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_杨朝蓬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
图1
致密气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
图2
致密气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 随着岩样渗透率的
S p 逐渐增大, 降低, 即对于致密砂岩储层, 岩心越致 密, 应力敏感性越强。 同时, 笔者又对本体有效应力对致密气藏的适 应性进行了实验。 如果在应力敏感实验过程中, 随
图3
致密气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
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杨朝蓬
1
高树生
1, 2
刘广道
3
熊
伟
1, 2
胡志明
1, 2
叶礼友
1, 2
杨发荣
4
(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1 , 廊坊 065007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2 , 廊坊 065007 ; 大庆钻探钻井四公司3 , 松原 138000 ; 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中心4 , 天津 300280 )
第 12 卷 第 32 期 2012 年 11 月 1671 — 1815 ( 2012 ) 32-8606-08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Vol. 12 No. 32 Nov. 2012 2012 Sci. Tech. Engrg.
石油技术
式( 1 ) 、 式( 2 ) 中: p为平均孔隙压力,b 为克氏系数 ( 又称滑脱因子) ; K ∞ 亦称克氏渗透率; λ 表示气体 分子的平均自由程,c 为比例因子; R 为孔道半径。 流体相对多孔介质内毛管壁面的切向速度不
32 期
杨朝蓬, 等: 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8609
滑脱效应是气体在低压低速运动情况下产生 的非达西渗流现象, 而气体在多孔介质中高速渗流 时惯性效应与紊流效应造成流速与压力梯度偏离 达西线性规律的现象即高速非达西效应 。 Forchheimer 用二次方程来描述这种非达西流, 公式为 p μ = - v - βρv2 K x mPa·s; 式( 4 ) 中 μ—流体的运动黏度, V—流速, m / s; β—非达西流系数; g / cm3 。 σ—流体密度, 由式( 4 ) 可以看出, 气体流速越高, 偏离达西规
力敏感评价方法及标准存在的争议, 通过对国内外 在大量实验 曾提出的应力敏感评价标准进行研究, 数据分析 的 基 础 上, 定义了新的应力敏感评价指 标,用二重乘幂函数式可以方便地表征任意初始渗 透率随有效覆压变化的关系
[34 , 35 ]
。
综上所述, 近年来学者对低渗致密气藏应力敏 感的实验方法和评价方法得到的共识为 : 应力敏感 实验应将围压与内压分别设置为储层原始上覆压 力和地层压力, 保持围压恒定, 改变内压的方式来 进行。对于应力敏感性的评价, 笔者认为罗瑞兰提 出的双重乘幂的方法可以解决对非均质储层应力 敏感评价的问题, 更为先进。 而对于低渗致密储层 应力敏感性的强弱, 前人的研究还存在争议。 因此, 笔者对致密气藏开展了定围压变内压的 应力敏感性实验。 根据致密岩样所在的储层深度, 将围压设置为 50 MPa。根据原始地层压力, 将孔隙 保证 压力设置为 30 MPa。在向岩心加压的过程中, 围压大于孔隙压力 5 MPa, 缓慢同步增加围压和孔 隙压力, 直至孔隙压力增大至 30 MPa, 再增大围压 至 50 MPa。实验过程中, 保持围压 50 MPa 不变, 以 2 MPa 为步长降低孔隙压力来模拟储层中的应力变 出口加回压不 化情况。为了消除滑脱效应的影响, 低于 6 MPa。为了消除高速非达西流的影响, 进出 口保持一定的压差。 使用质量流量计来记录出口 流量, 流动达到稳定后记录压力和流量。 围压与孔 隙压力的差为净围压, 以孔隙压力为 30 MPa 时的净 围压值和渗透率值为初始值, 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 化处理, 得出无因次净围压与无因次渗透率的关系 曲线实验结果如图 1 —图 3 所示。 由图 1 —图 3 可以看出, 三块致密岩样在实验 中均表现出了较强的应力敏感性。 随着孔隙压力 的降低, 净围压增加, 渗透率降低。 对实验曲线进 S p 为应力敏感系数, S p 越大, 行乘幂拟合, 应力敏感 性越强
着孔隙压力的下降, 按照本体有效应力公式 σ eff = σ - φp 调节围压 σ 和孔隙压力 p , 使得有效应力 σ eff 的值保持恒定, 那么实验过程中渗透率的值应该保
8608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Biblioteka Baidu
程
12 卷
持不变。根据此思路, 对岩样 S #3 —4 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如图 4 所示。
当流体为气体时, 滑 等于零的现象称做滑脱效应, 脱效应才变得明显, 对于致密多孔介质中的渗流, 滑脱尤其显著
[57 ] 。 为( 2 ~ 5 ) MPa 时, 影响程度为 10% ~ 20%
理论, 设想了一种简单的多孔介质毛细管模型 , 得 出了气体渗透率 K g 与绝对渗透率 K ∞ 的关系式。 Kg = K∞ 1 + b = 4 cλ R
(
b p
)
( 1) ( 2)
由此可以看出在低压条件下, 比如气藏接近废 弃压力时, 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时需要考虑滑脱对气 体渗流的影响; 而当储层压力较高时, 气体在致密 气藏中的滑脱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 2. 2 高速非达西渗流
伴随着全球对油气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 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 致密气作为具有较大资 源潜力的非常规油气受到了各个国家和石油公司 的越来越多的重视。 致密气是指赋存于低孔低渗 ( 渗透率小于 0. 1 × 10
-3
应力敏感实验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了大量的 影响, 研究
[16 —25 ]
。
傅春梅通过实验研究认为苏里格气田致密低 渗储集层具有很强的压敏性, 随着应力敏感系数的 气 田 的 废 弃 压 力 越 大, 气藏采收率越低 增大,
[29 —31 ]
岩石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加而下降的现象 应力敏感对低渗油气田的开发影响很大
。
[7 —15 ]
。多
及其对产能的 年来学者们对储层应力敏感的特性,
2012 年 7 月 20 日收到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 ( 2011ZX05013002 ) 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杨朝蓬( 1983 —) , 男, 汉族, 河北沧州人, 中国科学院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油气渗流机理与油气藏工程。 Email: yangzhaopeng2006@ 126. com。
表达式推导出关系式: f = ( 3)
由式( 3 ) 可以看出, 气体渗流由于滑脱效应引 起的附加渗透率随压力的增高而降低, 随储层绝对 渗透率的增大而降低, 而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通 过对比实验室与储层中的压力和温度, 在假设的储 层压力和温度下气体渗流的真实滑脱效应约为室 通常可以 内岩心实验所测得的滑脱效应的 0. 13 倍, 忽略不计
[4 ]
μm ) 的储集层中, 含气饱
[1 , 2 ]
2
。
一般要经过特殊作业才有开采价值 和度低,
。
刘鹏程对塔里木盆地低渗气藏的压敏特性进行了 分析, 认 为 压 敏 影 响 低 渗 气 井 产 能。 生 产 压 差 越 大, 压敏越强
[26 ]
不同于常规天然气藏, 致密气储集体的孔喉系统为 纳米级, 储层物性差, 开采难度大, 对开发的技术要 求高
。郑荣臣、 刘忠群分别对大牛地和鄂北低渗
致密气储层进行了应力敏感性实验, 认为不同的实 验方法和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差异很大, 建议采用符 合实际采气条件的定围压变内压评价方法更具合
32 期
杨朝蓬, 等: 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8607
理性
[32 , 33 ]
。罗瑞兰根据目前国内对油气储层的应
[55 —56 ]
。
2
2. 1
致密气单相气体渗流机理研究进展
滑脱效应界限探讨 Klinkenberg 在 1941 年利用 Warburg[36] 的滑脱
罗瑞兰建立了滑脱效应对生产影响的理论图
-3 版, 当储 层 有 效 渗 透 率 介 于 0. 01 × 10 ~ 0. 1 ×
10 - 3 μm2 之间( 致密气藏范畴) , 滑脱效应对生产有 一定影响, 当地层压力大于 5 MPa 时, 其影响程度小 于 5% ; 当气藏压力为 ( 2 ~ 5 ) MPa 时, 影响程度在 10% 左右; 当储层有效渗透率小于 0. 01 × 10 - 3 μm2 后( 致密气藏范畴 ) , 滑脱效应影响较大, 气藏压力 高于 5 MPa 时, 其影响程度小于 10% ; 当气藏压力
由图 4 可以看出, 虽然孔隙压力下降过程中, 本 但是实 体有效应力公式中的有效应力保持了恒定 , 验测得的 渗 透 率 仍 然 不 断 降 低, 因此对于致密气 藏, 本体有效应力公式是不适用的。 实验说 明 致 密 气 藏 存 在 较 强 的 应 力 敏 感 性。 笔者认为致密砂岩气的有效应力表达公式可以作 为今后致密气藏应力敏感性的研究方向之一 。 另 外, 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 储层的应力敏感性 受储层矿物成分、 黏土含量、 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 因此致密砂岩气的储层物 比如微裂隙等影响较大, 性分析也是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 。
( 致密气藏范畴) , 以及地层压力条件为孔隙压力小 于 1. 5 MPa; 同时研究得出了表征气体滑脱效应的 克氏系数( 滑脱因子) 与渗透率和压力的关系
图4 本体有效应力恒定应力敏感实验
[54 ]
。
叶礼友, 高树生通过定义滑脱效应引起的渗透 率增加率 f: f = b , 并根据滑脱因子 b 中各参数的 p 4 Ck ZT 2 πmd2 槡 kp 槡
2 律的惯性项 βρv 越大, 紊流现象越严重。 渗透率 K [58 —73 ]
但其增加幅度逐渐减小; 温度对气体的启动压 大, 力梯度有明显影响, 气体分子质量的大小也是影响 气体启动压力梯度的重要因素
[74 ]
。
王道成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 气体通过多孔介 并设计了一套用于测量 质时存在低速非达西现象, 气体启动压力梯度的实验流程, 可以直接测量岩心 随着渗透率 在不同饱和度下的启动压力梯度同时, 的增加, 含水饱和度对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越来 越小
[37 —52 ]
。 滑脱现象产生的机理是气体
分子碰撞岩壁所致, 由介质的孔隙结构和流动气体 该效 的压力( 即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 共同决定, 应使气测渗透率大于孔隙介质的绝对渗透率
[53 ]
。
朱光亚通过对苏里格低渗致密砂岩岩心进行 的渗流实验, 提出了天然气渗流计入滑脱效应的储
-3 2 层渗透率界限为储层渗透 率 小 于 0. 1 × 10 μm
[28 ]
研究尤为重要。 国外比如美国对致密气的大规模 开发起步 较 早, 一般通过压裂施工来提高气井产 能, 而国内对致密气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
1
致密气应力敏感性研究
应力敏感属于渗流力学中变形介质的范畴 , 指
[4 —6 ]
。 李传亮提出本体有效应力公
认为越致密的储层应力敏感程度 式: σ eff = σ - φp , 越低, 对于低渗致密储层, 应采用本体有效应力来 评价应力敏感性, 传统的 Terzaghi 有效应力会高估 同时认为通过增加外压的岩 岩石的应力敏感性质, 心应力敏感测试方法不能体现由内压降低造成的 储 层 应 力 敏 感, 因为二者的应力敏感机制不 同
摘
要
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是开发致密气的理论基础 。 通过对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进展进行调研, 总结了目前
致密气渗流机理的研究现状 。并对苏里格致密砂岩气田的岩样进行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 结合目前低渗砂岩气藏的研究现 状, 提出了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的展望 。致密气的有效应力表达式 、 压裂气井的高速非达西渗流 、 含水致密气藏的启 动压力梯度和水膜厚度对气藏开采的影响, 致密气的储层物性分析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TE372 ; 有效应力 滑脱效应 A 高速非达西 启动压力梯度 水膜厚度 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3 ]
。茹婷认为低渗砂岩气藏在降压开
[27 ]
。因此对气体在致密储集层中渗流机理的
气相渗透率随有效压力的增加而减 采的过程 中, 小, 且减小幅度越来越缓慢 。 杨波建立了以原始 储层有效压力为初始有效压力起点的压力敏感评 认为压敏效应对气井产能影响明显并存在 价方法, 影响分段现象, 对高压气井产能的影响大于对低压 气井产能的影响
图1
致密气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
图2
致密气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 随着岩样渗透率的
S p 逐渐增大, 降低, 即对于致密砂岩储层, 岩心越致 密, 应力敏感性越强。 同时, 笔者又对本体有效应力对致密气藏的适 应性进行了实验。 如果在应力敏感实验过程中, 随
图3
致密气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
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杨朝蓬
1
高树生
1, 2
刘广道
3
熊
伟
1, 2
胡志明
1, 2
叶礼友
1, 2
杨发荣
4
(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1 , 廊坊 065007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2 , 廊坊 065007 ; 大庆钻探钻井四公司3 , 松原 138000 ; 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中心4 , 天津 300280 )
第 12 卷 第 32 期 2012 年 11 月 1671 — 1815 ( 2012 ) 32-8606-08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Vol. 12 No. 32 Nov. 2012 2012 Sci. Tech. Engrg.
石油技术
式( 1 ) 、 式( 2 ) 中: p为平均孔隙压力,b 为克氏系数 ( 又称滑脱因子) ; K ∞ 亦称克氏渗透率; λ 表示气体 分子的平均自由程,c 为比例因子; R 为孔道半径。 流体相对多孔介质内毛管壁面的切向速度不
32 期
杨朝蓬, 等: 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8609
滑脱效应是气体在低压低速运动情况下产生 的非达西渗流现象, 而气体在多孔介质中高速渗流 时惯性效应与紊流效应造成流速与压力梯度偏离 达西线性规律的现象即高速非达西效应 。 Forchheimer 用二次方程来描述这种非达西流, 公式为 p μ = - v - βρv2 K x mPa·s; 式( 4 ) 中 μ—流体的运动黏度, V—流速, m / s; β—非达西流系数; g / cm3 。 σ—流体密度, 由式( 4 ) 可以看出, 气体流速越高, 偏离达西规
力敏感评价方法及标准存在的争议, 通过对国内外 在大量实验 曾提出的应力敏感评价标准进行研究, 数据分析 的 基 础 上, 定义了新的应力敏感评价指 标,用二重乘幂函数式可以方便地表征任意初始渗 透率随有效覆压变化的关系
[34 , 35 ]
。
综上所述, 近年来学者对低渗致密气藏应力敏 感的实验方法和评价方法得到的共识为 : 应力敏感 实验应将围压与内压分别设置为储层原始上覆压 力和地层压力, 保持围压恒定, 改变内压的方式来 进行。对于应力敏感性的评价, 笔者认为罗瑞兰提 出的双重乘幂的方法可以解决对非均质储层应力 敏感评价的问题, 更为先进。 而对于低渗致密储层 应力敏感性的强弱, 前人的研究还存在争议。 因此, 笔者对致密气藏开展了定围压变内压的 应力敏感性实验。 根据致密岩样所在的储层深度, 将围压设置为 50 MPa。根据原始地层压力, 将孔隙 保证 压力设置为 30 MPa。在向岩心加压的过程中, 围压大于孔隙压力 5 MPa, 缓慢同步增加围压和孔 隙压力, 直至孔隙压力增大至 30 MPa, 再增大围压 至 50 MPa。实验过程中, 保持围压 50 MPa 不变, 以 2 MPa 为步长降低孔隙压力来模拟储层中的应力变 出口加回压不 化情况。为了消除滑脱效应的影响, 低于 6 MPa。为了消除高速非达西流的影响, 进出 口保持一定的压差。 使用质量流量计来记录出口 流量, 流动达到稳定后记录压力和流量。 围压与孔 隙压力的差为净围压, 以孔隙压力为 30 MPa 时的净 围压值和渗透率值为初始值, 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 化处理, 得出无因次净围压与无因次渗透率的关系 曲线实验结果如图 1 —图 3 所示。 由图 1 —图 3 可以看出, 三块致密岩样在实验 中均表现出了较强的应力敏感性。 随着孔隙压力 的降低, 净围压增加, 渗透率降低。 对实验曲线进 S p 为应力敏感系数, S p 越大, 行乘幂拟合, 应力敏感 性越强
着孔隙压力的下降, 按照本体有效应力公式 σ eff = σ - φp 调节围压 σ 和孔隙压力 p , 使得有效应力 σ eff 的值保持恒定, 那么实验过程中渗透率的值应该保
8608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Biblioteka Baidu
程
12 卷
持不变。根据此思路, 对岩样 S #3 —4 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如图 4 所示。
当流体为气体时, 滑 等于零的现象称做滑脱效应, 脱效应才变得明显, 对于致密多孔介质中的渗流, 滑脱尤其显著
[57 ] 。 为( 2 ~ 5 ) MPa 时, 影响程度为 10% ~ 20%
理论, 设想了一种简单的多孔介质毛细管模型 , 得 出了气体渗透率 K g 与绝对渗透率 K ∞ 的关系式。 Kg = K∞ 1 + b = 4 cλ R
(
b p
)
( 1) ( 2)
由此可以看出在低压条件下, 比如气藏接近废 弃压力时, 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时需要考虑滑脱对气 体渗流的影响; 而当储层压力较高时, 气体在致密 气藏中的滑脱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 2. 2 高速非达西渗流
伴随着全球对油气资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 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 致密气作为具有较大资 源潜力的非常规油气受到了各个国家和石油公司 的越来越多的重视。 致密气是指赋存于低孔低渗 ( 渗透率小于 0. 1 × 10
-3
应力敏感实验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了大量的 影响, 研究
[16 —25 ]
。
傅春梅通过实验研究认为苏里格气田致密低 渗储集层具有很强的压敏性, 随着应力敏感系数的 气 田 的 废 弃 压 力 越 大, 气藏采收率越低 增大,
[29 —31 ]
岩石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加而下降的现象 应力敏感对低渗油气田的开发影响很大
。
[7 —15 ]
。多
及其对产能的 年来学者们对储层应力敏感的特性,
2012 年 7 月 20 日收到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 ( 2011ZX05013002 ) 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杨朝蓬( 1983 —) , 男, 汉族, 河北沧州人, 中国科学院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油气渗流机理与油气藏工程。 Email: yangzhaopeng2006@ 126. com。
表达式推导出关系式: f = ( 3)
由式( 3 ) 可以看出, 气体渗流由于滑脱效应引 起的附加渗透率随压力的增高而降低, 随储层绝对 渗透率的增大而降低, 而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通 过对比实验室与储层中的压力和温度, 在假设的储 层压力和温度下气体渗流的真实滑脱效应约为室 通常可以 内岩心实验所测得的滑脱效应的 0. 13 倍, 忽略不计
[4 ]
μm ) 的储集层中, 含气饱
[1 , 2 ]
2
。
一般要经过特殊作业才有开采价值 和度低,
。
刘鹏程对塔里木盆地低渗气藏的压敏特性进行了 分析, 认 为 压 敏 影 响 低 渗 气 井 产 能。 生 产 压 差 越 大, 压敏越强
[26 ]
不同于常规天然气藏, 致密气储集体的孔喉系统为 纳米级, 储层物性差, 开采难度大, 对开发的技术要 求高
。郑荣臣、 刘忠群分别对大牛地和鄂北低渗
致密气储层进行了应力敏感性实验, 认为不同的实 验方法和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差异很大, 建议采用符 合实际采气条件的定围压变内压评价方法更具合
32 期
杨朝蓬, 等: 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8607
理性
[32 , 33 ]
。罗瑞兰根据目前国内对油气储层的应
[55 —56 ]
。
2
2. 1
致密气单相气体渗流机理研究进展
滑脱效应界限探讨 Klinkenberg 在 1941 年利用 Warburg[36] 的滑脱
罗瑞兰建立了滑脱效应对生产影响的理论图
-3 版, 当储 层 有 效 渗 透 率 介 于 0. 01 × 10 ~ 0. 1 ×
10 - 3 μm2 之间( 致密气藏范畴) , 滑脱效应对生产有 一定影响, 当地层压力大于 5 MPa 时, 其影响程度小 于 5% ; 当气藏压力为 ( 2 ~ 5 ) MPa 时, 影响程度在 10% 左右; 当储层有效渗透率小于 0. 01 × 10 - 3 μm2 后( 致密气藏范畴 ) , 滑脱效应影响较大, 气藏压力 高于 5 MPa 时, 其影响程度小于 10% ; 当气藏压力
由图 4 可以看出, 虽然孔隙压力下降过程中, 本 但是实 体有效应力公式中的有效应力保持了恒定 , 验测得的 渗 透 率 仍 然 不 断 降 低, 因此对于致密气 藏, 本体有效应力公式是不适用的。 实验说 明 致 密 气 藏 存 在 较 强 的 应 力 敏 感 性。 笔者认为致密砂岩气的有效应力表达公式可以作 为今后致密气藏应力敏感性的研究方向之一 。 另 外, 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 储层的应力敏感性 受储层矿物成分、 黏土含量、 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 因此致密砂岩气的储层物 比如微裂隙等影响较大, 性分析也是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 。
( 致密气藏范畴) , 以及地层压力条件为孔隙压力小 于 1. 5 MPa; 同时研究得出了表征气体滑脱效应的 克氏系数( 滑脱因子) 与渗透率和压力的关系
图4 本体有效应力恒定应力敏感实验
[54 ]
。
叶礼友, 高树生通过定义滑脱效应引起的渗透 率增加率 f: f = b , 并根据滑脱因子 b 中各参数的 p 4 Ck ZT 2 πmd2 槡 kp 槡
2 律的惯性项 βρv 越大, 紊流现象越严重。 渗透率 K [58 —73 ]
但其增加幅度逐渐减小; 温度对气体的启动压 大, 力梯度有明显影响, 气体分子质量的大小也是影响 气体启动压力梯度的重要因素
[74 ]
。
王道成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 气体通过多孔介 并设计了一套用于测量 质时存在低速非达西现象, 气体启动压力梯度的实验流程, 可以直接测量岩心 随着渗透率 在不同饱和度下的启动压力梯度同时, 的增加, 含水饱和度对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越来 越小
[37 —52 ]
。 滑脱现象产生的机理是气体
分子碰撞岩壁所致, 由介质的孔隙结构和流动气体 该效 的压力( 即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 共同决定, 应使气测渗透率大于孔隙介质的绝对渗透率
[53 ]
。
朱光亚通过对苏里格低渗致密砂岩岩心进行 的渗流实验, 提出了天然气渗流计入滑脱效应的储
-3 2 层渗透率界限为储层渗透 率 小 于 0. 1 × 10 μm
[28 ]
研究尤为重要。 国外比如美国对致密气的大规模 开发起步 较 早, 一般通过压裂施工来提高气井产 能, 而国内对致密气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
1
致密气应力敏感性研究
应力敏感属于渗流力学中变形介质的范畴 , 指
[4 —6 ]
。 李传亮提出本体有效应力公
认为越致密的储层应力敏感程度 式: σ eff = σ - φp , 越低, 对于低渗致密储层, 应采用本体有效应力来 评价应力敏感性, 传统的 Terzaghi 有效应力会高估 同时认为通过增加外压的岩 岩石的应力敏感性质, 心应力敏感测试方法不能体现由内压降低造成的 储 层 应 力 敏 感, 因为二者的应力敏感机制不 同
摘
要
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是开发致密气的理论基础 。 通过对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进展进行调研, 总结了目前
致密气渗流机理的研究现状 。并对苏里格致密砂岩气田的岩样进行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 结合目前低渗砂岩气藏的研究现 状, 提出了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研究的展望 。致密气的有效应力表达式 、 压裂气井的高速非达西渗流 、 含水致密气藏的启 动压力梯度和水膜厚度对气藏开采的影响, 致密气的储层物性分析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TE372 ; 有效应力 滑脱效应 A 高速非达西 启动压力梯度 水膜厚度 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3 ]
。茹婷认为低渗砂岩气藏在降压开
[27 ]
。因此对气体在致密储集层中渗流机理的
气相渗透率随有效压力的增加而减 采的过程 中, 小, 且减小幅度越来越缓慢 。 杨波建立了以原始 储层有效压力为初始有效压力起点的压力敏感评 认为压敏效应对气井产能影响明显并存在 价方法, 影响分段现象, 对高压气井产能的影响大于对低压 气井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