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济学第2讲_地租理论
第二章地租理论

4、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的关系
5、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
返回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
1、绝对地租概念: 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
2、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和原因 3、影响资本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因素 4、现代资本主义农业绝对地租的来源
资本主义垄断地租
1、含义:由产品的真正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 地租。 2、真正的垄断价格是由购买者的购买欲和支付能力决定。 而与一般生产价格或产品价值所决定的价格无关。 3、垄断地租分为两种:
新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否定了古典经济学中把生产要素 分为土地、劳动、资本的方法,认为各生产要素的价值由它的 边际生产力决定,从而否认地租是一种剩余。瓦尔拉斯质问: “为什么英国学派要用劳动和资本服务的使用量来确定地租, 而不愿用土地服务的使用量来确定工资和利息?”瓦尔拉斯认 为,“地租、工资、利息、产品价格和生产系数都是在同一问 题以内的未知量;它们始终必须共同地被确定,不能单独地被 确定”。
如何学习地租理论?
应注意四个方面的区别:
1、土地资本利息与(真正)地租的区别 2、土地租金与(真正)地租的区别 3、地租与一般剩余产品的区别 4、地租与借贷资本利息
真正地租 与 投入土地的固定资本的利息 的区别:
使用土地物质本身 为改良而进行的土地资本投入所支付的利息,可能
而支付的报酬
劣等 100 20 200 120 0.6 0.6 120
0
中等 100 20 250 120 0.48 0.6 150 30
优等 100 20 300 120 0.4 0.6 180 60
级差地租Ⅰ的形成及地租量
(二)
地 块
距市场 生产资 运输 资本总 平均利 里程 本投入 费用 支出 润(按
第二章 地租理论与区位理论

大卫李嘉图( ),英国 大卫 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英国 李嘉图 ), 人,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 。 27岁读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岁读亚当斯密的 岁读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地力的差额地租、区位的差额地租、资本的差额地租。 地力的差额地租、区位的差额地租、资本的差额地租。
一、基本理论 城市的定义:人口数量>2000人,产业构成非 (一)城市的定义:人口数量 人 农业人口>50%。 农业人口 。 城市功能:经济中心、政治中心、 (二)城市功能: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 (三)城市土地的特征 1.城市土地日益扩大 城市土地日益扩大 2.城市土地开发经营的集约程度远高于农村土地 城市土地开发经营的集约程度远高于农村土地 3.城市土地区位效益十分敏感 城市土地区位效益十分敏感 4.城市土地对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有很大的依赖性 城市土地对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有很大的依赖性 5.土地面积大小对城市土地利用的限制比较小(向上 土地面积大小对城市土地利用的限制比较小( 土地面积大小对城市土地利用的限制比较小 向下开拓) 向下开拓) 6.城市土地变更使用方向难,惯性大 城市土地变更使用方向难, 城市土地变更使用方向难 7.城市土地质态的低劣化(污染、地下水位下降) 城市土地质态的低劣化( 城市土地质态的低劣化 污染、地下水位下降)
(四)城市地租特点 1.城市地租以农业地租为基础 城市地租以农业地租为基础 2.因位置而形成的级差地租是城市地租的主要形式 因位置而形成的级差地租是城市地租的主要形式 3.商业地租是城市地租的典型形态 商业地租是城市地租的典型形态 4.城市地租具有相当大的垄断性 城市地租具有相当大的垄断性 5.城市地租比农业地租更具积累性 5.城市地租比农业地租更具积累性 6.城市地租具有明显的扩散租与城市房地产开发 地租与城市房地产开发 开发商 政府 课内活动 技能训练 2010年2月初 国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 2010年2月初,国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 月初, 国土地出让收入达到15910.2亿元 。 国土地出让收入达到 亿元 2010年3月6日,财政部部长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透 年 月 日 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为14239亿元,全 亿元, 露,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为 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为 亿元 部纳入地方政府基金预算,专款专用。 部纳入地方政府基金预算,专款专用。 两者相差1671.2亿元。 亿元。 两者相差 亿元 课外活动(作业) 课外活动(作业)
房地产经济学02

第四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一、马歇尔的地租理论
二、克拉克的地租理论 三、赫德的区位地租理论 四、阿隆索的地租理论 五、其他西方经济学家的地租理论
综合练习
一、本章基本概念 地租 级差地租Ⅰ 级差地租Ⅱ 垄断地租 绝对地租
二、本章基本思考题 1.简述西方地租的内涵及其演变历程。 2.简述西方地租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 3.级差地租Ⅰ是如何形成的? 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的关系怎样? 5.简述级差地租Ⅱ形成的丌同情况。 6.简述最劣耕地也有地租的理由。 7.简述萨缪尔森的地租理论。
二、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本身在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 方面的差异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资本主义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剩余价 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
1. 级差地租Ⅰ
级级差地租就是指等量资本投在等面积而等级丌同的土地 上提供的产量丌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是 由土地的肥沃程度或位置差异而引起的。
5=4×3 6=2+3+5 20 40 120 140
绝对地租的产生
四、垄断地租
垄断地租是指由于某些土地具有特殊优越性和稀缺性,而 使农产品能以垄断价格出售。这种由垄断价格所产生的超 额利润而转化成的地租就是垄断地租。 垄断地租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由于对特别优越的自 然条件的垄断而形成的垄断价格,迚而产生超额利润所转 化成的地租;二是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而形成的垄断价 格产生的超额利润所转化成的地租。
个别生 78 78
级差 地租 (元) 12 6 0
A B C
2. 级差地租Ⅱ 级差地租Ⅱ是指由于等量资本连续投在同一块土地上、每 次投资具有丌同生产率所造成的超额利润而形成的级差地 租。
第二章 地租理论与区位理论

第二章地租理论与区位理论(房地产经济学理论的基础)第一节地租理论地租的含义地租是一个经济范畴,是土地使用者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代价,这种代价可以以货币形式、非货币形式,或者由土地使用方提供等价资产或劳动。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地租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同,地租的性质、内容和形式也有很大的差异。
经济学意义上的地租仅指“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那一部分的土地产品地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现在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地租理论---地租的边际生产力理论(1)边际生产力理论投入土地的资本和劳动产生的报酬刚好与生产费用相等时的报酬为边际报酬,边际报酬乘以投入土地的资本劳动量为一般报酬,所投入资本和劳动产生的总报酬减去一般报酬的剩余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地租。
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解释了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三个阶级:土地所有者农业雇佣工人租地农场主(资本家)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实现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是农业资本家为了取得土地使用权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它的本质上是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土地所有权是地租的前提,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得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级差地租级差地租1 2的区别转化时间和方式不同,地租额的高低是在土地出租时在租约中确定的。
地租额一经确定后,在租约有效期间,由农业资本家连续追加投资所生产的超额利润,全部落在农业资本家手里。
但到租约期满后,土地可能产生的级差地租II,在缔结新租约时,就会全部转归土地所有者占有。
绝对地租绝对地租的实体表现为农业中的超额利润来源:一、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的条件下,绝对地租来源于土地产品价值高于其生产价格的差额。
产品价值-生产价格。
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赶上甚至超过工业的条件下,绝对地租只能来源于土地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其价值的差额。
2 地租理论与区位理论

配第( Petty,1623-1687) 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英国古典经济学 的创始人,代表作 赋税论》 的创始人,代表作《赋税论》。配第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 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 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考察了 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 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
报酬量
P20 资本和劳动投入量
(二)地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时期 代表人物 配第 主要观点和贡献 提出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 提出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 土地价格=年租×收益年份。 土地价格=年租×收益年份。 提出“纯产品”学说。 提出“纯产品”学说。 农业中因自然界的帮助而生产的剩余产品(纯产品) 农业中因自然界的帮助而生产的剩余产品(纯产品)以地租的形式归 土地所有者所有。 土地所有者所有。 “纯产品”是由农业劳动者生产出来,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使这部 纯产品”是由农业劳动者生产出来, 纯产品”归土地所有者所有。 分“纯产品”归土地所有者所有。 系统地研究地租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 系统地研究地租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 研究了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建筑地租、第一性地租、 研究了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建筑地租、第一性地租、派生性地租等 。 提出了土地相对肥沃的概念。 提出了土地相对肥沃的概念。 地租来源于生产土地产品的劳动。 地租来源于生产土地产品的劳动。 土地产品的价格决定地租,而不是相反。 土地产品的价格决定地租,而不是相反。 级差地租以土地耕种的下降序列为前提。 级差地租以土地耕种的下降序列为前提。 土地产品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土地产品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地租理论。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地租理论。 只承认级差地租,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 只承认级差地租,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
《地租理论》课件

地租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的实际案例,验证地租理论的应用 效果
地租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预测地租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提出改进建议
01
地租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
地租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案例四:某旅游区土 地资源管理中,通过 地租理论,实现土地 资源的合理开发,提 高旅游收入。
房地产市场分析中的地租理论应用案例
地租理论应用:分析土地价 格、租金水平、供需关系等
案例分析:分析土地价格、 租金水平、供需关系等对房
地产市场的影响
案例背景:某城市房地产市 场
结论:地租理论在房地产市 场分析中的应用效果
垄断地租理论
垄断地租理论是地租理论的一种,主要研究垄断条件下的地租问题
垄断地租理论认为,垄断地租是垄断企业通过控制市场价格和产量获得的超额利润
垄断地租理论认为,垄断地租的形成是由于垄断企业拥有独特的资源或技术,使得其他企业无法 进入市场
垄断地租理论认为,垄断地租的存在会降低社会福利,因为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取超 额利润,而消费者则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商品或服务
01
地租理论的实践案例分析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地租理论应用案例
案例一:某城市土地 资源管理中,通过地 租理论,合理分配土 地资源,提高土地利 用效率。
案例二:某农村土地 资源管理中,通过地 租理论,实现土地资 源的优化配置,提高 农民收入。
案例三:某工业园区 土地资源管理中,通 过地租理论,实现土 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提高企业效益。
公司
地租理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房地产经济学2地租与区位理论

个别生产价 格(元) 126 129 132
社会生产价 格(元) 132 132 132
级差地租I (元) 600 300 0
• 2.级差地租Ⅱ •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农业用地被非农部门大量占用且日益稀 缺,农产品也是许多加工业的基本原料来源,这样社会对农产品的需 求越来越多,推动农业日益采用集约化经营方式。实行集约化经营, 就是要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每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必然会 有差异,只要高于劣等地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就会产生超额利润。这 种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 利润转化的地租就称为级差地租Ⅱ。
• (三)赫德的地租理论 • 美国经济学家赫德(R.M.Huzd)于1963年出版了《城市土地价值原 理》一书,书中论述了区位地租理论。 • (四)萨缪尔森的地租理论 •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保罗· A.萨缪尔森(P.A.Samullson认为:地 租是为了使用土地付出的代价;土地供给数量是固定的,因而地 租量完全取决于土地需求者之间的竞争。他还认为,可以利用地 租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来分配稀缺的资源,而不收取地租会造成缺 乏效率以及不适当的使用方法。 • (五)巴洛维的地租理论 • 美国当代土地经济学家雷利· 巴洛维(R.Barlowe)在他所著的《土 地资源经济学——不动产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地租可以简单地 看作一种经济剩余,即总产值或者总收益减去总要素成本或者总 成本之后余下的那一部分。各类土地上的地租额取决于产品价格 水平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教学建议】
1.结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地租 理论的不同阐述进行授课。 2.针对区位理论的学习,建议利用多媒体课 件进行有关区位选择的图形演示。
案例导入
麦当劳和肯德基的选址经
房地产经济学第二章)

一、城市级差地租
城市土地的空间位置,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基础设施
完善程度、集聚程度、地质水文状况、环境等区位因素,是影
响城市级差地租的决定性因素。
城市级差地租Ⅰ:由土地位置引起的相对较高的利润,在一定 条件下,会转化为地租。
城市级差地租Ⅱ:连续投资直到建筑边际,由此产生的建筑产
品总价值与总建筑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构成业主的超额利润。
PPT文档演模板
房地产经济学第二章)
一、威廉·配第的地租理论
地租是一块土地的耕作者从他的收获之中扣除了自己的种 子、口粮及换取其他生活必需品所需要的产品部分后剩下 的谷物,即所得到的剩余就是这块土地一年的地租。靠近 人口稠密地方的土地,相对于土质相同而距离较远的土地, 由于土地产品运输费用的节约,能产生较多的地租。如果 用更多的劳动改良土地,使土地丰收,地租会因收成的增 加超过所使用劳动的增加而上涨。谷物需求增加,价格即 上涨,因而生产谷物的土地的地租也上涨。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不可移动性和土地质量的差异性是产生 地租的原因。
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的不同产生地租的差异。 地租是为使用土地原生产力而支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产品。
PPT文档演模板
房地产经济学第二章)
•第二节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
资本主义地租,是租地农场主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 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土地 所有权的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土地所有 权是地租的前提,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得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投入土地的资本和劳动,是由陆续使用的等剂量构成的。在陆续投入 的过程中,陆续使用的各个等剂量所产生的报酬会出现递增、递减或 者增减交替的过程。我们把所产生的报酬刚好与耕作者的生产费用相 等的剂量,称为边际剂。它所产生的报酬称为边际报酬。投入土地的 总剂量数乘以边际报酬,得到所投入资本和劳动的一般总报酬。所投 入资本和劳动产生的总报酬,超过这个一般总报酬,超过的部分就是 土地的剩余生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地租。
大学课程《房地产经济学》PPT课件:第二章 地租理论与区位理论

第四节 土地区位理论
(三)城市土地利用的原则和功能分区
• 1.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 基本原则就是“最高最佳利用原则”。在竞争是充分而完全的情况下,土地最
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十二五”规划教 材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规划教材
第二章 地租理论与区位理论
目录
目录
1
地租理论概述
2
马克思地租理论
3
城市地租理论
4
土地区位理论
5
土地的区位利用
第一节 地租理论概述
一、基础理论
(一)地租概念
• 地租作为一种经济范畴,不仅反映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一般经济利益关 系,而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 在土地方面的直接体现。
二、理论应用
(一)能力培养目标
• 1.学生应该了解马克思的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理论 • 2.学生应该熟悉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
(二)实训项目
第三节 城市地租理论
一、基本理论
(一)城市地租及其形态
• 1.城市地租的含义 • 城市地租是指住宅经营者或工商企业为建筑住宅、工厂、商店、银行、娱乐
场所,租用城市土地而交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 • 2.城市级差地租 • 城市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也是土地等级不同。 • 3.城市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 • (1)城市绝对地租 • (2)城市垄断地租
终归属于用途最佳的方向且出价最高的使用者。 • 2.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 • (1)商业区。 • (2)理论应用
房地产经济学第2讲_地租理论

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之和,其量的最低限则是作为农业用 地(优等)时的全部地租。
至少等于与最边缘城市土地相邻农地上的农业地租。
④、城市垄断地租:像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等极为 稀缺的商业黄金地段上进行经营,可获特别高的超额利 润。由于土地所有者对这种求过于供的珍稀土地的垄断, 这种超额利润就转化为垄断地租。
(3)绝对地租(农业)
定义:由土地所有权存在所决定的不论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 必须交纳的地租成为绝对地租。 农产品按劣等土地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出售,但实际是农产 品市场价格是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这样,劣等土地除能提 供平均利润外,还有一个余额,这个余额就形成了绝对地租, 被土地所有者占有。
形成原因:土地所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 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土地产品市场价格高于社会 生产价格的一个差额,这个差额转化而形成地租。 资本主义农业绝对地租的来源:由于资本主义农业有机构成 低于社会平均资本的构成,在对劳动的剥削程度相等时,将 会比等量的社会平均资本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生成 出更多的利润。
0 60 180
B、级差地租Ⅱ: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等量资本,各等 量资本之间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形成的地租
土地 等级 投入 资本 平均 产量 利润
个别生产价格
全部产品 单位产品
社会生产价格
全部产品 单位产品
级差 实际 地租 利润 Ⅰ Ⅱ
劣
50
50
10
10
1
2
60
60
60
30
60
35共56学时12212018一房地产经济学概述二地租理论三区位理论四房地产价格五房地产市场六房地产经济波动七房地产产权九房地产税收制度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八房地产制度12212018城市地租理论房地产经济学第二版21世纪房地产系列教材12212018古典经济学时期流行的地租理论
地 租 理 论

西方经济学
具体地说,导致地租上升的原因主要有:生产技术不 断进步,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有所提高;城镇化不断推进, 土地被不断占用,从而导致人们对土地需求的增加。
五、准租金、经济租金
按照上面的定义,地租是当土地供给固定时的土地使用 价格。在很多情况下,不仅土地可以被看成是固定不变的, 还有许多其他资源都可以被看成是固定不变的,例如,短期 内厂房的供给是固定不变的。这些固定不变的资源也有相应 的使用价格,这种使用价格显然与地租非常类似。我们把这 种供给数量同样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叫做“租 金”。换句话说,地租是所考虑的资源为土地时的租金,而 租金则是一般化的地租。为了进一步研究租金,我们把它分 为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四、地租的决定
与工资一样,地租是由土地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 的。土地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土地的价格, 如下图所示。
在上图中,横坐标为土地数量N,纵坐标为地租R,土 地需求曲线D0、D1与土地供给曲线S的交点E0、E1是土地 市场的均衡点,各自对应的地租为R0、R1。当需求曲线由 D0上升到D1,地租也由R1上升到R2。可见,地租R完全取 决于需求曲线D的位置,即地租随着需求曲线的上升而上 升,随着需求曲线的下降而下降。如果需求曲线下降到 D变,但是在现实生活 中也有特殊情况。例如,人们填海造田、变沙漠为良田,从 而增加了土地的供给;又或者因为土地沙化,从而减少了土 地的供给。
这里土地供给曲线为直线还包含一个假设,即假设土地这 种生产要素没有自用用途,只有要素供给用途。如果假设土 地这种生产要素既有自用用途,又有要素供给用途,那么土 地的供给曲线就不会是垂直的,而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二、土地供给
土地供给是指在各种可能 的地租下,人们愿意提供的土 地数量。前面假定土地的自然 供给即自然赋予的土地数量是 固定不变的,所以土地的供给 曲线为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如 右图中S曲线所示。在右图中, 横坐标为土地数量N,纵坐标 为地租R,供给曲线S表示:不 管地租R为多少,土地的供给 量恒为N0。
房地产经济学2010第2章地租理论

不行 地租 是不 是与 产品 价值 无关 的加 价?
那你得把地 租定的低点
你的地那么差 就别要地租了, 白让人种算了
那不行,再 差也要交地 租,现在粮 食供不应求, 我不怕租不 出去! 许远明
cqxym@
• 2、绝对地租
– 马克思把这种只要使用所有者的土地绝对需要支付的 地租称为绝对地租 – 绝对地租的实体表现为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有 两种不同的情况: » 一是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 的条件下,绝对地租来源于土地产品价值高于其 生产价格的差额。 » 二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赶上甚至超过工业的条件 下,绝对地租只能来源于土地产品的市场价格高 于其价值的差额。
许远明 cqxym@
租地农场 主和地主 谈判,租 用地主的 土地。 租地农场主 雇佣农业工 人。 租地农场主 组织农业工 人生产。
租地农场主向 地主交地租
许远明 cqxym@
• 1、级差地租 • 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 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 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由于 这种地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故称为级差地租。 • 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 定的,于是,经营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可以获得 平均利润,而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 由于土地生产率高,形成一定量的超额利润,这 个超额利润就转化为级差地租。
许远明 cqxym@
5元1把
咱们的成本就 是5元啊?
没有办法, 现在市场上 的生产价格 就是5元, 否则咱们就 卖不出去!
在我土地上 生产的产品 就可以按高 于生产价格 的价格卖
许远明 cqxym@
生产部门 资本有机 剩余价值 平均利润 产品价值 产品社会 绝对地租 P`=20% 构成(元)(元) (元) 生产价格 (元) M`=100% (元) 工业 80C+20V 20 20 120 120 0
房地产经济学讲义PPT课件第2讲 土地与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其用途、年限和其他条件,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城市
规划、建设、房产管理部门共同拟订方案,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
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实施。
•
土地使用权出让采取拍卖、招标或挂牌出让的方式。目前对经营性土地
已经禁止协议出让。
18
##土地出让金
• 土地出让金和税费占房价五成以上。2019 年达到31500亿元的历史高点。 2019年城市 地价监测结果显示,全国29个重点城市的 地价房价比均值为31.8%,而土地成本占 房产销售价的比值也在不断上涨。
• 2009年被刷新:一位匿名买家以9100万的价格买下位于古北臻园的一栋七百多平米 的别墅,按产权面积算,成交价达19万元/平米。
13
四城市土地资源配置
• 一、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
• (一)集约高效利用土地 • (二)有利于节省社会成本 • (三)是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化的基础性条件 • (四)是发挥城市集聚效应的前提 • (五)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要求
• ⑥ 所有权:指所有者对其所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 收益、处分的权利。
• ⑦ 不动产租赁权:指土地所有权人及使用权人,出租给 承租人并收取租金的权利。
• ⑧ 典权:指支付典价,占有他人不动产为使用收益的权 利。(典权人、出典人、典物、典价)
• ⑨ 共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共同享有同 一个不动产所有权的法律状态。
地貌、气候、土壤、地下水和植被等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历史自然综合
体。
•
它是地球陆地表面大气对流层以下,地下水作用下限以上,包括
地质、地形地貌、气候、地表水和地下水、土壤和植被等各种自然环 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所形成的历史自然综合体。
精华版地租地价理论课件

03
地租地价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空间布局的形成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土地价格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质量。
地租地价理论是土地资源价值评估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我们合理评估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土地资源价值评估
通过地租地价理论的指导,我们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详细描述
地价是土地权利的价格表现,反映了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属性。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价会受到供求关系、经济环境、政策法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的特点。
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行政因素等。
总结词
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金融市场等,社会因素包括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社会稳定性等,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行政因素包括土地政策、城市规划、税收政策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地价的形成和变化。
总结词
03
地租地价理论的应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城市规划中的地租地价理论应用
01
在城市规划中,地租地价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土地价格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土地利用规划
02
通过地租地价理论,我们可以分析不同类型土地利用的合理性,以及如何通过规划来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空间布局
总结词: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地租地价理论在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应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THANKS
感谢观看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地租地价理论可以为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政府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和法规,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房地产经济学

3.2.3城市地租的特性 1.城市地租在量上一般应高于农业地租。 2.区位级差地租是城市地租的主要形式。 3.商业用地地租是城市地租的典型形态。 4.城市地租具有相当大的垄断性。 5.城市土地投资的地租效应具有明显的
外部性。
3.3区位理论
3.3.1区位的概念 区位是在(自然地理)位置的基础上,更加
4)有便利的购物、出行条件。
5)有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包括完善的文化 娱乐设施、健康积极的风俗习惯和良好的治安 状况。
6)具有较高的增值潜力。
克里斯泰勒也提了一系列假设条件:①地域 是—个均—的平原,避开了自然地形和人工障 碍的影响,土地肥沃,资源、人口和收入分布 均匀,对货物需求、消费方式都是一致的。② 有一个统—的交通系统,交通费和运距成正比, 朝各个方向移动都可行。③居民及其购买力的 分布是连续和划一的。④消费者的活动具有空 间上的合理性,即遵循员短距离原则。
2.级差地租 城市地租,主要表现为级差地租。
城市级差地租Ⅰ是投在地理位置不同的 城市土地上的等量资金具有不同的生产 率的结果。
城市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城市土 地上连续投资具有不同收益的结果。
3.垄断地租
所谓城市垄断地租,是指由于城市中某 些特殊地块具有稀有功能,由对这些稀 有功能的垄断所带来的生产经营商品的 垄断价格所形成的垄断超额利润转化成 的地租。
图3.4 六边形城市空间分布模型
由于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将商业服 务业的布局区位和中心城镇聚落地分布 有机地加以统一考察,并最终推导出一 定区域内中心地(或城市)职能等级、数量 和空间分布的系统理论,因此也被称之 为聚落区位论或城市区位论,并成为其 后广泛开展的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中的 城镇体系布局规划的极具影响力的基础 理论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60 180
B、级差地租Ⅱ: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等量资本,各等 量资本之间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形成的地租
土地 等级 投入 资本 平均 产量 利润
个别生产价格
全部产品 单位产品
社会生产价格
全部产品 单位产品
级差 实际 地租 利润 Ⅰ Ⅱ
劣
50
50
10
10
1
2
60
60
60
30
60
(1)城市级差地租
施完善程度、集聚程度、地质水文状况、环境等区 位因素,是影响城市级差地租的决定性因素。
① 、 城 市 级 差 地 租 ② 、 城 市 级 差 地 租 ③ 、 城 市 绝 对 地 租 ④ 、 城 市 垄 断 地 租 ⑤ 、 区 位 地 租
城市土地的空间位置,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基础设
单 产 价 格 绝对地租
价值 社会(一般) 生产价格
级差地租
个别生产价格
土地肥沃程度逐渐递增
图2—1 绝对地租概念
四、垄断地租
垄断地租:是由产品的真正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 而形成的地租。 垄断地租可以分为两种: 由于土地所有权垄断,不付地租在未耕地上进行投资受 到限制,以至土地产品按照高于它们价值的垄断价格出 售,由此而形成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由于某一土地的独特的自然特性,所生产出的产品具有 较好的口味或其他质量特征,以至于能够以超出价值基 础的垄断价格出售,由这种垄断价格产生的超额利润转 化为垄断地租。
第三节
报酬量
a′ a b
新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f h g c △d d
e
o
资本和劳动投入量
图2—2 边际生产力地租的形成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二、稀有地租和级差地租 如果地租被看成土地服务总价值,超过所有 土地在按照边际利用时所提供的总服务价值的差 额时,地租就是级差地租。 土地所提供服务的价格,由服务总量的自然 稀缺性和对这些服务的需求即供求来决定,而地 租最容易被看成这种稀缺价格总量和产品生产成 本总量之差,因此它一般又被视为稀有地租。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时 期 代表 人物
威廉·配第 土地价格=年租×21。 弗朗索 瓦·魁奈
杜尔阁
17世 纪中 叶到 19世 纪初 提出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 提出“纯产品”学说。 农业中因自然界的帮助而生产的剩余产品(纯产品)以地租的形式归土地所有 者所有。 “纯产品”是由农业劳动者生产出来,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使这部分“纯产 品”归土地所有者所有。
三、区位理论
八、房地产制度
四、房地产价格
九、房地产税收制度
五、房地产市场
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房地产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房地产系列教材
第二章 地租理论
重点问题
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城市地租理论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古典经济学时期流行的地租理论: 地租剩余理论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没有剩余劳动→土地统一公有→没有地租
奴隶社会→有剩余劳动→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为奴隶主所有→也 没有地租
封建社会→生产力提高→剩余劳动增加,农民在地主所有的土地 上劳动,产生封建地租 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现代地租;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历史前提。 社会主义:以前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归集体经济组织所 有;现在,主要进行承包,因此存在地租。
主要观点和贡献
系统地研究地租理论的古典经济学家。 亚当·斯密 研究了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建筑地租、第一性地租、派生性地租等。
提出了土地相对肥沃的概念。 詹姆斯·安 地租来源于生产土地产品的劳动。 德森 土地产品的价格决定地租,而不是相反。
威斯特
级差地租以土地耕种的下降序列为前提。 土地产品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其基础是农业地租,即农业用地时的全部地租,也是绝
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之和,其量的最低限则是作为农业用 地(优等)时的全部地租。
至少等于与最边缘城市土地相邻农地上的农业地租。
④、城市垄断地租:像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等极为 稀缺的商业黄金地段上进行经营,可获特别高的超额利 润。由于土地所有者对这种求过于供的珍稀土地的垄断, 这种超额利润就转化为垄断地租。
120
60
60
10
0
0
70 60 0
中
追加50
10
1.5
60
40
90
60
40
30
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的关系:
级差地租Ⅰ是级差地租Ⅱ的基础和出发点。 从历史上看,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反映着资本主 义农业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从形成过程看,级差地租Ⅱ的产生是以同一块土地上 连续投资的生产率高于劣等地的生产率为前提的。
Ⅰ
Ⅱ
①、城市级差地租Ⅰ:由于土地位置引起的相对 较高的利润转化为地租。 ②、城市级差地租Ⅱ:在城市一定面积的某土地 上,在投资界限范围内连续追加投资,建筑面积 由小到大,建筑产品的价值增加,直到建筑边际, 由此产生的建筑产品总价值与总建筑生产成本之 间的差额,转化为地租,即为地租Ⅱ。
③、城市绝对地租:在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的条 件下,所有土地使用者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即城市土地 使用者所必须缴纳的最低额度的地租。
第二节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和贡献
把劳动价值论贯彻到地租理论的始终。
资本主义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之一。
19世纪下半叶 马克思 恩格斯 地租分为3种形式: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 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
第二节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
资本主义地租,是租地人为了得到使用自己资本的生产经营场 所(土地),要在一定期限内按契约规定, 而支付给土地所有 者的一个货币额,是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
垄断地租:来自于特别优越的位置;不是来自于商品的 垄断价格。(但这一理论在今天有待商榷)
⑤、城市区位地租:城市居民对距城市中心不同距离位置土地 的地租支付能力(意愿),称为居住竞租能力曲线:
a:住宅 b:商业 c:工业
地租 区位地租
地租
a
b
c
距市中心距离
距市中心距离
Land Price (rent gradient) and Spatial Structure 级差地租与空间结构
A、级差地租Ⅰ:是由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位置差异引起的:
个别生产价格 社会生产价格
土地 等级
投入 资本
平均 产量 利润
全部产品 单位产品 全部产品 单位产品
级差 利润 地租
劣 中 优
50 50 50
10 10 10
1 2 4
60 60 60
60 30 15
60 120 240
6பைடு நூலகம் 60 60
10 70 190
租地人取得平均利润,土地所有人取得超额利润,即地租。 地租包括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
(1)产生地租的条件 两个直接条件:
1)社会生产力有一定发展,出现剩余劳动;
2)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土地所有权是地租的前 提,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得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1)产生地租的条件
上半叶
杜能(屠能) 马歇尔 威克斯蒂德 克拉克 20世纪初到20 世纪下半叶 胡佛 阿兰索
创立均衡价格论。 地租只受土地需求的影响而决定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
生产要素价值由边际生产力决定,否认地租是一种剩余 地租是土地这个生产要素对产品的生产所作的一种贡献。 地租是一种“经济盈余”。 建立了竞价曲线理论。这种理论同时处理不同类型土地使用 的竞标。 解决了城市土地地租、地价的计算问题。
瓦尔拉斯
哥德伯戈 钦洛依
地租、工资、利息、产品价格和生产系数必须共同被确定。
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对城市地价进行分析。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一、边际生产力地租理论
投入土地的资本和劳动,是由陆续使用的等剂量构成的。 在陆续投入的过程中,陆续使用的各个等剂量所产生的报酬会 出现递增、递减或者增减交替的过程。 我们把所产生的报酬刚好与耕作者的生产费用相等的剂量,称 为边际剂,它所产生的报酬称为边际报酬。 投入土地的总剂量数乘以边际报酬,得到所投入资本和劳动的 一般总报酬。 所投入资本和劳动产生的总报酬,超过这个一般总报酬。 超过的部分就是土地的剩余生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地租。
五、建筑地段地租和矿山地租
建筑地段地租和一切非农业用地的地租一样,是 由真正的农业地租调节的。位置对其级差地租具 有决定性的作用。 矿山地租的决定方法和农业地租是完全一样的。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地租理论
时期 代表人物
萨伊 19世纪
主要观点和贡献
提出“三位一体”的分配论:工资是劳动的补偿;利息是资 本的补偿;地租是使用土地的补偿。 创建农业区位论。 主要研究级差地租I中由于位置的优劣不同而产生的地租。
定义:产生于支配着可垄断自然力的个别资本的个别生产价格和投入
该生产部门的一级资本的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级差地租。
来源:由于经营较好土地企业的个别生产价格与由经营劣等地企业的
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是 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根据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不同,又可以 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两种形式。 级差地租Ⅰ是由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位置 差异引起的。 级差地租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等量 资本,各等量资本之间的生产率不同所产生 的超额利润转化形成的地租。
只承认级差地租,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