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人力资源状况调研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二公司人力资源状况调研分析报告

(初稿)

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源泉,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住二公司目前人力资源出现严重短缺,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了较大影响。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通过对住二公司人力资源状况的调研分析,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期通过完善人力资源制度,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人员分布

截止到2011年9月30日,住二公司现有人员565人,其中:自有职工397人,劳务派遣人员122人,退休返聘人员41人,其他从业人员5人。住二公司在岗职工357人,其中:管理人员273人,工人84人。有不在岗职工32人、内退职工8人。公司使用的派遣人员中有超过80%为管理岗位。人员分类详见下图:

管理人员273人

在岗职工357人

自有职工397人工人84人

不在岗职工32人

内退人员8人

总经营系统21人

人生产系统33人

数管理人员99人技术系统31人

565 (含学生41人)财务系统5人

人劳务派遣人员122人行政系统9人

工人23人

机关12人

退休返聘人员41人

项目部29人

其他从业人员5人

住二公司机关126人,京内5个项目部共127人,京外8个项目部共163人,2个专业分公司共60人,后勤服务人员49人。

(二)年龄结构

(三)素质结构1、学历情况

2、职称情况

3、资质情况

住二公司有一级建造师37人,其中:自有职工34人、派遣人员2人、退休返聘1人,临时一级建造师19人;有二级建造师19人,其中:自有职工18人、退休返聘1人,临时二级建造师7人;注册造价师1人、注册安全工程师1人。

(四)用工形式

住二公司使用劳务派遣人员122人、退休返聘人员41人,占其全部人员的29%,是自有职工的五分之二。使用的劳务派遣人员中有80%为管理岗位。自有职工中有70%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30%签订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五)薪酬状况

住二公司2010年修订了企业薪酬管理办法,调整了职工基薪和岗薪工资,细化了专业技术职务津贴,收入分配向施工一线人员倾斜。住二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按集团要求执行年薪制,机关、项目部和分公司人员均执行岗位工资制,派遣人员与在岗职工同工同酬。其中:项目经理部实行以工程项目为单位,按工程项目规模和结构类型实施薪酬总额管理。项目班子薪酬由月度预支岗薪工资和承包兑现奖组成,月度预支岗薪工资按照在施规模核定。项目部人员月度工资未与项目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就一般管理岗位而言,机关和项目部人员,以及项目部不同岗位人员均执行同一岗薪标准,其中:项目部人员另外执行责任工程师津贴、京外补贴和加班工资制度。

(六)流动情况

住二公司多年来员工流动率一直偏高,2011年前9个月管理人员流失54人,流失率为9.6%,较去年同期的流失75人,流失率13.2%有所降低,但从流失人

员的结构看仍然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成熟人才流失严重,这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也不利于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

二、存在问题

(一)人员年龄、素质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生产力下降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住二公司全员队伍呈现不合理的哑铃型和“一头沉”现象,即30岁以下处于职业摸索期和成长期的人员比例偏大,占全员总数的26.4%,而处于职业成熟期的31岁至50岁的人员仅占35.7%,51岁以上职业衰退期的人员比例最大,占到全员总数的37.3%。这一数字在自有职工中更为突出,仅51岁至55岁职工就占到职工总数的38.7%,超过了40岁以下职工数量的总和,是41岁至50岁职工的1.5倍,中青年人才断档和职工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这使得企业骨干力量严重缺乏,不能形成蓬勃向上的梯队人才队伍。

从素质结构上来看,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是企业员工学历的主要成分,占全员总数的58%,但还有16.1%的人员是初中学历,这主要集中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住二公司有51%的职工具有初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职称占9%,中级职称占16%,初级职称占26%,尚未满足企业资质的要求。企业拥有一级建造师34人,二级建造师18人,数量基本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但超过半数是临时建造师,随着2013年临时建造师过渡期的结束,建造师队伍将面临短缺问题。企业仅有1名注册造价师和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经营系统、技术系统骨干人员无论从数量还是素质方面均严重缺失,项目部超过90%经营经理和主任工程师工作经验不足三年,资质偏低,无法满足职业标准要求。

总之,企业职工队伍整体学历偏低、资质偏弱,骨干人员数量偏少、年龄偏大、中青年人才断层等问题,使得企业生产力下降,严重制约了企业良性发展。

(二)企业用工形式不合理导致员工归属感欠缺

住二公司使用派遣制员工122人,数量接近企业自有职工的三分之一,其中派遣人员中管理人员99人,涉及了经营、生产、技术、财务和行政等施工一线的重要部门。在企业项目经理、主任工程师等重要的中层职位上也有派遣人员。这种用工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用工风险,降低了人工成本,在一般技术含量

较低的操作性岗位和临时性、辅助性岗位使用有其积极意义,但在企业重要生产经营系统以及核心骨干岗位中使用派遣人员,将给企业造成员工队伍不稳定、缺乏企业归属感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等重大风险和隐患。

(三)收入分配制度导向性缺失导致企业激励性不强

薪酬绩效制度是企业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激励引导作用。住二公司虽然制定了薪酬分配制度,但从收入分配情况来看,还是遵从着依据学历、职称、工龄核定工资的传统做法,并未执行依据企业岗位稀缺程度而制定的岗位工资制,使得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未在重要岗位、关键人才和稀缺骨干上形成导向作用。例如:项目部班子成员岗薪工资没有差异,一般管理人员中岗薪工资最高的是安全员3700元,最低的是技术员2000元,预算员仅比试验员、材料员、测量员、钢筋翻样员等操作岗位高一个级别,与资料员持平,仅为3200元,与市场价格差距明显。这一方面说明企业现有技术经营队伍中缺乏资质高、学历高和工龄长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的收入分配政策并没有向紧缺的岗位倾斜,这是企业出现预算员和技术员严重短缺的根本原因。

项目部一般管理人员与机关相同岗位人员相比,岗薪工资也没有差异,仅在责任工程师津贴上,按照集团要求,项目部人员可以通过聘任享受责任工程师津贴待遇,其余没有倾斜。然而,项目部一般岗位不能像机关一般管理人员一样享受综合办公费待遇,两项相抵,项目部一般人员除在京外补贴、加班费两个辛苦性补贴上优于机关外,并无任何导向性待遇,这种情况一方面造成机关人员臃肿,另一方面使得薪酬待遇对项目人员缺乏吸引力,不利于项目人才队伍建设。

(四)绩效考核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企业整体战斗力不强

住二公司项目部已实施施工过程考核,每季度接受公司各业务系统的联合检查,公司制度规定项目经理月度工资依据项目季度考核成绩浮动,但并未执行。员工不进行月度或季度绩效考核,仅在年底参加公司统一安排的年终考核,员工工资与绩效结果不挂钩,工资调整与员工绩效无关联。这样企业缺乏对施工项目部运营过程的有效控制手段,项目经理也欠缺对其项目部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家干好干坏一个样,员工缺乏热情和干劲,导致整体战斗力不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