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安放的美好_麦田里的守望者_霍尔顿形象简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处安放的美好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形象简析
陈东汉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摘要】对于《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常常被放在时代和社会的大前提下进行分析,却忽略了霍尔顿作为一个青少年本性的探讨。文章从霍尔顿的内心世界出发,分析其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集中表现在他对“真”的苛求、对“美”的沉迷及对“善”的守护。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 霍尔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97(2012)08—0059-02
1951年,美国著名作家J.D.塞林格唯一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问世。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出身于富裕中产家庭的十六岁少年霍尔顿,因为学习不用功被学校开除,在纽约游荡了三天的经历。小说被译成各国语言风靡世界,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学经典。其中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也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形象一直为人们所讨论着。对于《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常常被放在时代和社会的大前提下进行分析,却忽略了霍尔顿作为一个青少年本性的探讨。笔者从霍尔顿的内心世界出发,认为其叛逆背后并不仅仅是一种年少轻狂或自我堕落。我们从霍尔顿的几个特征来分析其内心的本质。
一、痛恨虚伪,喜欢撒谎
在小说中“假模假式”(phony)是霍尔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霍尔顿最痛恨的就是那些“假模假式”的人和事。他痛恨学校,因为他认为学校里都是些假模假式的伪君子。“里面全是些伪君子。……你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再说人人还在搞下流的小集团……”[1]霍尔顿游荡了一天两夜的纽约市,在他的眼中成人的世界充满了虚伪和恶俗。
然而如此一个痛恨“假模假式”的人,却极其喜欢撒谎,他的谎言在小说里随处可见。在美国,大多数国民都是基督教徒。撒谎在基督教义中是严重罪行。霍尔顿对“假模假式”的现实生活无比厌恶,却如此喜欢撒谎,其谎言背后必然有着深沉的含义——霍尔顿不愿意用自己的真实去交换他人的虚伪。面对成人世界的虚伪与庸俗,邪恶与堕落,人人都在“假模假式”的情况下,霍尔顿撒谎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不致使自己完全暴露在成人世界的“假模假式”之下而招致伤害。小说中霍尔顿喜欢撒谎,可以视为是虚伪庸俗的成人世界对渴求真实与真诚的霍尔顿“迫害”的结果。“小说中,少年霍尔顿在虚伪丑陋的成人世界中苦闷彷徨,渴望保持美好的儿童世界而不可能,既叛逆又不得不妥协,他的谎言加强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2]
与其说霍尔顿痛恨“虚假”,不如说他是在苛求“真实”。他看不惯一切不真实的事物,甚至平常人们日常的寒暄,在他看来却是非常可笑的。霍尔顿讨厌电影,就是因为电影里的人都在做一些假模假式的事情,表达着假模假式的情感。霍尔顿不信教,对圣经里的故事的看法老异于常人,不喜欢牧师假装神圣的嗓音。这在教徒看来是对神的亵渎,但这也是霍尔顿苛求“真实”的一个表现。
二、沉迷美色,拒绝妓女
作为一个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霍尔顿对女人非常着迷。“女人能要我的命。……虽然我倒是十分好色。我只是喜欢女人。”[1]他喜欢漂亮的女人。在火车上偶遇的同学摩罗的母亲,霍尔顿觉得他的笑容很美,他对漂亮女人的喜欢就像是男人的天性。他对美色虽然着迷,却并不下流。他在下榻的旅馆窗外看到一对男女相互喷水,他觉得这种行为很下流。尽管如此,霍尔顿却常常忍不住要去做这种“下流却相当迷人”
at 9 o’clock?
*Which teacher did there come to your party last night?
从there-Be和there-V在wh-提升句中的表现可以得出结论,there-Be和there-V结构是非常不同的:there-Be结构允许提升,there-V不允许。
There-Be和there-V结构另外一点不同之处在于动词后DP的语篇功能。There-BE要求其为受话者新信息(Hearer-new information),而there-V要求其为语篇新信息(discourse-new information)(Birner&Ward).
通过上面的语言事实及分析,我们对英语存现句又有了不同的认识。虽然对于there存现句的研究多种多样,但现有的分析法都不能同时对there-BE和A-V结构进行有效的分析,我们只能得出结论:虽然同为存现句,there-Be和there-V 结构在句法上,语篇上都是不不同的。它们需要分别来看待来分析。
参考文献:
[1]Belletti, A.1988. The case of unaccusatives. Linguistic Inquiry 19:1-34.[2]Chomsky, N.1981. Lectures on government-binding. Dordrecht: Foris.
[3]Hartmann, J.2005. Wh-movement and the small clause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there-construction.
[4]Hazout, I.2004. The syntax of existential constructions. Linguistic Inquiry 35, 393-430.
[5]Hoekstra, T.& R. Mulder.1990. Unergatives as copular verbs: Locational and existential predication. The Linguistic Review 7, 1-79.
[6]Moro, A.1991. The raising of predicates: Copula, expletives, and existence. MIT, Cambridge, MA.
[7]Ward, G.&B. Birner.1995. Definiteness and the English existential. Language 71:4, pp. 722-742
[8]潘海华,韩景泉.虚词there的句法地位及相关理论问题.当代语言学,2006.(1):17-35.
[9]唐玉柱.存现句中的there.现代外语,2001.(1):23-33.
[10]熊仲儒.存现句与格理论的发展.现代外语, 2002.(1): 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