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纲33个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的首页应该参考腾讯网首页

第一行包括:网站标志、分类目录

第二行包括:宽条图片、站内搜索

第三行:新闻、动画图片(昆虫,如蝴蝶)、热门话题、商业信息(待考虑)

第四行:链接、联系我们等信息

分类目录包括:网站概况、新闻、昆虫图库、昆虫教学、经济昆虫、论坛、联系我们等

分类阶元顺序:界-门-纲-亚纲-部-目-亚目-科-属-种

根据是否原生无翅,昆虫纲共34个目,分为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如下:

一、无翅亚纲Apterygota

1.原尾目Protura

该目因非常原始而得名,中文俗称原尾虫,英文为proturans

形态特征:体极小,0.5~2.5mm,细长,淡白或黄色。头锥形,口器退化,前足特别长,代替触角功能,腹部12节,前3个腹节各有1对小型腹足(刺突)。

生物学特征:增节变态,1龄若虫仅9节,第4龄增至12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如土壤、泥炭、树皮内或者落叶层、苔藓附近。食腐木、腐败有机质、菌类等。全世界已记录650余种,我国160余种。

2.弹尾目Collembola

⏹该目因腹部具有弹器而得名,中文俗称跳虫或弹尾虫,英文为springtails

⏹形态特征:体小,0.2~10mm,长形或近球形,口器缩入头内,适合咀嚼和吸食,触

角丝状,4节,腹部6节,第1腹节有腹管(粘管),用来分泌和保持水分,第3和第4节分别生有握弹器和弹器。

⏹生物学特征:表变态,成虫期继续蜕皮,最多达50次,1年发生数代,有孤雌生殖。

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如土壤、腐殖质、粪便、洞穴等,夜间活动。腐食性或植食性。

食腐木、腐败有机质、菌类等。全世界已记录6000余种,我国190余种。

3.双尾目Diplura

⏹该目因腹末有1对显著的尾须而得名,中文俗称双尾虫或铗尾虫,英文为diplurans

⏹形态特征:体小,1.9~4.7mm,细长,多为白色,通常身体非常柔软,两根尾须通

常较长,与长长的触角首尾呼应,胸足发达,腹部11节,有1对显著的尾须,线状

或钳状。

生物学特征:表变态,可生存2~3年,每年蜕皮多达20次,生活在隐蔽潮湿环境,畏光,行动活泼,取食活的植物、腐殖质、菌类或捕食小动物等。全世界已记录600余种,我国30余种。

4.石蛃目Archeognatha

该目因具有原始的上颚而得名,中文俗称石蛃,英文为Bristletails

⏹形态特征:体小到中型,体被鳞片,复眼大,触角长,丝状;腹部2~9节有成对

的刺突;尾须长、多节,有长的中尾丝。

⏹生物学特征:表变态,生活在阴暗潮湿环境,如树叶、树皮、枯木、石头缝隙中,

活泼、善跳,取食藻类、苔藓、植物碎屑等。全世界已记录350种,我国已知13种。

5.缨尾目Thysanura

该目因腹末具有缨状尾须及中尾丝得名,中文俗称衣鱼、家衣鱼,英文为silverfish,firebrats

⏹形态特征:体小到中型,4~20mm,狭长,背腹扁平,常多鳞片和毛,触角长,丝

状;腹部11节,第7~9节有成对的刺突和囊泡,第11节有1对尾须和中尾丝。生物学特征:表变态,生活在温暖环境,如土壤、朽木、落叶中,有的生活在书籍、衣服、丝织品或厨房间,危害书籍、衣服和食物,并传播细菌。全世界已记录250种,我国已知20余种,常见害虫为多毛栉衣鱼、家火衣鱼等。

二、有翅亚纲Pterygota

6.蜉蝣目Ephemerida

该目因其成虫寿命很短而得名,中文俗称蜉蝣。最原始的有翅昆虫,成虫常在溪流附近,幼虫水生。

形态特征:体小到中型,细长;体壁柔软;复眼发达;触角短,刚毛状;口器咀嚼式;翅膜质,翅脉网状,前翅很大,后翅退化,休息时竖立在身体背面;腹末有1对长尾须,有的还有中尾丝。

生物学特征:原变态,即一生要经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4个时期;成虫不取食,寿命极短,朝生暮死。成虫常在溪流、滩湖附近活动,稚虫水生,多为鱼等动物的食料,主要取食水生高等植物和藻类,少数捕食水生节肢动物,而且稚虫可以检测水质。每年1代或两三代。全世界已知2250种,我国已知250余种。

7.蜻蜓目Odonata

蜻蜓目Odonata该目成员多数为大、中型昆虫,头大且转动灵活,两对翅膜质透明,翅多横脉,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

该目因其下颚末端具齿而得名,中文俗称蜻蜓、豆娘,英文drangonflies, damesflies

形态学特征:中大型昆虫,体长20-150mm;细长,体壁坚硬,口器咀嚼式;头大,复眼极发达,单眼3个,触角短,刚毛状;前胸小,中后胸极大;翅2对,膜质,翅脉网状,休息时平展或直立,不能折叠于背上;足细长;腹部细长;雄虫腹部第2、3腹板形成复杂的次生交配器官;主要有两个亚目:(1)均翅亚目(豆娘亚目):身体细,两对翅的形态很相似,休息时直立在背上;(2)差翅亚目(蜻蜓亚目):体粗壮,后翅基部比前翅宽,休息时

两对翅平伸。

生物学特征:半变态,一生经历卵、稚虫和成虫3个时期。稚虫,又名水虿,水生,常见于溪流、湖泊。下唇特化为面罩,捕食水生昆虫,腹部末端有尾鳃(豆娘类)或直肠鳃(蜻蜓类)作为呼吸器官。可以监测水质,有水虿活动说明轻度污染。成虫善于飞行捕捉各种昆虫。蜻蜓目昆虫喜欢温暖地区,全世界已知6500种,我国已知400余种。

差翅亚目统称蜻蜓

蜻总科

蜓总科

均翅亚目统称蟌

蟌科

色蟌科

扇蟌科

8.蜚蠊目Blattaria

中文蜚蠊、蟑螂,英文为Cockroach;

形态学特征:体扁平,卵圆形。前胸背板大,盖住头的大部分,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复眼发达肾形。前翅为覆翅、革质,后翅膜质,臀区大;许多种类翅短或完全无翅;3对疾走足,跗节5节;腹部10节。

生物学特征:渐变态。产卵于卵鞘中。每年两三代或1~5年1代。蜚蠊适应性极强,野外种常生活于石块、树皮等处,取食树皮、朽木等,室内种喜夜间活动,杂食性,尤其喜欢糖和淀粉,而且污染食物,传播细菌,是“四害之一”,少数种类为农作物害虫,有的种类可入药,俗称“地鳖虫”。全世界已知约3 680种,我国已知240种;

9.螳螂目Mantodea

该目因其举起前足时如教徒祈祷状而得名,中文俗称螳螂,英文为Mantis;

形态学特征:体中到大型,头三角形,转动灵活;触角丝状;口器咀嚼式,上颚强劲;复眼发达,卵圆形突出。前胸极长成细颈状;前足为捕捉式,基节甚长,腿节腹面有槽,胫节可折嵌于腿节的槽内,形如铡刀;前翅为覆翅,后翅膜质、臀区宽大;

生物学特征:卵包于卵鞘内,卵鞘附着在树枝上,一般1年1代。成、若虫均为肉食性,猎食各种昆虫;普遍具有自残习性,雌吃雄,大吞小为常见现象;全世界已知2200余种;我国已记录120种,种类较多的是螳科和花螳科。

10.等翅目Isoptera

该目因其前后两翅的大小、脉序相等而得名,中文俗称白蚁,英文为termites;

形态学特征:体小到中型,工蚁白色,无翅,头圆,触角念珠状,咀嚼式口器;兵蚁头大,上颚发达;繁殖蚁有两类:一类白色,无翅或仅有翅芽;另一种包括发育完全的有翅的蚁王和蚁后,头圆,触角长,口器咀嚼式,复眼发达,两对翅透明,大小、形状都相似,翅基有脱落缝;有尾须。

生物学特征:真正的社会性昆虫,分为生殖蚁(蚁王和蚁后)、兵蚁、工蚁等不同等级。繁殖蚁能活6-20年,一生产卵数百万粒。白蚁消化道内有大量原生动物、细菌或真菌,能分泌消化酶来消化纤维素。

11.缺翅目Zorapter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