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师古文素养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师古文素养探讨

一、高等师范院校古汉语课程的教学现状

1.学生对古汉语课程的重要性理解不够、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古书用字丰富多彩,需要深厚的“小学”功底。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首先是遭遇了识字难题。学生在学习古汉语时要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古书用字现象,如他们不熟悉和不理解的繁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等,更无从说刻本俗字了,从而产生了畏难情绪。另外,古今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也存有着较大的差异,学生不易掌握。同时,有些学生没有理解到学习古汉语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古汉语脱离现实生活,学习起来费时费力又枯燥,所以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兴趣普遍不高。

2.学生学习古汉语课程的时间短、课时少,并且缺乏必要的练习当下的古汉语教学注重理论的指导、规律的探寻,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古汉语的课时也在逐年递减,现在,我校的古代汉语课程只有108个学时,训诂学、汉语史、音韵学、中国汉字学等相关课程仅36个学时,教师讲授时只能有所取舍,无法完成全部讲授内容,因而学生系统学习通论和文选的时间也相对应地减少,更谈不上实践课的展开了。但是,古汉语知识的积累需要在积累、理解、感悟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而学生课下自学古汉语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古文的阅读量十分有限,同时缺乏必要的练习,所以学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十分薄弱、系统性相对较差。

3.教师的授课重点不突出,形式单调,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当前古汉语教学仍然处于“以教师为中心”的阶段,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多数教师仍然是先实行课文串讲,接着实行重点词汇及句法的讲解,最后实行通论的学习,这种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多数学生对于这种刻板的教学方式没有好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为此,我们以前尝试积极展开实践课教学,让学生走进图书馆,熟悉中

文工具书的使用;在课堂上,让学生接触石刻文献和古代刻本,以便

学生能全面深入了解古书用字现象,提升古书阅读水平。

二、完善古汉语系列课程教学的对策

1.深刻理解古汉语课程学科地位,全面强化古汉语课程教学古代汉语

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等本专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实践

性和工具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中

明确指出:“古代汉语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

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升阅读古籍

的水平,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使用相关知识实行文言文教学,

提升中学文言文的教学水平。”由此可见,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在于培

养大学生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的水平。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现

代汉语源于古代汉语,如果对古代汉语没有充足的了解,现代汉语的

教学也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好古代汉语能够提升现代汉语的

使用水平,如“救火”一词经常出现在日常口语和电视、报刊中,而

现代汉语中“救”一般表示“拯救、挽救”的意思,“救”和“火”

的动宾搭配从内容上不易被人理解,所以我们诉诸于古代汉语,从

《说文》“救,止也。”能够知道“救火”即“止火”的意思。同时

古代汉语又是基础课和工具课,对于学习和研究我国古代文学、史学、哲学等相关学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大力增强文化建设的今天,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和对外交流的持续增强,通过掌握

古代汉语以探求我国古代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是否

能够从容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培养年轻一代在文化上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注重相关学科的关联,努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古汉语是与文字学、

音韵学、训诂学等相关学科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古汉语是其基础,

其他相关学科是古汉语的细化。所以,教师在讲授文选、串讲字词时

能够适当介绍一些汉字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家”,甲骨文形体写作,像一个房子里有一只猪,这可能是早期

野猪被驯化后,成为了家庭的主要财产,所以古人认为有猪才有家。

又如“身”,甲骨文形体像人怀有身孕的样子,所以现代汉语口语中

常用“有身子”形容人怀孕。在讲解古今语音的变化时,能够联系学

生的方言让其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如“擢”字普通话中声母读“zh”,但安徽部分方言中保留了古音读“d”,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

和掌握“古无舌上音”这条语音规律。此外,训诂学的知识在古汉语

的授课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如

《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寤生”一句,其中“寤”字本义为“睡醒”,杜预注:“寤寐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应劭注:“生而

开目能视,曰寤生,则读寤为悟。”这两种解释显然不合常理。故清

代学者黄生指出:“予谓‘寤’当与‘牾’通,‘牾’,逆也。”又《史记郑世家》:“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后生少

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这样学生就明白“寤生”是“难产、

逆着生”的意思了。而“庄公寤生”为何会使他的母亲姜氏“遂恶之”呢?作者给学生补充了一段训诂材料,清代黄生:“凡生子首出为顺,足出为逆,至有手及臂先出者,此等皆不利于父母,或其子不祥,故

世俗恶之。庄公寤生,是逆生也。逆生则产必难,其母之惊且恶也宜矣。”这既让学生明白了姜氏厌恶郑庄公的原因,也让学生了解了当

时的风俗习惯,拓宽了知识面。

3.增强中学语文教材研究,实现古汉语课程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零

距离准确来说,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古汉语课程是为学生将来走上教

师岗位打基础的。近年来,我们看到中学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重也是

越来越大。所以,促使古汉语与中学文言文内容的有效衔接对于提升

教师专业素养至关重要。所以,在古汉语课的选材上,中学课本上的

重点篇目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齐桓晋文之事》《季氏将伐颛臾》《逍遥游》《报任安书》等理应

成为古汉语教学中重点注重的对象。此外,在其他选文的讲解上应该

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这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增大学生与文选的接

触面。鉴于课堂学习时间十分有限,教师能够给学生安排适当的课下

学习任务,并制定相对应的考核方式。比如,除了重要作家的重要选

文作为课堂重点讲解的内容外,其他文选能够作为课后阅读任务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