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析
——万科“捐款门”
***名:**
院(系):劳动经济学院
专业:劳动关系
班级: 11级劳动关系班
学号: 187
2014年 12月30日
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析
——万科“捐款门”
一、案例综述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当天,万科宣布捐款200万元。与去年超过48亿元的净利润相比,200万的善款不足其净利润的万分之四。万科因此被批为“捐款数额与收入不符”。
5月15日,王石在博客中予以理性回应:“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
5月19日晚,王石公开道歉。
5月21日,万科发出“补捐”公告,称将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临时安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该工作为纯公益性质,净支出额度为人民币一亿元。万科在5月24日发表声明称,公司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的临时安置、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是完全无偿的,不收取任何直接与间接经济回报,不回收任何成本的纯公益性质,万科在本次地震灾后重建的全过程中,不承揽任何有回报的重建业务。
6月5日万科召开200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表决通过此前捐款1亿元的董事会决议。
至此,轰动一时的捐款门事件基本告一段落。一直以来,有“好公民”之称的万科董事长王石在中国地产界享有很高声誉,他领导的万科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佳企业公民”。然而,因为给地震灾区捐款事件,王石和万科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几乎成为众矢之的。声声质疑,步步回应,王石和万科完全处在被动境地。①
二、原因分析
不管万科在经济利润方面取得过多么巨大的成功,但在此次“捐款门”事件中万科无疑是失败的,王石的一篇博文引来无数非议,很多网友称王石花钱买了个负面新闻。究其原因,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王石没有深刻领会慈善事业在中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那么“社会”二字就颇为重
①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万科捐款门. 2009-2-1.
要了,不同的社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侧重也就不尽相同。在国外,70年代左右就有学者开始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关注与研究,而现如今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说才刚刚起步。民众对于社会责任的了解也普遍处于表层,将其理解为企业对社会做贡献这样简单的含义。那么最明显表现企业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也就是企业的慈善事业,因此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好坏也就变为了企业对社会做贡献的多少,民众能直接从慈善事业中获利多少。
如此来看,对于王石“捐款门”事件有众多非议也就不难理解了,大多网友抓住万科“48亿元的净利润”、王石“捐款200万是负担”不放,就是因为民众直接把企业做慈善的金钱数额作为了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直接依据。在中国社会环境下,万科错就错在了没有深刻领会慈善事业在中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三、个人评述
一次捐款200万真的是负担吗是王石捐不起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然就不会有后来的一亿捐款。那王石为什么不第一次就捐款一亿呢其实王石也有他自己的道理。慈善,本就是一件长期的工程。“企业的捐款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许多人以此抨击王石。但事实上,企业间互相攀比的数额,超出企业能力的捐献,以获取企业名利形象的慈善,难道不是对其他企业的负担吗而且媒体的关注,舆论的导向,更会使民众关注于某次灾难事件,而非慈善事业的长期发展,这无疑是社会的损失。
如今企业慈善事业成风,许多企业把慈善事业作为博得社会认同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手段。慈善事业的热潮到底是忧是喜,也十分值得我们反思。这样的慈善是否有违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初衷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教授认为:“如果一定要评点公司的社会责任,首先是经济责任,有效率地提供合格产品;其次是法律责任,必须遵纪守法;再次是道德责任,公司每一个成员有义务公平、公正、正确地行事;最后是慈善责任,公司通过社会公益成为良好的企业公民。这就是说,慈善不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唯一的、或首要的方式。”所以,企业应该首要做好其根本的经济、法律责任,而非慈善责任,更何况现阶段所谓的的慈善是否对社会真的有益还未可知。
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民众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不过我相信随着企业经济、法律、道德等责任逐步完善,我国慈善事业能够逐步进入正轨,更加规范化、稳定化、长期化。我们的社会也定能从中真正获益,向着更和谐美好的大环境发展。
附:王石博客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