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角度谈古诗英译中的创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接受美学角度谈古诗英译中的创造性
发表时间:2011-06-02T11:07:33.857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刘贝贝
[导读] 接受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阅读,读者在对文本的阐释中起主体作用。
刘贝贝(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000)
【摘要】接受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阅读,读者在对文本的阐释中起主体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作为读者发挥创造性想象去理解原文,然后才能根据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创造性地翻译。由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性和两种文化的之间的差异,翻译过程中译者创造性的发挥是必然的。
【关键词】古诗英译,接受美学,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01-039-02
一、研究背景
如何翻译古诗,传达诗中的文化现象并使之容易被英语读者接受,成为古诗译者所面临的问题。虽然古诗的不可译曾一度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但是接受美学的诞生为古诗翻译找到了出路。本文以接受美学为视角,研究创造性翻译古诗的可行性和主要策略。
1.古诗的独特性及诗歌的可译与不可译
波兰文学家英伽登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指出文学文本的内容和意义分为五个层面:音乐层,结构层,意义单位,描写物以及玄学特征。(Ingarden, 1973:30)下面,本文试从这五个层面来分析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性。
1)独特的韵律。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四个音调形成平仄押韵,使古诗达到了悦耳的音乐效果。其次,古诗有严格的尾韵,且善用叠韵。
2)独特的形式。与英诗相比汉语古诗在形式上很独特,这首先体现在它固定的行数和字数。其次,古诗尚对仗。
3)独特的意象建构。古诗中常常将意象并置,中间省去逻辑关联词语,或将主要意象跳跃式地组合,或省去次要意象和细枝末节,这样就在意象之间形成了大片空白。
4)语义模糊。由于特殊的句法结构和深远的意象,古诗在意义上一定是模糊的或多义的,一首诗可以以几种方式被理解。 5)玄妙特征。隋朝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谈到诗歌的玄妙时说: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境外之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古诗中的这种玄妙特征与古代诗人追求主观冥想的佛教和道教思想密切相关。
正是由于古诗的独特性和语言文化差异,古诗的可译与不可译便成了学术界长期争论的话题。一些译者认为诗歌是可译的:基于不同民族思维的个性与差别之上的是共同的逻辑思维能力,共同的表达喜怒哀乐的感情和共同的生活环境,所以诗可理解,诗可欣赏,诗可翻译。另一些译者坚持诗歌在本质上是不可译的,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诗歌的意蕴都会在音、形、意三方面流失。
上述争论过分关注原文文本,其焦点实际上是译诗是否忠实于原文和原作者,忽视了读者的接受过程和译者创造性的发挥。笔者认为诗歌是可译的。一首译诗的确不能完全传达原诗的风格和意境,翻译过程中原诗的意蕴会有所丢失,但是通过译者创造性的发挥,诗歌在目的语中就会获得新的生命。
2. 接受美学主要观点
接受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理论以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当代阐释学为主要哲学基础,并且一直坚持当代阐释学的理论语境。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将以前被文学理论所忽视的读者提高到了主体地位。
2.1 姚斯的"期待视野"
姚斯是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试图建立一个文本和文本接受之间(也就是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关系时,姚斯提出了他的中心概念"审美经验的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而组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求、水准和眼光,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朱立元,2004:61)期待视野不仅是接受和理解的出发点,而且是被理解的对象和理解过程所达到的目的。从作品来看,它总是要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唤醒读者以往阅读的记忆,也唤起一种期待。读者带着这种期待进入阅读过程,并在阅读中修正、改变或实现这些期待。作品要被读者接纳,必须满足他们的需要,符合他们的期待视野。
2.2 伊瑟尔的"空白"和"不定点"
阅读活动之前,作品还没有进入客体的主体化过程,它只是一个"图式框架",其中有许多"空白"和"不定点",有许多让读者去发挥想象的空间,存在着"召唤结构"。(朱立元,2004:70)文学作品存在意义的"空白"和"不确定性",各语义单位之间也存在着连接的"空缺"。伊瑟尔认为正是文本的"空白"引出了"不确定性",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刺激他去填充空白的部分。文本中永远有这样的空缺,它引导读者的阅读活动。在这个意义上,空白是文本和读者之间互动的基本成分。对伊瑟尔来说,阅读是读者填补文本空缺的过程,阅读活动不是理解所蕴含的意义并用新的文本表达的活动,而是从文本要素中生成新的视角和内容的活动。(李上荣,2007:3)
二、接受美学视角下古诗英译中创造性的发挥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是不断变化的客体,它存在于读者的理解中。读者只有在文本召唤结构的指引下努力把原文中的空白和不定点填充、投入到与作者互动的活动中,才能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传统的翻译观过于强调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忠实和对等程度,而忽略了读者的存在,这与接受理论强调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与作品进行积极对话交流,最终共同完成对作品的理解和再创造的观点格格不入。
谢天振指出,"创造性"即译者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谢天振,2007:72)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在诗歌翻译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因为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这一独特的体裁,文字凝练、韵律独特、内涵丰富但形式严格,使得译者在保留诗歌的音、形、意方面无法达到统一。
笔者认为,接受美学视角下古诗翻译中创造性的发挥需要遵循两个原则:1)关注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对于那些由于语言、文化等差异引起的超出读者期待视野的现象,翻译时译者要积极发挥创造性将其转化在译文读者期待视野之内.2)诗中的"空白"和"不定点",有些是艺术手法所造成,译者不必去填补,而是要给译文读者留下发挥想象的空间,以达到相应的审美感受。但对于那些由于缺乏某一语言文化信息而造成的空白和不定点,译者应创造性地填补和确定。否则,读者会完全不理解译诗,这样译诗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总之,古诗翻译应当以读者的接受为最终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发挥创造性,主要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