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结算的创新对账户管理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付方式的创新对账户管理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作为人民银行支付体系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央行履行支付结算管理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支付方式的不断创新,网上支付、手机移动支付等支付方式的发展,资金支付完全突破了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均可进行。传统银行结算账户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银行账户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银行对于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责任越来越重。如何重新规范支付方式多样化背景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工作,成为当前管理当局值得认真思索和探究的课题。。
一、支付方式的演变与创新
商业的本质是交换,商业在形成初期是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的社会活动,而且是基于人们对价值的认识的等价交换。后来发展成为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中国经历几千年的历史变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支付方式也不断革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现如今,支付方式在不经意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支付方式的演变,大体上的发展方向为:以物易物方式、货币支付、银行卡,代金券的支付、电子银行支付和第三方式的支付。支付方式的演变,虽然在时空上有交错,但总的趋势是向前顺序发展的。一定的支付方式总是与一定程度的经济发育程度相适应。支付方式变化不仅在中观层面对银行账户管理产生直接影响,更在宏观上对经济金融秩序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来看,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典型的代表,在国内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逐步成为了国内支付系统的重要补充力量,它以其便捷、高效、灵活的电子支付方式不断渗透并改变着传统生产模式,其惊人的发展速度不仅在短时间内改变了社会公众多年的支付习惯,成为了现代金融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银行账户模式出现的问题
页脚内容1
第三方支付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广泛地参与各类支付服务,以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了银行现有资源难以覆盖的客户群体的支付需求,并且成为现代支付体系中活跃的、颇具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应引起注意的是,随着电子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二者由最初的完全合作逐步转向了竞争与合作并存。这就给银行提供了机遇以及造成了一些问题。
(一)存款账户开销户随意
基本存款账户开立、撤销,《办法》规定,只要符合开销户条件即可办理,没有其他限制性措施。一方面由于开立账户不收取任何工本费,无偿服务,开户单位没有成本概念,一旦在银行贷不到款或合作稍有不满,随时撤换到另一家:另一方面由于银行间业务竞争,拉账户、拉存款现象十分普遍,有些银行机构对开立账户特别是基本存款账户情况进行考核,与收益挂钩,导致银行结算账户开销过于频繁,既增加了人民银行账户管理工作业务量和账户管理行政许可成本,也干扰了正常的结算秩序。
(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大量闲置
而我国一人数折、一折一户现象普遍,以及个人缴纳和支付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公用事业费用,往往开立多个银行账户,导致个人有大量闲置不用的账户。造成个人对账户及其资产的管理不善、增加了银行账户管理的负担。
(三)存款账户绑定第三方支付存在风险
经人民银行审批合法经营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共269家,主体资质良莠不齐,而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正处在探索阶段,虽然商业银行总行在合作机构的遴选和资质考察方面较为审慎严格,但是部分分支机构为完成内部经营指标考核,在遴选合作机构过程中,更加注重合作的第三方机构能否为自身带来更多的经营收益,因此在主体资格和业务经营范围方面的考察失于严谨。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取了消费者的账户信息,一旦因为管理疏漏或者网络的客观风险泄露,被不法分子收集利用攻击银行客户账户,不仅导致客户财产及信息安全受到侵害,同时也使银行的账户安全遭到侵害,影响银
页脚内容2
行的账户安全管理。
(四)账户所有人风险意识淡薄
账户所有人风险意识淡薄,对在当前电信网络新型诈骗防范较少,存在泄露银行卡密码,买卖账户的行为,由于对于涉案账户及涉案账户所有人无约束性措施,社会公众风险意识不健全,致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不利于银行账户的管理,同时人民的财产收到侵害。
(五)硬件设施有待加强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业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银行卡已成为个人使用最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然而,随着持卡人群体的迅速扩大,银行卡诈骗手段也不断翻新,让很多持卡人防不胜防。而当不法分子取得持卡人的账号密码后,银行并没有加强管理最后一道防线—银行卡的真伪识别,导致不法分子使用伪造的银行卡盗取持卡人的账户资金。所以银行要及时更新硬件设施,预防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银行账户管理的应对措施及改进建议
(一)完善网上支付的法律制度
随着网上购物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和网上支付已经成为中国网民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网络应用服务。第三方支付市场在不断发展,相应的法律问题也愈加暴露,所以相关法律规制也应该跟紧步伐,应完善银行账户管理制度,使银行的账户管理制度更加适应经济的发展。
(二)简化单位银行账户分类
我国,目前有些账户类型之间的界限在实际使用中已逐渐模糊.如单位基本存款账户,其主办地位已逐渐弱化,甚至结算量被一般存款账户超越。因此,可考虑简化对账户的复杂分类,不再细分各类账户用途,取消对账户主次关系的限定,应鼓励能够弥补现有法律空白的账户创新。完善账户管理系统功能,提高有效账户占比。
页脚内容3
(三)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切实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
银行为开户申请人开立个人银行账户时,应核验其身份信息,对开户申请人提供身份证件的有效性、开户申请人与身份证件的一致性和开户申请人开户意愿进行核实。通过三个步骤防范风险:一是审核、校验并留存身份证件;二是银行应按照“了解你的客户”原则,为客户开立和使用个人银行账户,切实落实银行账户实名制;三是规范个人银行账户代理事宜,规范代理开立的个人银行账户使用功能。
(四)加强账户管理宣传教育,防范新型违法犯罪活动
(1)培养安全使用账户的习惯。
一是建议社会公众为保障自身资金安全和加强资金管理,能够主动注销本人名下的无用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二是不要向任何人及机构提供个人银行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也不要以任何理由进行非本人意愿的转账等涉及账户资金的操作;三是在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有效兼顾的情况下,合理分配账户用途和资金,防范资金风险。
(2)加强结算账户安全管理,防范电信诈骗案件发生。
加强社会公众自身防范风险的意识,加大对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组织购买、出租、出借、出售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的惩处力度,防止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
4、提升技术手段
(1)提升技术手段,防范创新支付风险。
加快电子化建设,建立起广义的网络体系。首先,把企业、个人征信系统和账户管理系统进行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客户信用档案,有利于有权机关对客户异常行为的监控,启用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定期、不定期更新交易监测系统或机制,定期开展业务系统的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堵住系统漏洞和隐患。
页脚内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