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全球气候类型与气候变化

一、单选题

读“某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1-2题。

1. ③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A. 受季风影响

B. 受西风带控制

C.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2. ①②③④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1. B 2. A

【解析】

1.据图分析,③地全年温和多雨,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控制,故选B。

2.据图分析,①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应为温带季风气候;③地全年温和多雨,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应为地中海气候。①②两地同为季风气候,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③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控制;④为地中海气候,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成;综上所述,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①②,故选A。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用于指导农业耕种时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下左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下右图为某年5月25日我国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和收获进度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 甲地一带的“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如今已变成了“寒露种麦正当时”,其原因主要是()

A. 改良耕作制度

B. 全球气候变暖

C. 采用优良品种

D. 温室大棚育种

4. 丁地一带冬小麦“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体现了()

A.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3. B 4. C

【解析】

3.读图可知,甲位于华北平原,种麦时间从秋分推迟到寒露,说明该地热量条件改善,原因最有可能为全球气候变暖,B正确;农业的耕作制度受积温影响,本质上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不易被人类改良,A错误;注意题干中提到是“甲地一带”,涉及范围较大,表明该区域整体热量改善使得种麦时间推后,CD错误。故选B。

4.丁地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山体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时间种麦,反映的是山体的不同海拔气温不同,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正确。故选C。

图示意西西里岛1月份等降水量线分布。据此完成5~6题。

5.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岛上的甲地为 ( )

A.湖泊

B.城市

C.山地

D.盆地

6.1月份,影响该岛降水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盛行西风

B.地形格局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5.C

6.B [解析]第5题,根据河流流向及1月份等降水量线分布可推测甲地为山地。湖泊和城市对降水有影响,但是一般不会使降水在空间分布上差异如此明显;盆地处降水应较少。第6题,根据西西里岛的位置可知,1月份该岛受盛行西风影响,但从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并未出现西多东少的降水差异,而是中东部降水多,西部、南部降水少。再结合上题结论可知,地形格局是造成此时西西里岛降水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

读某地气候统计图及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为该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气压带或风带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与该地气候类型成因类似的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7.D 8.B [解析] 第7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夏季高温少雨,而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据此可知,为该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是西风带,即④。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根据各选

项气候成因可知,热带草原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成因类似,都是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读沿25°纬线某大陆1月和7月不同地点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9~10题。

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大陆为 ( )

A.澳大利亚大陆

B.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欧洲大陆

10.影响P、Q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大气环流②海陆分布③地形④纬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A 10.A [解析] 第9题,结合该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可知其位于南半球,根据大陆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量关系判断,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从而可判断该大陆为澳大利亚大陆。第10题,结合上题分析,P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较小,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而Q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岸,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地带,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富。据此判断,影响P、Q 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

通常情况下,灰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南,北极熊主要分布于北极圈以北。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混血熊”在北极圈附近出现了。读图,完成11~12题。

11.“混血熊”出现的地理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板块活动

C.洋流运动

D.太阳活动

12.若干年后,北极地区也许再也找不到一头纯白色的北极熊了。从根本上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的措施是( )

A.适当猎杀公灰熊

B.建立北极熊保护区

C.禁止热带雨林的开发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1.A 12.D [解析] 第11题,灰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南,北极熊主要分布于北极圈以北,而出现在北极圈附近的“混血熊”是灰熊和北极熊交配的后代,这说明全球变暖使灰熊活动范围向较高纬度扩展。第12题,由上题可知,“混血熊”出现的原因是全球变暖,因而防止北极熊物种消失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