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合集下载

儿科护理学免疫缺陷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免疫缺陷病患儿的护理
严重新生儿败血症易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功能暂时性低下易发生化脓性感染
胎儿和新生儿有产生IgM的B细胞,但无产生 IgG和IgA的B细胞。
分泌IgG的B细胞于2岁时,分泌IgA的B细胞于 5岁时达成人水平。
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类别,其转运过程为 主动性。 大量IgG通过胎盘发生在孕娠后期。
单核/巨嗜细胞
新生儿发育已完善,但因缺乏补体、辅助因子, 其趋化、黏附、吞噬、氧化杀菌均较成人差。
新生儿接触抗原或过敏原的类型和剂量不同直接 影响单核/巨嗜细胞,将影响新生儿日后的免疫 状态。
中性粒细胞
出生时(15-20)×109/L 6-12小时(21-28)×109/L 1周后12×109/L 婴儿期10×109/L 8岁接近成人水平
7 岁-
6.09~12.85 0.52~2.16 0.67~2.46
12 岁-
6.98~14.26 0.92~2.50 0.56~2.18
15 岁~18 岁 7.54~16.02 0.89~3.24 0.72~2.28
儿童感染增加的几个时期
早产
足月 6月龄 入托幼机构
病例
患儿 男 15个月 于生后8月、12月患肺炎2次,给予 抗感染治疗后,均于2周后治愈出院。本次因右踝部虫咬 后皮肤化脓持续不愈而要求免疫学检查。
临床特点:
男,5-6月龄以后,反复化脓性细菌性感染
免疫学特征
几乎没有生成抗体的能力
各类免疫球蛋白浓度低下 IgG < 2g/L ( <200mg/dl ) IgA <0.02g/L ( <2mg/dl ) IgM <0.1g/L ( <10mg/dl ) 循环B细胞显著减少,通常占淋巴细胞0.5%以下

小儿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小儿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免疫系统的健- 定期监测IgE水平,并根
据医生的指导使用抗过敏药物 。
- 学习和教育患儿及家长 如何应对过敏反应,包括使用 紧急救援药物如肾上腺素自动 注射器。
护理计划
防止感染: - 注意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保
持皮肤清洁等。 - 避免接触已知感染源,如病毒、
细菌等。 - 定期进行免疫接种,以增强患儿
小儿高免疫球 蛋白E综合征 病人的护理
目录 概述 护理计划 并发症管理
概述
概述
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是一种免 疫系统异常的疾病,主要特征 是血液中IgE水平的显著升高。
小儿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是该 疾病在儿童中的表现,需要特 别的护理和管理。
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
记录病史和症状: - 详细记录患儿的个人病史,家族
病史,以及病情表现和变化情况。 - 要特别关注过敏史、反复感染、
皮肤病变等情况。
护理计划
保持环境清洁: - 维护患儿的生活环境清
洁,降低暴露于过敏原或有害 物质的机会。
- 定期清洁床铺、枕头和 衣物,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护理计划
给予适当营养: - 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制定
患儿的饮食计划。 - 确保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以支持
的免疫力。
并发症管理
并发症管理
过敏性疾病的预防: - 避免过敏原的接触,如
花粉、宠物皮屑等。 - 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
及早发现和处理过敏反应。
并发症管理
支持性治疗: - 对于出现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疾病
的患儿,要及时给予支持性治疗。 - 包括补液、解热、控制症状等。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定义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是一种罕见 的免疫系统疾病,主要影响儿童,表现为淋巴细 胞的异常增生。
该疾病可能导致淋巴结、脾脏和肝脏肿大,且可 能伴随免疫系统的异常功能。
什么是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
病因
该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环 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
某些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在疾病的发生 中起到一定作用。
通过教育和沟通,增强家属对疾病的理解和应对 能力。
谢谢观看
患者的护理目标是什么?
支持性护理
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焦虑和 不适感。
护理人员应与家属保持良好沟通,提供必要的信 息和指导。
患者的护理目标是什么?
营养管理
确保患者营养均衡,提供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增 强免疫力。
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科学合理的护理对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 综合征患者的康复起着关键作用。
护理人员需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 养。
总结与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应加强对该疾病的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 方法和护理措施。
多学科合作将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整体护理水平。
总结与展望
患者家属的支持
患者家属的支持和配合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 环节。
药物选择
根据医生的建议,为患者制定合适的药物治疗方 案,常用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
定期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
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药物管理
确保患者按时服药,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并与医 生沟通调整剂量。
护理人员应教育患者及家属了解药物的作用和注 意事项。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37)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37)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是A、阿司匹林B、丙种球蛋白C、双嘧达莫D、青霉素E、链霉素2、关于川崎病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主张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抗炎B、有心肌损害者给予ATP、COAC、注意休息供给足够水分和营养D、首选阿司匹林抗凝E、发生动脉瘤高危因素的病儿可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滴注3、川崎病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案为A、糖皮质激素B、阿司匹林C、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D、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E、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4、下列不是川崎病常见症状的是A、眼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B、化脓性淋巴结炎C、口腔黏膜弥漫充血和草莓舌D、持续高热E、手足肿胀和脱皮5、JIA少关节型侵犯关节在A、4个以内B、5个以内C、5个或5个以上D、6个以内E、6个以上6、治疗早期JIA必不可少的药物是A、萘普生B、羟氯喹C、甲氨蝶呤D、泼尼松E、硫唑嘌呤7、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易尽早使用激素的情况是A、高烧不退B、伴有心肌炎C、病情反复复发D、伴有严重并发症的重症JRDE、病情进展快8、儿童类风湿病治疗原则不包括A、减轻症状B、消除症状C、预防并发症D、保持关节功能E、维持正常生活9、抗风湿治疗的主要药物是A、肾上腺皮质激素B、维生素AC、维生素CD、青霉素E、维生素K10、抗风湿药物治疗,正确的是A、症状好转即可停用激素B、心脏炎时易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激素总疗程一般不可太长,应在4周以下D、停用激素之前要用镇静剂治疗量接替E、阿司匹林在关节肿痛消失后可停药11、风湿性心脏炎患者,抗风湿治疗疗程是A、1~2wB、3~4wC、4~8wD、8~12wE、12~15w12、抗风湿治疗,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指征是A、心脏炎B、多发性关节炎C、舞蹈病D、皮下结节E、环形红斑1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危及生命的是A、失血性休克B、消化道出血D、血尿E、贫血14、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皮疹B、淋巴结肿大C、关节疼痛D、发热E、动脉瘤15、皮质激素对哪种紫癜最为有效A、关节紫癜B、腹型紫癜C、上肢紫癜D、紫癜性肾炎E、血管性紫癜16、风湿热小儿在停用激素之前预防激素停药反跳需要用A、红霉素B、氯霉素C、链霉素D、阿司匹林E、长效青霉素17、风湿热患儿长期应用药物预防链球菌感染是为了A、控制病灶感染B、预防呼吸道感染复发C、防止关节畸形D、防止心脏继续损害E、预防风湿性心脏炎复发二、A21、患儿男,10岁,因发热7天,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

一例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护理案例分享讲课

一例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护理案例分享讲课

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缩短治 疗过程,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04
CATALOGUE
小结
小结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由于作用于神经 元蛋白并影响神经递质传递及兴奋性的 自身免疫性抗体所致,系自身免疫性反
应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
神经病理学上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 胞浸润脑实质,并在血管周围形成袖套
样结构为主要表现。
指导并督促家长1~2小时翻身一次并做好记录;翻身时避免推、拉、拖等动作;必 要时可使用美皮康敷料贴在受压部位,预防非预期压疮的发生。
精神行为异常的护理
早期接触患儿时,要加强看护,严密观察病情动态,远离尖锐物品,拉 好床栏,预防跌倒坠床,防止走失。
患儿狂躁不安,必要时遵医嘱给镇静药。四肢不自主运动增多或肌张力 高的患儿,护士在床边加海绵样床挡,备好约束带,约束时松紧适宜,
一例儿童自身免 疫性脑炎的护理
汇报人:某某某 2023-11-23
contents
目录
• 病例介绍 • 护理评估 • 护理措施 • 小结
01
CATALOGUE
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
患儿,男,11岁,因“头痛、抽搐2 周,精神行为异常伴意识障碍 4天” 入院。
入院查体:T 37.6℃,P70次 /分,R 20次 /分,BP 120/77mmHg,WT 35kg,神志不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发育正 常,营养中等,格拉斯评分8分( E2V1M5)。
病室内每天使用消毒液擦拭地面3次,紫外线消毒空气2 次,30分钟/次。
心理护理
01
02
03
04
本病患儿病程较长,花费巨大 ,病情恢复缓慢,家属心理和
经济压力巨大。

儿科 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紫癜患儿护理课件

儿科 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紫癜患儿护理课件

03
如发现宝宝的病情有任何异常变化,如出现新的症状、症状加
重等,应及时就医。
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监测病情
定期随访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宝宝的恢复情况,及 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宝宝的恢复情况,医生可以适时调整治疗方 案,以促进宝宝的康复。
提高家长护理能力
通过随访,家长可以向医生请教护理中的疑问, 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家庭护理要点
01
02
03
04
保持皮肤清洁
每天给宝宝洗澡,保持皮肤清 洁干燥,避免皮肤感染。
避免接触过敏原
尽量避免宝宝接触可能引起过 敏的物质,如某些食物、花粉
等。
合理饮食
遵循医生的饮食指导,保证宝 宝获得充足的营养。
适量运动
在宝宝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 ,鼓励宝宝进行适量的运动,
增强体质。
THANKS FOR WATCHING
方案。
心理护理
与患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给予关心和支持。
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增强治疗信心。
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儿,采取适当的安抚措施,如抚摸、拥抱等,以缓解其紧张和 焦虑情绪。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肾脏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定期监测尿常规
注意关节肿胀和疼痛情况,保持患肢 功能位,适当进行关节活动。
对于腹痛患儿,注意观察疼痛部位、 性质和程度,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镇痛 措施。
饮食护理
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
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对于有消化道出血的患儿,遵医 嘱禁食或少量进食,及时补充营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护理常规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护理常规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护理常规一、概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临床表现】大多数患儿发病前1~3周常有急性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常有发热;以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为突出表现,多为皮肤针尖大小出血点,或瘀斑、紫癜;常有鼻衄、齿龈出血;偶见便血、呕血、血尿和颅内出血。

出血严重者可伴贫血。

【特殊检查】血象、骨髓象、血小板抗体测定。

【治疗要点】预防创伤出血、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血小板和红细胞等。

二、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出血。

2、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应用致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1)观察皮肤瘀点(斑)变化,监测血小板数量变化。

当外周血血小板<20x10/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

故对血小板极低者应严密观察有无出血情况发生。

(2)监测生命征,观察神志、面色,记录出血量。

如面色苍白加重,呼吸、脉搏增快,出汗,血压下降提示失血性休克:若患儿烦躁、嗜睡、头痛、呕吐,甚至惊厥、昏迷、颈部抵抗等提示颅内出血;若呼吸变慢或不规则,双侧瞳孔不等大,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可能合并脑疝。

如有消化道出血常伴腹痛、便血:肾出血伴血尿、腰痛。

2、止血护理口、鼻粘膜出血用浸有1%麻黄素或0.1%肾上腺素的棉球、纱条或明胶海绵局部压迫止血。

无效者,可请耳鼻喉医生会诊,以油纱条填塞,2~3天后更换。

严重出血者遵医嘱给止血药、输同型血小板。

3、避免损伤(1)提供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床头、床栏用软垫子包扎,忌玩锐利玩具,限制剧烈运动。

(2)尽量减少肌肉注射或深静脉穿刺抽血,必要时延长压迫时间,以免形成深部血肿。

(3)禁食坚硬、多刺的食物,防止损伤口腔粘膜及牙龈出血。

(4)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大便时腹压增高而诱发颅内出血。

4、预防感染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

保持出血部位清洁。

注意个人卫生。

5、心理护理出及止血技术操作均可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不合作、烦躁、哭闹等。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课件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课件

长缺乏风湿热患儿护理的相关知识)等。
03
川崎病
这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护理诊
断应注意体温过高、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潜在并发症(如心血管并发
症)等方面。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01
针对患儿的具体病情,结合护理 诊断,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确保各项护理措施细致入微,并 符合患儿的实际需求。
VS
分类
免疫性疾病可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 缺陷病两大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 统误攻自身组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 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缺陷病则是由于免 疫系统发育不全或功能障碍,导致对病原 体易感,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 疫缺陷病等。
免疫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免疫性疾病在儿科中的发病率逐 年上升,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
03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 理诊断与计划
常见免疫性疾病的护理诊断
01
过敏性紫癜
此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炎、腹痛及肾损害。对于这类患儿,护
理诊断需关注皮肤完整性受损、疼痛、潜在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紫
癜性肾炎)等方面。
02
风湿热
这是一种由咽喉部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
风湿性疾病。主要护理诊断包括心身障碍、活动无耐力、知识缺乏(家
患儿的疼痛状况。
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按时给患儿服用免 疫抑制剂、消炎镇痛等药物,
缓解免疫反应和疼痛。
非药物治疗
采用物理疗法、心理支持等非 药物治疗方式,帮助患儿缓解
疼痛和压力。
症状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如 发热、皮疹等,及时报告医生
并调整治疗方案。
05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护理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护理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护理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ildhood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简称ITP)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血液疾病,其特征是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容易导致皮肤和黏膜瘀点、瘀斑或出血,并且容易引发严重的出血风险。

以下是儿童ITP的护理措施。

1.安全护理:由于儿童ITP患者易出现出血现象,需要保持环境的清洁整齐,防止在生活中发生擦伤、磕碰等事故。

同时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受凉或感染,因为感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对于年幼的患儿,家人还应对他们进行密切的监护,确保他们的安全。

2.个人卫生:患儿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身体清洁。

指导他们洗手并让他们避免接触与感染有关的物品。

为了避免毛刺或尖锐物品刺激皮肤,患儿应穿着柔软舒适的衣物,尽量避免穿戴过于紧身的衣物。

3.饮食调理:儿童ITP患者的饮食应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等,可以增加血小板的生成和凝血功能。

推荐食物包括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牛奶、鸡蛋等。

此外,需要避免摄入过多的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5.注意休息:为了减少内在的出血风险,患儿需要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以减少身体受伤的可能性。

6.心理护理:儿童ITP患者常常因为病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怀和支持。

家人应耐心倾听患儿的心理困扰,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并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此外,可以适度开展一些适合患儿参与的娱乐活动,增加他们的生活乐趣。

7.规范化治疗:儿童ITP应该由专科医生进行规范化治疗,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出血风险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观察治疗、药物治疗、免疫球蛋白、输血等措施,治疗过程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综上所述,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需要综合各方面的护理,尤其是对患儿的安全护理、个人卫生的保持、合理的饮食调理、避免使用对血小板有负面影响的药物、注意休息、心理护理和规范化治疗等方面的关注,以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调节免疫系统的关键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调节免疫系统的关键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调节免疫系统的关键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正常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来说,日常的护理非常关键,能够有效地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疾病的症状和进展。

本文将从饮食、运动、心理和生活习惯四个方面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

1. 饮食调节饮食对于调节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应遵循以下饮食原则:(1)均衡饮食: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增加抗氧化剂:抗氧化剂能够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帮助抗炎和修复受损组织。

患者可选择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深色蔬菜、水果、坚果和鱼类。

(3)减少炎症食物:某些食物可能促进炎症的发生和加重症状,如红肉、饼干、糖等高糖分食品。

患者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摄入这些食物,以降低炎症反应。

(4)补充免疫调节物质:某些食物或营养物质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如益生菌、维生素D、鱼油等。

患者可适量摄入这些物质,以帮助平衡免疫系统的功能。

2. 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一般来说,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力量训练也很重要,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关节。

然而,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引起免疫系统过度激活。

3. 心理调节心理状况对于免疫系统的调节也有重要影响。

患者应学会积极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可以尝试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此外,保持健康的社交关系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

4. 良好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并减少病情的发展。

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免疫系统的修复和恢复。

此外,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烟草和酒精可能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相关试题及答案
1,足月婴儿血清补体浓度或活性接近成人水平的时间是
A.生后2~3个月
B.生后4~5个月
C.生后6~12个月
D.生后13~15个月
E.生后16~24个月
解析:足月婴儿出生时血清补体含量低,一般在生后6~12个月,各补体浓度或活性才接近成人水平。

答案:C
2.关于小儿特异性免疫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补体系统功能差
B.黏膜屏障作用不成熟
C.皮肤的屏障作用不成熟
D.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不健全
E.中性粒细胞吞噬作用弱
解析:特异性免疫包括:T淋巴细胞主要担负细胞免疫功能;B淋巴细胞主要担负体液免疫功能。

小儿均不健全。

答案:D
3.儿童类风湿病的特点是
A.心脏受累常见
B.年幼儿全身症状轻
C.环形红斑是特异表现
D.年长儿以关节受累为主
E.其发病与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
解析:儿童类风湿的特点是年幼儿全身症状重,年长儿关节受累为主。

答案:D。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技巧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技巧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技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以机体免疫失调为特征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患者对日常生活的护理和管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提供一些日常护理技巧,帮助其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一、饮食调理1. 合理摄入营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应保证饮食均衡,充分摄取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增强身体抵抗力。

2. 控制饮食热量:控制饮食热量有助于减轻关节负担,减少关节炎症。

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摄入,适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3.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不洁食物,保证食物的安全卫生。

细菌和病毒感染可导致免疫系统进一步被激活,加重疾病症状。

二、适度运动1. 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抵抗力。

2. 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适度运动有益身体健康,但过度运动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引发病情加重。

因此,控制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3. 避免受伤:运动时要注意保护关节,避免剧烈碰撞和扭伤,以免引发关节炎症反应。

三、良好的生活习惯1. 睡眠充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体力和免疫系统功能。

2. 减轻心理压力:学会应对心理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心理压力可加重疾病症状,导致免疫系统紊乱。

3. 避免疲劳: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者剧烈运动,给自己适量的休息时间。

过度疲劳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免疫性疾病急性发作。

四、定期随访和用药管理1. 定期随访:定期复诊并进行相关检查,了解自身疾病的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 用药管理: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自行草率调整药物剂量。

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3. 注意病情观察:定期观察自身疾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新的症状或症状加重,及时就医寻求帮助。

五、合理的环境调节1. 温度和湿度控制: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对关节疼痛和炎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自考儿科护理学二 第13章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自考儿科护理学二 第13章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三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其本质是识别自身、排除异己。

它具有三种功能:①防止感染:抵御病原微生物及毒素的侵袭;②稳定机体内环境: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组织;③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

免疫功能失调或紊乱可导致异常的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过低,则发生反复感染和免疫缺陷病;免疫反应过高,则可发生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人类免疫反应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两大类,后者又分为特异性细胞免疫和特异性体液免疫。

第一节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一、非特异性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是机体在长期种族进化过程中与各种病原体相互斗争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系统防御功能,是生下来就具有的一种天然免疫力,因为它不是针对某种抗原异物,故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参与这类反应的防御系统包括屏障防御机制、细胞吞噬系统、补体系统和其他免疫分子作用。

(一)屏障防御机制主要包括:①解剖屏障:由皮肤-黏膜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血-胎盘屏障和淋巴结的过滤作用等构成;②生化屏障:由溶菌酶、乳铁蛋白、胃酸等构成。

新生儿和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嫩,容易破损,屏障作用差;新生儿皮肤较成人偏碱性,易于细菌的增殖;肠道通透性高、胃酸较少、杀菌力低;另外,血脑屏障、淋巴结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以及呼吸道纤毛细胞发育不完善等因素,均导致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屏障防御功能较弱。

(二)细胞吞噬系统血液中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新生儿单核细胞发育已完善,但因缺乏辅助因子,其趋化、黏附、吞噬、氧化细菌等能力较成人差。

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72小时后渐下降,之后逐渐上升达成人水平。

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功能暂时性低下是易发生化脓性感染的原因。

(三)补体系统补体被激活后具有的生物活性,辅助抗体发挥其免疫作用。

新生儿各种补体成分低于成人,约在生后6~12个月补体浓度和活性才接近成人水平。

二、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是一种后天获得性免疫,这种免疫只对机体接触过的抗原或半抗原物质才有免疫作用,故称为特异性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人体免疫系统异常失调引起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这些疾病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和困扰。

为了帮助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些日常护理方法的建议。

1. 规律作息:良好的作息习惯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非常重要。

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包括定时作息、充足睡眠和合理的休息时间,能够促进免疫系统的平衡和恢复,有助于缓解疾病症状。

2. 均衡饮食:合理的饮食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选择富含营养、均衡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减少盐分和糖分的摄入。

避免过度饮酒和有害的饮食习惯,如过多摄入咖啡因和添加剂。

3. 定期运动:适量的运动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加免疫力,减轻疾病症状。

建议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游泳等,保持适度运动,但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4. 管理压力:压力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常面临的问题。

长期的压力会导致免疫系统紊乱。

因此,学会有效管理压力非常重要。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方式,如深呼吸、冥想、听音乐等来缓解压力。

同时,及时寻求心理辅导和支持。

5. 避免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

为了减少感染的机会,建议患者避免接触病菌和细菌,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人群密集的地方,尽量避免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

6. 定期复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便及时监测疾病的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遵守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复诊和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7. 使用辅助工具:根据疾病的需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改善生活质量,如助行器具、辅助鞋垫等。

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助工具,可以减轻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8.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缓解症状和减轻疾病对心理的影响。

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参加支持小组,寻求社会的支持和理解,都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护理健康指导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护理健康指导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健康指导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1.预防感染,环境舒适,病房通风,减少探视,戴好口罩,保持患儿安静,减少刺激。

避免情绪激动、哭闹、用力排便、用力咳嗽等。

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大便时腹压增高而诱发颅内出血。

2.饮食指导饮食宜选富于营养的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避免坚硬,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3.休息与活动避免一切可能造成身体受伤害的因素,患儿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皮肤黏膜损伤。

修剪指甲,以免抓伤皮肤;使用软毛牙刷刷牙,禁用牙签或硬毛牙刷;保持皮肤清洁,穿纯棉宽松衣服,避免皮肤黏膜受刺激而引起出血;预防便秘,便秘患儿口服液状石蜡或应用开塞露,剧烈咳嗽者应用镇咳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挖鼻子和掏耳朵;指导家长提供安全的环境,床头、床栏及家具的尖角用软垫包扎,忌玩锐利玩具,限制剧烈运动如篮球、足球、爬树等,以免碰伤、刺伤或摔伤出血。

如血小板低于20×10°/L时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增加颅内压的活动,以免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4.用药指导避免使用引起血小板减少或者抑制其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磺胺类等。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应告知家属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突然停药,否则易出现反跳现象。

服药期间,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

低盐饮食,每周测体重,定期复查外周血象。

5.观察有无出现鼻出血,烦躁、嗜睡、头痛、呕吐,甚至惊厥、昏迷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

6.患儿如有呕吐时注意使头向侧,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室息或吸入性肺炎。

随时擦净口唇处血迹并漱口,及时清理床边污物,保持整洁。

7.帮助患儿了解有关IP的知识,使其正确认识疾病,避免情绪紧张及波动,保持乐观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青春期女患儿要注意经期卫生,并观察月经量。

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1.其他补充:护士执行者:病人或家属:时间:年月日。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儿科护理学第十五章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儿科护理学第十五章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皮疹B、淋巴结肿大C、关节疼痛D、发热E、动脉瘤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危及生命的是A、失血性休克B、消化道出血C、颅内出血D、血尿E、贫血3、幼儿JIA全身型的特点是A、年长儿多见B、关节症状较重C、常侵犯单个关节D、发热为主要症状E、热度持续数天4、过敏性紫癜的首发症状是A、发热B、皮肤紫癜C、肾损害D、关节肿痛E、心脏损害5、有关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下列正确的是A、有关节症状者应用阿司匹林使关节肿痛减轻B、止血敏(酚磺乙胺)可减轻过敏反应强度C、大剂量维生素C对腹型紫癜最有效D、并发肾炎可使用阿司匹林E、激素可防止复发6、下列符合过敏性紫癜关节损害特点的是A、关节局部红、肿、热、痛B、可留畸形C、呈游走性D、为单个关节受累E、无积液7、下列符合川崎病皮疹特点的是B、荨麻疹样皮疹C、可有水泡D、以环形红斑多见E、呈离心性8、风湿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发热B、多汗C、心脏炎、舞蹈病D、腹痛E、食欲差9、患儿过敏性紫癜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典型紫癜常见于A、躯干和面部B、面部和臀部C、上肢和臀部D、下肢和臀部E、面部和上肢10、川崎病的治疗原则除对症、支持疗法外,要A、抗风湿B、积极寻找并避免过敏原C、预防冠状动脉瘤及动脉栓塞D、联合用药E、保持关节功能11、风湿热患儿长期应用药物预防链球菌感染是为了A、控制病灶感染B、预防呼吸道感染复发C、防止关节畸形D、防止心脏继续损害E、预防风湿性心脏炎复发12、抗风湿治疗,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指征是A、心脏炎B、多发性关节炎C、舞蹈病D、皮下结节E、环形红斑13、风湿热小儿在停用激素之前预防激素停药反跳需要用A、红霉素B、氯霉素C、链霉素D、阿司匹林14、皮质激素对哪种紫癜最为有效A、关节紫癜B、腹型紫癜C、上肢紫癜D、紫癜性肾炎E、血管性紫癜15、风湿性心脏炎患者,抗风湿治疗疗程是A、1~2wB、3~4wC、4~8wD、8~12wE、12~15w16、抗风湿药物治疗,正确的是A、症状好转即可停用激素B、心脏炎时易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激素总疗程一般不可太长,应在4周以下D、停用激素之前要用镇静剂治疗量接替E、阿司匹林在关节肿痛消失后可停药17、风湿热最常见的皮肤损害是A、多形红斑B、结节性红斑C、环形红斑D、蝶状红斑E、斑丘疹18、抗风湿治疗的主要药物是A、肾上腺皮质激素B、维生素AC、维生素CD、青霉素E、维生素K19、儿童类风湿病治疗原则不包括A、减轻症状B、消除症状C、预防并发症D、保持关节功能E、维持正常生活20、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易尽早使用激素的情况是A、高烧不退B、伴有心肌炎D、伴有严重并发症的重症JRDE、病情进展快21、治疗早期JIA必不可少的药物是A、萘普生B、羟氯喹C、甲氨蝶呤D、泼尼松E、硫唑嘌呤22、JIA少关节型侵犯关节在A、4个以内B、5个以内C、5个或5个以上D、6个以内E、6个以上23、下列不是川崎病常见症状的是A、眼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B、化脓性淋巴结炎C、口腔黏膜弥漫充血和草莓舌D、持续高热E、手足肿胀和脱皮24、川崎病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案为A、糖皮质激素B、阿司匹林C、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D、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E、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25、关于川崎病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主张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抗炎B、有心肌损害者给予ATP、COAC、注意休息供给足够水分和营养D、首选阿司匹林抗凝E、发生动脉瘤高危因素的病儿可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滴注26、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是A、阿司匹林B、丙种球蛋白C、双嘧达莫D、青霉素E、链霉素二、A21、患儿男,3岁。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专业实践能力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是A、阿司匹林B、丙种球蛋白C、双嘧达莫D、青霉素E、链霉素2、关于川崎病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主张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抗炎B、有心肌损害者给予ATP、COAC、注意休息供给足够水分和营养D、首选阿司匹林抗凝E、发生动脉瘤高危因素的病儿可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滴注3、川崎病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案为A、糖皮质激素B、阿司匹林C、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D、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E、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4、下列不是川崎病常见症状的是A、眼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B、化脓性淋巴结炎C、口腔黏膜弥漫充血和草莓舌D、持续高热E、手足肿胀和脱皮5、JIA少关节型侵犯关节在A、4个以内B、5个以内C、5个或5个以上D、6个以内E、6个以上6、治疗早期JIA必不可少的药物是A、萘普生B、羟氯喹C、甲氨蝶呤D、泼尼松E、硫唑嘌呤7、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易尽早使用激素的情况是A、高烧不退B、伴有心肌炎C、病情反复复发D、伴有严重并发症的重症JRDE、病情进展快8、儿童类风湿病治疗原则不包括A、减轻症状B、消除症状C、预防并发症D、保持关节功能E、维持正常生活9、抗风湿治疗的主要药物是A、肾上腺皮质激素B、维生素AC、维生素CD、青霉素E、维生素K10、抗风湿药物治疗,正确的是A、症状好转即可停用激素B、心脏炎时易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激素总疗程一般不可太长,应在4周以下D、停用激素之前要用镇静剂治疗量接替E、阿司匹林在关节肿痛消失后可停药11、风湿性心脏炎患者,抗风湿治疗疗程是A、1~2wB、3~4wC、4~8wD、8~12wE、12~15w12、抗风湿治疗,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指征是A、心脏炎B、多发性关节炎C、舞蹈病D、皮下结节E、环形红斑1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危及生命的是A、失血性休克B、消化道出血D、血尿E、贫血14、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皮疹B、淋巴结肿大C、关节疼痛D、发热E、动脉瘤15、皮质激素对哪种紫癜最为有效A、关节紫癜B、腹型紫癜C、上肢紫癜D、紫癜性肾炎E、血管性紫癜16、风湿热小儿在停用激素之前预防激素停药反跳需要用A、红霉素B、氯霉素C、链霉素D、阿司匹林E、长效青霉素17、风湿热患儿长期应用药物预防链球菌感染是为了A、控制病灶感染B、预防呼吸道感染复发C、防止关节畸形D、防止心脏继续损害E、预防风湿性心脏炎复发二、A21、患儿男,10岁,因发热7天,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历年考点串讲历年偶考,考试频率约3次考试重点风湿热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第一节小儿免疫特点(一)非特异性免疫特征1.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小儿均不成熟。

2.吞噬作用差血液中具有吞噬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吞噬作用弱。

3.补体系统功能差足月婴儿出生时血清补体含量低,一般在生后6~12个月,各补体浓度或活性才接近成人水平。

(二)特异性免疫特征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小儿均不健全。

第二节风湿热教学大纲(1)病因及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治疗原则(4)护理措施风湿热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全身结缔组织病,其发病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一、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认为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两种免疫反应相关。

二、临床表现约半数病例在发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关节炎通常呈急性起病,心脏炎及舞蹈病初发时多呈缓慢过程。

风湿热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疾病侵犯的部位和程度。

(一)一般表现发热,热型不规则,有面色苍白、食欲差、多汗、疲倦、腹痛等症状。

(二)主要表现1.心脏炎是本病最严重的表现,小儿风湿热以心脏炎起病占40%~50%,年龄愈小,心脏受累的机会愈多,小儿风湿热以心肌炎及心内膜炎多见,亦可发生全心炎。

2.关节炎年长儿多见,以游走性和多发性为特点,主要累及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

3.舞蹈病女童多见,是一种累及锥体外系的风湿性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以四肢和面部肌肉为主的轻重程度不等的、不自主、不协调、无目的的快速运动,呈现皱眉、挤眼、呶嘴、伸舌等奇异面容和颜面肌肉抽动、耸肩等动作,在兴奋或注意力集中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4.皮下结节常见于复发病例,好发于肘、腕、膝、踝等关节伸侧的骨质隆起或肌腱附着处,为粟米到豌豆大小、可活动无压痛的硬结,常在起病数周后才出现,经2~4周自然消失。

5.环形红斑、结节性或多形性红斑以环形红斑最常见。

一般在风湿热后期出现,多分布于躯干及四肢屈侧,呈环形或半环形,如钱币大小,色淡红或暗红,边缘可轻度隆起,中心苍白,多于数小时或l~2天内消失,反复出现,不留痕迹。

三、辅助检查1.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和黏蛋白增高,此为风湿活动的重要标志。

2.抗链球菌抗体测定,如ASO升高,提示近期链球菌感染。

四、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

2.抗链球菌感染青霉素60万~80万U,肌注,用药时间不少于2周,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剂量每日30~50mg/kg,分4次口服。

3.抗风湿治疗以应用水杨酸盐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

心脏炎时宜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至停药,总疗程8~12周。

在停用激素之前要用阿司匹林治疗量接替,防激素停药反跳。

无心脏炎患儿可用阿司匹林,至体温恢复正常、关节肿痛消失和实验室活动性指标正常后,剂量减半,总疗程4~8周。

4.舞蹈病治疗一般采用支持和对症疗法。

可口服苯巴比妥、氯丙嗪和地西泮等镇静药。

五、护理措施1.防止发生严重的心功能损害(1)观察病情:注意患儿面色、呼吸、心率、心律及心音的变化,心力衰竭的表现,及时处理。

(2)限制活动:急性期卧床休息2周,有心脏炎时轻者绝对卧床4周,重者6~12周,至急性症状完全消失,血沉接近正常时方可下床活动,伴心力衰竭者待心功能恢复后再卧床3~4周。

(3)加强饮食管理:给予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少量多餐,有心力衰竭者适当限制盐和水,详细记录出入水量,并保持大便通畅。

(4)药物治疗:遵医嘱抗风湿治疗,有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黄制剂,同时配合吸氧、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5)做好一切生活护理。

2.减轻关节疼痛关节痛时,可让患儿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痛肢受压,移动肢体时动作轻柔,用热水袋热敷局部关节以止痛。

3.心理护理关心爱护患儿,耐心解释各项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的意义,争取合作。

及时解除患儿的各种不适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4.正确用药,观察药物作用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出血,饭后服用或同服氢氧化铝可减少对胃的刺激,加用维生素K可防止出血;泼尼松可起消化道溃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精神症状、血压增高、电解质紊乱、抑制免疫等。

应密切观察:心肌炎时对洋地黄敏感且易出现中毒,服药期间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心律不齐、心动过缓等副作用,并应注意补钾。

5.降低体温观察体温变化,注意热型。

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

6.健康教育向患儿及家长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护理要点,使家长学会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和防止复发的各种措施,合理安排患儿的日常生活,防止受凉,改善居住条件,避免寒冷潮湿,避免去公共场所,不参加剧烈的活动以免过劳,定期门诊复查。

第三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教学大纲(1)病因(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治疗原则(5)护理措施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以慢性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伴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多发于16岁以下的儿童。

一、病因病因不清,一般认为与感染(病毒、支原体和其他病原持续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外伤、精神因素等有关。

二、临床表现本病临床表现各型极为不同,根据关节症状与全身症状分为3型。

1.全身型(still病)约占20%,多见于2~4岁幼儿。

以全身症状起病,发热和皮疹为典型症状,发热呈弛张热,常高达40℃以上。

可持续数周或数月,能自行缓解但易复发。

发热期常伴一过性多形性皮疹,以胸部和四肢近端多见。

随体温升降而时隐时现。

关节症状较轻,部分病例后期出现多发性大关节炎症状。

胸膜、心包或心肌可受累。

肝、脾、淋巴结常有不同程度肿大。

2.多关节型约占30%~40%,多见于学龄儿童。

女孩多见,5个或5个以上关节受累,起病缓慢,全身症状轻。

其特征是进行性多发性关节炎,随后伴关节破坏。

关节炎可由一侧发展到对侧,由指、趾等小关节发展到膝、踝、肘等大关节;先呈游走性,后固定对称。

发作时产生肿痛与活动受限,晨僵是本型的特点。

3.少关节型约占40%~50%,多见于较大儿童。

女孩多见,常侵犯单个或4个以内的关节,以膝、踝、肘大关节为主,多无严重的关节活动障碍。

三、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在活动期可有轻度或中度贫血,多数患儿白细胞数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粘蛋白大多增高。

2.免疫检测IgG、IgM、IgA均增高,部分病例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可为阳性。

3.X线检查早期可见关节附近软组织肿胀;晚期可见骨质稀疏和破坏,关节腔变窄,关节面融合,骨膜反应和关节半脱位。

四、治疗原则本病治疗原则为减轻或消除症状,维持正常生活,保持关节功能,防止关节畸形。

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适当活动。

有关节变形、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时应配合理疗、热敷、红外线照射、按摩、医疗体育,必要时作矫形手术。

2.药物治疗应用抗感染药物,根据药物作用长短分为快作用(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类、慢作用(病情缓解药)类、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是治疗早期JIA、改善临床症状必不可少的药物。

临床上可选用萘普生、布洛芬、吲哚美辛(消炎痛)、双氯芬酸(扶他林)、吡罗昔康(炎痛喜康)等。

(2)病情缓解药物(DMARD)或慢作用的抗风湿药:如NSAID类治疗3~6个月无效,加用羟氯喹、青霉胺、甲氨蝶呤等。

(3)类固醇激素:内脏受累,特别是伴有心肌和眼部病变者,宜早用激素,常用泼尼松。

(4)免疫抑制剂:适用于上述药物均无效或有严重反应者,或伴有严重合并症的重症JRD。

常用硫唑嘌呤与环磷酰胺,可单独使用或与激素联合应用,应注意副作用。

五、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1)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注意热型。

观察有无皮疹、眼部受损及心功能不全表现,有无脱水体征。

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法(有皮疹者忌用酒精擦浴),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受凉。

(2)保证患儿摄入充足水及热量,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病因治疗。

2.减轻关节疼痛,维护关节功能(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注意患儿体位。

注意观察关节炎症状。

如有无晨僵、疼痛、肿胀、热感、运动障碍及畸形。

可利用夹板、沙袋固定患肢于舒适的功能位以减轻关节疼痛,用被架保护患肢不受压。

教给患儿用放松、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控制疼痛或局部湿热敷止痛。

(2)急性期过后尽早开始关节的康复治疗,指导家长帮助患儿做被动关节运动和按摩,经常变换体位。

鼓励患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尽量独立,并提供帮助独立的设备。

若运动后关节疼痛肿胀加重可暂时停止运动。

3.药物副作用的观察非甾体类抗感染药常见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此外对凝血功能、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也有影响。

故长期用药应每2~3个月检查血象、肝、肾功能。

4.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关心患儿,多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患儿及家长做好受损关节的功能锻炼,多让患儿置身于现实生活的环境,并且多尝试新的活动,奖赏其独立性。

第四节过敏性紫癜教学大纲(1)病因及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治疗原则(5)护理措施过敏性紫癜,又称舒-亨综合征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炎,以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为病理基础。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不清,目前认为与某种致敏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二、临床表现1.皮肤紫癜,常为首发症状,几乎所有患儿均见典型皮肤紫癜,常见于下肢和臀部,以下肢伸面为多,对称分布,严重者累及上肢、躯干,面部少见。

2.消化道症状约有2/3患儿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多出现在皮疹发生一周内,亦可发生于紫癜出现之前。

患儿突发腹痛,伴恶心、呕吐或便血,腹痛位于脐周或下腹部,是由于肠道病变引起肠蠕动增强或痉挛所致。

偶尔发生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及出血坏死性小肠炎。

此型临床称为“腹型”。

3.关节疼痛及肿胀约1/3患儿出现关节肿痛,多累及膝、踝、肘等关节,可单发亦可多发,呈游走性,一般无红、热,有积液,不遗留关节畸形。

偶尔关节炎出现在紫癜前1~2天。

此型临床称“关节型”。

4.肾脏症状约30%~60%患儿有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尸检发现几乎百分之百患儿有不同程度肾病变。

常在病程l个月内出现,症状轻重不一。

多数患儿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伴血压增高和水肿,称为紫癜性肾炎。

少数呈肾病综合征表现。

此型临床称为“肾型”。

5.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是本病潜在威胁之一,患儿偶可因颅内出血导致失语、瘫痪、昏迷、惊厥,以及肢体麻痹。

个别患儿有鼻出血、牙龈出血、咯血等出血表现。

以上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几种同时存在,同时存在几种临床表现时称“混合型”。

三、辅助检查约半数患儿的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