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以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共29页

合集下载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以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以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 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的重 要途径。
设立过程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 2015年初,我国出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 2015年6月,我国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定位:国家公园是我国 自然保护地的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 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 的保护。对国家公园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是指在重要自然生态系 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的前提下,除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原住民 生活生产设施改造和自然观光、科研、教育、旅游外,禁止其他 开发建设活动。
④福建省农业厅的茶叶生产专项补助资金(属于扶贫资金); ⑤武夷山市地方政府提供的茶叶生产基础设施改造资金;
武夷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
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保护体系管理不顺 畅,在自然保护和生态保护领域存在“九龙治水” 现象。不同部门设置了不同类型的保护区,针对 不同类型的保护区编制了不同的发展规划,缺乏 统一的分类分级系统、缺少统一的空间布局规划、 缺少统一的保护管理体系,导致这些保护区分类 分级混乱、空间交叉重叠、管理权属分散,带来 保护格局破碎化、管理体系碎片化等问题。
试点名称 三江源 东北虎豹 大熊猫 祁连山
神农架
我国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分统计表(表一)
功能区划 核心保育区 生态保育修复区 传统利用区
……
核心保护区 生态修复区 科普游憩区 传统利用区
严格保护区 生态保育区 游憩展示区 传统利用区 生态保育区 游憩展示区 传统利用区
面积(km2)
比例
无具体面积和比例
3、统筹体制机制——解决管理问题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际上提出了“国家公园治理”的命题。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破解我国自然和遗产保护地多头体 制、管理分割、协调无力、合作低效的难题,探索公共资源统一高效管理模式的新途径。《方案》要求,“试点省份 要对现有各类保护地的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整合,明确管理机构,整合管理资源,实行统一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实现‘一 个保护地一个牌子、一个管理机构’,由省级政府垂直管理”。

国家公园建设现状与提升对策

国家公园建设现状与提升对策
建设挑战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人类活动 、外来物种入侵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同时,如 何实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也是国家公园建设 面临的重要问题。
02
提升对策
Chapter
优化规划设计
制定全面的国家公园规划
在规划阶段,要综合考虑自然生态、文化历史、旅游开发等多方面因素,明确国家公园的定位、功能分区和建设目标 。
优化设施设计
完善公园内的各类设施,如步道、观景台、休息区、卫生设施等,使之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同时满足游客的需求。
加强生态监测
建立生态监测系统,定期对国家公园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加强生态保护
强化生态保育
01
采取科学手段,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维持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确保国家公园内的生态系统健康。
加拿大班芙国家公园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班芙国家公园以其原始自然的风光和丰富 的户外活动而备受游客喜爱。
03
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
该公园通过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成功实现了动植物生态环境的平
衡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国家公园建设案例
中国九寨沟国家公园
以瑰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旅游活动而著名,九寨沟 国家公园在保护自然的同时,也成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的重要力量。
科技助力管理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 国家公园的管理效率和保护水平。
公众参与增强
鼓励和引导公众更广泛地参与国家公园的管 理和保护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 度。
重点发展方向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国家公园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公园的保护、 开发和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国家公园景观空间提升策略——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国家公园景观空间提升策略——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2023年第22期现代园艺国家公园景观空间提升策略———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聂晓嘉,王思元(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新郑451150)摘要:国家公园作为有美感的自然风景区域,在城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武夷山为例,探讨国家公园内空间的类型,总结影响武夷山国家公园内不同的景观空间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武夷山国家公园景观空间建设现状,分别对不同类型景观空间提出相应的优化提升策略。

探究武夷山国家公园景观空间,为提升其空间品质提出对策,以促进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旅游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国家公园;景观空间;武夷山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焦虑的心理问题,无处缓解和释放。

在密度越来越高的城市中,景观空间是助人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重要公共环境。

因此国家大力推进建设“健康中国”,强调推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和谐、健康的环境[1]。

国家公园作为有美感的自然风景区域,在城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美化城市环境,协调城市生态平衡,同时具有科教和文化宣传等作用,并为市民提供游憩空间,国家公园景观空间可提升人们的游憩体验。

1国家公园概况国家公园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和管理稀有、珍贵的生态系统,同时为公众提供游憩自然景观、研究文化遗迹的机会[2]。

最早的国家公园为1872年成立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自此国家公园成为各国保育自然资源与推动文化传承的文明运动。

国家公园能通过户外游憩功能满足旅游者精神、心理和运动的需求[3]。

我国于2013年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接着我国陆续在10个试点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

2020年完成试点任务,正式设立一批国家公园[4]。

其中,福建省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是试点区域之一,与我国首批国家公园系统试点的其他9个地区相比,武夷山是唯一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被誉为“世界生物之窗”“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的钥匙”。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现状浅析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现状浅析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现状浅析作者:李艳梅来源:《卷宗》2018年第08期摘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公园体制在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方案,2015年起,我国陆续在10个试点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

针对我国国家公园的发展现状,为促进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科学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现状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思路,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对全球的生态安全工作均有重大意义,充分保隋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关键字:国家公园;现状;解决思路。

国家公园是一个国家为保护和利用特定的生态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而设立的保护区域,具有保护资源,为国民提供娱乐体闲、文化审美等多种功能,在实践中成效显著,成为世界自然保护的典范。

2017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2017年,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充分体现了我国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的决心和其在我国存续的必要性,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和方向指引,强有力的推动了国家公园体制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保护地体系还不完善,不能有效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面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需求,改革我国的自然保护体系以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家公园的科学发展,建立具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

1 多头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是我国目前管理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

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

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

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5.29•【字号】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四届〕第二十六号•【施行日期】2024.10.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四届〕第二十六号《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已由福建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24年5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

本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5月29日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2024年5月29日福建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建设第三章保护管理第四章发展共享第五章闽赣协作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保护,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保护传承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保护、建设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指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具体范围以国家公布的为准。

第三条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应当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注重文化和自然遗产共同保护,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建立以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为主体,国家公园所在地设区的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协同管理,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参与,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管理机制。

备战2023年高考政治母题题源解密(山东卷):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原卷版)

备战2023年高考政治母题题源解密(山东卷):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原卷版)

专题14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母题来源】2022年山东卷【母题题文】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

2016年,武夷山被列为我国首批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探索之路由此开启。

试点前,区域内存在自然保护区、水产种植资源保护区等5种类型保护地,分属林业、水利等部门及地方政府管辖,还面临保护和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

试点后,福建省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全面负责国家公园内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等工作,原景区管委会等机构不再保留;颁行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设立了国家公园管理站(站长由所在地乡镇长兼任)和执法大队;将园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现了用10%面积的发展换取90%面积的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茶业、生态旅游业等富民产业,实现了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

2021年10月,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明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的治理经验。

【答案】①党要坚持科学执政,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制定合理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和支持各国家机关开展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关工作。

②人大要行使立法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法律保障;要监督相关法律的实施,推动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③政府要履行宏观调控、环境保护等基本职能,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推进严格执法,提升保护生物多样性综合治理能力。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心系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面共赢。

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武夷山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破立结合,形成了依法治园、优化整合、局地协同等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试题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国家公园“武夷山样本”考点考查:党的领导、人大职权、以人民为中心、法治政府、依法治国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法治意识、政治认同【详解】第一步:审设问。

武夷山景区开发问题现状和应对建议概述

武夷山景区开发问题现状和应对建议概述

武夷山景区开发问题现状和应对建议概述摘要:本文通过对武夷山景区的主要景点、次要景点和下梅村的逐个考察,分析了现存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文献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综合全篇的问题核心提出在宏观社会背景下进一步合理开发武夷山景区的见解观点。

关键词:目录武夷山景区概况2武夷山主要景区天游景区和一线天景区21.1武夷山天游和一线天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31.11多以自然遗产观光产品为主导。

形式单一,同质性强31.12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之间协调不够,影响当地生态31.13自然观光开发缺乏细致研究,降低游客体验31.14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形式单调。

文化内涵发掘不够31.2开发问题的对策4武夷山景区水帘洞景区42.1水帘洞景区背景42.2水帘洞景区问题52.21开发投入不均衡52.22水资源生态保护匮乏52.23水资源管理设施匮乏52.24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实施困难5武夷山下梅村景点53.1下梅村概况53.2下梅村开发问题63.3下梅村整顿意见7整体综合建议措施84.1短期竞争力与持续竞争力84.2加强旅游产品的政府的作用84.21区域旅游形象营销活动84.22建立区域旅游营销平台84.23加强政府监管,提升法律意识94.3以治理水资源为核心治理当地生态环境94.4联合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变观光旅游为体验旅游9参考文献10武夷山景区概况武夷山现在拥有的整个景区划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天游/云窝景区、虎啸岩/一线天景区、大红袍/水帘洞景区、莲花峰/遇林亭景区和九曲溪漂流景区,出去九曲溪之外的所有景区都是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

新开发的产品包含有宋街、朱熹园、古闽越文化博物馆和王城遗址以及下梅村古民居,此外还有社会力量开发的带有商业性质的各种游览点。

其中武夷山的热点重点景区是天游景区、九曲溪景区和一线天景区,莲花峰景区由于路途较远很少有游人抵达,本次武夷山调研也放弃了这个偏远的景点,而水帘洞景区属于附属的次要景区。

武夷山市内云集了各种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山体峻峭挺拔,山峰姿态优美、造型石惟妙惟肖、山涧流泉飞瀑与清晰碧潭、晶莹卵石和森林植被巧妙组合,96.3%的森林覆盖率。

国家公园建设的政治生态学分析——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例

国家公园建设的政治生态学分析——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例

2020.06 LANZHOUXUEKAN 作者简介:蔡华杰,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自由主义对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影响及我国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CKS030)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公园建设的政治生态学分析———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例蔡华杰摘 要 对国家公园的“管理不善”“人之原罪”“公地悲剧”等传统阐释带有“去政治化”的韵味,忽视了人与人所构成的政治经济权力关系对国家公园的创立、重塑和再造的影响。

从政治生态学的视角观察,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进程中,“管理不善”的话语也被嵌入其中,实际上,它面临着人地关系、自然保护和发展利用关系的更艰巨挑战,为此,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通过生态旅游、生态产业、生态搬迁、生态补偿的模式初步化解了其中存在的矛盾,由此彰显了自然资源公共所有权的公共性和生态性,当然,今后必须警惕“资本逻辑”对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渗入,对原住民生产活动的诱导,以防国家公园被侵害的风险。

关键词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政治生态学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20)06-0023-11一、问题的缘起:国家公园建设的“去政治化”阐释人类为何要建立国家公园?众所周知,国家公园是当今世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通行做法,自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在美国建立以来,各国都在探索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国家公园,都试图通过建立国家公园来保护自然,可见,人类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自然。

那么,我国是因为之前没有类似国家公园这样的保护自然的手段才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的吗?在我国,的确没有与西方国家在名称上一致的国家公园,英文中的“nationalparks”在我国对应的是风32景名胜区,但是,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前,实际已经建立了诸如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保护自然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例如,早在1956年,我国就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尽管该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只是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相比于后来的国家公园在保护对象上略显狭小,但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自然保护区的对象和功能逐渐扩大,从广义上看,自然保护区是指受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自然区域的总称,国家公园也包含在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内,属于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就此而言,自然保护区其实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自然保护地,因此,在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就将自然保护地分成3类,其中就包括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构建r——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构建r——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构建r——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李想;郑文娟【摘要】武夷山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公园试点区之一,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厚,是旅游生态补偿实施的典型区.武夷山旅游生态补偿存在体制管理、资源权属、经营与社区发展等诸多现实困境,应从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模式三个方面来构建旅游生态补偿实施框架."可持续、能造血"的补偿模式是武夷山国家公园发展的必由之路,需建立健全特许经营、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就业培训和产业引导等四个机制,加以引导实现.【期刊名称】《三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5)003【总页数】6页(P77-82)【关键词】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补偿机制;武夷山国家公园【作者】李想;郑文娟【作者单位】三明学院国家公园研究中心,福建三明 365004;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1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战略对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和生态补偿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家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保护地类型,承担着生态保护、统一规范管理、明晰资源权属、创新经营管理和促进社区发展等任务。

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国家公园的功能界定,生态保育和游憩供给是国家公园肩负的两大基本任务。

[1](P17-32)因此,如何在国家公园游憩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取得有益的平衡至关重要。

旅游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内在协调”方式,能够有效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达到旅游发展与生态功能保育兼顾的目的,成为国家公园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

目前,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处于试点阶段,保护地还存在着环境冲突和“规制失灵”等现象,特别是经济建设和旅游开发活动对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形成了巨大压力。

选取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本次研究的案例地,不仅有助于国家公园试点顺利验收,而且可尝试探索、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旅游生态补偿模式,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体验示范区建设。

世界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福建武夷山为例

世界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福建武夷山为例

世界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福建武夷山为例摘要世界遗产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历史遗迹或自然景观所给予的一种极高的荣誉,是人类最有价值的人文与历史的遗存。

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然而,在世界遗产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依然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过度的现代化建设和商业化开发、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低等问题,对世界遗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为了保护世界遗产旅游不受无序的旅游开发和经营服务活动的损害,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概念,以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在了解其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从旅游资源的整合、景区的合理规划、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希望能给我国世界遗产旅游的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武夷山景区;世界遗产旅游;开发;对策AbstractWorld heritage is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 country's national culture, historical site, or natural landscape for a badge of honor, is mankind's most valuabl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relic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valuable asset that human beings, the UNESCO approved the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in November 1972. Howev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heritage tourism, cultural heritage and natural heritage are still under a serious threat. At present, the world heritage in China there are too much in the proces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there is no standard management, staff's professional level is low, so that the world heritage caused by varying degrees of damag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world heritage tourism from disordered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service activities of damage,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related concepts through the literature data, taking the Wuyi Mountain as an exampl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its tourism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aiming at the problems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the reasonable plann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talent cultivatio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hoping it will make a difference for the world heritage's exploit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 in our country.Keywords: Wuyi Mountain; world heritage tourism; exploit; countermeasures目录前言 (1)一、世界遗产旅游概述 (1)(一)世界遗产旅游相关概念 (1)1.世界遗产 (1)2.遗产旅游 (1)(二)世界遗产旅游研究现状 (2)1.国外世界遗产旅游研究现状 (2)2.国内世界遗产旅游研究现状 (2)二、武夷山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2)(一)武夷山旅游资源概况 (3)1.自然资源 (3)2.文化资源 (3)(二)武夷山景区与景点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3)(三)武夷山旅游的可进入性 (4)1.武夷山交通状况 (4)2.武夷山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4)(四)武夷山旅游资源的保护 (4)1.武夷山水体资源的保护 (4)2.武夷山植物资源的保护 (5)3.武夷山文化遗产的保护 (5)三、武夷山世界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5)(一)旅游产品形式单一 (5)(二)“现代化”问题严重 (6)(三)景区管理制度不完善 (6)(四)人才匮乏 (6)四、武夷山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策略 (7)(一)整合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 (7)(二)坚持合理规划 (7)(三)坚持科学环保理念 (8)(四)完善管理制度 (8)(五)注重人才培养 (8)五、总结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1)前言在世界遗产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世界遗产地逐渐成为海内外游客的旅游热点目的地。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演讲材料

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演讲材料

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代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工作与发展情况。

一、保护发展的背景1. 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建设意义重大。

2. 此次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建设,旨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保护发展的成果1. 我国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包括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野生动植物种裙数量稳定增长等。

2.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保护发展带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观光,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保护发展的挑战及应对措施1. 面临着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的压力,我们将加强生态修复工作,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确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 面临着资源开发过度和环境压力加大的问题,我们将规范资源开发利用,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补偿政策,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

四、保护发展的展望1. 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强保护发展带建设,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公园,为人类文明遗产的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2. 我们将不断提升公园保护发展带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可持续平衡。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光临和支持!我们愿意借助大家的力量,共同致力于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接下来,我将继续为大家介绍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的最新情况和未来规划。

五、保护发展的最新情况1. 生态保护成果持续显著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过去几年中,我们通过持续的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措施,成功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

野生动植物的种裙数量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和稳定增长。

我们加强了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通过科学监测和保护行动,成功挽救了一些濒危物种的生存。

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体制运行的思考

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体制运行的思考
首先,明确在试点区域内只设立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一 个管理机构,实现“一个保护地一个牌子,一个管理机构”。在 统一组织架构下,管理局内设保护பைடு நூலகம்、景区和过渡区三个相对独 立的管理机构,其中保护区和景区原有管理机构分别行使原有管 理区域内相应职能,过渡区在整合原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机构等 后,设立新的过渡区管理机构,统一对该区域实行保护管理。新 的试点体制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难免挂一漏万,这种设制可 以弥补试点方案中遗漏和欠缺的事项,三个内设的管理机构可暂 时依托原有各自机构的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责,在运行过程中 再进行调整,以这种较平稳的改革方式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 体制,对武夷山来说是个平稳过渡的方案,对武夷山各方影响和 震荡都较小,保护管理工作也不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不同层级的政府管理,分别行使不同的管理职能。这与试点体制 要根除“九龙治水”的顽疾,修正“碎片化”管理的体制弊端, 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的初衷相违背。
这是主导试点方案的省林业厅与武夷山市政府在沟通协调 中相互让步的结果,武夷山市政府为了在景区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中有话语权,确保地方既得利益不受损,而省 林业厅为了减少试点推进阻力,获得试点区域内武夷山市政府支 持,将景区中旅游服务有关职能留给了武夷山当地,没有全部将 景区的职能和人员统一划归到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
(作者单位: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管理服务中心)
107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打破行政区界,消除行政壁垒,各级政 府要积极整合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职能部门,健全运行机制和监督 体系,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 法,破解“部门利益梗阻”的现象。
为了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有利于地方政府协调工作,建议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由武夷山市市长兼任,明确写到《武 夷山国家公园条例》中,以立法的形式将局长人选固定下来,减 少将来因人事体制等变动而变动,有利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稳定 发展。

国家公园建设现状与提升对策

国家公园建设现状与提升对策
功能
国家公园的主要功能是生态保护 、游憩休闲、科学研究和教育宣 传,是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家公园建设的意义
生态意义
国家公园建设有助于保护自然生 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 安全,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社会意义
国家公园建设为公众提供休闲游 憩场所,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同 时推动生态旅游和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家公园建设现状与 提升对策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国家公园建设概述 • 国家公园建设现状 • 国家公园建设提升对策 • 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未来展望与行动建议
01
国家公园建设概述
国家公园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国家公园是指具有较大自然生态 、景观和文化遗产价值,且具备 较高科学研究、生态保护和公众 游憩价值的特殊保护区域。
服务提升:提高国家公园的服务水平 ,如导游服务、解说服务、救援服务 等,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通过以上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 国家公园的建设水平,保护自然生态 环境,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推动国 家公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04
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国际典型国家公园建设模式
美国的“自然保护模式”
美国采用此模式,重视自然生态的保护,通过大面积的自然保护 和恢复,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发展。
合理规划
制定全面、系统、科学的国家公园 规划,明确保护、游憩、科研、教 育等功能分区,确保各项活动的有 序进行。
强化监管
加强对国家公园规划实施的监管, 确保规划的严格落实,防止不合理 开发和建设。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01
பைடு நூலகம்
02
03

浅析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析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然 保护 区 , 也不 同 于一般 的旅 游景 区 。
旅馆 修 建 的规定 , 它 完善 的法 律体 系保证 了 国家公 园 的 良好 运 作, 而 且 几 乎 每个 国家公 园都会 有一 部 独 立 的法 案 , 比如 黄 石 国家公 园 , 便有《 黄 石公 园 自然 及 野生 动 物保 护 区法 案 》 。通 过
门票 是 国家 公 园 为 了增 加
障、 保护措施 、 管理体系 、 资 金来 源 、 游 览 方式 和 内 容 、 服务 、 科
研教育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制约着 国家公园进一步的发展。
具 体来 讲 。 有 以下几 个方 面 :
( 一) 缺 少完 善 的法 律保 障 在美 国等早 期发 展 国家 公 园 的 国家 , 关 于 国家 公 园 的法 律
有 效 的方 法 。但 在 中 国 , 目前还 缺 少 与 国家公 园相 关法 律 的存
在, 立法 是 势在必 行 的 当前 大事 。 ( 二) 缺 少有效 的保 护措 施 国家 公 园 建设 的最 高 宗 旨和 目标 是切 实 保 护 好 国 家 公 园
整性 的 目的 , 又为 公 众 提供 了旅 游 、 科研 、 教育 、 娱 乐 的机 会 和 场所 , 是 一 种能 够合 理 处理 生态 环 境保 护 与 资源 开 发利 用 关 系 的行 之有 效 的保 护和 管理模 式 。 国 家公 园的历 史最 早可 溯 自 1 8 6 0年 间 , 迄今 世 界上 已有 约
收 入纷 纷 提高 门票 价格 , 高 门票价 格 明 显产 生排 他 性 。而 身 为
世 界级 名 胜 的黄石 国家公 园 坚持 为 大众 服 务 ,门票选 择 性 广 ,
法规 体 系非 常 完备 , 既有 《 国家 公 园法 》 这 样 的大 法 , 又有 公 园 内

加强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加强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加强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作者:黄培兴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年第09期【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我国“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战略。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深厚的人文环境优势,如何结合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率先推进试点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福建省乃至全国有着积极的实践示范意义。

【Abstract】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has been included in China's "Five-in-One" gene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Wuyishan national park system pilot area is richly endowed by nature natural ecology and humanistic environment, how to combine with national park system reform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pilot area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actice of Fujian province and the country.【关键词】武夷山;试点区;生态文明【Keywords】Wuyishan; pilot area; ecological civilization【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9-0087-021 引言为探索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2015年经国家批准,武夷山已列入全国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

在区划上是将原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中间过渡地带(九曲溪上游保护地带),划入试点范围,总面积982.59平方公里。

从当前各类型公园运营中存在问题探讨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发展

从当前各类型公园运营中存在问题探讨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发展

从当前各类型公园运营中存在问题探讨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发展当前,我国公园在运营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不健全;各类型公园范围交叉重叠;管理公园的政府与运营公园的企业分工不明;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等。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强国家公园法律法规建设、建立统一管理机制、以保护和管理为主、经营性建设为辅的方法,以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一些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标签:公园现状法律法规保护可持续发展0引言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这一概念源自于美国。

其主要建设目的是国家及地区为保护一个或者多个典型生态系统而建设的具有完整性的、生态旅游及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等因素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

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1984年,我国台湾建立了第一个以“国家公园”为名称的公园——“垦丁国家公园”。

2007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正式成立。

这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公园。

2008年,国家林业局批准了云南省作为国家公园的试验点,其中云南省政府常务会明确表示由省林业厅负责国家公园建设的主管部门。

1我国公园运营中存在的问题1.1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如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等国家公园,但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却相对滞后。

国家及地方政府自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来,陆续出台了有关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风景名胜区等法规,但从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鼎湖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至今,我国还没有建立专门针对国家公园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地方相关管理条例仍将为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建立先行先试,为建立国家层面的相关法规探索经验。

1.2各类型公园范围交叉重叠当前各类型公园范围重叠交叉现象比较严重,致使公园管理混乱。

部分国家公园有多重身份,导致各个公园在地理范围上存在重叠。

如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与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部分或全部重叠;浏阳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与大围山国家地质公园重叠,从而导致一个公园管理机构具有多块牌子。

武夷山列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几点建议

武夷山列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几点建议

武夷山列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几点建议作者:黄培兴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年第09期摘要:国家公园作为世界上保护地球环境较成功的机制,正不断被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复制。

当前我国推行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作为改革现有资源保护管理体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武夷山被列入全国九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之一,是机遇,更是挑战,如何抢占先机,破解难题,迎接挑战,是武夷山人乃至全省人民需要共同面对与努力的。

关键词: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武夷山;试点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75-20 引言2015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13部委联合通过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了北京、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湖北、湖南、云南、青海共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市),要求每个试点省(市)选取1个区域开展试点。

武夷山被福建省选定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

1 国家公园基本概念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

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为1872年美国建立“黄石国家公园”。

美国国家公园为人类保护地球环境建立了一种较成功的机制,成为世界标杆被225个国家和地区所参照移植,建立了国家公园和保护区30350个,总面积相当中国印度面积之和,占地球面积8.83%。

2 武夷山保护管理机构现状武夷山以其自然风光独树一帜,地貌景观奇特优美,九曲溪景观形象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以及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

于199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武夷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区域提名总面积为999.75㎞2,包括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古汉城遗址和九曲溪上游保护地带4部分。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以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以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 2017年11月24日,通过《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 从2018年3月1日起实施。
武夷山国家公园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比较
项目 保护意义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国家公园
具有较为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实行 面积更大,生态系统更完整、保护层级更高,实行更严格的保护,是最重要的
严格保护,是重要的自然保护地。 自然保护地和构成国家生态安全的屏障。
管理目标
以自然资源保护为管理目标,严格 强调生态旅游以及社会价值,在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基础上,强调自然资源的 限制一切生产活动与人类活动,控 国家代表性以及社会公益性。鼓励公众参与管理,激发社会自然保护意识。 制区内自然资源利用与消耗。
管理体制
多头管理。由于同时涉及林业、农 由国家林草局与国家公园管理局统一管理,针对资源进行统一有效的整合管理。 业、环保、地质矿产等多个部门, 同时有效解决了跨行政区管理责权不明确的困境。实现一个公园,一个管理机 缺乏有利协调,管理职责不到位, 构,一个有关部门的垂直体系,有效的解决多头管理的破碎局面,形成规范, 使得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较为低下。统一和高效的管理机制。
3、统筹体制机制——解决管理问题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际上提出了“国家公园治理”的命题。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破解我国自然和遗产保护地多头体 制、管理分割、协调无力、合作低效的难题,探索公共资源统一高效管理模式的新途径。《方案》要求,“试点省份 要对现有各类保护地的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整合,明确管理机构,整合管理资源,实行统一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实现‘一 个保护地一个牌子、一个管理机构’,由省级政府垂直管理”。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以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汇报人: 时间:2019年10月8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