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
(第四版)
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 编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配位解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配位滴定法原理 第四节 金属指示剂 第五节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第六节 配位滴定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第七节 配位滴定的应用
知识目标:
第三节 配位滴定法原理
一、配位滴定曲线 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金属离子M,随着标准溶液的加入, 溶液中M浓度不断减小,金属离子负对数pM逐渐增大。当 滴定到计量点附近时,溶液pM产生突跃(金属离子有副反 应时,pM′产生突跃),通过计算滴定过程中各点的pM值, 可以绘出一条滴定曲线。
计算方法与酸碱滴定曲线的计算方法相似,计算时 需要用条件稳定常数K′ 。
10.266.162.672.01.60.9
lg Y(H) =6.45
若此时未与M配位的EDTA各种型体总浓度为0.02mol/L,求[Y4-]
[Y ]
[Y ']
Y (H )

0.02 106.45
7109 mol / L
不同pH时的lgαY(H)值列于下表。
αY(H)=1,[Y]=[Y'],说明Y没有副反应; αY(H)值越大,酸效应越严重。
时EDTA溶液中各种存在型体的分布曲线,如下图所示。
EDTA分布曲线
x
1.0
0.8
H6Y2+
H2Y2-
HY3-
0.6
0.4
H5Y+
H3Y-
0.2
H4Y
0.0
0 2 4 6 8 10
pH
Y4-
12 14
在不同pH时,EDTA的主要存在型体列于下表中。
在这七种型体中,只有Y4-能与金属离子直接配位。 所以溶液 的酸度越低, Y4-的分布分数越大,EDTA的配位能力越强。
KMY

MY M Y
KMY↑,配合物稳定性↑,配合反应越完全。
因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MY值很大,常用其对数值lgKMY表示。 EDTA与一些常见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a .碱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最不稳定,lg KMY<3; b.碱土金属离子的 lgKMY=8~11; c.过渡金属、稀土金属离子和Al3+的lgKMY=15~19 d.三价,四价金属离子及Hg2+的lgKMY>20.
不同pH时的lgαY(H)值
可见,多数情况下αY(H)大于1,[Y′]总是大于[Y]。 只有在pH>12时,αY(H)才等于1,EDTA几乎完全解离为Y,此时 EDTA的配位能力最强。
2.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及配位效应系数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是指溶液中其它配位体(辅助配位体、
缓冲溶液中的配位体或掩蔽剂等)能与Mn+所产生的副反应, 使Mn+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Y(H)的意义:一定pH下,未与Mn+配位的EDTA各种型体的 总浓度是游离的Y型体浓度的多少倍。
Y(H)
Y' Y

H 6Y 2

H5Y Y 4

Y 4
显然,αY(H)是Y的分布分数δY的倒数。即
Y (H )

1
Y
Y
此外,两个羧酸根还可以接受质子,当酸度很高时,EDTA便转 变成六元酸H6Y2+,在水溶液中存在着以下一系列的解离平衡:
可见EDTA在水溶液中以H6Y2+、H5Y+、H4Y、H3Y-、 H2Y2-、HY3-和Y4-等七种型体存在,当pH不同时,各种存在 型体所占的分布分数δ是不同的。根据计算,可以绘制不同pH
二、乙二胺四乙酸的性质
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四元酸。习惯上用H4Y表示。由于它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22℃时,每100 mL水中仅能溶解0.02 g), 故常用它的二钠盐Na2H2Y·2H2O,一般也简称EDTA。后者的 溶解度大(在22℃时,每100 mL水中能溶解11.1g),其饱和水溶 液的浓度约为0.3 mol·L-1。在水溶液中,乙二胺四乙酸具有双 偶极离子结构:
lgK′CaY = lgKCaY - lgαY(H)= 10.69-0.01 = 10.68 K′CaY=4.8×1010
1.滴定前
pCa取决于起始Ca2+浓度:[Ca2+]=0.01000mol/L
pCa=2.00
2.滴定开始到计量点前
pCa决定于剩余Ca2+浓度:
Ca2
VCa2 VCa 2
Ka6
K a 6 K a5 K a 4 K a3 K a 2 K a1
式中Ka1,Ka2,…,Ka6是EDTA的各级解离常数,根据 各级解离常数值,按此式可以计算出在不同pH下的αY(H)值。
例1: 计算pH=5.0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αY(H)。
解:已知EDTA的各级解离常数Ka1~Ka6分别为10-0.9,10-1.6, 10-2.0,10-2.67,10-6.16,10-10.26,所以pH=5.0时,
现以pH=12时,用0.01000mol·L-1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20.00mL 0.01000 mol·L-1Ca2+溶液为例,说明配位滴定过程中 滴定剂的加入量与待测离子浓度之间的变化关系。
由于Ca2+既不易水解也不与其他配位剂反应,所以处理配 位平衡时只需考虑EDTA的酸效应,即在pH=12时,CaY2-的条 件稳定常数为:
Y (H )
1
105 1010.26

1010 1010.266.16

1015 1010.266.162.67

1020 1010.266.162.672.0
25
30
10 10 6.45
10 10 10 10.266.162.672.01.6
3. 条件稳定常数 在没有任何副反应存在时,配合物MY的稳定常数用KMY表
示,它不受溶液浓度、酸度等外界条件影响,所以又称绝对稳
定常数。当M和Y的配位反应在一定的酸度条件下进行,并有
EDTA以外的其它配位体存在时,将会引起副反应,从而影响主
反应的进行。此时,稳定常数KMY已不能客观地反映主反应进 行的程度,稳定常数的表达式中,Y应以Y′替换,M应以M′替
无色的金属离子与EDTA配位时,则形成无色的螯合物,有色 的金属离子与EDTA配位时,一般则形成颜色更深的螯合离子形成的螯合物具 有下列特点:
1. 计量关系简单,一般不存在逐级配位现象;
2. 配合物十分稳定,且水溶性极好,使配位滴定可以 在水溶液中进行。
这些特点使EDTA滴定剂完全符合分析测定的要求,而 被广泛使用。
式中:L为辅助配位体;N为干扰离子。
反应物M或Y发生副反应,不利于主反应的进行。 反应 产物MY发生副反应, 则有利于主反应进行,但这些混合配 合物大多不太稳定,可以忽略不计。下面主要讨论对配位平 衡影响较大的酸效应和配位效应。
1.EDTA的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 KMY是描述在没有任何副反应时,配位反应进行的程度。 当Y与H发生副反应时,未与金属离子配位的配位体除了游离 的Y外,还有HY,H2Y,…,H6Y等,因此未与M配位的 EDTA浓度应等于以上七种形式浓度的总和,以[Y′]表示:
换,这时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应表示为:
K
' MY

[MY '] [M '][Y ']
这种考虑副反应影响而得出的实际稳定常数称为条件 稳定常数。
配位滴定法中,一般情况下,对主反应影响较大的副反 应是EDTA的酸效应和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此时:
K
' MY

[MY] [M ][Y ']

[MY]
M (L)[M ]Y (H )[Y ]
如果只存在EDTA的酸效应,则:
K
' MY

[MY ] [M ][Y ']
[MY ]
[M ]Y (H )[Y ]
KMY
Y (H )
lg K
' MY
lg KMY
lg αY[H ]
上式是讨论配位平衡的重要公式,它表明MY的条件 稳定常数随溶液的酸度而变化。
例:设只考虑酸效应,计算pH=2.0和pH=5.0时ZnY的K′ZnY。 解:(1)pH=2.0时,查表得lgαY(H)=13.51;lgKZnY=16.50。故
当有配位效应存在时,未与Y配位的金属离子,除游离 的M外,还有ML,ML2,…,MLn等。与酸效应类似,可用 辅助配合效应系数ML表示其对主反应的影响程度:
αML

[M '] [M ]

[M
] [ML] [ML2 ] [M ]
[MLn ]
αM(L)表 示 未 与 Y配位的 金属离子的各种形式的总浓度 [M′]是游离金属离子浓度[M]的多少倍。当αM(L)=1时, [M′]=[M],表示金属离子没有发生副反应;αM(L)值越大, 副反应越严重。
第二节 配位解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EDTA与金属离子的主配位反应及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条件稳定常数
一、EDTA与金属离子的主反应及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EDTA与金属离子大多形成1∶1型的配合物,反应通式如下:
书写时省略离子的电荷数,简写为:
此反应为配位滴定的主反应。平衡时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
第一节 概 述
一、配位滴定反应具备的条件 配位滴定法是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也称络
合滴定法。能用于配位滴定的配位反应必须具备下列的条件: 1)反应必须完全,即生成的配合物要足够稳定; 2)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化学反应式定量进行,即配位比恒定; 3)反应速率要快; 4)要有适当的方法指示反应的终点。 配位滴定中常用以EDTA为代表的有机配位剂。
学习目标
了解配位滴定法对配位反应的要求。 理解配位滴定中副反应对主反应的影响、条件稳定常数与
副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
了解配位滴定过程中pM的变化规律,掌握准确滴定金属离 子的条件。
了解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掌握提高配位滴定法选择性的方法。
能力目标 能正确计算滴定不同金属离子适宜的pH范围。 能正确使用金属指示剂。 能选择合适方法消除干扰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 能合理选择滴定方式,测定不同的金属离子。
三、乙二胺四乙酸的配合物
EDTA分子具有两个氨氮原子和四个羧氧原子,都有孤对 电子,即有6个配位原子。因此,绝大多数的金属离子均能与 EDTA形成多个五元环,如图所示。
由于多数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不超过6,所以EDTA与大多数金 属离子可形成 1∶1 型的配合物,只有极少数金属离子,如锆(Ⅳ) 和钼(Ⅵ)等例外。
lgK′ZnY=16.50-13.51=2.99 K′ZnY=102.99
(2)pH=5.0时,查表得lgαY(H)=6.45 lgKZnY=16.50。故lgK′ZnY=16.50-6.45=10.05 K′ZnY=1010.05
可见,pH=5.0时ZnY稳定,而pH=2.0时ZnY不稳定。 为了使配位滴定顺利进行,必须选择适当的酸度条件。
[Y′]=[Y]+[HY]+[H2Y]+[H3Y]+[H4Y]+[H5Y]+[H6Y]
酸效应:由于H+ 的存在使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能力 降低的现象。
酸效应影响程度的大小用酸效应系数Y(H)衡量:
Y
H


Y Y
式中:[Y]—溶液中游离的Y型体的平衡浓度
[Y']—未与Mn+配位的EDTA各型体的总浓度
金属离子自身性质(本质因素) 影响配合物的稳定性因素
外界条件 表中数据是指无副反应的情况下的数据, 实际滴定过程中 需要考虑副反应影响,引入条件稳定常数。
二、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实际分析工作中,配位滴定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 例如,为控制溶液的酸度,需要加入某种缓冲溶液;为掩蔽 干扰离子,需要加入某种掩蔽剂等。在这种条件下配位滴定, 除了M和Y的主反应外,还可能发生如下一些副反应:
VY VY
cCa2
设加入EDTA标准溶液19.98(滴定百分率99.9%)
Ca2 20.00 19.98 0.01000 5.0106 (mol / L) 20.00 19.98

H
6
H
Ka1Ka2 Ka6 5Ka1 Ka1Ka2Ka3Ka4Ka5Ka6
Y(H)
H
6

H
5
K a1

Ka1Ka2Ka3Ka4Ka5Ka6
K a1K a 2 K a3 K a 4 K a5 K a6
1 H
H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