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流域的综合开发

2021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流域的综合开发

一、选择题

读2001—2011年新安江水库不同蓄水位对应的水域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与建库前相比,水库建成后( )

A.湖面风速显著减小

B.湖面湿度明显降低

C.湖泊周围下渗减弱

D.湖泊周围无霜期延长

2.与2001年相比,2011年不同蓄水位水域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恢复植被

B.人工清淤

C.填湖造陆

D.生态补水

下面图1为黄河中游局部区域图,图2为咸阳—潼关河床的陡坡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图1

图2

3.建设三门峡枢纽后咸阳—潼关河段河床的纵坡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咸阳水位下降

B.潼关河床抬高

C.支流汇入水量增多

D.人为取水量大

4.据图判断,建设三门峡以后,下列地理现象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

A.咸阳到潼关大力发展航运

B.洛河的水速变快

C.潼关上游的黄河干流含沙量变小

D.渭河涝灾增多

在河道上拦河筑坝抬高水位,形成较大的上下游水位差,构成水电站水头,这种水能开发方式称为坝式开发。常见的坝式水电站有河床式水电站和坝后式水电站。河床式水电站水头低,不会形成大面积水库,通常建在河流的中下游,其厂房位于河床中作为挡水建筑物的一部分,与大坝布置在一条直线上,一般只能形成50 m以内的水头,随着水位的增高,其投资也增大。坝后式水电站常建于河流中、上游的高山峡谷中,可得到中高水头的落差,其发电厂房多建于坝后或地下。据此完成5~7题。

5.坝后式水电站发电厂房建在地下,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水文D.科技

6.与河床式水电站厂房相比,坝后式水电站的地下厂房的优势是( )

A.工程造价更低,建设成本低

B.发电机组枢纽布置占地少

C.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D.施工难度低,科技投入少

7.建坝蓄水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

①诱发局部地震②危及生物多样性③加剧水土流失现象④影响全球气候变化⑤造成下游湖泊干涸和海水倒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下图为松花江流域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松花江虽然是黑龙江的支流,但其开发程度却超过了黑龙江。黑龙江开发程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 )

①为中俄两国的界河②水量小,开发价值低③气候寒冷,结冰期长④东北能源丰富,不需要开发黑龙江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9.尼尔基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的影响是 ( )

A.提高通航能力

B.导致下游水质恶化

C.解决下游地区的水危机

D.使洪涝灾害得到缓解

读世界某河流域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大河是21世纪世界上两条比较健康的河流之一。其最重要的原因是( )

A.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循环活跃

B.该河流量丰沛,水体自净能力强

C.流域内没有大规模的工业中心

D.流域内经济发达,环保措施完善

11.图示流域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若以M、N两点为河流上、中、下游分界点,则对其不同河段合理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游地区应该大力开发森林、水能资源

B.中游沿岸人口、城市密集,应大力发展航运业

C.下游水能资源丰富,可大力开发利用

D.利用广阔的河口三角洲大力发展种植园农业和现代工业

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如图1)。利用这种技术,在太湖的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和土分离,新的耕地出现。在每条溇港与太湖交汇处建有一道水闸(如图2),这也是控制太湖南部灌溉与排水的关键。2016年11月8日,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此完成12~13题。

图1

图2

12.有关溇港灌溉与排水工作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

A.溇港南宽北窄,为获得更多水源

B.溇港南宽北窄,为防止交汇处泥沙淤积

C.太湖南部雨季时,水闸应该关闭

D.太湖地区伏旱时,水闸应该关闭

13.溇港的建设,对该流域产生的影响是( )

A.旱涝灾害加剧,农业损失变大

B.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

C.空气湿度变大,降水增多

D.季风气候稳定,降水变率减小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

(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若在澜沧江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推测适宜大坝截流的季节,并说明理由。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拉瓜利河位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北部,注入大西洋,全长只有220千米,但下游河道宽约2千米,河床较浅。流域内人烟稀少,热带雨林茂密,沿河多沼泽。每年4月,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一直线上,亚马孙河河口附近的众多支流都会出现涌潮,但最壮观、最野性的涌潮在阿拉瓜利河,其浩浩荡荡的潮水从河口沿河道逆流而上近60千米,时速30余千米,潮高2~4米。下图示意阿拉瓜利河的中下游位置。

(1)说明阿拉瓜利河主要的水文特征。

(2)分析阿拉瓜利河河口附近每年4月涌潮最壮观的原因。

(3)分析阿拉瓜利河下游河道宽阔但河床较浅的原因。

(4)为抵御涌潮,有人提出在该河河口附近修建沿河防护堤。请分析其可能带来

的不利影响。

答案:1.D 2.C3.B 4.D5.A 6.B 7.B8.C 9.D10.C 11.C12.B 13.B

14. (1)地势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增大;地势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高山峡谷地区“三江并流”,流域面积较小。

(2)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较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易于施工。15. (1)阿拉瓜利河流域全年多雨,河流径流量大且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小,无明显汛期;流经亚马孙平原,流速缓慢;热带雨林茂密,含沙量小。

(2)每年4月,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一直线上,引力叠加,形成天文大潮;河口为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3)河道宽阔的原因:下游流量大,流水以向两侧河岸侵蚀为主;每年涌潮流速快,潮水高,对两侧河岸侵蚀力强。河床较浅的原因:下游流速缓慢,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涌潮逆流而上,带来的泥沙淤积,河床较浅。

(4)破坏河流沿岸沼泽和热带雨林等自然环境;修建沿河堤坝使得河流空间固定,导致潮浪更高,破坏力更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