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义务教育“班级均衡”改革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堂县教育局文件
金教发〔2018〕16号
金堂县教育局关于
推进义务教育“班级均衡”改革的意见
各片区教育督导组、义务教育段各学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班级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空间,班级均衡是推进教育均衡、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重要领域。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破解择校、大班额等诸多难题,我县将探索以义务教育“班
— 1 —
级均衡”为切入点的教育改革,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从硬件均衡走向内涵均衡、从城乡均衡走向校际均衡、从政府推动均衡走向学校自主发展均衡,努力开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公平发展,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班级均衡”是以班级为基本治理单元,本着面向班级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负责的原则,在教育设备、教师及学生等资源均衡配置的条件下,深入推进班级课堂和课程改革,探索并建立班级特色课程体系;改进班级管理方式,给予每个学生平等参与空间和发展机会;改革教育评价方法,建立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长效评价机制;补足短板、抬高底部,形成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的教育供给机制,促进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班级内的发展性均衡,进而实现我县教育“聚焦个体、补进提升”的均衡发展新局面。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县域义务教育均衡水平,转变教育均衡促进方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服务,努力开创全县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特制定本意见。
二、目标要求和原则
(一)总体目标
通过改革实验,把过去以“群体学生”为教育对象改变为以“个体学生”为教育对象;将“区域教育均衡、校际教育均衡”深化到“班级教育均衡”,甚至“个体教育均衡”;并将“教育均衡”的
— 2 —
品质从“条件性均衡”转移到“发展性均衡”上来。
到2020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残障适龄人口受教育率达95%以上),义务教育学校班额数达标(小学≦45、中学≦50),同类学段班级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等达到省市最新标准差异系数(≦0.3),校际间、班级间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缩小,学生公民素养、体质健康达到相应标准,干部教师队伍持续优化,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和县级以上骨干教师达到相应标准,学生、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和学校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达95%以上,为全省农村地区、特别是丘陵地区县域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新模式。
(二)分阶段目标
1.第一阶段从2018年9月起至2020年8月止,实现下列目标:
(1)稳步推进班级教育设备均衡化。
(2)推进均衡分班制度。
(3)推进课程改革,实现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4)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班级民主管理。
2.第二阶段从2020年9月起至2021年12月止,实现下列目标:
(1)推进教师均衡配置和教师培养,实现师资均衡。
(2)推进教育教学方式的优化,实现教育教学的整体补进提升。
— 3 —
(3)推进教育监测评估科学化,建立公平有效的评价机制。
(三)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为根本,以教师业务提升为基础,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增强学生发展后劲力,营造和谐的县域教育氛围和充满人性关怀的学校育人环境。
2.注重公平效益原则。树立全局意识和整体发展意识,做到全面规划、整体推进,以班级为基本治理单元,缩小班际之间、校际之间的发展差距,鼓励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办出特色,使县域教育呈现出内涵式、多元化均衡发展的态势。
三、改革措施
1.推进班级教育教学设备标准化,实现装备均衡。统一班级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加快推进班级教育教学装备标准化,到2022年,同类学段班级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等达到省市最新办学标准,差异系数不高于省市相关标准。(责任科室单位:教育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中心)
2.推进均衡分班制度,实现均衡分班。2018年秋季起,各义务教育段起始年级全部实行随机分班,不得组织入学考试,不得以各种理由分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等。班级一经确定,学生原则上不得中途转班。(责任科室:基础教育科)
3.推进教师均衡配置和教师培养,实现师资均衡。实行教师
— 4 —
均衡配置制度,各学校要综合考虑现有师资的学历、学科、年龄等因素,均衡配置班级师资;结合“县管校聘”等人事政策,推进城乡交流和“校内走班”、校际“走校”等工作;优化名优教师管理,城镇名优教师每学期至少下乡送教三次,农村名优教师每期至少在校内或片区开展献课、讲座等活动三次。加大学科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缩小班际教师专业水平差异;35岁以下农村青年教师每学期到城镇学校跟岗学习或培训不少于三次。(责任科室:政工人事科)
4.推进课程改革,实现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在开齐开足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课程资源,着力开发适合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的校本课程和特色课程。加强和改进综合实践课程建设,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责任科室: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5.推进教学方式的优化,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补进提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施扬长教育。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不平衡状况,大力推进“分层教学”,实施学生课后“学业和素质补进”计划,实现教学的“提质增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不断达到和拓展其最佳发展区。(责任科室单位:基础教育科)
6.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班级民主管理。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发展机制,加大班主任培训力度,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学生平等参与班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