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小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

近阅涂元季、刘莹合著的《钱学森的故事》一书,我才真正领略了我一直景仰的科学家——钱学森的精彩人生。钱先生为科学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钱先生是我们人生的一座丰碑,是莘莘学子学习的楷模。

钱学森具有为科学献身的爱国精神。1936年,钱先生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又到洛杉矶市郊的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他在学习中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很快地进入当时科学前沿。他和其他四位同学组成了一个五人火箭研究小组进行火箭实验,其间发生多次意外爆炸,但他不畏艰险,继续实验,终于取得了最大的科研成果,受到了美国军方的关注。新中国成立之后,钱学森毅然放弃了美国优厚的生活工作条件要回国,这完全出乎美国军方的意料,便以种种理由加以阻挠,还软禁了钱学森,竟达五年之久。在这五年期间,钱先生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积极地为回国做准备,并开始了一门新学科的研究——工程控制论。这些都为钱先生后来能取得瞩目的成就奠定了基础。回国之后,钱先生更是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人民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钱先生之所以能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乃是他有为科学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正需要有这种精神,我们国家才能不断走向繁荣,才能不断取得骄人的成就,才能扬眉吐气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钱先生具有造福国家和民族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他年迈之时,仍然关注国家科技的发展,强调发展生物工程,强调西部治沙等工程,甚至到了晚年,还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钱先生表现出来的正是这种责任和担当,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期待着有更多这样具有造福国家和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的人,我们中华民族也必定因此而走向强盛,走向辉煌。

《钱学森故事》,它像一面镜子,我们可以用以对照自己,让我们懂得了怎样的人生才能过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它像一座不朽的丰碑,屹立在我们心间,给我们以信念的力量,给我们以前进的动力;它像一盏指明灯,在我们迷茫之际,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找到人生前进的方向。

人生苦短,人怎样才能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呢?钱学森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钱学森图片

热血铸春秋殷殷报国魂

2012年2月5日,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蒋英在301医院逝世,走完了她93年的精彩人生。蒋英这个名字人们并不陌生,不仅因为她是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三女,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表姐,中国杰出女声乐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更因为她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和钱学森相濡以沫的婚姻一直被人们称道,她的离去让人们感叹。在缅怀蒋英的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对钱学森这位已故科学家的深切追思……

“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这是小学语文教材《钱学森》一文中对半个多世纪前钱学森返国的一段描述。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笔者对钱学森的认识也是始于课堂。孩提时代听着老师讲述他冲破阻碍毅然回国的事迹,满怀钦佩之情。

长大后,涉猎书籍,对钱学森知之更多,更是肃然起敬。“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他的丰功伟绩让世人瞩目。作为科学家,钱学森感动了整个中国。这不仅仅是是因他成就斐然、贡献卓越,更是因为他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愫。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是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予他的颁奖词,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一个人,用怎样的成就照亮一段历史?以怎样的力量感动一个民族?让我们走近钱学森,再次追忆一段光辉的历史,体会钱学森带给我们的感动。

时间定格在1955年9月17日,洛杉矶港口,一艘名为“克利夫兰总统号”的轮船正在启航。

当船渐渐离开港口驶向大海时,站在甲板上的一个人长长地出了口气,他终于带着妻子和一双幼小的儿女踏上了返回祖国的归途。而为了这一天,他足足煎熬了五年。

他的离开震惊了美国军界和科学界,当时的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在9月17号这天,并没有到码头上送行,但却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回国绝不是去种苹果树的。而在中国,很多人为了这一天等了很久,他的归来,牵动着中国政府,也让整个中国欣喜异常。这个人就是钱学森。

他的离开为什么能让美国紧张、中国欣喜、世界瞩目?

让我们把时间倒转回1950年。这年6月的一天,美国华盛顿,一个名叫钱学森的中国人的造访让当时的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陷入了不安。钱学森刚一离开办公室,他立即给司法部打电话说:

“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中国。”

此时,钱学森已经是美国麻省理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主任,已经成为颇具国际声望的科学家。美国国防部认为钱学森太有价值了,因此千方百计地阻挠他回国。于是莫须有的罪名接踵而至,钱学森被捕入狱,度过了14天炼狱般的生活。

后来,迫于舆论压力,美国当局不得不将钱学森释放,但仍对其行动进行监视和限制。出狱后的钱学森仍无人身自由,在美国羁绊达5年之久。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为查清钱学森是否是共产党员,还多次举行所谓的“听证会”。检察官在一连串例行提问后,突然问钱学森忠于什么国家的政府。

钱学森略作思考,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所以我忠心于对中国人民有好处的政府,也就敌视对中国人民有害的任何政府。检察官穷追不舍,“你现在要求回中国大陆,那么你会用你的知识去帮助共产党政权吗?”钱学森毫不示弱,说:“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要给谁就给谁。”

面对美方的蓄意阻挠,钱学森不仅没有削弱回国的信心,反而更加坚定了报国的信念。因为他一直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回到祖国。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全家人一夕三惊,经常搬家。钱学森的夫人蒋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