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问题与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问题与建议

作者:卢小红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31期

摘要:回顾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分析事业单位的薪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薪酬制度

中国有事业单位120多万个,由于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很复杂,种类繁多,现行统一口径的工资制度已不能有效地吸引和留住需要的人才,通过事业单位的薪酬改革,使职工的薪酬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 建立规范化的激励型工资制度,是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的方向。

一、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

全国解放以后到现在,我国工资制度的演变大体上可分为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到1955年,供给制和工资制并存。这一时期,我国职工的情况非常复杂,没有统一的工资制度。形成了供给制和工资制并存的状况。

2.第二阶段:1956年到1984年,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1956年6月,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重大工资制度改革,取消工资分配和物价津贴制度,实行货币工资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统一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同时,教育、科研、卫生、文化等事业单位也都制定了本系统的工资标准,一般都是按职务或职称确定工资标准。

3.第三阶段:1985年到1993年9月,进行了第二次工资制度改革,将企业的工资制度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分离,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

4.1993年10月到2006年7月,机关建立了公务员工资制,即职级工资制,事业单位根据教育、科研、卫生、文化等工作特点不同,对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实行了五种不同类型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实行职员等级工资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人也分别设置了工资标准。

5.2006年7月至现在,公务员开始实行新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公务员开始有所区别。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初步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二、事业单位的薪酬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事业单位统一的工资制度,难以体现不同性质、类型、职能的特点,对岗位和绩效因素体现不够,贡献与报酬失衡,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1.工资结构失衡。目前事业单位的工资收入呈多元化趋势, 国家工资占个人工资收入的比例不断降低 , 工资外收入项目繁多、工资、津贴、福利三者错位,单位之间福利发放差距悬殊,一些单位工资外收入甚至是工资水平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2.大锅饭的体制,不能有效地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虽然近些年来很多事业单位在工资制度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改革,增加了一点激励因素,但主要还是针对传统的工资制度间接地进行了一些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以工资的绩效制度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人们在事业单位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工作质量,与工资水平之间并没有直接挂钩。分配不公,难以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3.薪酬和考核联系不紧密

奖金作为活工资的部分与员工的绩效挂钩,按绩效考核结果来计发。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没有完整的考核制度,虽然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核,很多考核的内容没有量化,并没有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考核工作流于形式,体现不出“绩效优先”的原则。

三、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的建议

由于事业单位的多样性以及复杂程度提高,因此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的改革,结合我国事业单位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建议:

1.建立科学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搞活绩效工资分配,政府人事部门实行总量控制,单位自主确定,建立科学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一是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相结合,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对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绩效工资分配的实施办法。二是搞活绩效工资内部分配。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合理拉开差距。绩效工资的发放,要以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向一线岗位、关键岗位、优秀拔尖人才倾斜;同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妥善处理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三是分级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强化地方和部门职责。改革现行高度集中的工资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调控。

2.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完善以岗定薪的基本薪酬制度

首先,在单位机构中设置工作岗位和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和完善岗位研究,在岗位设置过程中,要做到权责对等,对各岗位的性质、任务、承担本岗位所需的资格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岗位体现人才价值。其次,在事业单位内部要对每一类岗位都进行严格的岗位评估,根据各岗位对单位的贡献大小,难易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价,以决定单位中的各个岗位相对价值的大小,从而确立一个合理、系统、稳定的岗位等级,根据岗位说明书对岗位考核指标进行量化,以利于后期绩效考核。

3.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配合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

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要及时公开考核制度、考核办法、考核结果、运作程序等。一是确定客观公正的绩效考核指标。根据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制定与岗位任务相匹配的考核量化指标,坚持业绩为主,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考核指标。二是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考核方法,逐步形成制度化、科学化、实用性强、适应单位特点的绩效考评机制。结合工作岗位流程和完成工作质量,使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员工的工作业绩得到合理的比较,实现绩效考核结果和员工的薪酬收入真正挂钩起来,使薪酬中的活的部分活起来,充分发挥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改革事业单位薪酬制度要按照各类单位不同性质和特点,明确不同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和管理办法。同时,还要坚持循序渐进、稳妥推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逐步建立符合事业单位不同特点、适应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应对激烈人才竞争的需要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参考文献:

1.宋奇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04

2.梁建文: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探索,《经济师》,2004.12

3.申滢,研究事业单位薪酬激励机制,《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4.宋昇: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路径探讨,《经济师》,2007.03

5.刘练: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收入分配改革探讨,《大众科技》,2004.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