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根部病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药剂防治
用10%防线一号乳油,每667m 2-2.5kg加细土 20kg制成毒土撒入穴内,覆土后播种。或用10% 涕灭威(铁灭克)颗粒剂2.5-5kg、3%呋喃丹(克百威) 颗粒剂5-6kg、5%克线磷颗粒剂2-12kg、5%硫线 磷(克线丹)颗粒剂8kg、5%米乐尔颗粒剂3.6kg, 也可用10%甲基异柳磷或甲拌磷、硫环磷、灭克 磷颗粒剂4-6kg,播种时要分层播种,防止药害。 同时要注意人畜安全。用呋喃丹等内吸杀菌剂制 成种衣剂,播前2天处理种子,药液农度宜在30以 上。熏蒸剂防治如D-D混剂、二溴乙烷(EDB)、棉 隆(必速灭)等使用方法参见大豆胞囊线虫病。
传播途径
• 病原线虫在土壤中的病根、病果壳虫瘤内外越冬, 也可混入粪肥越冬。翌年气温回升,卵孵化变成 一龄幼虫,蜕皮后为二龄幼虫,然后出壳活动, 从花生根尖处侵入,在细胞间隙和组织内移动。 变为豆荚形时头插入中柱鞘吸取营养,刺激细胞 过度增长导致巨细胞形成。二次蜕皮变为三龄幼 虫,再经二次蜕皮变为成虫。雌雄交尾后,雄虫 死去,雌虫产卵于胶质卵囊内,卵囊存在于虫瘤 内或露于其外,雌虫产卵后死亡,卵在土壤中分 期分批孵化进行再侵染。
根结和根瘤的区别
区别 位置 表面 解剖
根结
根瘤
膨大位置在整个四周 在须根侧面膨大
表面不光滑,且长须 根
表面光滑,不长须根
Fra Baidu bibliotek
有白色颗粒(线虫雌 虫或软囊)
无东西
病原
• 花生根结线虫主要有两个种:Me10idogyne hapla Chitwood 称北方根结线虫和M.arenaria(Neal) Chitwood 称花生根结线虫,均属植物寄生线虫。 花生根结线虫和北方根结线虫在形态上基本相同, 都是雌雄异形。
5 加强田间管理
施肥时,增施农家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在旺盛的生长季节,要注意清除田间杂草,保持 田园的洁净。
6 清理田园,消灭病源
发病地块儿的病残体要及时清除,带出田园,集 中销毁。收获花生时,发病地块儿要做到病根、 病果不遗留于土壤中,同时将植株和杂草都连根 拔出,让它们远离田园。
7 生物防治
• 花生根结线虫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几乎所有种植花生的国 家和地区都有发生。我国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目前在山东、 安徽、江苏、河北、北京、辽宁、吉林、河南、湖南、湖北、 广东、广西、贵州、陕西、甘肃、海南等省(市、区)均有 发生,其中以山东发病最为普遍。花生感病后根的吸收功能 被破坏,植株矮小发黄,结果少而稀。一般减产20%~30%, 严重的可减产70%以上,甚至绝收。
花生根部病害
谢佳22号 游杏27号 赵冲29号
• 在我国南方沿边省区,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 广西常年种植23万hm2左右。全球已知花生病害 50余种,中国已报道30余种。花生病害造成产量 损失20%以上,出油率下降。
花生根结线虫病
Peanut Root Knot Nematode
• 花生根结线虫病又称为地落病、黄秧病,是花生的一种毁灭 性病害,分布广,危害大。
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 在发生过线虫病的地块儿,要采取与玉米、红薯轮 作的方法,能显著减少土壤内的虫口密度。相隔2-3 年轮作为好,时间愈长,虫口密度愈小。
2.加强农业防治 在秋季最高气温的天气,翻地晒土,消灭虫源,田 间曝晒土壤,能有效地杜绝根结线虫病。
3.严格调种选种 我国花生果安全贮藏时的含水量8-10%之间,不适 于线虫生存。因此,贮藏期线虫不传播。调运种子 时,最好调运花生仁,以保证种子不带病。
症状
• 主要为害植株的地下部,引起地上部生长发育不良。 • 当根系开始生长,幼虫从根端部侵入,逐渐形成纺锤
体或不规则的虫瘿,在其上生长出许多不定根。幼虫 重复侵入根端,整个根系形成乱发状的“须根团”。 • 花生受害后,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机能受阻,且根 瘤减少,茎叶变黄,开花推迟,结荚很少,到7~8月 雨季来临时,病株由黄变绿,但仍较健株矮小,病株 结果少而秕,此外在根颈、果柄和果壳上有时也能形 成根结。虫瘿是识别此病的重要依据。
应用淡紫拟青霉和厚垣孢子轮枝菌能明显起到降 低线虫群体和消解其卵的作用。
发病条件
• 北方根结线虫可寄生550余种植物。花生根结线虫 已知也能侵害330种植物。虫瘤耐低温和水淹能力 较强。山东一般一年3代。花生上的线虫在2028℃,经6小时光照条件下,第23天开始产卵,完 成一代约需39天左右。线虫主要分布在40cm土层 内,在沙土中平均每天移动1cm,主要靠病田土壤 传播,也可通过农事操作、水流、烘肥、风等传 播,野生寄主也能传播。调运带病荚果引起远距 离传播。线虫侵入适宜土温11.3-34℃,最适1520℃。田间最大持水量70%左右适于线虫侵入。 线虫随土壤中水分多少上下移动。干旱年份易发 病,雨季早、雨水大、植株恢复快发病轻。沙壤 土或沙土、瘠薄土壤发病重。连作田、管理粗放、 杂草多的花生田易发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