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平及思想简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2014-3-16
大禹治水
道德的重要性 道德的内涵 教化 诚信 尽责(尽职) 爱民 轻财 节用
32
2014-3-16
练习一:根据“为政以德”的内容,替孔子制 订一部治国纲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治理好我们鲁国,特 制订下列条例: 1.要努力提高全体国民(包括官员)的道德素养, 官员要用道德来治理百姓,百姓要顺从礼教, 懂得羞耻。 2. 3. 4. ……
2014-3-16 16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 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
解释“冉有仆”、“庶矣哉”、“又何加焉” 孔子的这一论述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在物质充裕的基础上提高精神素养)
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 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 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 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里, 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来的课堂笔记。孔子死后,孔子的学生把孔子的话 编纂起来而成为一部体现孔子思想的语录体著作。 《论语》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来,集腋 成裘,经过了一个不断编集的过程。 《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 集章为篇,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并无严密联系, 只是大致以类相从,并且有重复的章节出现。 《论语》的“论” 读lún,意为按一定顺序编排。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 以劝,如之何?”子曰:“临 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014-3-16 28
什么是“德风” “德草”? “偃”是什么意
思?什么东西“必偃”?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 《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 宫中多饿死。”长安语曰:“城中好高结,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之。”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 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 围绕着你转。 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 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 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 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 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等到孩子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 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论语》是这样一部书,它记载着孔
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著名 学生的言语行事。
9
2014-3-16
我们为什么要学《论语》
2014-3-16
10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 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 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1988年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 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 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 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 语》里面去找智慧……
2014-3-16 22
季世将伐颛臾
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 自己没有尽职劲责。 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 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 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对外要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 征伐,在内部要“均、和、安”,创造一个平等、 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 为政以德的观点
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他降生 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 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 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 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
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 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 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孔子 , 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
2014-3-1 乃至世界几千年,至今仍有深远意义, 《论语》有“东方圣经”之称,近年来的 高考题不断出现以《论语》里的语录作为 作文的话题趋势: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 和。” 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2014-3-16 12
《论语》富有哲理,影响深远,值得反
复阅读,并付之于行动。 《论语》是做人的根本,老中青少幼 婴都应该精读,并以身作则。 《论语》中有很多做人的准则,学习 《论语》并把它付诸行动,肯定会得 到不一样的人生。
2014-3-16
13
第 一 专 题
2014-3-16
14
2014-3-16 6
但他的思想被认为不合时宜, 虽受人尊敬,但不受重用。晚 年应鲁人之召而归鲁,鲁国以 国老待孔子,虽遇事多有征询, 又不听用其言。孔子也不求仕, 专心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
2014-3-16
7
孔子
早年丧父
中年丧妻
晚年丧子
小时孤儿
中年漂泊
晚年孤独
2014-3-16
8
“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 由 《论语》是孔子在上课的时候讲的话,是学生记下
2014-3-16
5
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季氏家臣阳虎作乱失 败,叛鲁奔齐。
次年孔子开始出仕,由中都宰而为司空,又升 为大司寇。 当权后,他“张公室,抑私门”,打击操纵国政 的大夫的势力,一心想改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的局面,与当权者季氏发生了矛盾。 季氏又接受了齐国的女乐,迷恋声色,三日不 朝,孔子便毅然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到别 的国家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
2014-3-16
21
季氏将伐颛臾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 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 鲁国公室日趋衰败。 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 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贪其土地, 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 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 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 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2014-3-16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指遇事能 明辨不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 段的总结.
2014-3-16 4
孔子三岁时,父亲死去,他跟母亲过着较艰 苦的生活,鲁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完整地保 存着西周的文化传统,孔子自幼就受到周文 化的熏陶,成年以后又以好礼、知礼闻名于 鲁国。 早年生活,既穷苦又没地位。成年后做过仓 库管理员,做过会计出纳,担任过牧场管理 员,主管建设。
2014-3-16
29
2014-3-16
30
南宫括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 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 不答。 南宫括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 若人!”
为什么“羿善射,奡荡舟” ,却“俱不得其死然”? 为什么“禹,稷躬稼”却有了天下? 孔子根据什么说南宫括是君子、是尚德之人? 孔子为什么当面不答而要在南宫适出去以后才说他是 君子、是尚德之人?
2014-3-16
25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 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 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 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盍彻乎”中的“彻”是增加租税还是减免租税? 原来哀公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有若主张应怎样? 收入已经不足了,为什么还要减免赋税?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 思想。 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 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 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 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2014-3-16 33
练习二:选择这一专题中孔子的任何一则言 论,谈谈你的看法。
2014-3-16
34
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重点应注意常用的且古今有异义的词语及成语与名言。
1、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斯 ①指示代词:这 于斯三者何先 逝者 如斯夫 有美玉于斯《论语》 ②连词:就,那么 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 矣,何待来年。(《孟子· 滕文公》) ③句中句末语气助词:哀我人斯(《诗 经· 豳风》)
主张让天下人共同富裕 讲究“均”,反对统治者独享财
富 提倡节约 肯定安贫乐道
2014-3-16 27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 。”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 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 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 草,草上之风,必偃。”
2014-3-16 1
至圣孔子
华 夏 思 想 智 慧 的 源 泉
2014-3-16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的 先 师
2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 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 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 《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
孔子教导我们——
2014-3-16
20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 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 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这是治国安邦的基 本点。 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 恪守信用; 节约用度,爱护官吏; 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 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 划策。
2014-3-16 23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014-3-16
24
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 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 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 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 子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 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 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2014-3-16 1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2014-3-16
18
2014-3-16
高考作文:有一个年轻人背着“健康”、“美貌”、 “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 七个背囊到了一个渡口。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过了 不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 “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 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 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 了水里。过了一会,又需要扔掉一个背囊……最后只 能留下一个。 如果这一作文题让孔子来写,他会选择扔掉什么,留 下什么?为什么留下这样? 前一则中孔子认为民众多了首先应该让他们富起来, 而这一则却认为诚信比食物、比富裕更重要,应怎么 理解这样的看法?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所以“去兵”“去食”
2014-3-16 15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本章中举出了哪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 (法律惩罚/精神鼓励) 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 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 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 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 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 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 中的作用。
2014-3-16
大禹治水
道德的重要性 道德的内涵 教化 诚信 尽责(尽职) 爱民 轻财 节用
32
2014-3-16
练习一:根据“为政以德”的内容,替孔子制 订一部治国纲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治理好我们鲁国,特 制订下列条例: 1.要努力提高全体国民(包括官员)的道德素养, 官员要用道德来治理百姓,百姓要顺从礼教, 懂得羞耻。 2. 3. 4. ……
2014-3-16 16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 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
解释“冉有仆”、“庶矣哉”、“又何加焉” 孔子的这一论述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在物质充裕的基础上提高精神素养)
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 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 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 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里, 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来的课堂笔记。孔子死后,孔子的学生把孔子的话 编纂起来而成为一部体现孔子思想的语录体著作。 《论语》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来,集腋 成裘,经过了一个不断编集的过程。 《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 集章为篇,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并无严密联系, 只是大致以类相从,并且有重复的章节出现。 《论语》的“论” 读lún,意为按一定顺序编排。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 以劝,如之何?”子曰:“临 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014-3-16 28
什么是“德风” “德草”? “偃”是什么意
思?什么东西“必偃”?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 《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 宫中多饿死。”长安语曰:“城中好高结,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之。”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 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 围绕着你转。 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 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 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 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 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等到孩子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 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论语》是这样一部书,它记载着孔
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著名 学生的言语行事。
9
2014-3-16
我们为什么要学《论语》
2014-3-16
10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 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 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1988年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 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 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 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 语》里面去找智慧……
2014-3-16 22
季世将伐颛臾
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 自己没有尽职劲责。 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 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 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对外要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 征伐,在内部要“均、和、安”,创造一个平等、 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 为政以德的观点
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他降生 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 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 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 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
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 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 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孔子 , 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
2014-3-1 乃至世界几千年,至今仍有深远意义, 《论语》有“东方圣经”之称,近年来的 高考题不断出现以《论语》里的语录作为 作文的话题趋势: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 和。” 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2014-3-16 12
《论语》富有哲理,影响深远,值得反
复阅读,并付之于行动。 《论语》是做人的根本,老中青少幼 婴都应该精读,并以身作则。 《论语》中有很多做人的准则,学习 《论语》并把它付诸行动,肯定会得 到不一样的人生。
2014-3-16
13
第 一 专 题
2014-3-16
14
2014-3-16 6
但他的思想被认为不合时宜, 虽受人尊敬,但不受重用。晚 年应鲁人之召而归鲁,鲁国以 国老待孔子,虽遇事多有征询, 又不听用其言。孔子也不求仕, 专心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
2014-3-16
7
孔子
早年丧父
中年丧妻
晚年丧子
小时孤儿
中年漂泊
晚年孤独
2014-3-16
8
“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 由 《论语》是孔子在上课的时候讲的话,是学生记下
2014-3-16
5
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季氏家臣阳虎作乱失 败,叛鲁奔齐。
次年孔子开始出仕,由中都宰而为司空,又升 为大司寇。 当权后,他“张公室,抑私门”,打击操纵国政 的大夫的势力,一心想改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的局面,与当权者季氏发生了矛盾。 季氏又接受了齐国的女乐,迷恋声色,三日不 朝,孔子便毅然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到别 的国家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
2014-3-16
21
季氏将伐颛臾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 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 鲁国公室日趋衰败。 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 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贪其土地, 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 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 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 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2014-3-16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指遇事能 明辨不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 段的总结.
2014-3-16 4
孔子三岁时,父亲死去,他跟母亲过着较艰 苦的生活,鲁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完整地保 存着西周的文化传统,孔子自幼就受到周文 化的熏陶,成年以后又以好礼、知礼闻名于 鲁国。 早年生活,既穷苦又没地位。成年后做过仓 库管理员,做过会计出纳,担任过牧场管理 员,主管建设。
2014-3-16
29
2014-3-16
30
南宫括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 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 不答。 南宫括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 若人!”
为什么“羿善射,奡荡舟” ,却“俱不得其死然”? 为什么“禹,稷躬稼”却有了天下? 孔子根据什么说南宫括是君子、是尚德之人? 孔子为什么当面不答而要在南宫适出去以后才说他是 君子、是尚德之人?
2014-3-16
25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 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 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 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盍彻乎”中的“彻”是增加租税还是减免租税? 原来哀公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有若主张应怎样? 收入已经不足了,为什么还要减免赋税?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 思想。 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 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 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 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2014-3-16 33
练习二:选择这一专题中孔子的任何一则言 论,谈谈你的看法。
2014-3-16
34
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重点应注意常用的且古今有异义的词语及成语与名言。
1、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斯 ①指示代词:这 于斯三者何先 逝者 如斯夫 有美玉于斯《论语》 ②连词:就,那么 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 矣,何待来年。(《孟子· 滕文公》) ③句中句末语气助词:哀我人斯(《诗 经· 豳风》)
主张让天下人共同富裕 讲究“均”,反对统治者独享财
富 提倡节约 肯定安贫乐道
2014-3-16 27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 。”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 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 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 草,草上之风,必偃。”
2014-3-16 1
至圣孔子
华 夏 思 想 智 慧 的 源 泉
2014-3-16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的 先 师
2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 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 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 《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
孔子教导我们——
2014-3-16
20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 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 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这是治国安邦的基 本点。 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 恪守信用; 节约用度,爱护官吏; 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 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 划策。
2014-3-16 23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014-3-16
24
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 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 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 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 子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 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 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2014-3-16 1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2014-3-16
18
2014-3-16
高考作文:有一个年轻人背着“健康”、“美貌”、 “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 七个背囊到了一个渡口。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过了 不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 “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 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 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 了水里。过了一会,又需要扔掉一个背囊……最后只 能留下一个。 如果这一作文题让孔子来写,他会选择扔掉什么,留 下什么?为什么留下这样? 前一则中孔子认为民众多了首先应该让他们富起来, 而这一则却认为诚信比食物、比富裕更重要,应怎么 理解这样的看法?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所以“去兵”“去食”
2014-3-16 15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本章中举出了哪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 (法律惩罚/精神鼓励) 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 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 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 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 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 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 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