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临床观察_朱立娟

合集下载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4月收治的86例银屑病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2020-07-19质量[1]。

根据临床资料显示,我国银屑病的发病率为0.46%。

由于银屑病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对它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无疑增加了治疗的困难。

对于银屑病,临床常划分为三个阶段:轻度、中度、重度,对于中、重度银屑病患者来说,需要接受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这样才能确保其整体疗效。

笔者采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银屑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

入选标准:① 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银屑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② 全部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③ 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齐全,且均在家属监护下自愿入组。

排除标准:① 严重器官障碍的患者;② 存在认知障碍或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③ 对使用药物存在过敏现象;④ 具有严重皮肤感染史。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0∶23,年龄(19~62)岁,平均(40.5±5.7)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8∶25,年龄(18~59)岁,平均(38.5±5.8)岁。

通过对比一般资料,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治疗方法,治疗药物选用阿维A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X20010126)口服,(0.5~0.65)mg/(kg ·d )。

给予观察组患者甲氨蝶呤口服治疗(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089),(2.5~5)mg/次,3次/周[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统一治疗40d 。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改善,皮损状态基本恢复;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皮损状态明显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存在,皮损持续恶化。

治疗有效率分值越大,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阿维A与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阿维A与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银屑病是一种由多基因遗传决定的、多环境因素刺激诱导的免疫异常性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1]。

79%的患者认为此病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10%的患者曾经有自杀的念头[2]。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使用阿维A 和甲氨蝶呤(M TX )对脓疱型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进行治疗,以便总结出最佳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6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标准确诊,所有患者的脓疱、红斑、糜烂的损伤面积,均大于60%以上。

男性74例,女性46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36.8±4.6)岁。

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等代谢功能不全疾病患者,哺乳期妇女、孕妇,三周内系统使用过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

1.2 方法阿维A 组使用阿维A 胶囊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20m g/d ,1次/d ,起效后40m g 为维持剂量,1次/d ,患者症状消失后,逐渐减小剂量,治疗疗程为10周左右;M T X 组使用M TX 治疗,治疗用量:体重为40~65kg 患者,使用15m g 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 l 行静脉滴注,1次/周。

两组患者同时使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2片/次,3次/d ,克拉霉素胶囊250m g/次,2次/d ,联合外用去炎松尿素霜。

治疗时,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能。

1.3 疗效和评价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状况进行检查,在治疗后6个月内进行随访,并记录患者的脓疱、红斑的消退情况、复发情况等,以此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X 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阿维A 组30例,G PP 治疗有效率为93.3%,M TX 组治疗有效率为70.0%,差异显著(P <0.05);EP 治疗中,阿维A 组治疗有效率为40.0%,M TX 治疗有效率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见表。

甲氨蝶呤与沙利度胺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甲氨蝶呤与沙利度胺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甲氨蝶呤与沙利度胺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PsA)的临床疗效。

方法:临床确诊的PsA患者45例,分别接受甲氨蝶呤(对照组)或甲氨蝶呤+沙利度胺片(治疗组)治疗。

以PsA疗效标准(PsARC)为主要疗效指标,对关节病变进行评估,并分析具体评价指标结果,包括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C反应蛋白、血沉。

结果:治疗32周达到PSA疗效标准(PsARC)者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12.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甲氨蝶呤治疗组对PsA的关节病变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银屑病;关节炎;甲氨蝶呤;沙利度胺银屑病关节炎(PsA)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疾病,因其临床表现与其它类风湿因子(RF)阴性脊柱关节病相似,且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有一定相关性而被归类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银屑病并发慢性关节炎,引起骨关节改变,临床并不少见。

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45例PsA患者分别采用甲氨蝶呤单药治疗或甲氨蝶呤+沙利度胺片联合治疗,临床观察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在我院住院与门诊45例PsA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22~48岁;病程10个月~37年,平均病程6年。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23人,男18人,女5人,平均年龄25±6岁,治疗组22人,男性19人,女性3人,平均年龄27±8岁,两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凡对有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的关节,都给予摄片和实验室检查。

入选标准:满足Moll 和周right的PsA分类标准[1]。

1.2方法入选患者根据门诊及住院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

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剂量为10~15 mg/周,治疗32 周。

治疗组:给予甲氨蝶呤剂量10-12.5 mg/周+沙利度胺50-100 mg/天;治疗32 周。

甲氨蝶呤、环孢素与维A酯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效果的系统评价的开题报告

甲氨蝶呤、环孢素与维A酯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效果的系统评价的开题报告

甲氨蝶呤、环孢素与维A酯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效果的系统
评价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银屑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病,其病因尚不清楚,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大片不规则形状的红色斑块,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常常伴有皮肤瘙痒和疼痛等症状,对患
者的生活产生极大影响。

目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主要包括甲氨蝶呤、环孢素、维A
酯等,但对于中重度患者的疗效影响尚未有明确的结论。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甲氨蝶呤、环孢素和维A酯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效果进行系统性评价,探讨这些药物在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方面的疗效、安全性等问题,为临床医生提供
更加准确的药物治疗建议。

三、研究内容
1. 收集相关文献,对甲氨蝶呤、环孢素、维A酯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临床试验
结果进行筛选和归纳,总结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2. 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甲氨蝶呤、环孢素、维A酯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总体疗效和安全性。

3.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参考。

四、研究意义
通过对甲氨蝶呤、环孢素、维A酯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系统评价,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这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建议,改
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同时,可以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8例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28例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28例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分析发布时间:2023-03-01T03:39:49.082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1期作者:姜平宇[导读] 目的:分析探讨强克(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姜平宇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强克(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将2020年5月~202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例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上述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临床使用强克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次50mg,每周通过皮下注射给药—次,口服甲氨蝶呤,剂量为每次10mg,每周服用一次。

观察组在甲氨蝶呤用药方式不变的基础上,额外使用来氟米特联合治疗,剂量为每次10mg,一天服用一次,持续服用六个月。

结果:观察组疗效、副作用情况都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银屑病关节炎;强克;甲氨蝶呤银屑病关节炎(PsA)是一种慢性炎症,通常由免疫异常引起,患者多是患有银屑病并诱发了髋、膝等关节的病变。

该病发于任何年龄,在中老年群体中相对高发,并且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该病有慢性炎症的发病特征,患病后,患者生活质量将明显降低,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包括皮疹、软组织肿痛等,一些患者会出现脊柱炎。

该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相比,更容易破坏关节组织,造成病人严重残疾,使病人失去正常生活的能力。

但是现阶段在临床上还没有研发出PsA的特效药,而相较于临床上常用于治疗PsA的非甾体抗炎药,强克在临床上表现出了更好的效果,目前被当作PsA的特效药使用,是PsA治疗中比较优先的选择。

强克是一种重组抗体融合蛋白,具备对银屑病关节炎的特异性,可以有效针对病变的关节进行治疗,所以不会存在传统抗炎药物的不足。

本研究从PsA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强克联合甲氨蝶呤的疗效和副作用,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他克莫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他克莫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所有患者均未应用生物制剂的治疗;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 除 标 准:① 合 并 有 严 重 内 脏 器 官 功 能 障 碍;② 合 并 全
身性炎症反应;③意识障碍,无法进行沟通交流;④病案资料 缺失,研究依从性偏低。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均采用环磷酰胺(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 药准字 H20084627)联合甲氨蝶呤(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13.25±5.45 5.25±2.16
378.35±40.56 6.75±1.65 256.88±37.69 2.60±0.52
治疗前 62.05±12.58 对照组
治疗后 19.65±2.54
14.45±4.86 7.37±2.25
395.25±37.85 6.85±1.49 305.26±36.38 3.20±0.45
组别 n 关节压痛数量(个) 关节肿胀数量(个) 晨僵时间(min)
124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41
·药物与临床·
他克莫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陈莉
(山西运城市急救中心,山西 运城)
摘要:目的 分析他克莫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将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应用改 善病情药物疗效不佳的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于我院进行治疗的 4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
反应蛋白(CRP)、D- 二聚体、血小板(PLT)、疾病活动度评 分(D A S 2 8 )水 平 进 行 综 合 评 价 ,患 者 入 院 后 于 晨 间 空 腹 状 态 下 取 肘 静 脉 血 液 3mL,在 3000r/min 条 件 下 进 行 15min 离心处理,后检测 ESR、CRP、PLT 水平;DAS28 评分 <2.6 为 疾 病 缓 解,低 疾 病 活 动 度 ≥ 2.6 且 <3.2,中 等 疾 病 活 动 度≥ 3.2 且≤ 5.1,>5.1 为疾病高度活动。 1.5 统计学方法

甲氨蝶呤皮下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甲氨蝶呤皮下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甲氨蝶呤皮下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冯艳广;魏琴;刘小军;王俊丽;孟凡涛;王慧娟【摘要】目的观察甲氨蝶呤皮下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甲氨蝶呤针10 mg皮下注射,1次/周,连续用药24周;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1次/周,连续用药24周.两组同时给予口服美洛昔康片15 mg/d,连续用药1月.观察患者疼痛VAS评分、晨僵、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关节功能简明健康问卷调查表、患者对疾病状况的评估,医生对疾病总体状况评估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沉、C 反应蛋白、双手关节(包括腕关节)X线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不同时间点两种治疗方法都取得了显著疗效,甲氨蝶呤针皮下注射优于口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治疗组胃肠道症状、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皮下注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2(006)021【总页数】2页(P73-74)【关键词】甲氨蝶呤;皮下注射;类风湿关节炎【作者】冯艳广;魏琴;刘小军;王俊丽;孟凡涛;王慧娟【作者单位】453000,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453000,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453000,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453000,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453000,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453000,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正文语种】中文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往往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目前国内外首选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我们采用皮下注射甲氨蝶呤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使药物疗效提高,且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耐受性好,依从性提高。

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作者:居艳娟郭迪斌陈琥李文琦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0年第08期[摘要] 目的評价甲氨蝶呤与艾拉莫德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6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口服甲氨喋呤片治疗,试验组5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艾拉莫德联合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评分、血清中TNF-α、VEGF含量及RF、ESR及CRP等指标分别为(3.15±1.21)分、(226.13±6.31)pg/mL、(814.04±14.43)pg/mL、(13.12±3.22)U/mL、(11.44±2.14)mm/h、(9.13±1.82)U/mL;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评分、血清中TNF-α、VEGF含量及RF、ESR及CRP等指标分别为(5.87±1.73)分、(310.82±9.59)pg/mL、(1006.68±11.14)pg/mL、(46.80±5.33)U/mL、(32.84±6.15)mm/h、(27.47±7.24)U/mL。

试验组有较大程度的改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甲氨蝶呤;艾拉莫德;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中图分类号] R593.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08-0106-04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 of methotrexate and iguratimod in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rheumatoid arthritisJU Yanjuan GUO Dibin CHEN Hu LI WenqiDepartment of Rheumatism and Immun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Ganzhou 341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ethotrexate and iguratimod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ee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rheumatoid arthr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7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 the control group, 58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methotrexate orall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58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guratimod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disease activity score, serum TNF-α, VEGF content, RF, ESR and CRP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3.15±1.21) points,(226.13±6.31)pg/mL,(814.04±14.43) pg/mL,(13.12±3.22)U/mL,(11.44±2.14)mm/h, and (9.13±1.82)U/mL, respectively. The disease activity score, serum TNF-α, VEGF content, RF, ESR and CRP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5.87±1.73) points,(310.82±9.59)pg/mL,(1006.68±11.14)pg/mL,(46.80±5.33)U/mL,(32.84±6.15)mm/h, and (27.47±7.24)U/mL, respectively. The dat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data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Methotrexate combined with iguratimod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rheumatoid arthriti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It is safe and can be taken for a long time.[Key words] Methotrexate; Iguratimod; Refractory rheumatoid arthritis; 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类风湿关节炎可累及周围关节,属于一种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病症,可逐步发展成为骨质、关节软骨受损,严重时致残率较高[1-2]。

清热祛湿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PsA)的临床疗效观察

清热祛湿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PsA)的临床疗效观察

清热祛湿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 PsA )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清热祛湿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PsA)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

给予对照组甲氨蝶呤,给予观察组甲氨蝶呤+清热祛湿汤,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联合使用清热祛湿汤和甲氨蝶呤,疗效显著,临床症状快速恢复。

【关键词】清热祛湿汤;甲氨蝶呤;银屑病关节炎;治疗有效率[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Qingre Qush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tic arthritis (PSA).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psoriatic arthr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to November 2020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1 cases in each group. Methotrexate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methotrexate + Qingre Qushi decoction was given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and clinical index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Qingre Qushi Decoction and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tic arthritis has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and rapid recovery of clinical symptoms.[Key words] Qingre Qushi Decoction; Methotrexate; Psoriatic arthritis; Treatment efficiencyPsA是和银屑病相关的一种炎症性关节炎,对外周、中轴关节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该病的主要诱发原因是炎症性滑膜炎,具有治疗时间长、易复发、致残率高等特点,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很难治愈【1-2】。

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1例临床观察

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1例临床观察

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1例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共纳入51例患者,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后关节功能明显恢复。

不良反应较轻且可及时处理。

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治疗组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指数、炎症指标均显著下降。

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临床实践意义重大。

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剂量、疗程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桂母湿痹消颗粒、甲氨蝶呤、临床观察、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实验数据分析、临床实践意义、研究方向、疗效评估1. 引言1.1 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滥发性慢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但与多种因素相关。

RA患者通常表现为关节肿痛、功能损害和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药物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反复发作的风险。

桂母湿痹消颗粒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

甲氨蝶呤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炎症反应。

通过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患者,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减少药物副作用。

关于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的临床观察还较少,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

本研究旨在对该治疗方案进行临床观察,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为RA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1.2 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该治疗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缓解、关节功能改善、疾病活动度减轻等方面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探讨桂母湿痹消颗粒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治疗选择,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促进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临床疗效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临床疗效

1 . 2 纳 入标 准 ①人选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在“ 银 屑病 关 节 炎诊 断及 治疗 指南 ” 中制 定 的银 屑
生 频率及 类 型评 价 试 验 药物 的安 全 性 , 详 细 记 录 不 良反应 出现 的时 间和所 采取 的措施及 转 归 。 1 .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9 . 0统 计学 的 软件 , 进行 t 检验 和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5 8 . 6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8— 0 1 0 4 ( 2 0 1 6 ) 0 6 一 O l l 3— 0 2
银屑病 关 节炎 ( p s o r i a t i c a r t h r i t i s , P s A) 是 一种 炎 症 性关 节病 , 临床 主要 表 现 为 银 屑 病皮 损 和关 节 破 坏, 伴 有软组 织 疼 痛 、 肿胀、 压痛 , 高发年龄 3 0~ 5 5 岁, 男女 发病 率 相似 , 病 程 迁延 、 易 复发 , 严 重 影 响患 者 的生 活质量 及社 会交 往 , 晚期 可关 节强 直 , 导致残 疾¨ J 。近 年来生 物 制剂作 为 免疫靶 向治疗 在 炎性 关 节 病 中开始 应 用 , 本研 究 于 2 0 1 4— 0 1—2 0 1 4—1 2 对 收 治 的银 屑病 关节 炎 患者按 照数 字表 法 随机分 为 研 究组 和对 照 组 , 其 中研 究 组 采 用英 夫利 西单 抗 联 合 甲氨 蝶 呤治疗 , 而对 照 组则采 用 甲氨蝶 呤治疗 , 对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 比研究 , 现将研究 结果 报道 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病关节炎诊断标准 ; ②人选 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 知情同意 ; ③所有患者均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中药熏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32例疗效观察

中药熏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32例疗效观察

中药 熏 蒸联 合 甲氨 蝶 呤 治 疗 银 屑病 关 节 炎 3 2例 疗 效观 察
周 云 , 陈 鹏
( 江苏 省徐 州市 中医院 , 江苏
徐州 , 2 2 1 0 0 9 )
[ 摘要 ] 目的 : 观察 中药熏蒸联合 甲氨蝶呤 治疗银 屑病关节 炎的 临床 疗效 。方法 : 将6 l例银 屑病 关节 炎患者随机分 为
第3 2 卷第 1 2 期

湖 南中 运振 志
V o 1 . 3 2 N 。 . 1 1
6 8・
2 0 1 6年 1 2月
HU N A N J O U R N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D e c 2 0 1 6
5个 月 至 3 0年 。 对 照 组 2 9例 中 , 男 l 7例 , 女
1 2例 ; 年龄 1 8— 5 9岁 ; 病 程 7个月 至 2 8 年 。两 组性
臣药 ; 土茯苓 、 萆 薜清 热利 湿 , 来自 泻寒 可 清热 , 淡 能渗
湿疹作 为一种 易复发性皮 肤病 , 治 疗 颇 为 棘
银屑病关 节炎 ( p s o r i a t i c a r t h r i t i s , P s A) 是 发 生
在银 屑病 患 者 的 一 种 炎 症 性 关 节 炎 。银 屑 病 患 者
最终 发展 为 P s A 的 比例 可 达 3 O % 。 临床 上 可 表 现为银 屑病鳞屑 样皮疹 、 指 甲损 害 以及 外 周 关 节 炎、 脊柱 关 节 炎 、 肌腱 附着点 炎 和趾 炎 J , 其 具 体 临
利 嗪滴剂 治疗d , J k 亚 急性湿疹疗效较 显著 , 安全 性较 高, 复发 率较低 , 具有一 定临床推广价值 。

清热祛湿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疗效观察

清热祛湿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疗效观察
诊 断标 准 :① 至少 1个 关节 炎 ,持 续时 间超过 3个 月 ;② 至少1个指 (趾 )甲上顶针样 凹陷超 过2O个或指 甲剥
离和银 屑病皮 损 ;③ 血清IgM ̄RF阴性 ;④ 临床 表现均 为 典型 红斑 、白色鳞屑 、鳞 屑性皮损 、点状 出血及发亮薄 膜 等 ,寡关节炎 合并发生 ,远端指 间关节炎 ,多关节炎对 称 或不对称 ,以脊柱或中轴关 节炎 ,甲病变伴随存在 ;⑤EsR 变快 ,IgM降低 ,IgA及IgG升高 。 2 治 疗 方 法
H20040091]0.2g,克拉霉素 (江苏恒 瑞医药股份有限公 司 生产 ,国药准字H20031041)0.5g, 日2次 ,2周为一疗程。
实验组加 用清利化 浊方 。药用 半夏 10g,厚朴 lOg,茵 陈10g,黄连10g,防风10g,薄荷10g,黄芩 10g,茯苓20g, 佩兰 10g,白豆蔻10g,枳壳 lOg。加水煎至400mL,分早晚2 次饭后 口服 ,日1剂 ,2周为一疗程。
两 组 均 连 续 治 疗 1个 月 。 3 疗 效 标 准
治愈 :临床症状 消失 ,胃镜 检查示其病灶 消失 ,活 检 为 阴性 ,随访不 复发 。有 效 :临床 症状明显减 轻 ,胃镜 检 查示 病灶 明显 变小 ,活检 阳性较弱 。无效 :临床症状未 发 生显 著改善 ,胃镜检查示 其病灶未 发生变化 ,活检 阳性 未 减 弱。
5 讨 论
慢 性 胃炎属 临床常见 消化 内科疾病 ,主要 临床 症状为 进食 后上腹部胀痛 ,食欲不振 ,胃部反酸 J。研究显示 , 幽 门螺杆 菌为造成 消化道性 溃疡 、慢性 胃炎 的主要 原 因, 发 生 率 约60% 。
慢性 胃炎幽 门螺杆菌感染属中医 “痞证”、 “胃脘痛” 范畴。有关学者认为脾虚湿热型最容易出现慢性 胃炎幽门螺 杆菌感 染。故常 用清利化 浊方进行治 疗 。方 中半夏除痞 散 结 、降逆 和胃,黄芩 、黄连清热燥湿 ,陈皮、枳壳 、厚朴行 气解郁 ,薄荷 、 白豆蔻芳 香化湿 ,茵 陈清热解 毒 。诸药 合 用 ,效果较佳 ,能有效改善 胃黏膜供血 ,使其维持正常 的代谢 ,促进 胃黏膜再生。

柳氮磺吡啶与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疗效

柳氮磺吡啶与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疗效

收稿日期:2017-12-05作者简介:冼伟福(1982-),本科,广东信宜人,主治医师㊂研究方向:风湿科免疫病㊂ 文章编号:1004-4337(2019)03-0418-02 中图分类号:R 758.63 文献标识码:A㊃药学研究㊃柳氮磺吡啶与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疗效冼伟福 成世立 邹进益(信宜市人民医院 茂名525300)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柳氮磺吡啶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效果㊂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某院23例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柳氮磺吡啶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另选取同期23例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设为对照组,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获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统计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柳氮磺吡啶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要更优于单一采用甲氨蝶呤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相当,是临床可首选的治疗手段㊂关键词: 柳氮磺吡啶; 甲氨蝶呤; 银屑病性关节炎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19.03.048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同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可见有炎性滑膜炎的病理改变,该病易于反复发作㊁且病程迁延,晚期甚至会由于发生关节强直而导致患者残疾[1]㊂对本病的治疗,宗旨是控制炎症过程,维持患者基本的关节功能,预防并阻滞关节骨质发生破坏㊂现就对柳氮磺吡啶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展开探究㊂1 研究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患者收治于2016年7月~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23例为本次实验研究的观察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48.2ʃ3.7)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8ʃ0.5)年;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治疗的另外23例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9.4ʃ3.8)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7.1ʃ0.6)年㊂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间患者的样本数据做统计学处理,提示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对比㊂1.2 方法1.2.1 对照组单使用甲氨蝶呤治疗,口服15m g/次,每周1次㊂1.2.2 观察组联合采用柳氮磺吡啶与甲氨蝶呤治疗,甲氨蝶呤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一致;柳氮磺吡啶每天3次㊁每次0.5g 口服治疗㊂两组患者共计治疗12周㊂1.3 疗效观察1.3.1 治疗效果评价[2](1)显效:患者疼痛及关节肿胀等临床症状表现消失,可自主生活,红细胞沉降率与治疗前比较下降幅度超过75%;(2)有效:患者疼痛及关节肿胀等临床症状表现与治疗前相较有所好转,自主生活能力明显提高,红细胞沉降率较之于治疗前下降幅度介于50%~74%;(3)改善:患者的疼痛及关节肿胀等临床症状表现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减轻,红细胞沉降率下降幅度在30%~49%;(4)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疼痛㊁关节肿胀等症状表现并无减轻,红细胞沉降率的下降幅度也未超过29%㊂整体有效率=(样本数-无效数)/样本数ˑ100%㊂1.3.2 用药安全性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指标包括白细胞降低㊁肝功能异常㊁皮损和胃肠道反应㊂1.4 数据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 21.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计数数据皆以例(n )㊁率(%)的模式阐述,并采用χ2检验方法㊂以P <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实验价值㊂2 结果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获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获得65.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㊂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情况[n (%)]分组总数显效有效改善无效共计有效对照组234(17.4)6(26.1)5(21.7)8(34.8)15(65.2)观察组235(21.7)10(43.5)7(30.4)1(4.3)22(95.7)χ26.769P<0.052.2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情况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下述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予以对症处理后症状均缓解,复查实验室各项指标皆正常㊂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统计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㊂3 讨论银屑病性关节炎作为一种慢性㊁炎症性病症,其炎症反应会持续存在于发病的始终,并不断造成关节损害,继而导致患㊃814㊃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V o l .32 N o .3 2019表2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分组总数白细胞降低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皮损共计对照组232(8.7)2(8.7)1(4.3)0(0.0)5(21.7)观察组231(4.3)3(13.0)0(0.0)2(8.7)6(26.1)χ20.120P>0.05者逐渐出现四肢小关节肿胀㊁疼痛㊁变形的问题,严重的还会伴发骶髂关节炎与脊柱炎,直接严重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㊂甲氨蝶呤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药物,价格便宜,在银屑病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同时能够起到治疗关节炎㊁皮损的共同作用,虽然可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但缺点在于易于诱发不良反应,包括恶心㊁呕吐㊁肝脏毒性及骨髓抑制等,所以临床应用上要密切注意对患者血常规㊁肝功能的监测[3]㊂柳氮磺吡啶的应用则有助于缓解银屑病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而且其药物机制表明还能有效抑制关节炎的发展,但是临床应用缺点是起效较为缓慢,而且该药中还含有磺胺基,对此过敏的患者要禁用[4]㊂本次实验研究当中我们将上述两种药联合应用起来,旨在达到药效互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获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获得65.2%,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统计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㊂因柳氮磺吡啶的应用会诱发患者发生皮损症状,而甲氨蝶呤的应用,则能在起到控制关节炎症效用的同时,治疗皮损,所以两药的联合应用互补性极强[5]㊂可见,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疗效不仅要确切的优于单一用药,而且治疗安全性也与单独使用甲氨蝶呤相当,这两种药物的价格都较为适中,患者接受度较高,因此联合使用效果极佳㊂综上分析,柳氮磺吡啶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要更优于单一采用甲氨蝶呤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相当,是临床可首选的治疗手段㊂参 考 文 献1 肖伟菊,陶娅,饶朗,等.柳氮磺吡啶与甲氨蝶呤及两者联合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6,9(6):363~365.2 吴晓云,王晓华,李应宏,等.身痛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瘀血痹阻证患者疗效观察.内科,2017,12(4):480~483.3 余效福.雷公藤药酒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48例临床探讨.中外医疗,2015,33(10):103~104.4 贺旭峰,何翔,田广军,等.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甲氨蝶呤口服治疗银屑病关节炎.中医正骨,2016,28(5):61~62.5 张莉.甲氨蝶呤及来氟米特联合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疗效观察.医药前沿,2016,17(4):370~371.T h e r a pe u t i cEf f e c t o f S u l f a s a l a z i n eC o m b i n e dw i t h M e t h o t r e x a t e i n t h eT r e a t m e n t o f P s o r i a t i cA r t h r i t i sX i a n W e i f u ,e t a l(X i n y i P e o p l e 'sH o s p i t a l ,M a o m i n g 525300)A b 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T oo b s e r v e t h e ef f e c t o f s u l f a s a l a z i n e c o m b i n e dw i t h m e t h o t r e x a t e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s o r i a t i c a r t h r i t i s .M e t h o d s :23p a t i e n t sw i t h p s o r i a t i c a r t h r i t i s i nah o s p i t a l f r o mJ u l y 2016t o J u n e 2018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a s t r e a t e dw i t h s u l f a s a l a z i n e a n dm e t h o t r e x -a t e .I na d d i t i o n ,23p a t i e n t sw i t h p s o r i a t i c a r t h r i t i s i nt h es a m e p e r i o dw e r es e l e c t e da s t h ec o n t r o l g r o u p,a n do n l y m e t h o t r e x a t e w a su s e df o rt r e a t m e n t .T h et h e r a p e u t i ce f f e c t sa n d m e d i c a t i o ns a f e t y of t h et w og r o u p sw e r e c o m p a r e d .R e s u l t s :T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i v e r a t ew a s95.7%i nt h e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h i gh e r t h a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i t h65.2%(P <0.05).T h e i n c i d e n c eo fa d v e r s er e a c t i o n sw a s21.7%i nt h e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26.1%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b e t w e e n t h e g r o u p s h a dn o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P >0.05).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o f s u l f a s a l a z i n e c o m b i n e d w i t hm e t h o t r e x a t e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s o r i a t i c a r t h r i t i s i sb e t t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s i n gl em e t h o t r e x a t e ,a n d i t i s s a f e i n t r e a t m e n t .I t i s t h e f i r s t c h o i c e f o r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 .K e y wo r d s s u l f a s a l a z i n e ;m e t h o t r e x a t e ;p s o r i a t i c a r t h r i t i s ㊃914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年第32卷第3期。

注射用甲氨蝶呤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注射用甲氨蝶呤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注射用甲氨蝶呤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宋丽丽;朱立强;杜娟【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16(023)016【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甲氨蝶呤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观察组采用注射用甲氨蝶呤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8%、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甲氨蝶呤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骨性关节炎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总页数】3页(P137-139)【作者】宋丽丽;朱立强;杜娟【作者单位】石家庄风湿病医院风湿科,石家庄050000;石家庄风湿病医院风湿科,石家庄050000;石家庄风湿病医院风湿科,石家庄0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相关文献】1.健膝除痹汤熏洗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J], 戴箴言2.复方骨肽注射液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TNF-α、TIMP-1和MMP-3水平的影响 [J], 谭龙;赵伟华;朱建波3.中医骨科康复方案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J], 李晓4.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李洪峰;梁寒冰5.玻璃酸钠注射液联合青龙摆尾针法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探讨 [J], 陈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魏文南;朱兰;顾鹏
【期刊名称】《西部医学》
【年(卷),期】2010(22)6
【摘要】目的观察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口服甲氨蝶呤5~15 mg/周,对照组患者口服阿维A 0.5~0.65 mg/(kg·d).结果经过6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0%,副作用发生率为12%;对照组总有效率76%,副作用发生率为76%.结论甲氨蝶呤5~15 mg/周治疗银屑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总页数】2页(P1083-1084)
【作者】魏文南;朱兰;顾鹏
【作者单位】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皮肤科,四川,自贡,64300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药剂科,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药剂科,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63
【相关文献】
1.中药地榆槐花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临床观察 [J], 白云静;申洪波;姜德训;安娜
2.甲氨蝶呤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0例临床观察 [J], 邓坚真
3.阿达木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患者3例临床观察 [J], 郑宝庆;王晓华
4.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临床观察 [J], 龙亭
5.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J], 颜令义;张大伟;杨雪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临床观察朱立娟纳世丽(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风湿科攀枝花617000)摘要:目的:观察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仅用维A酸类药物外用。

结果:治疗组治愈ll例,显效9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95%CI=65.6~97.8%);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6例,好转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48.1%(95%CI=29.3~66.9%);两组综合疗效比较(Ⅱ=3.2531,P=0.0015),差异显著。

结论: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外用维A酸类药物,其收益OR=0.13(95%CI=0.04~0.47),NNT=3(95%CI=1.35~3.54)。

关键词:甲氨蝶呤银屑病维A酸类药物中图分类号:R68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2)07-0038-02Clinical observation of Methotrex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tic ArthritisZhu Lijuan Na Shili(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Panzhihua City,Panzhihua China617000)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rapy of Methotrexate on psoriatic arthritis.Method:59cases of sick children suffered from psoriatic arthritis were divided into twogroups randomly.n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Methotrexate.anther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topical tretinoin.Result:In the treatment group ll cases were cured,9cases were excellent.8cases were effective and4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87.5%(95%CI=65.6~97.8%).In the control group2cases were cured,6 cases were excellent,5cases were effectiveand14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48.1%(95%CI=29.3~66.9%). The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H=3.2531,P=0.0015).Conclusion:ne curative effect of Methotrexate with on psoriatic arthriti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opical tretinoin.OR=0.13(95%CI=0.04~0.47),NNT=3(95%C11.35~3.54).Key word:Methotrexate Psoriatic Arthritis Topical tretinoin银屑病关节炎(PA)是一种与银屑病(牛皮癣)有关的炎性关节病,病理改变主要为炎性滑膜炎,病程迁延,易复发,晚期可出现关节强直而致残。

据调查,银屑病的发病率为1.23%,且银屑病关节炎占银屑病的0.69%[1]。

银屑病关节炎病因尚不清楚,由于家族遗传病史,所以考虑有遗传因素。

银屑病关节炎没有传染性,不通过接触传染。

就像其他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和环境因素在疾病发展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2009年9月~2010年4月,笔者采用甲氨蝶呤的方法治疗银屑病关节炎32例,并与仅用西药治疗27例作对照,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符合Moll和Wright的银屑病关节炎(PA)诊断标准[2]:①至少有1个关节炎并持续3个月以上;②至少有银屑病皮损和一个指(趾)甲上有20个以上顶针样凹陷的小或甲剥离;③血清IgM型RF阴性。

1.2一般资料收集符合全部上述诊断标准的该病患者59例,其中银屑皮疹发生在先44例,少关节炎型32例,多关节炎型119例,骶髂关节X线改变16例,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2例,男21例,女11例,男女之比为1.91∶1;皮疹发生年龄14~48岁,病程半年~30年;关节炎发生年龄20~40岁,病程4个月~22年。

对照组27例,男21例,女6例;皮疹发生年龄14~40岁,病程11个月~28年;关节炎发生年龄20~39岁,病程8个月~29年。

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西药治疗采用联合用药,即甲氨蝶呤(MTX)+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NSAIDS选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其中一种,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停用;MTX口服10mg/周,连续3周逐渐加量至最大量20mg/周,3~6个月后减量维持1年。

对照组:维A酸类药物外用治疗。

3疗效观察3.1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皮损全部消退或PASI变化值>90%,关节红肿消退,无活动痛,功能恢复至病前水平,关节畸形可无改善;显效:PASI变化值61~90%,关节红肿消退,活动时偶有疼痛;好转:PASI变化值31~60%,关节红肿疼痛改善;无效:PASI变化值<30%,甚至加重,关节红肿疼痛无改善、功能障碍无进步。

总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

3.2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治疗6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药物不良反应4例出现不良反应,症状表现为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皮疹、ALT升高、WBC下降。

4讨论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般认为,该病与遗传因素、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免疫功能紊乱及外界刺激有关。

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

已证实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巨噬细胞、Th1型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在银屑病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来有人提出,本病是由于某种未知抗原诱发激活T淋巴细胞。

活化后的T细胞可以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如白介素(IL)-1、IL-6、IL-8、IL-12、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从而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增生、中性粒细胞聚集及血管增生[5]。

以前一直认为Th1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证明,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的发病中亦发挥重要作用。

P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该病与遗传因素、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免疫功能紊乱及外界刺激有关。

有学者研究认为,PA患者皮肤和关节滑膜及血浆中高度表达TNF,TNF为介导炎症细胞激活的主要因子,它可以激活一系列的细胞因子,最终导致软骨及骨组织的损伤。

本组88.5%患者关节炎症状发生在银屑病皮疹之后,与皮疹同时或先于皮疹发生分别占6.1%和5.4%。

组别N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321198487.5%对照组272651448.1%在受累关节中,以手(足)远端指(趾)关节和膝关节最常见,其余依次为踝、腕、肘、髋、肩、脊柱等关节,PA的诊断并不困难。

但其治疗至今无特效药物,大多数只能达到近期临床效果而难以根治。

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结合临床经验,循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早期、及时和恰当的药物治疗可以阻止关节损害的进展,对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3]。

甲氨喋呤既可治疗皮损,又可治疗关节炎,常作临床首选。

甲氨蝶呤是最近几年来得到国际公认的、有效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慢性药,其作用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以及甲酰基转移酶的活性,具有免疫抑制以及迅速的抗炎作用,是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常用的基础性药物,且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众多优点。

参考文献[1]全国银屑病流行调查组.全国1984年银屑病流行调查报告[J].中华皮肤科杂志,1986(19):253.[2]Moll JM,Wright V.Psoriatic arthritis Semin[J].ArthritisRheum。

1973(3):55-58.[3]谷东风,曾抗,史麓杰.银屑病性关节炎的循证治疗[J].循证医学,2008,8(2)183·87.白血病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程枫陈苏宁(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215006)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白血病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①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对入选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

②初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分别予CAG,HCAG,DA(3+7)标准方案化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予DOP或DOLP方案化疗,急性杂合性白血病(ABL)予DOAP方案化疗。

结果:①AML患者常见表达抗原依次为:CD13>CD33>CD117>CD38>HLA-DR>CD34>CD64>CD14>CD56>CD7。

②B系ALL主要表达抗原为CD10,CD19及非特异性祖系抗原HLA-DR。

③T系ALL主要表达抗原为CD7,CD5和髓系CD13以及非特异性祖系抗原CD38。

④My+ALL以及Ly+AML预后较差。

结论: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制订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白血病影响因素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73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2)07-0039-02Clinical research of leukemia prognostic factorsCheng Feng Chen Suning(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215006,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se the direction significance of immunological classificiation in estimating prognosis.Method:①Immunophenotypes were examined by FCM in32acute leukemia.②Patients began to receive chemical therapy after diagnosing.We cured myeloblastic(AML)with the projects named as CAG,HCAG,DA,etc,and cured lymphoblastic(ALL)wih DOP,POLP,etc,and cured biphenotypic leukemia(ABL)with DOAP.Results:①Myeloblastic agents were often expressed as follows:CD13,CD33,CD117,CD38,HLA-DR,CD34,CD64,CD14,CD56,CD7in order of decreasing level.②CD10,CD19,HLA-DR agents were highly expressed in B lymphoblastic.③CD7,CD5,CD13,CD38agents were highly expressed in T lymphoblastic.④My+ALL and Ly+AML had a poor prognosis.Conclusion:Immunological classificiation has important value in therapy and prognosis of AL.Key word:Acute Leukemia IInfluencing factorsPrognosisC linical research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因素包括临床特征、形态学、免疫学标记、细胞遗传学改变以及有无其他合并症等[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