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①,莫敢违。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近城有鹅鸭池,愬令惊之以混军声。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李佑、李忠义钁②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守城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③,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鸡鸣雪止,愬入居元济④外宅。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元济尚寝,笑曰:“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又有告者曰:“城陷矣!”……愬遣李进诚攻牙城,毁其外门,得甲库,取器械。烧其南门,民争负薪刍助之,城上矢如猬毛。门坏,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节选自《李愬雪夜入蔡州》)【注释】①愬:李愬,带领部队夜袭的首领。②钁(jué):钁头,一种掘土农具,这里是挖的意思。③击柝者:打更的人。④元济:吴元济,叛军头领。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愬令惊之以混军声(使……惊惧)

B. 使击柝如故(原来)

C. 民争负薪刍助之(背)

D. 进诚梯而下之(梯子)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4)参考词典解释,谈谈“相”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

《古汉语词典》“相”〈副〉的义项有:①互相;交互。②表示行为动作偏向一方。③递相;相继。

(5)李愬偷袭蔡州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请结合选文,分点简要概括其中的原因。

【答案】(1)D

(2)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

(3)李愬用囚车把元济押送到京都长安。

(4)“相”,此处意为“互相”“交相”,写出了人马冻死之多,随处可见,极言气候之恶劣,正是敌人不备之时,夜袭的有利时机。

(5)风雪之夜出兵;让鹅鸭惊叫来掩盖军队行动的声响;让“击柝者”照旧打更,瞒天过海。

【解析】【分析】(1)ABC解释正确。D 梯,名词作状语。

(2)这句话的意思是:(到)半夜,雪越下越大。走了七十里,到达蔡州城。根据题目限断两处的要求,这句话的断句方法是: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

(3)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槛车:押运犯人的囚车。诣:到。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李愬用

囚车把元济押送到京都长安。

(4)结合语境分析,当时刮大风下大雪,旗帜都吹破了,天气非常的寒冷,人和马冻死了很多。“相”,此处意为“互相”“交相”,这个词语把人马冻死之多、随处可见的情景生动地再现了出来,突出了气候之恶劣,此时正是敌人不备之时,夜袭的有利时机。

(5)结合文章内容分步概括,①李愬利用自然环境恶劣的条件,风雪之夜出兵,这是对方没有想到的;②为防止城中守军察觉军队的行进,让鹅鸭惊叫来掩盖军队行动的声响;

③进程后只杀看守城门的士兵,留下更夫照常打更,以此瞒天过海。

故答案为:⑴D;

⑵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

⑶李愬用囚车把元济押送到京都长安。

⑷“相”,此处意为“互相”“交相”,写出了人马冻死之多,随处可见,极言气候之恶劣,正是敌人不备之时,夜袭的有利时机。

⑸风雪之夜出兵;让鹅鸭惊叫来掩盖军队行动的声响;让“击柝者”照旧打更,瞒天过海。【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文言词语的解释要放在具体的语句中识记更事半功倍。另外,在积累的基础上积累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比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另外还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⑵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诵读语句,通过诵读,力求对语句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和扣准得分点,即重要的实词、虚词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⑷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角度很多,有修辞、词语、描写方法、表达方式、手法、内容、情感等。答题时要选择合适的赏析角度再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⑸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

【参考译文】

那时候,刮大风下大雪。旗帜都吹破了,人马冻死的随处可见。天色黑暗,从张柴村向东的道路都是朝廷的军队没有走过的。每个人自己都认为一定要(冻)死,可是(因为)害怕李愬,(却)不敢违抗。(到)半夜,雪越下越大。走了七十里,到达蔡州城。靠近城边有(养)鹅鸭的池塘,李愬命令投击鹅鸭来隐盖军队行动的声响。四更天,李愬到达城下,没有一个人知道。李佑、李忠义在那城墙壁上挖出一个个坑儿,凭借它领先爬上城墙,勇士跟着也爬上了城。看守城门的士兵正熟睡,尽被杀死,却留下打更的人,让他照常打更。于是打开城门,让官兵进城。到了里城,也是这样。城里都没有觉察到这个情况。鸡啼,雪停,李愬入城占据元济的外衙。有人报告元济说:"官兵到了!"元济还睡(在床上),笑着说:"俘虏抢东西罢了,等到天明一定把他们都杀掉。"又有报告的人说:"城被攻下了!"元济说:"这一定是驻守洄曲的士兵到我这里来要棉衣的。"起身,到庭院里(静)听,听到军发号令,应答的人有上万人,才害怕了。北领左右随从爬上卫城抵抗。派李进诚攻打卫城,砸烂了卫城的外门,占据了兵器库,取出器械。烧毁卫城的南门,老百姓抢着背柴草来支援李愬的

军队。城上箭象刺猬的毛一样又多又密。(到了)申时,城门砸坏了。元济在城上请求治罪,进诚用梯子引他下来。用囚车把元济送到京都长安。

2.文言文阅读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①,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③苏辙记。

(选自《古文观止》【注释】①清河张君梦得:张君梦得,张梦得,字怀民,苏轼友人。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蓬、瓮,名词作状语。③苏辙先世为赵郡栾城(今河北赵县)人。

(1)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

①始得平地________ ②余兄子瞻名之曰________

③不以谪为患 ________ ④穷耳目之胜以自适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3)文言中的许多虚词,有着丰富的意义和不同的作用。联系选文,与选句中划线字作用相符是()

选句: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

A. 提示思路,转换内容。

B. 开启话题,引出下文。

C. 表达语气,突显情感。(4)在苏辙眼中,“快哉亭”里的张梦得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分析。

【答案】(1)才;命名(取名);忧愁;美景

(2)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3)C

(4)文中的张梦得在苏辙眼里是“自放”的,“自适”的,他“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反能以美景来自求安适。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及句意理解词语意思,注意“名”这里属于词类活用,“患”,“胜”属于古今异义词。

(2)这句话的意思是: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