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
大气污染防治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大气污染防治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7d045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d.png)
大气污染防治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成为世界各地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寻找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方法迫在眉睫。
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研究性质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防治。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生态修复技术,并重点介绍一些有潜力的研究领域。
一、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生态修复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植物的吸附、氧化还原、酸碱中和等作用,达到净化大气污染物的效果。
植物修复技术的主要方式包括植物滞留、植物吸附和植物解毒。
例如,绿化带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同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某些特殊的植物品种如蝴蝶兰、吊兰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二、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和转化大气污染物,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常见的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修复、水体微生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共同修复等。
例如,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可以通过分解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盐和二氧化碳,从而降低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此外,利用生物技术培养和利用特定微生物株系,可以提高微生物修复效果,加速污染物降解的速度。
三、环境工程修复技术环境工程修复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在工程领域应用于大气污染防治。
环境工程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各种废气处理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例如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减少大气污染的产生。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环境工程修复技术,如电化学氧化、光催化等技术,可以通过电化学反应或利用光能降解大气污染物。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防治的生态修复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通过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环境工程修复技术等手段,可以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287b6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c.png)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1. 引言1.1 植物修复技术的定义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特性来修复环境污染的技术。
通过植物的吸收、转移、蓄积和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将植物引入受污染环境中,利用其生长过程中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过程,减少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
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生物修复技术,与传统的化学和物理方法相比,具有低成本、环保、可持续等优势。
植物修复技术可以应用在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各种环境污染治理中,是一种有效的环保技术。
通过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和种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可以在不同的污染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1.2 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环境污染导致空气、水和土壤质量下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空气污染导致大气中有害气体浓度增加,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休养,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气候平衡。
水污染造成水生生物的死亡和栖息地的丧失,影响了水域生态系统的运行。
土壤污染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的肥沃度,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负面影响。
2. 正文2.1 植物修复技术的分类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的生长、修复和吸附能力来净化环境污染的技术。
根据不同的修复机制和适用环境,植物修复技术可以分为吸收植物修复技术、吸附植物修复技术和代谢植物修复技术三种分类。
吸收植物修复技术是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土壤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然后将其转移到地上部分,并最终进行固化、转化或挥发。
这种修复技术主要适用于土壤和水体污染的治理,常见的吸收植物包括水稻、柳树等。
吸附植物修复技术则是利用植物的细胞壁或细胞质中的生化成分吸附有害物质,将其固定在植物体内。
这种修复技术在处理水体和空气污染时较为常见,例如水葱、苦荞等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植物。
代谢植物修复技术是通过植物的生化代谢过程将有害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或减少有害成分的含量。
植物修复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植物修复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277f4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1.png)
植物修复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分析植物修复是一种利用植物修复土壤、水体和空气中污染物的技术,也被称为植物生态修复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植物修复技术成为了一种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的环境治理方法。
植物修复技术因其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特点,已经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植物修复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和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植物修复的基本原理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的自然生长和生理代谢过程,通过植物根系、叶片和茎叶等器官对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转移、降解和稳定化的过程。
植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吸收污染物、植物代谢降解污染物、植物根系调节土壤结构等作用。
植物修复技术可以利用植物的吸收、积累和转移等生理生态特性,降低或消除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达到环境修复的目的。
植物修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选择适应环境的植物种类,并利用其生长和代谢特性,使其对环境中的污染物具有吸附、富集、降解等作用,从而达到修复环境的目的。
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生物修复技术,其具有生物学、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是一种综合运用植物生理生态学原理和环境科学原理的环境修复技术。
二、植物修复的应用范围植物修复技术可以应用于土壤污染修复、水体污染修复和大气污染治理等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在土壤污染治理中,植物修复技术可以用于治理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等多种类型的土壤污染。
在水体污染治理中,植物修复技术可以用于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的污染治理。
在大气污染治理中,植物修复技术可以用于植被修复、城市绿化、道路绿化等方面。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地、工业废弃地、农田土壤、矿区山体、河流湖泊等不同类型的污染地块,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拓展,并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减少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植物修复技术能够利用植物的吸附、富集、降解等生理作用,降低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大气污染的综合修复技术
![大气污染的综合修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013eb3dee06eff9aef807da.png)
学校代码: 10128学号: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学生姓名:所在学院:学科专业:指导教师:二零零年六月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并涉及到多方面的环境问题,这些因素除了植物本身外,还有气候的、土壤的、污染物本身性质的,以及公众的环境意识等。
目前的植物修复大气污染方面尤其是植物抗性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但不够系统化。
没有充分考虑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差异。
因此结果的可借鉴性较差。
在某一地区可能修复能力很强的植物种类,在另一地区可能修复能力很差。
甚至不能存活。
因此,需要将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化、信息化,针对不同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构建不同生态型功能植物组合为以后的绿地建设。
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现在整个环境污染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严峻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视。
大气污染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和亟待解决的环境危机之一。
它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且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气污染的来源、大气污染的类型、大气污染的类型,然后分析了大气污染目前的修复技术和大气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最后分析了大气污染的综合修复技术。
Air pollution is a complex and involves many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se factors in addition to the plant itself, and the climate, soil, nature of the pollutant itself, as well as the public'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Present phytoremediation atmospheric pollution, especially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plant resistance, though many, but not systematic enough. Did not fully consider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such as climate, soil, etc. Therefore, the results can helps for poorer. In a region may repair ability of plant species, in another area may repair ability is poor. Can't even survive. So need to predecessors'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systematic, information-bas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limate and soil condition, building function of different ecotype plants combination to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Air pollu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ut now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a serious problem related to human survival. By the widespread concern and attentio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ir pollution is the human face increasingly serious and one of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need to be addressed. It not only cause serious damage to human health, and has become a major obstacl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 atmospheric pollution type, the type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then analyzed the current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pair technology and atmospheric pollution of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finally analyzes the composite repair technology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关键词:大气污染;修复技术;健康摘要 (2)第一章大气污染 (4)第一节大气污染及污染物 (4)一、大气污染 (4)二、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4)1、大气污染物 (4)2、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5)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6)大气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6)第二节大气污染的修复技术 (6)一、大气污染的物理修复技术 (7)1.物理吸附修复技术 (7)2. 物理分离修复技术 (8)二、大气污染的化学修复技术 (9)1.化学吸收法修复技术 (9)2、化学固定修复技术 (10)三、大气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10)第二章大气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11)第一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 (11)1.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 (11)2.3化学性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 (12)第二节大气污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 (13)一、无机废气的微生物修复 (13)1、煤的微生物脱硫 (13)2、废气微生物脱氮技术 (14)二、有机废气的微生物修复 (15)第三章大气污染的综合修复技术 (15)第一节物理与生物综合修复技术 (16)1.生物洗涤物理吸附法 (16)1.1生物洗涤和物理吸附的简介 (16)2.2生物洗涤及物理吸附的原理及方法 (16)1.3生物洗涤的案例 (16)第二节化学与生物综合修复技术 (17)一、新式生物洗涤法 (17)二、新式生物洗涤法的原理及方法 (18)三、新式生物洗涤法的应用实例 (18)第三节物理与化学的综合修复技术 (18)1.物理化学吸附 (18)1.1物理化学化学吸附简介 (18)1.2化学物理吸附的原理及方法 (19)1.3化学物理吸附的案例 (19)第四章大气污染的修复技术的不足和展望 (20)第一节综合修复技术的不足 (20)一、无法有效控制污染损害 (20)二、高昂的控制成本 (20)三、缺少大气污染的综合修复技术的研究 (21)第二节综合修复技术的未来展望 (21)一、加大对综合修复技术的科研力度 (21)二、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https://img.taocdn.com/s3/m/dbf922412e3f5727a5e962d9.png)
努力方向及存在问题
STEP 07
建立植物修复安全评价标准
硫氧化物(SO2) 氮氧化物(NO2) 悬浮颗粒物(SPM)
2.1 SO2
大气中SO2中大约95%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其中 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概占到80%。 S02毒性较大,并具有腐蚀性和分散性,易挥发。
人类健康
植物
其它
0.2ppm时,会引 起呼吸系统和心血 管的疾病 20ppm时使人 咳嗽、流泪 100ppm造成胸 痛和呼吸困难 400一500ppm 时,立即引起严重中 毒、窒息死亡
五.影响植物耐受性的因素
形态特征 细胞液PH 叶绿素含量
抗坏血酸含量
耐受性
相对含水量 硝酸还原酶
抵抗外界污染物的性能
5.1 形态特征
在确定植物对污染物抵抗性能力的时候,植
物的形态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的 特征,比如像内陷气孔,厚角质层,小而密 集的细胞和细胞壁的栓化作用等等。这些都 可以阻止污染物进入叶子和细胞。污染物质 也能导致角质层蜡的侵蚀(细胞表皮蜡质), 它能像一个栅栏一样通过叶片表皮阻止污染 物进入,因此,就空气污染的侵蚀效应来说, 蜡质角质层对于植物抵抗外界污染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因素。
六.植物修复的前景
植物修复是一项对环境友好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 修复方法,容易为社会民众接受,而且与传统的修复技 术相比,成本要低得多。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理论及技 术将对城市园林绿化、环境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一 定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还处于探索阶段,它涉及到植物 生理学、生态学、大气化学、遗传学、环境保护学、生 物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和综合应用。 今后有许多理论研究和应用工作要做,如大气污染的 植物修复机理、超同化植物的筛选及植物基因工程的实 施、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影响因子、植物修复的环境安 全性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植物修复技术将为大气污染 治理带来新希望。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研究的进展_李玫-2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及其机理研究的进展_李玫-2](https://img.taocdn.com/s3/m/62d6832b5a8102d276a22fcd.png)
2.3.5 对酸雨的中和缓冲作用 植被冠层对酸雨具有阻滞、吸收和蓄存作用。植
被冠层可与酸沉降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包括酸沉 降中 H+ 与树叶内部阳离子交换、树叶对营养元素和 某些重金属元素的吸收、酸沉降对盐基离子和分泌 物的淋洗等。植物代谢物的释放和运输,蓄积在树叶 表面的大气沉降物和植物分泌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 程,都会影响进入森林和土壤的雨水的酸度、化学成 分及含量。森林冠层对酸雨的中和缓冲作用,一是降 水中 H+ 与叶片表面吸附的 K+、Ca2+、Mg2+ 等阳离子 进行离子交换,二是冠层叶片中淋失的弱碱与雨中 强酸结合,形成硫酸盐或硝酸盐。这过程导致降水溶 液中 H+ 的净消耗,从而造成森林冠层 K+、Ca2+、Mg2+ 等营养离子淋失[39]。不同类型的冠层接受的干沉降 量为针叶林冠 > 阔叶林冠 > 空旷地,对湿沉降的净 化缓冲能力为阔叶林冠 > 针叶林冠 > 空旷地[40]。
大气污染的生态修复技术
![大气污染的生态修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fae84c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7.png)
大气污染的生态修复技术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难题。
大气污染的影响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损害,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因此,寻找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减少大气污染的问题变得极为迫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大气污染的生态修复技术。
一、大气污染的类型及其影响大气污染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氧化物、有机挥发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粉尘颗粒物。
其中,氮氧化物和氧化物对于形成臭氧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臭氧则会对人类造成健康危害。
大气污染不仅会造成环境方面的损失,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最常见的影响就是呼吸系统问题,例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此外,大气污染还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率增加有关。
二、生态修复技术-绿色植物修复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并且通过呼吸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在城市环境中,通过合理的规划和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可以有效地修复大气质量。
于此同时,许多城市也开始种植垂直绿化来改善城市环境。
除了减少污染物的浓度之外,垂直绿化还可以降低城市的温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三、生态修复技术-物种筛选及其基因改造为了提高绿色植物在城市生态修复过程中的效果,人类开始对植物进行物种筛选和基因改造,并制备出来一些大气污染物吸收能力更强的物种。
例如,一些植物的根系能够更好地吸收氮氧化物,这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态修复中。
此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人类还可以将某些有益的基因移植到普通植物中,从而使这些普通植物具有更好的生态修复能力。
例如,一些研究者成功地将拟南芥基因移植到某些污染区的植物中,发现这些植物具有更好的吸收污染物的能力。
四、生态修复技术-生物过滤生物过滤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能力来净化空气的技术。
通过使用特定的材料和条件,可以让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与微生物产生作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气体。
此外,通过使用特定的植物来生长一些特定的微生物,还可以有效地清除大气中的有害物质。
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探析
![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abfa8d04a1b0717fd5ddbe.png)
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探析作者:常秀娟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47期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迅速扩展,大量绿地被占用。
城市人口膨胀,各种工业品如车辆等需求上升,使得能源消费量逐年增加,由此而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文章主要就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作了相关的论述,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大气污染植物修复引言城市大气中污染物一般可分成三大类:物理性污染物(粉尘)、化学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
大气污染对植物有一定的影响和危害,但另一方面,植物对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大气污染物,不仅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而且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吸收能力。
因此,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来治理大气污染,已经成为近年来正在加强研究和迅速发展的前沿性新课题。
1、植物修复大气污染物的机理有关植物修复大气污染物的研究正在蓬勃兴起,国外已有相当多的研究,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研究还很有限。
植物可以通过其茎、叶表面的气孔吸收并同化大气污染物,或通过根系、根际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清除大气干湿沉降进入土壤或水体中的大气污染物。
其功能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吸收与吸附(1)植物体表附着、吸收植物的枝干表面可以吸附吸收气体分子、固体颗粒及溶液中的离子。
如O3、SO2等可以被吸附在植物叶面、枝干上的灰尘中,尤其是对污染物不敏感的植物均可吸附大量污染物。
据研究,阔叶林的滞尘能力为10.11t/hm2,针叶林因生长周期长滞尘能力为33.2t/ hm 2。
Om asa 等提出了具有超吸收和代谢大气污染物能力的天然或转基因同化植物,这种植物可以将大气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源高效吸收、同化,促进自身生长,减轻大气污染。
(2)叶内积累植物叶面的皮孔可以直接吸收并储存有害气体,尤其是当湿度增大时,植物对可溶性气体的吸收量也大大增加。
据报道,大气中约44%PAHs被植物吸收。
Corneji等发现,植物可吸收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苯。
浅谈大气污染与植物修复_阎静
![浅谈大气污染与植物修复_阎静](https://img.taocdn.com/s3/m/8911597e25c52cc58bd6be81.png)
果表明 ,SO2 和 NO2 之间呈明显正相关 。
参考文献:
[1]杨 维,赵文吉,宫兆宁,等.北京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分布与呼吸 系 统 疾 病 相 关 分 析 [J].环 境 科 学 ,2013,34(1):237~243.
[2]谢元 博,陈 娟 袁,李 巍.雾 霾 重 污 染 期 间 北 京 居 民 对 高 浓 度 PM2.5持续暴露健康风险及其损 害 价 值 评 估 [J].环 境 科 学,2014, 35(1):1~7.
[5]薛皎亮,谢映平,李景 平,等.太 原 市 空 气 的 SO2 污 染 及 树 木 的 吸 收 净 化 [J].应 用 与 环 境 生 物 学 报 ,2003(2):150~153.
[6]李令军,王 英,李金香.北京清 洁 区 大 气 颗 粒 物 污 染 特 征 及 长 期 变 化 趋 势 [J].环 境 科 学 ,2011,32(2):319~323.
[3]丁 峰,张 阳,李 鱼.京 津 冀 大 气 污 染 现 状 及 防 治 方 向 探 讨 [J].环 境 保 护 ,2014,21(42):55~56.
[4]陈 魁.天津市空气质量时间 变 化 规 律 及 相 关 性 分 析 [J].中 国 环 境监测,2007,23 (1):50~53.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1e0eb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2.png)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一、植物修复技术概述植物修复技术,又称为植物修复法或植物生物技术,是利用植物的生长、代谢和耐性特性,通过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或清除有害物质的技术手段。
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处理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各类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化合物、放射性物质等。
植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吸收、植物转移、植物代谢和植物分泌等过程。
通过植物的根系系统,植物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然后将其转移到植物体内,并通过植物的生物代谢途径降解或转化有害物质,最终将有害物质储存在植物体内或释放到环境中。
通过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有害物质得以治理和净化,实现环境的修复和恢复。
1. 土壤修复在土壤污染治理中,植物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
针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土壤酸化等问题,科学家们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在受污染的土壤中进行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技术可以通过选择耐盐、耐干旱或耐寒的植物,将其种植在盐碱地、矿区或者高寒地区的土壤中,通过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降低土壤的盐碱度、重金属含量和酸碱度,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2. 水体修复植物修复技术也被应用于水体污染治理。
利用具有较强吸水性和富含硅质的植物,种植在富营养化湖泊和河流中,通过植物的吸水作用和根系活动,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防止水华的产生。
植物修复技术还可以利用植物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吸收和代谢特性,净化污染水体,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
3. 大气修复在大气污染治理中,植物修复技术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植物在空气中具有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的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净化空气。
植物对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微小颗粒物的吸收能力也很强,可以缓解城市和工业区的大气污染问题。
1. 生态友好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生态友好的环境治理手段,与传统的土壤修复、生物降解等技术相比,植物修复技术更加符合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c3ad428aaea998fcc220ef5.png)
摘 要 : 大气 污染 是 人 类面 临 的严 重环 境 问题之 一 , 植物 除 了可 以监测 大 气 的污 染外 , 近 地 在 表大 气污染 物 的清 除 中起 着重 要作用 。利用 植物净 化大 气污染 物是 1种低 碳 、 效 、 有 非破 坏 型 的环境 污染修 复 方式 , 物 净化 污染 大气 的思想及其 技术对 城 市 园林 绿 化 、 植 环境 规 划和 生态环
3 2
大气污 染 的植 物修复 研究进 展 物修 复 研 究 进 展
张 帅 n 苏应 辉 ’ 谯 四红 n 张延 芹 樊孝 萍n 荣新 军n 田元 玲 n ’ ’
44 0 ) 34 0 ( . 北省 林 科 院 石 首杨 树 研 究所 石首 1湖 4 4 0 ; . 北 省 石 首 市 林 业 局 石 首 3402湖
ton e t s r e ou g e fcen c i sar o c e n- thi h f i i tde ont m i ton pl nt ,i e tg t he de ont m i ton m e ha s of a na i a s nv si a e t c a na i c nim
( . h s o s a c n tt t fP p a o b i a e f F r sr S ih u 4 4 0 1 S i u Re e r h I s i e o o l rf r Hu e h u Ac d my o o e t y h s o 3 4 0;
境建设 等具 有直接 的指 导 意义 和应 用 价值 。笔 者介 绍 了大 气污 染 的种 类 、 物 净化 大 气污 染 植
的机理 、 物净化 大 气污染 的主 要过程 , 出 了筛选 高效 净化植 物 、 植 提 开发 联合 修 复技 术 、 育 转 培
植物修复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植物修复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b848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6.png)
植物修复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分析1. 引言1.1 植物修复的概念植物修复是一种利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和代谢活动来修复环境中受到污染的土壤、水体或空气的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植物的吸收、降解、稳定等作用,通过植物根系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将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吸收、富集、转化或降解,最终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植物修复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生态友好的修复方法,可以有效地修复受到污染的土壤和水体,减少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受到的损害。
1.2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污染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物种数量减少,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环境污染会导致土壤污染和水质污染,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进而影响整个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环境污染还会影响大气质量,导致空气污染,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气孔开闭,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存环境。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对生物种群和个体造成直接影响,还会对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产生长期影响,威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治理环境污染,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尤其是采用植物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生态意义。
1.3 植物修复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重要性通过植物修复,可以实现对污染物的可持续治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而且植物修复技术成本低、操作简单,对环境影响小,适用范围广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植物修复不仅可以起到治理污染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植物修复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将对未来的环境治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 正文2.1 植物修复机制分析植物修复机制是指利用植物的生长、生理和代谢特性,通过吸收、转化、富集和稳定有害物质,达到修复土壤和水质的目的。
植物修复机制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吸收有害物质: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将其输送至地上部分,并进行生物转化或蓄积。
4 污染大气环境修复技术
![4 污染大气环境修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3cd16ce050876323112127f.png)
第四章污染大气的环境修复技术第四章污染大气的环境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天然无机材料吸附修复第一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以太阳能为动力,利用绿色植物及其相关的生物区对环境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去除、屏障或脱毒,已达到大气污染的修复。
包括:植物吸附与吸收、植物降解、植物转化、植物同化与超同化修复。
一、植物吸附与吸收修复植物对大气污染物有吸尘和滞尘两种作用。
可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如:浮尘雾滴等)悬浮物、病原体、颗粒物中的重金属及气态有毒气体污染物。
吸尘作用包括:吸附与吸收主要发生在地上部分的叶片表面及叶片的气孔。
吸尘效率取决于植物表面的结构(如:叶片形态、面积、粗糙程度、角度)和表面的分泌物。
滞尘作用: 指植物的树干,枝叶能减小风速,使尘埃沉降下来。
第一节污染大气的植物修复据研究,阔叶林的滞尘能力为10.11t/hm 2,针叶林因生长周期长滞尘能力为33.2t/hm 2。
根据我国南京植物所在水泥粉尘源附近的调查与测定,各种树木叶片单位面积上的滞尘量如表9-1所示。
根据北京地区测定,绿化树木地带对飘尘的减尘率为21%~39%,而南京测得的结果为37%~60%。
一、植物吸附与吸收修复防尘树种应选择:树叶的总面积大、叶面粗糙多绒毛,能分泌油脂或汁浆的树种,如:核桃、毛白杨、构树、板栗,臭椿、侧柏、华山松、刺楸、朴树、重阳木、刺槐、悬针木、女贞、泡桐等。
病原体能经空气传播,由于空气中的病原体一般都附着在尘埃或飞沫上随气流移动,绿色植物的滞尘作用可以减小其传播范围,且植物的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
如:桉树、松树、柏树、樟树等能分泌柠檬油,其他常见的植物分泌物如松脂、肉桂油、丁香粉等(称为杀菌素)均能够直接杀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研究显示,面积为1.0x104m 2的桧柏林,一昼夜能分泌30~60kg 的“杀菌素”,它们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菌。
据调查,林内空气中含菌量仅为300~400个/m 3,是林内附近空气的1.0%,而林内附近空气的含菌量约为城区百货商店空气的十万分之一。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62e349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0.png)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了人类面临的头号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环境治理的方法,其中植物修复技术因其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植物修复技术(phytoremediation)是指利用植物来修复和净化受到污染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技术。
通过植物自身的生长代谢过程吸收、转移、转化或者分解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植物修复技术可以分为植物吸附、植物转运、植物挥发和植物降解几种形式,能够有效地去除有机物、重金属等多种环境污染物质。
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下面将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几个方面来介绍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
大气污染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问题,尤其是工业排放的废气以及机动车尾气导致的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针对大气污染问题,植物修复技术能够通过植物吸附和植物挥发等机制来净化空气。
植物通过气孔吸收废气中的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然后将这些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植物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质可以通过植物的气体交换过程,将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吸收并降解,从而起到净化大气的作用。
研究表明,城市中的绿化植物可以显著降低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改善城市空气品质,植物修复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污染是目前环境治理中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针对水污染问题,植物修复技术能够通过植物吸附和植物转运等机制来净化水体。
植物的根系系统可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然后将这些物质储存在植物的根茎和叶片中,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
与传统的水处理方法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操作简便的特点,因此在治理水污染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https://img.taocdn.com/s3/m/a98c89c0783e0912a3162a4c.png)
3.2 植物降解
定义
植物降解是指植物通过 代谢过程来降解污染物 或通过植物自生的物质 如酶类来分解外来污染 物的过程。
植物降解
酶分类
能直接降解有机污 染物的酶类主要为: 脱卤酶、 硝基还原酶、 过氧化物酶、 漆酶 腈水解酶等
基因工程
对于一些在植物体 内较难降解的污染 物如 PCBs(多氯联 苯),可将动物或 微生物体内能降解 这些污染物的基因 转入植物体内。
大气污染 的植物修复
王璐 02130136
主要内容
SEVEN
个案研究
SIX
前景
ONE
背景介绍
植物 修复
TWO
污染物的毒害作用
THREE
植物修复机理
FIVE
影响因素
FOUR
植物抗逆性
一.背景介绍
❖ 随着世界各地工业化、 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迅 速发展,大气污染已成为人类无法回避的现 实问题。
❖ 大气中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的复合污染, 有机污染物与无机污染物的混合污染和颗粒 物、颗粒携带污染物与气态污染物的交织污 染,已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了陆地生态系统 和人类自身的健康与生存。
植物
低浓度,对植 物有益。
浓度达到 0.28ppm后,有毒 性作用,可改变 植物组织内的pH 值,使之凋谢并严 重减产
其它
可氧化成酸 雾或成为硫酸 盐微粒,对金属 及建筑材料有 腐蚀 0.lppm,大气 的可见度将降 到3km,会影响 航空、天文观 测和太阳照射
2.2 NO2
➢NO2主要来自车辆废气,火力发电站,其它工业的燃 料燃烧,硝酸,氮肥,炸药的工业生产过程。
❖ 植物对NO2的吸收和同化作用
C:\Users\lenovo\Desktop\大气污染的植物修 复.doc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78f985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4.png)
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植物的生长代谢机制和植物根系的作用来净化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一种技术。
它是一种以植物为主导的生物修复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植物的生物吸附、细菌降解、生物浓集等机制,通过植物的根系对土壤和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稀释、转化和包裹等处理,从而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
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绿色环保、经济实用、社会效益好等特点,因此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土壤污染是一种常见的环境问题,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土壤污染治理中,植物修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等方面。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或让某些微生物经过根系作用,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降解转化。
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如铅、镉、砷等重金属元素对植物的吸收和积累能力较强,因此植物修复技术被广泛用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复。
在有机污染治理中,一些具有吸附和降解能力的植物也被广泛应用于土壤修复,如柳树、杨树、旱蒿等,它们在治理有机物污染土壤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水体污染也是环境污染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水体污染治理中,植物修复技术同样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比如在湖泊和水库中存在的富营养化问题,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具有吸收营养物质的植物,如莲藕、菖蒲等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在河流和湿地等水体环境中,一些水生植物的种植也能够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这些植物通过根系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降解有机物质,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空气污染是当前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其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在空气污染治理中,植物修复技术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同时通过叶片表面的微毛和气孔可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气态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植物修复技术被广泛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恢复工程中,通过引入一些抗污染植物,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探析
![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122a6d763231126fdb1144.png)
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探析贾建青(邢台市环境保护局桥西分局环境监察大队,河北 054000)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新式工厂开始投入施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它所产生的废气和废水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伤害。
尤其是大气污染对人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人类开始寻找一些减缓大气污染的方法对策,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则是多种树,利用绿色植物进行空气净化。
因此,本文主要就城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大气; 植物修复; 作用; 最有效措施0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深入,我们生活的环境逐渐被石灰水泥所占领,到处都是高耸入云的现代建筑代替了充满绿色的村落。
缺少了绿色植物的庇护,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
城市化的深入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使得我国工业化和交通业进程加快,渐渐的粉尘以及一些有害气体、颗粒进入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世界面临的急需解决的一大隐患,它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整治大气污染刻不容缓。
而整治大气污染最有效最环保的一种方式就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净化空气。
本文则是从植物修复方面入手,来说明植物对空气净化的重要作用。
1 大气污染环境现状目前,我们常见的大气污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物理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的出现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化,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些由于人类不当行为而寄存于大气中的污染物成为现今人类发展的一大隐患,急需得到遏制和解决。
植物虽然也会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但是它自身具有抵御能力,还有很强的吸收净化能力,所以在改善大气环境的措施中少不了对植物的使用。
但是近年来,人们只专注于对地表环境进行整治管理,而忽视了对大气的管理,所以使得大气环境越来越严峻。
2 植物对大气中物理颗粒物的净化作用我们常说的引起大气污染的物理性颗粒物一般是指一些直径大小不一的粉尘,如:燃烧煤炭过后的灰尘、燃烧垃圾后的灰尘等。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https://img.taocdn.com/s3/m/84509f6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8.png)
植物挥发
02
03
植物降解
利用植物吸收污染物后,通过植 物的生理代谢将污染物转化为气 体排出体外。
利用植物产生的酶和微生物将污 染物分解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质 。
植物修复技术的优势
绿色环保
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绿色、无二次污染的环 境友好型技术,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02
CATALOGUE
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的定义
01
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体系 净化污染环境的绿色技术。
02
它通过吸收、转化、降解、固定等途径去除环境中 的污染物,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
03
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提取理
01
植物提取
工业区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工业区绿化植物应选择具有较强抗性和吸收能力的树种和 草本植物,如柳树、夹竹桃、芦苇等,这些植物能够吸收 工业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
工业区绿化植物的应用应注重与工业生产的协调发展,通 过合理规划绿地布局和植被覆盖,降低工业废气的排放, 改善工业区生态环境。
交通干线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 有机物等。
大气污染的来源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是大 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如燃煤
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
交通运输
汽车尾气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 主要来源之一,包括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
农业活动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 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经 过自然挥发和雨水冲刷,也会对
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改良植 物品种,提高其对大气污染物的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第六组
![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第六组](https://img.taocdn.com/s3/m/013be46827d3240c8447ef5e.png)
3.化学性大气污染植物修复的过程与机理
3.1植物吸附与吸收修复
3.2植物降解修复
3.3植物的转化修复
3.4植物的同化和超同化修复
3.1植物吸附与吸收修复
植物对于污染物的吸附与吸收主要发生在地 上部分的表面及叶片的气孔。 在很大程度上,吸附是一种物理性过程,其 与植物表面的结构如叶片形态、粗糙程度、叶片 着生角度和表面的分泌物有关。植物可以有效地 吸附空气中的如浮尘、雾滴等悬浮物及其吸附着 的污染物。
大气污染的来源: (1)生产性污染,这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 括:①燃料的燃烧,主要是煤和石油燃烧过程中排 放的大量有害物质,如烧煤可排出烟尘和二氧化硫; 烧石油可排出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②生产过程 排出的烟尘和废气,③农业生产过程中喷洒农药而 产生的粉尘和雾滴。 (2)由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耗用煤炭产生的烟尘、 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3)交通运输性污染,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 等排出的尾气,其中汽车排出有害尾气距呼吸带最 近,而能被人直接吸入, 其污染物主要是氮氧化 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铅尘等。
不同植物吸收氟能力表
植物种类 美人蕉 向日葵 加杨 垂柳
含氟量 (ppm) 146 112 95 38
对照(ppm) 8 3.7 11 17
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多种化学物质,包括SO2、 Cl2、HF、重金属(Pb)等。植物吸收大气中污染物 主要是通过气孔或表皮角质层进行,并经由植物微管 系统进行运输和分布。对气态无机污染物而言,气孔 渗透为主要路径;对疏水性极高的有机污染物,更多 的是通过角质层渗透。植物叶片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 与叶龄和毛状体的多少有关,还与外源污染物的化学 性质和渗透条件有关。光照条件尤其是控制叶片气孔 的开闭对植物吸收污染物有较大影响,湿润的植物表 面可增加对水溶性污染物的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植物转化
植物转化是指利用植物的生理过程将污染物由一种形态 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植物转化过程与植物降解过 程有一定的区别,因为转化后的污染物分子结构不一定 比转化前的更简单。转化后产物还有可能比转化前物质 具更高或更低的生物毒性,但一般对植物本身无毒或低 毒。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转化结果,毒性提高的可称之为 植物增毒作用,毒性降低的称之为植物解毒作用。如何 防止植物增毒和如何强化植物解毒是利用植物转化修复 大气污染物的关键。
不同植物吸收和吸附污染物的能力是不同,它
与植物的生化,生理指标和形态特征有关。 随着植物被作为吸收和吸附污染物的一个工 具,沿街种树是减轻城市污染的一个非常重 要的手段, 因此,应该依据科学标准来选择用 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植物种类。一般来说,自 然界有以下四种植物类型:
少吸收,很大的耐受力(容忍性好) 这种类型的植物有很强的抵抗力, 可以生长在污染严重的地区。
2.3 SPM(悬浮颗粒物)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液 体颗粒状物质(或称气溶 胶)的总称
定义 来源 分类 危害
人为来源: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 产、工业粉尘、金属,水泥尘;汽 车、飞机排气等。天然来源:土壤 尘、火山灰、森林火灾灰、海盐粒
一次颗粒物 二次颗粒物
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能见度降低 具有腐蚀性
三.植物修复机理
超同化
Omasa提出了具有超吸收和代谢大气污染物能力的 天然或转基因的超同化植物的概念。
超同化植物可将含有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大气污染物如氮氧化合物、硫氧化 合物等,作为营养物质源高效吸收与同化,同时促进自身的生长。这种 现象也可称为超同化作用。
植物对SO2的吸收和同化作用
C:\Users\lenovo\Desktop\大气污染的植物修 复.doc 植物对NO2的吸收和同化作用 C:\Users\lenovo\Desktop\大气污染的植物修 复.doc
5.5 相对含水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是植物生存的先决条件 , 缺水会对陆生植物的生存造成 威胁。正常的水分需求情况可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能力。在污染环境下 , 蒸腾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植物过分 干燥,因此 , 植物对相对含水量的水平决定了它对大气污 染的耐受性。
5.6 硝酸还原酶
几乎所有高等植物都利用硝酸盐作为氮的来源,大多数的 植物种类都能自己调节降低根部与枝芽硝酸盐的含量,硝酸 还原酶是一种能将植物体内累积的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的 活性酶。对于处于NO2环境下的植物来说,提高硝酸还原酶 的活性被认为是和积累的硝酸盐联系在一起的,这些硝酸盐 是由溶解在水里的NO2生成的。而且这种酶可以用来标记植 物是否将吸收的NO2同化了。在NO2污染下,硝酸还原酶的 活性越大,植物的耐受力越强。
5.2 细胞液PH
1
酸性污染气体能够 改变细胞内的PH和 缓冲能力,细胞缓 冲容量是指细胞总 的缓冲浓度,酸在 一周内的离解常数 以及PH的价值。
2
较低PH情况下 的植物更容易得 病,而那些pH 值在7附近的植 物却被发现有更 好的耐受性
3
抗坏血酸的活性 也是受pH值控制 的,在高PH值下 活性较高,低PH 下活性低,高PH 值的叶片提取物 可以增加植物对 大气污染的抵抗 性。
有些植物,像花生和番茄,在接触到SO2时会迅速关闭气孔 ,因此来减少 SO2进入。这些植物耐受SO2,尤其是在接触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的情况 下。 黄桦在二氧化硫存在时气孔关闭,是一种有效的抵制避免机制。研究者 发现,007 ppm二氧化硫会导致净光合作用进入萧条期,总计约19%,在 蒸腾损失46%。0.07 ppm的主要影响二氧化硫在气孔中的运动,很少影 响二氧化硫进入后内部阻力。所以有专家建议如果在没有其他光合作用 干扰的情况下,由SO2引起的气孔关闭可能代表一个机制。
3.4植物同化和超同化
植物 同化
植物同化是指植物对含有植物营养元素的污染物的吸收,并同 化到自身物质组成中,促进植物体自身生长的现象
1.植物可以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SO2,并迅速将其转化为亚硫酸盐至硫酸 盐,再加以同化利用。 2.从天然植物中筛选或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超同化植物”及其理论和 技术的发展是今后一个重要而有应用前景的研究工作。
硫氧化物(SO2) 氮氧化物(NO2) 悬浮颗粒物(SPM)
2.1 SO2
大气中SO2中大约95%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其中 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概占到80%。 S02毒性较大,并具有腐蚀性和分散性,易挥发。
人类健康
植物
其它
0.2ppm时,会引 起呼吸系统和心血 管的疾病 20ppm时使人 咳嗽、流泪 100ppm造成胸 痛和呼吸困难 400一500ppm 时,立即引起严重中 毒、窒息死亡
表观抵抗力
植物对SO2 的耐受性
叶片提取物
5.3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是绿色植物的主要触发分子,对于评估植物的耐受性 来说,它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叶绿素的损耗可以直接降低 植物的生产能力,从而使植物枯萎而失去活力,直接影响耐 受性。
5.4 抗坏血酸含量(维生素C)
它是一种活化防御机制,它可以代替水来参与光反应。由 于抗坏血酸在植物新成代谢和抵御外界污染中的多元化作用, 它可以作为一个指示植物对抗外界污染的参数,特别是外界污 染压力,污染物能使植物体内的抗坏血酸含量减少,从而对植 物的毒性增加,因此,植物容易遭受污染。 Malviya(1986) 报道,在二氧化硫和抗坏血酸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抗坏血酸能 够减轻SO2对植物的危害。
努力方向及存在问题
STEP 07
建立植物修复安全评价标准
3.2 植物降解
植物降解
定义
植物降解是指植物通过 代谢过程来降解污染物 或通过植物自生的物质 如酶类来分解外来污染 物的过程。
基因工程
对于一些在植物体 内较难降解的污染 物如 PCBs(多氯联 苯),可将动物或 微生物体内能降解 这些污染物的基因 转入植物体内。
酶分类
能直接降解有机污 染物的酶类主要为: 脱卤酶、 硝基还原酶、 过氧化物酶、 漆酶 腈水解酶等
五.影响植物耐受性的因素
形态特征 细胞液PH 叶绿素含量
抗坏血酸含量
耐受性
相对含水量 硝酸还原酶
抵抗外界污染物的性能
5.1 形态特征
在确定植物对污染物抵抗性能力的时候,植
物的形态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的 特征,比如像内陷气孔,厚角质层,小而密 集的细胞和细胞壁的栓化作用等等。这些都 可以阻止污染物进入叶子和细胞。污染物质 也能导致角质层蜡的侵蚀(细胞表皮蜡质), 它能像一个栅栏一样通过叶片表皮阻止污染 物进入,因此,就空气污染的侵蚀效应来说, 蜡质角质层对于植物抵抗外界污染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因素。
低浓度,对植 物有益。 浓度达到 0.28ppm后,有毒 性作用,可改变 植物组织内的pH 值,使之凋谢并严 重减产
可氧化成酸 雾或成为硫酸 盐微粒,对金属 及建筑材料有 腐蚀 0.lppm,大气 的可见度将降 到3km,会影响 航空、天文观 测和太阳照射
2.2 NO2
NO2主要来自车辆废气,火力发电站,其它工业的燃 料燃烧,硝酸,氮肥,炸药的工业生产过程。 它在大气中易与水气反应生成硝酸气,是大气的重要 酸性物质,也是酸雨形成的原因之一。 环境效应:对湿地和陆生植物物种之间竞争与组成变 化的影响,大气能见度的降低,地表水的酸化,富营 养化,以及增加水体中有害于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 毒素含量。
NO2的光解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起始反应,它是大气的 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在阳光(紫外光) 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 象。 二氧化氮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即使暴露于二氧化氮的时 间很短,肺功能也会受到损害;如果长时间暴露于二氧化氮, 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就会增加,而且可能导致肺部永久性器质 性病变。
应用范围广
植物修复 (Phytoremed iation)是利 用植物和共存微生 物与环境之间的相 互作用,对环境污 染物进行清除、分 解、吸收或吸附,使 污染环境得以恢复 的科学与技术。
对环境扰动小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修复成本较低 修复具选择性
1
植物吸附与吸收 植物降解
2
3 4
植物转化
植物同化和超同化
吸收少,耐受力较弱(容忍性差) 这种类型的植物抵抗力薄弱,不能 生长在污染区域。
吸收好,耐受力好(容忍性好) 这些类型的植物是最适合的,能对 空气污染有一个缓冲的作用。
吸收好,耐受力差(容忍性差) 这种植物几乎没有抵抗力,他们不能 生长在需要缓解的污染地区,但可以 被用作指示物种。
NOTICE
植物对污染物的抵抗力的程度取决于吸 收与耐受之间的平衡。吸收和耐受力与 污染物的浓度有关。大部分的植物,当暴 露在较高的浓度的空气污染物中时,会阻 止污染物的进入。
二.污染物的毒害作用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悬浮颗粒物(SPM),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卤素化合物 以及有害微生物等。就其性质而言,大气污染可分为物 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与生物性污染三种类。 不同的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不同的,它们会通 过损伤肺脏和呼吸系统或进入血液和其他部位对人类造 成危害。 本章主要讨论一下三种污染物的危害:
3.1植物吸附与吸收
植物对于污染物的吸附与吸收主要发生在地上部分 的表面及叶片的气孔。在很大程度上,吸附是一种 物理性过程,其与植物表面的结构如叶片形态、粗 糙程度、叶片着生角度和表面的分泌物有关。
吸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植物用枝干表面吸收气体分 子和固体颗粒;另一种为叶内积累,即植物利用其叶面 皮孔直接吸收并储存有害气体,尤其是当湿度增大时, 植物对可溶性气体的吸收量也大大增加。另外,由于 光照条件可以控制叶片气孔的开闭,显著地影响植物 生理活动,因而对植物吸收污染物有较大的影响。
大气污染 的植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