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三历史二轮周周练周周练十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周周练十
一,选择题: 1,隋唐时期,国家政治制度有许多创新之处,突出的有 ①察举制 ②科举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行省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 .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 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
.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3,秦朝与隋唐时期中央官制的差异主要是
A 唐朝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 唐代通过分权得以集权
C 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
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4,下列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与政治联系最密切的是 A 唐朝后期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 B 唐朝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 唐代茶叶市场广泛,茶园规模扩大
D 唐代手工业品吸收了波斯的风格
5,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 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的作用暂不考虑)是 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与此相符的措施是 A 建立中朝
B 设立三省六部 C
设立三司使
D
设立军机处
8,按唐代有关兵役法的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服兵役。有 一次丞相封德懿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经同意,诏敕也已 经草成, 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 “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 严词反驳唐太宗说: “竭 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 当时唐朝已经具备君主立宪的特征 B
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C 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D
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9,《前唐书》百官志记载: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司,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 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 共议国事,此宰相职也。……宰相无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 它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 ”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①
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②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③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④宰相不被重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 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
A 尚书省一一中书省一一门下省一一工部 C 门下省一一中书省一一尚书省一一工部 6,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散了丞相权力,完善了中央机构 C 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
7,史载“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 B 中书省一一门下省一一尚书省一一工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B 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D 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利
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
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上述材料说明
A唐朝中央审议机构是中书省B唐朝中央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
C唐朝中央执行机构是门下省 D 唐朝中央决策机构是尚书省
11, 唐诗“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①描写了隋唐时期开垦山地的现象②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粮食产量④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 隋唐制度中能给老百姓带来直接利益的有
①置中书门下以相监视②民年五十,免收其庸③赋税唯一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
④两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D②③④
13,一王姓人家为了不误农时,让三十岁的儿子去向官府缴纳几匹布以不用服役。这王姓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隋文帝时期B 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唐德宗时期
14,《新唐书》记载:“富我多丁者,以宦、学、释、老得免,贫人无所入则丁存,故课免于上,而赋增于下,是以……乡居地著者百不四五。”为此唐朝采取的措施是
A编户制 B 租庸调制C两税法 D 募役法
15,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
夜宣呼,昼夜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 B 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华
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 D 唐朝政府设立了新的商业区
16,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他写的《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衙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
B.陆羽推崇越州青瓷做茶具
C.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D.唐朝时期白瓷开始出现
17,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人际关系的庸俗B社会风气的败坏C商品经济的发达D价值观念的更新
18,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这一调笑令所调笑的生产工具出现在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时
期
19, 按图顺序,农具功能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CD
S 7
A.①谷物加工②汲水③耕地④耕地
B.①耕地②汲水③耕地④灌溉
C.①耕地②汲水③耕地④谷物加工
D.①谷物加工②耕地③耕地④灌溉
20,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这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特征是
A刀耕火种B男耕女织 C 重农抑商D精耕细作
21,电影《女驸马》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 ,这指的是哪一级科举考试
A乡试B 会试C殿试D 院试
22,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后人一直认为秘色瓷开始产生于五代,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②考古发掘③史书记载④民间传说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3,唐朝初年,江南的稻米已经大量运往洛阳等地,不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江南经济地位上升B经济中心已经移到南方
C大运河发挥了水路交通作用 D 南北经济交流加强
24,隋唐科举制革除了当时最大的时弊是
A改变选官重武轻文的现象B避免士族门阀垄断国家政权
C官员都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 D 避免中小地主的反抗
25,两税法之所以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主要是因为
A.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B. —年分夏秋两次征税
C.适应了均田制破坏后土地兼并的情况
D.使封建国家的财政
收入有所增加
26,唐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及其后的两税法,它们的共同实质是
A.加强封建经济基础 B •更新生产方式 C.调整生产关系 D.巩固上层建筑
27,《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置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
财货之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①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员②有了专门的手工业管理机构③城市商业活动有较为严格的时间限制④都城长安商业活动繁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D、①③④
28,下列诗句所描绘的是隋唐的经济状况,其中对经济持续发展不利的是
A、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B 、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
C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D海将盐做雪,山用火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