,即“甑”的本字。
后借用来表示曾经。
cénɡ①曾经。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②竟,竟然。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zēnɡ①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长辈或晚辈亲属。
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
(《治平篇》)②通“增”,增加。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乘“乘”是会意字,甲骨文上边是“大”字,象人,下边是“木”字,象树木。
合起来指人攀上树木。
表示登、升。
chénɡ①驾,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②升,登。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氓》)③趁,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凭恃,依仗。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宋书•宗悫传》)④冒着。
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shènɡ①一车四马的合称。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②辆。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触龙说赵太后》)13.诚chénɡ“诚”字本来写作“誠”,是形声字,小篆从“言”部(即讠),成声。
表示言语真诚。
①诚心。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②确实,的确。
此诚不可与争锋。
(《隆中对》)③果真,如果。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14.除chú“除”是形声字,小篆从“阜”部[即阝(在左)],余声(韵母相同)。
表示台阶。
①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朱子家训》)②去掉,清除。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荆轲刺秦王》)③修治。
即除逆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记》)④拜官授职。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⑤流逝,过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15.辞cí“辞”字本来写作“辭”,是形声字,金文从“ ”(表示治理),司声(声母相近,韵母相同)。
表示打官司时双方的诉讼,后引申为言辞。
①借口,托辞。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②言辞,文辞。
辞达而已矣。
(《卫灵公》)③一种文体。
《归去来兮辞》④告别,辞别。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⑤推辞,不接受。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⑥计较。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⑦审讯,口供。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苏武传》)16.从“从”是会意字,甲骨文为一前一后两个“人”字,象两人前后相随。
表示跟从、跟随。
cónɡ①跟随,追随。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②依顺,听从。
臣从其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从事,参与。
弟走从军阿姨死。
(《琵琶行》)④依傍,紧挨着。
樊哙从良坐。
(《鸿门宴》)⑤使……跟从。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⑥随从的人。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项羽之死》)⑦指堂房亲属。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zònɡ通“纵”,合纵的盟约。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过秦论》)17.殆dài“殆”是形声字,小篆从“歹”部,台声(声母相近,韵母相同)。
表示危险。
①危险。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谋攻篇》)②有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③懈怠。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游褒禅山记》)④大概,恐怕。
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石钟山记》)⑤几乎,接近,差不多。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18.当“当”字本来写作“當”,是形声字,小篆从“田”部,尚声(韵母相同)。
表示两块田地的土质、面积或地理位置不分上下。
后引申为相当。
dānɡ①遮挡。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②对等,比得上。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③占据,把守。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④应当。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滕王阁序》)⑤掌管,主持。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五人墓碑记》)⑥面对,遇到。
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⑦对着,面对。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⑧值,在,正在。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过秦论》)⑨必定,一定。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孔雀东南飞》)⑩将,将要。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⑪通“倘”。
如果。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dànɡ①符合。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促织》)②当作。
安步以当车。
(《齐策四》)③抵押,两者相抵。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屈原列传》) 19.道dào“道”字是会意字,金文两边合起来是“行”字,表示道路,中间是“首”字,表示领头。
合起来指领路。
“导”的本字,表示引路、领路。
①道路。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②途径,方法。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过秦论》)③风尚。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④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⑤思想,学说。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过秦论》)⑥天道,规律。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