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相控阵检测教材-第三章-超声相控阵技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超声相控阵检测教材

超声相控阵技术

第三章超声相控阵技术

3.1相控阵的概念

3.1.1相控阵超声成像

超声检测时,如需要对物体内某一区域进行成像,必须进行声束扫描。相控阵成像是通过控制阵列换能器中各个阵元激励(或接收)脉冲的时间延迟,改变由各阵元发射(或接收)声波到达(或来自)物体内某点时的相位关系,实现聚焦点和声束方位的变化,从而完成相控阵波束合成,形成成像扫描线的技术,如图3-1所示。

3.2相控阵工作原理

相控阵超声成像系统中的数字控制技术主

要是指波束的时空控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发射/接收状态的相控波束进行精确的相位控制,以获得最佳的波束特性。这些关键数字

技术有相控延时、动态聚焦、动态孔径、动态变321相位延时

迹、编码发射、声束形成等。

相控阵超声成像系统使用阵列换能器,并通过调

整各阵元发射/接收信号的相位延迟(phase delay),

可以控制合成波阵面的曲率、指向、孔径等,达到波

束聚焦、偏转、波束形成等多种相控效果,形成清晰

的成像。可以说,相位延时(又称相控延时)是相控

阵技术的核心,是多种相控效果的基础。

相位延时的精度和分辨率对波束特性的影响很

大。就波束的旁瓣声压而言,文献研究表明, 延时量

化误差产生离散的误差旁瓣,从而降低图像的动态范

围。其均方根(RMS)延时量化误差与旁瓣幅值之比

1 _ sin c(;)yr 、、叩 ,

Nsin c($u“(6/V)】/屮(式3・1)

N ——阵元数目;

a -一中心频率所对应一个周期与最小量化延时 之比。

图3-2示出了延时量化误差引起的旁瓣随 N 、

卩变化的关系曲线。早期的超声成像设备如 医用B 超中,由LC 网络组成多抽头延迟线直接 对模拟信号进行延迟,用电子开关来分段切换以 获得不同的延迟量。这种延迟方式有两大缺点: ①延迟量不能精细可调,只能实现分段聚焦,当 聚焦点很多时需要庞大的LC 网络和电子开关矩 阵;②由于是模拟延迟方式,电气参数难以未定, 延时量会发生温漂、时漂、波形容易被噪声干扰。

(a ) p=8时,旁瓣随N 变化曲线(b )尸16时,旁瓣随 卩变化曲线

图3-2旁瓣与N 、卩关系图

近来采用数字延时来代替原来的模拟延时。 数字式中,汕N sin nx

延时精度高、控制方便、稳定性好,可以大大提高相控阵超声成像质量。数字延时的实现可以分成粗延时和细延时,粗延时一般基于采样时钟计数,延时值为采样周期的整数倍,而采样周期通常为几十纳秒以上。细延时量为采样周期的小数倍,一般能达到10ns以内的延时分辨率。

实现数字粗延时比较简单,但是实现细延时

比较困难。目前有几种方法实现细延时:一种是

流水线式采样延迟聚焦,其延时分辨率一般大于

10nso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数据做时域内插,获得N

倍密集的输出序列从而减小量化延时,这需要很

高的运算量和存储器支持。即便如此,延时量化

误差仍然不够小。有人采用坐标变换的CORDIC算

法实现采样序列的相位旋转。也有人提出基于多

种速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多相滤波方法,可以

实现5ns级精细延时,并且可以把动态变迹技术

等一起考虑。还有人提出基于FIR滤波的延时方

法,延时精度可达到5ns。322动态聚焦

(1)相控聚焦原理

相控发射聚焦原理如图3-3(a)。设阵元中

心距为d,阵列换能器孔径为D,聚焦点为P,

焦距为f ,媒质声速为C 。根据几何声程差,可 以计算出为使各阵元发射波在 P 点聚焦,激励信 号延迟时间应为

式中,n----阵元序号;

S---为一个足够大的时间常数,目的是为了避免 出现负的延迟时间。

接收聚焦如图3-3 (b )所示,它是一个和发 射聚焦互逆的过程,同样遵守几何聚焦延迟规 律。各阵元接收回波信号,按设计的聚焦延迟量 进行延迟,然后相加。

(2)动态聚焦声束特性

在声场中,聚焦点区域的声束宽度最小,即在焦 点附近的有限区域内,聚焦声束宽度小于各阵元 同时激励(即不聚焦)时的声束宽度;但在此区

域之外,聚焦声束宽度反而扩散开来,大于不聚 焦切 1 = ; • .1 -卩 + 俘).+ S (式 3-2) 激励脉冲 延时

(a )发射聚焦(b )接收聚焦

图3-3相控聚焦原理示意图

声束宽度,如图3-4所示。

图3-4聚焦深度和焦点直径

对于强聚焦方式,在聚焦深度内聚焦声束变细,可获得优良的侧向分辨率;但聚焦深度很短,焦区以外的声束比未聚焦时发散得更快。为了使相控声束扫描的整个声场范围内都能得到均匀清晰的成像,就要对声场中每一点进行聚焦发射和接收,以便在各点都有连续一致的侧向分辨率。这就要求相控声束能沿扫描线跟踪目标,以形成一个滑动的焦点,并同步改变阵列孔径。

在早期的分段动态聚焦系统中,使发射和接收声束分别在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聚焦,进行几次成像。在几幅成像中,都只是在各自的焦点附近能得到清晰成像,而在其他区域,由于偏离了焦点使图像模糊。将几幅图像拼合起来,就能得到从近距离到远距离比较均匀、分辨特性较好的成像。这种分段聚焦方式合成一幅清晰图像需要转换几次

焦点,因而实时性较差。

在改进的实时分段动态聚焦方式中,在一次声束发射/接收过程中,同步地改变焦点深度。焦点分段更加细密、平滑,常采用8、16段等动态聚焦方式。由于发射波形一般是短脉冲,发射出去就不能控制,因此不能在一次发射过程中改变焦点;而接收信号则具有一定持续时间,可以由浅渐深的改变焦距,即动态地改变聚焦延迟,使来自各深度的接收声束多处于聚焦状态,如图3-5所示。

图3-5实时分段动态聚焦示意图

(3)动态孔径(dynamic aperture)

当需要在不同深度下侧向分辨力一致时,就要求随扫查深度(焦距F)增加,阵列换能器的孔径D也同步增加。在聚焦点处,声束宽度可表示为

'(式3-3)

由式(3-2)可见,最大延迟时间随焦距减小而增大,与孔径D=nd大致呈正比。所以当焦点较近时,如果不见效孔径D,过大的5训m 将使相控电子聚焦难以实现。同时在离换能器很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