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西方中心观”研究的三种模式
西方中心论
西方是积极的行动者,东方则是消极的回应者。
西方是东方人所有行为的目击者和裁判者东方只能借助西方来界定自身,/东方不再是欧洲的对话者,而是沉默的他者。
0[2]8东方人之好坏与否应由西方人判定。
按照东方主义的西方中心主论逻辑,东方是落后、野蛮、愚昧、守旧和懒惰的象征,是与处于中心位置的西方相对立的一种边缘性的存在,东方主东方主义对东西方关系的塑造,不是为了寻求一种知识和真理,而是为了实现西方对东方的统治和霸权,因此,东方主义实质上是一种霸权主义。
东方主义所关注的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权力的问题,它以知识的形式支持西方对东方的扩张、侵略和殖民,因此是/-知识的帝国主义.0[2]74,东方主义视阈中的东西方关系是一种霸权等级关系。
赛义德在5东方学6一书中强调:/西方与东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0[1]8,在这种霸权关系中,东方被东方化了,它可以被制作成或被驯化为/东方的0,这种驯化和制作从属于西方对东方的统治关系。
赛义德认为,东方主义是西方为了实现对东方的霸权而刻意构建的一种理论和实践体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可能理解欧洲文化庞大的规章制度,欧洲正是借助它而对东方施加管理甚至生产的。
东方主义具有强烈的西方中心论倾向,是一种十足的文化帝国主义,它宣称西方文化优于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不仅是西方的,而且是全人类的,它所具有的普世性使它成为人类文化的典范,因为它带给人类的是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福音。
近代西方具有非常坚定的西方中心信念,黑格尔哲学就是明显的例证。
黑格尔将历史视为人类自由意识的进步,这种进步是从希腊开始的,因为希腊人的精神是以普遍性作为对象的,而东方精神则没有从特殊.二、/西方中心论0/西方中心论0(West-centered Theory)又称/欧洲中心论0,就是将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较早实现工业化归之于欧洲文化的特殊性和优越性,认为欧洲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所有方面发展的中心,而欧洲以外的地区则是受其影响才得以发展的。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评析-模板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评析【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分析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给中国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和产生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认为图书馆学的产生、发展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中国的图书馆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优良的传统。
最后通过对20世纪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的反思,得出启示:立足本国、面向世界、超越传统、创新领先,是21世纪我国图书馆学发展的方向。
【摘要题】理论……【正文】20世纪刚刚过去,对于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间背景。
它使得对20世纪各学科自身发展进行冷静检讨和全面反思的历史需求兀然凸现出来。
自然,我国的图书馆学也面临着这样的任务和机遇。
对此,虽然我国图书馆学界也引起一定的关注,一些研究者对20世纪我国图书馆学的发展史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像黄宗忠的《图书馆学导论》,倪波、荀昌荣的《理论图书馆学教程》,宓浩主编的《图书馆学原理》都用一定的篇幅论述了有关图书馆学史的问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图书馆学史受到图书馆界的进一步关注,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选丛(1949——1989)》共10集,从各个方面总结40年来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有的研究者像霍国庆、王子舟、刘亦平等对我国图书馆学历史又积极进行撰文。
然而,纵观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的反思和研究,我们发现存在着一个非常值得注意但又恰恰未能引起注意的问题:在过去的20世纪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西方中心论”倾向。
笔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1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给中国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发展造成的影响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对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全貌缺乏应有的了解和认识,影响了人们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进行整体而深刻的反思(这种反思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内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对自身的反思),使人们很难从中探寻出真正值得当前中国图书馆学发展所借鉴的东西,最终影响了中国图书馆学的建设和发展。
西方行政学 三分法
西方行政学三分法
西方行政学中的三分法是指该学科领域内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或者视角:制度主义、行为主义和公共选择理论。
1. 制度主义:制度主义强调行政组织和行政机构的制度性因素对行政行为和政策产生影响。
研究者关注行政机构的设计、规则和程序对行政行为的约束和塑造作用。
制度主义关注行政组织的结构、权力分配和决策规则对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政策制定的影响。
2.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强调个体行为和行政过程对行政政策和决策产生影响。
研究者关注行政人员的角色、决策过程、决策行为和行政领导力等方面,通过实证研究、实地观察和实验研究等方法,探究行政人员如何进行决策以及其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3.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个体利益、政治力量和社会条件对行政决策和政策选择产生影响。
研究者关注行政行为的政治经济学方面,研究政策决策者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个体、群体和组织之间的利益博弈如何影响政策结果。
公共选择理论在研究政策经济学、政治学和行政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中国发现历史》读后感
《在中国发现历史》读后感中国的历史开展一直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特别是进入近代以来,由于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由封建社会被迫向近代社会国家转型,这是一个举世瞩目而又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人们纷纷对此进行了探讨研究,其中被人们称之为西方中心论的一些观点如冲击-反响说等最为着名,它认为在19世纪中国历史开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或主要线索是西方入侵,揭示这段历史可采用西方冲击-中国反响这一公式。
而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那么提出了质疑。
柯文在序言中提到了其写作目的一是想总结美国历史学家论述中国近几年的主要开展阶段。
二是想对这一开展提出带有批判性与解释性的估量,以便在同行中引起讨论,藉以提高整个领域在进行研究时的自觉性的一般水平。
《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中心意思就是批判现存的三种西方中心模式,即:冲击-反响模式;传统-近代模式;帝国主义模式。
柯文认为三种模式对中国近代的历史没有把握住其根本的症结和主要的矛盾,而却片面的、一概而论的将中国近代开展的力量皆归结为外来的力量,却无视和淡化了中国自身的内部力量。
可以说,内部取向是柯文中国中心观的核心,它的主要内容便是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社会内部因素,而不是放在外来因素上,鉴别这种新取向的主要特征,是从置于中国史境中的中国问题着手研究。
柯文阐述了中国问题的两重涵义,第一,这些问题是中国人在中国经历的;第二,衡量这些问题之历史重要性的准绳也是中国的,而不是西方的。
其实,这就涉及到一种研究问题事物怎样选择参照物的问题。
西方中心观的学者认为西方的近代是不断进步文明的,而中国的近代在西方到来之前是落后不动的,因此他们采取了一种横向的比照,即以西方的近代为参照物,来衡量中国近代历史。
中国中心观那么恰恰相反,柯文首先认为中国外乡社会并不是一个惰性十足的物体,只接受转变乾坤的西方冲击,而是自身不断变化的实体,具有自己的运动能力和强有力的内在方向感。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绪论——《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讲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一)什么是政治三种政治观的演进◇西方政治观◇中国政治观◇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当前学术界的观点关系说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过程说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活动说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所进行的夺取、组织、巩固并运用国家政权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全部活动。
制度说处理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物中关于权力与服从关系的一般原则、制度和策略。
现象说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实现其利益和目标,运用特殊公共权力,根据一定的原则、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现象。
总和说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的要素◆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政治的界定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二)什么是政治思想界定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特征以国家为核心主题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政治思想不断变化(政治本身、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者观念)如何理解认识国家对国家的一般看法,如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前途等,属于对历史和现实中国家的理性思考和解释组织国家依据什么原则组织国家以及把国家组织成什么样子?(1)Power和Right在社会各集团间的分配(2)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管理国家如何有效地运用权力以实现政治目标,是统治手段和方法、“治国之道”(三)什么是政治思想史政治思想史人类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史。
历史丨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5届高三11月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及答案
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玉琮是良渚文化玉器的代表,象征神权。
其器表都雕成四个凹面和四个凸面,凹凸相间对称,纹饰以高度相似的神人兽面纹为主,其中鸟纹形象更是在良渚玉器中反复出现,在墓葬中玉琮摆放的位置也比较固定。
这反映出良渚文化A.贫富分化已经出现B.宗法制度初步形成C.精神信仰相对一致D.国家形态基本成熟2.中山国是由白狄族鲜虞部落建立的国家。
下图摹本所示的《兆域图》是出土于战国时期中山国王陵的平面设计图,图中主建筑是王堂,左右为后堂,两侧为夫人堂和各式祠堂,其方形平面布局与河南辉县的魏国贵族大墓基本相似。
该图可用于佐证战国时期A.同源共祖观念的发展B.区域文化的交流C.天下一统局势的加强D.礼乐制度的普及3.汉武帝扩建皇家园林上林苑,需要征收长安附近鄠县和杜县的土地,于是“诏中尉、左右内史表属县草田(荒地),以偿鄠、杜之民。
”于是“幼弱怀土而思,耆老泣涕而悲”,虽然有大臣劝谏,“然遂起上林苑”。
这一结果A.破坏了小农经济B.巩固了中央集权C.打击了地方豪强D.凸显了君主专制4.北周武帝宇文邕敕纂的道教类书《无上秘要》载:“天道广大,贤愚混同。
强者在西,弱者在东。
九天定横,九地合纵。
下成君臣,以立国邦。
顺天者吉,不顺者凶。
”这反映出A.道教成为政治工具B.佛教传播受到遏制C.儒家思想遭到挑战D.民族融合逐步加强5.中唐时期各藩镇多在京设进奏院,掌报递章奏,承转诏令,藩镇提供经费并任免办事人员。
北宋太宗时期以“事多泄露”为由置都进奏院,“监管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掌受诏敕及诸司符牒,辨其州、府、军、监以颁下之。
并受天下章奏、案牍、状牒以奏御,分授诸司。
”该变化表明宋初A.崇文抑武倾向加强B.因循保守风气形成C.地方权力遭到削弱D.行政效率显著提升6.1358年,元朝色目进士余阙在与农民起义军作战时战死。
朱元璋为其立庙于忠节坊,明代有诗人称赞“圣朝立庙显忠烈,千古流芳载青史”。
在中国发现历史读书报告 2200字
三一文库()〔在中国发现历史读书报告 2200字〕《在中国发现历史》读书报告张立方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批判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历史研究方法。
主要针对三种种族中心或西方中心的模式:(1)“冲击—回应”模式,(2)“传统—近代”模式,(3)帝国主义模式。
这几种模式都夸大了西方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作用,他们都认为十九、二十世纪中国所可能经历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变化只能是西方式的变化,而且只有在西方的冲击下才能引起这些变化,这样就堵塞了从中国内部来探索中国近代社会自身变化的途径,把中国近代史引入狭窄的死胡同。
在批判的基础上,柯文提出了“中国中心观”,即从中国而不是从西方着手研究研究中国历史;把中国按“横向”分解为区域、省、州、县与城市,以展开区域性与地方史的研究;把中国按“纵向”分解为若干不同阶层,推动下层社会历史的撰写;注重借用其它学科的知识。
柯文注重对中国历史作精细化的描绘,特别强调“区分”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这样能够认清中国历史的真面目。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现实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的实质和规律可以通过人们的实践和理性分析得到正确的认识。
一句话,历史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历史是复杂的,多面向的,而历史是由历史学家书写的,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掺进历史学家自己的主观情感和经验体会。
西方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曾提出这个命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是用当代人的思维和观点为当代人书写的,这是典型的历史相对主义。
胡适也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因此柯文指出:历史的真相终究无法探知。
中国中心观提出的移情方法,要求史家摒除作为“局外人”的种种“偏见”以便进入“局中人”的世界。
他认为尽量寻回过去是史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另一方面,柯文又支持关于历史真理的相对主义观点,认为这个过去最终是无法探知的。
柯文也采取了折衷的态度。
他强调:“限定真理并不等于取消真理……所有人,只要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认真地对待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设法减弱其影响。
如何理解和反驳西方中心论小作文
如何理解和反驳西方中心论小作文
西方中心论是一种观点,认为西方文化、价值观和制度是全球发展的主导力量。
理解和反驳西方中心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理解西方中心论需要明确认识到,这是一种主观的观点,它源于西方国家在过去几个世纪的全球影响力和经济实力的崛起。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其他地区的国家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作为全球发展的唯一标准是片面的。
其次,反驳西方中心论可以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出发。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价值。
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凭借自身的优越性主导全球发展。
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实现文化的多元共存。
此外,经济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反驳角度。
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表明,全球经济的中心正在向东方转移,西方国家不再是唯一的经济主导力量。
最后,要理解和反驳西方中心论,我们还应思考全球治理的问题。
全球治理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和合作,不能只由西方国家主导。
在全球治理中,应该给予所有国家平等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实现多边主义和公正性。
理解和反驳西方中心论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包括多元文化、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等方面。
通过客观的分析和对话,可以促进全球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
简述西方课程探究的三种范式
简述西方课程探究的三种范式自从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研究者们就开始思考如何对待课程和探究问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近二十年来,西方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现在主要存在着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探究范式:其中“拓展—概念—发现”的范式被认为是与传统教学范式相比最重要的变革,它不仅促使了科学探究观念的变化,而且还把课程探究引向了新的方向。
下面,我将结合我的一些理解与大家一起探讨这种新的课程探究范式。
在人们已经厌倦了官方的、形式主义的、呆板的、陈旧的课程改革之后,重视过程的探究范式成为了西方课程研究的一种热点,它为课程研究的“再实践”提供了可能。
所谓“再实践”是指由教师或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活动,它不同于“社会实践”,因为它并不局限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如果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去适应教师,那么,拓展—概念—发现的教学范式则是教师引导学生去适应课程。
这种范式要求每一位学生不仅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对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基本结构、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进行思考。
当然,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在丰富着自己的头脑,加深着对世界的认识。
那么,什么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最好的呢?根据探究的本质,以及我们前面提到的教师—学生关系的变化,笔者认为拓展—概念—发现的教学范式最为适合我们使用。
这种探究范式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感觉。
1、简化。
传统教学中过于复杂的内容,牵涉太多的问题。
我们无法使用一种简化的方式来呈现这些问题。
那么,这些问题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在一个简单的背景下产生一些抽象的问题;或者利用电子计算机来辅助我们对事物进行抽象和简化,以便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分析、归纳。
2、量化。
传统教学常常只注重事物的数量,没有看到他们的质的区别。
而通过在计算机上演示这些图片和事例的方法,我们就可以使得信息显得更直观,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概念化。
传统教学常常认为事物都是一成不变的,是很难对它们进行分析的。
西方比较文学界中的西方中心论及其反思-比较文学论文-文学
西方比较文学界中的西方中心论及其反思在西方比较文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西方文学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地区的文学都应该以西方文学为标准来评价和衡量。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势地位,但也引发了一系列反思和批评。
西方中心论的形成有其历史背景。
在西方殖民主义时期,西方文化通过殖民扩张和文化传播,逐渐成为全球主导文化。
这种文化霸权使得西方文学被视为全球文学的典范,其他地区的文学则被边缘化。
同时,西方文学理论也成为了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框架,其他地区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则被忽视或贬低。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西方中心论的观点逐渐受到挑战。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反思西方中心论,认为这种观点忽视了其他地区文学的独特性和价值。
他们主张,比较文学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而不是一种优劣的评判。
他们强调,不同地区的文学应该被视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以西方文学为标准来评价。
在反思西方中心论的过程中,学者们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
例如,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而不是简单的优劣评判。
后殖民主义理论则关注殖民主义对文学的影响,以及被殖民地区文学的抵抗和反抗。
女性主义理论则关注性别在文学中的表现和影响,以及女性文学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地位。
西方中心论在西方比较文学界中曾经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这种观点逐渐受到挑战和反思。
学者们开始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以促进不同地区文学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学习。
这些反思和批评对于比较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比较文学走向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方向。
西方中心论作为一种历史遗留的学术观念,在比较文学领域曾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这种观念的局限性日益显现。
因此,对西方中心论的反思不仅是对既有理论的批判,更是对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论的革新。
反思西方中心论需要重新审视文学评价的标准。
传统上,西方文学的评价标准往往被奉为圭臬,忽视了其他文化语境下文学作品的独特价值。
西方人权中心主义思维研究
西方人权中心主义思维研究作者:唐健飞来源:《硅谷》2008年第22期[摘要]西方人权并不具有普适意义,西方人权文化不过是一种“特殊性”或“地方性”知识。
在历史演进中,西方人权思想集中展现了一种中心主义思维。
这种中心主义思维主要表现为二元结构下的个人中心主义、权利设计中的自由权中心主义、东西分野下的西方中心主义、霸权心态下的人权工具主义。
[关键词]个人中心主义自由权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人权工具主义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20153-02西方人权文化不过是一种别样的“特殊性”或“地方性”知识。
在历史演进中,西方人权思想集中展现了一种中心主义思维。
在一种中心-外围的潜在理路下,西方得以建构起其人权大厦,并推动人权朝着普适化方向发展。
这种中心-外围的思维图式表现为:首先预设某种中心体,再依此观照外围事物,从而获得一种世界秩序认识。
西方人权中心主义思维涵盖了人权认知、制度建构与国际视野等各个方面。
在中心主义思维下,西方人权思想主要显现为以下基本样态。
一、二元结构下的个人中心主义现代人权与西方现代性不可分离。
在某种程度上,现代人权亦是西方现代性的结果。
西方从前现代过渡到现代,其现代性展开并非一蹴而就。
西方现代性展开的历史进程与主客体二元对立图式的哲学传统有着密切关系。
现代性问题既是西方哲学发展的产物,又须通过哲学话语得以表达、分析与建构。
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乃是主体的存在问题,亦即关于人的问题。
对人之意义的阐释图式制约了现代性问题的展开。
西方哲学从发现人的意义开始,亦从自然与人的分野开始。
发现自然的意义在于有了“自然”与“人为”之别,“自然”由隐匿走向彰显,成为人的对应物。
这种对立既使得“自然”被打上了人的痕迹,成为人化自然,又使得人之意义问题随之产生,人逐渐成为超越于自然之上的主体。
人之主体范式为西方形而上学开辟了道路。
在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视野下,现实世界被割裂为二元对立的存在世界,人的主体地位获得了哲学的正当性支持,客观世界成为主体人的支配、主宰或征服对象。
西方学界中国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西方学界中国研究的基本观点和方法1.引言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西方学者借助各种方法进行中国研究。
本文将探讨西方学界在中国研究中所持有的基本观点和采用的方法。
2.文化观点在中国文化研究领域,西方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底蕴。
他们相信中国文化对于理解中国社会和人民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西方学者注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和《道德经》,并通过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来解读中国社会的行为模式和决策逻辑。
3.政治观点在中国政治研究领域,西方学界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是研究的重点。
他们关注中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决策机制,并试图解析中国政治体系的运作方式。
西方学者还研究中国的政治改革和政策变化,并分析中国政府对内外政策的调整和演变。
他们认为政治因素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通常将其与经济因素相结合进行研究。
4.经济观点在中国经济研究领域,西方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是中国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主要原因。
西方学者关注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和市场机制,并研究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他们采用多种方法,如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来探讨中国的经济模式、企业行为和金融市场发展。
此外,西方学者还关注中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5.社会观点在中国社会研究领域,西方学界对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感兴趣。
他们研究中国的社会阶层、群体关系和社会问题,并探索中国特有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西方学者还关注中国社会的社会福利、教育和人口等方面,并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进行研究。
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以便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6.结论西方学界在中国研究中采用多种观点和方法,以深入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
从三种模式看西方中心主义的狭隘性
物 ,也 只有西 方 文化 才 能 实 现 近 代 化 。从 这 一 前
提 出发 。完全 否 定 其 它 文 化 的 作 用 。否 定 中 国传
接触 日增 ,是 东亚 从 1 9世 纪 开始 发 生 巨变 的主 要 推动 力”7。 L
统 和传统 文 化 ,认 为 中 国 文 化 抗 拒 变 革 ,只 有 惰
从 三种模 式看西方中心主义 的狭隘性
萧 平 汉
( 阳师 范学 院 经 济 与法律 系 ,湖南 衡 阳 4 1 0 ) 衡 2 0 1
摘 要 : 西 方 学 术 界 在 研 究 中 国近 代 史 中使 用 了 三 种 基 本 模 式 。 即 “ 击一 回 应 ” “ 统一 近 代 ” 和 “ 国 主 冲 、 传 帝 叉 ” 模 式 。其 前 提 建 立 在 西 方 是 先进 楷 模 ,其 内 部 存 在 着 促 进 社 会 发 展 的 动 力 系统 的假 设 之 上 。他 们 认 为 : 现
究 。他 们借 助 于 汤 因 比 的 这 一 模 式 ,提 出 了 研 究 中国近代 史 的三 种 模 式 ,即 “ 冲击 一 回应 ” “ 、 传
统一 近代 ” 和 “ 国 主义” 模式 。 帝 冲击 ~ 回应 模 式 的 主 要 倡 导 人 是 费 正 清 ,他
切 又成 为 中 国发 生 变化 的思 想 武 器 ,维 新 变 法 、
性 而无进 取变革 性 。 “ 克服 令 人 敬仰 的悠 久 文 明 要
第 三种模 式称 为 “ 国 主 义 模 式 ” 帝 。它 的 基 本 观点 是 : 中国 社 会 内部 无 法 产 生 如 同 西 方 近代 化
那样 的社 会 基 础 ,只 能 在 西 方 入 侵 或 西 方 的 文化 输入 之 后 才有 可 能 产 生 。即 接 受 西方 的 文化 与 科
当代西方伦理学研究三种范式
当代西方伦理学研究三种范式标题:当代西方伦理学研究三种范式在当代西方伦理学研究中,存在着多种范式和理论框架,用以解释和探讨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介绍并分析当代西方伦理学研究中的三种主要范式:德性伦理学、后启蒙伦理学和关怀伦理学。
首先,德性伦理学是一种强调个体品德和德性的伦理学范式。
其核心观点是,人们应该追求良好的品德和德性,而不仅仅是追求行为的正确性。
这种伦理学强调人的内在品质和道德特质的培养,认为通过培养良好的德性可以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
代表性的德性伦理学者包括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等。
其次,后启蒙伦理学是一种批判性的伦理学范式,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理性判断。
后启蒙伦理学认为,人们应该依靠自己的理性思考来确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不应该依赖传统权威或宗教信仰。
这种伦理学注重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代表性的后启蒙伦理学者包括康德和罗尔斯等。
最后,关怀伦理学是一种强调关爱、照顾和情感关系的伦理学范式。
关怀伦理学认为,道德行为应该建立在对他人的关心和体谅之上,强调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因素对道德判断的重要性。
这种伦理学强调人的情感和情感联系对道德决策的影响,认为道德不仅仅是理性判断的结果,还包括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
代表性的关怀伦理学者包括卡罗尔·吉利根和娜尔·纳丁等。
综上所述,当代西方伦理学研究涵盖了德性伦理学、后启蒙伦理学和关怀伦理学等多种范式,每种范式都对道德哲学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贡献。
这些范式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也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对于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简析国际问题研究的三种范式
东方学的研究对象与现今国际问题研究最为接近,当年西方人依靠坚船利炮征服了世界,但它并没有进一步发展出扎实的学科基础,后来西方国家有切实的对外战略需要时,反而是其他学科起到更为重要的研究助推作用。
不同国家间的交往与纷争,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后,主权国家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课题。
然而,我们现今熟悉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学科,没有任何一门学科(一级学科)是专为解决国际问题而设置的。
根据成型于19世纪末的学科分类系统,西方人对不同文明发展水平国家的研究有所区别。
西方认为,西方社会是最高级的,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以探寻西方社会内部的普遍规律为宗旨,而历史学主要研究它的“过去”,具有人文性质;东方古文明是第二个等级,如波斯、印度、中国、日本等,它们曾发展出辉煌的历史,但又不如西方那么先进,西方的东方学研究者学习它们的语言,关注文学与经典古籍的知识;最低等级的是原始部落,如美洲、澳洲或太平洋小岛等地的原始民族,西方人类学主要研究它们相对落后的原因。
这些学科中,东方学的研究对象与现今国际问题研究最为接近,当年西方人依靠坚船利炮征服了世界,但它并没有进一步发展出扎实的学科基础,后来西方国家有切实的对外战略需要时,反而是其他学科起到更为重要的研究助推作用。
那么,西方国家是如何利用这些学科来解决国际问题的呢?根据它们的路径,大约可分为三种范式,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梳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国际问题研究的既有路径及其局限。
整体主义范式整体主义(holism)范式是指从人类学发展出来的范式。
“完整的文化”(a culture)是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核心理念。
这门学科从诞生初始,研究者便以勾勒原始部落的整体文化面貌为职志;后来人类学跨入现代文明国家进行研究,研究者仍试图从整体角度考察人的行为,没有改变其整体主义的主张,故称其为整体主义范式。
在20世纪初期,人类学依靠对异民族行为的解释能力,在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殖民地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时,研究人员被称为政府人类学家。
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逻辑、现实表达及其内在问题
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逻辑、现实表达及其内在问题作者:王立胜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年第02期【摘要】西方中心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作为一种近代思潮有着深厚的文明基础。
古希腊哲学创造了西方文明最初始的思维模式,受形而上学的思想影响,西方传统下的政治思想发展出“修昔底德陷阱”式的政治博弈思维和“非此即彼”的价值选择原则,西方中心主义的产生奠基于这种哲学传统。
罗马在事实上承袭了古希腊大部分的文明成果,使得西方文明在传承自身文化和价值观念上有了新的载体,基督教的普世价值论成为西方中心主义的又一精神源泉。
最终,基督教信仰体系与西方古典哲学相融合,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之下形成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最初样态,这也是西方中心主义成为一种风靡思潮的现实土壤。
西方中心主义的理想和原则既体现在它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念中,也体现在它的思维方式和话语系统中。
在既往西方中心主义的精神内核基础上,现代国际社会演化出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如下三种表现形式:文明冲突论、普世主义价值论以及殖民主义式的文化输出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这三种表现形式面临着世界文明的多元挑战,造成了许多现实的矛盾和纷争。
在西方中心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之下,西方文明主导下的现代化道路似乎已经走入一个必然引发全面矛盾的死胡同。
【关键词】西方中心主义形而上学普世价值资本主义【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22.02.002“西方中心主义”是一种近代思潮,但是它的产生根源却要更加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精神及其文化形塑。
在历史上,虽然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习惯以自身所处的境遇为中心来建构自己的观念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但是往往都只停留在一种凝聚社会共识的中心论或者中心意识上,并没有形成一种“主义”。
只有现代化以来的西方社会在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推动下,才形成了一种成体系的“中心主义”思潮。
西方中心主义史学
西方中心主义史学西方中心主义史学是一种以西方世界为中心的历史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它认为西方世界是历史的主要推动力和中心,其他地区和文化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反映西方的影响。
这种史学观念在西方世界长期占主导地位,对于其他地区的历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西方中心主义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在这个时期,欧洲的探险家开始大规模地探索世界各地,并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
这些探险活动使得欧洲人对其他地区的了解不断增加,也加深了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同时,欧洲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也使得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地区之一。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西方中心主义史学的形成。
西方中心主义史学的核心观点是西方文明的优越性和独特性。
它认为西方文明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艺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西方世界自身的发展和演变中,也通过殖民扩张、贸易往来、宗教传播等方式传播到其他地区。
西方中心主义史学将西方文明视为历史的主要推动力,其他地区的历史被视为被动地接受和反映西方的影响。
然而,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不同文化的崛起,西方中心主义史学受到了批评和质疑。
批评者认为西方中心主义史学忽视了其他地区文化的独立性和贡献,过于强调了西方文明的优越性。
他们指出,其他地区的历史同样具有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西方的反应和接受。
同时,他们也质疑西方中心主义史学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立场,认为它是西方对其他地区的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
在当代的历史研究中,西方中心主义史学逐渐受到了冲击和改变。
学者们更加注重多元文化的研究,关注其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努力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框架。
他们试图从多种视角来理解和解释历史,避免简单地将历史归结为西方的影响和推动。
这种转变使得历史研究更加全球化和多元化,也为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西方中心主义史学是一种以西方世界为中心的历史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西方哲学思想的三种不同模式
西方哲学思想的三种不同模式
简单来说,西方哲学思想分三种不同模式看待人和宇宙:
第一种模式是超越自然的,即超越宇宙的模式,集焦点于上帝,把人看成是神的创造的一部分;
第二种模式是自然的,即科学的模式,集焦点于自然,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像其他有机体一样;
第三种模式是人文主义的模式,集焦点于人,以人的经验作为人对自己,对上帝,对自然了解的出发点。
——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
苏格拉底之所以受到特别尊敬,正如西塞罗所说,是因为他把哲学从天上带到地上。
人文主义者不断反复要求的就是,哲学要成为人生学校,致力于解决人类共同的问题。
这三种模式的第一种在中世纪占支配地位。
人文主义的模式在文艺复兴时期才形成。
科学模式到了17世纪才形成。
17世纪以来,所有这三种模式都继续有代表,继续吸引着信奉者,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竞相自称垄断真理与不同形式的共存之间摇摆。
——以上参见[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谈“西方中心观”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三种模式
——读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随感
荒岩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伴随着中外史学界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化, 大量优秀的西方中国研究著作开始进入国内史学家的视野, 西方学界的历史研究风格和理论方法极大地影响和撞击着国内许多已经定形的思维陈述和研究框架。
从某种意义上, 这也可以说是中国史学界真正审视自身的切入口。
尤其是西方中国史研究最兴盛的近代史领域, 其研究队伍日益壮大, 成果倍出, 而且研究的理论方法不断创新, 这些都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注意和重视。
从众多西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论述中把握西方中国近代史观的发展和演变, 或在西方中国近代史观嬗变的基础上理解各个阶段的中国近代史的论著, 都应是国内史学界需要做且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
美国学者柯文的专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所探讨的主要方面是对西方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整体道路与方向产生怀疑,从而对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中以西方为出发点之模式提出挑战,倡导以中国为出发点,精密地探讨中国社会内部形态与变化动力,并力主进行多科协作研究,该书从上述方面为国内学界提供了广泛的思考。
虽然作者的着眼点仅限于美国, 但事实上在作者所分析的三十多年里, 美国俨然是西方中国史研究的中心, 由此可见, 柯文这一著作同时也体现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总体特征和研究范式。
(一)“西方中心观”三种模式的类型
步入近代的中国, 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遭逢到需要认真加以对待的西方入侵文化, 所谓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即是西方因素介入到中国内部,也就是第一次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 中国传统固有的发展模式被强行切断, 历史在夹杂着本土与西方的冲突与融汇过程之中向前发展。
因此, “二战”后开始关注中国近代史的美国学者都趋向于把研究起点选择在西方,即所谓的“西方中心观”。
按照柯文在书中的总结,他把“西方中心观”这一观点总结为经历了“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传统—近代”模式、帝国主义模式依次相继的三个阶段。
(二)“西方中心观”模式的内在特征
1.“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兴起离不开费正清先生的努力。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里, 他个人以独撰、合著等形式,产生了大量的研究论著,并写了多篇以创造性研究为基础的论文和书评,这些都奠定了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良好基础。
其中, 他在与邓嗣禹合作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一书中, 首次比较明确地提炼出“西方冲击—中国回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这一框架大致有两层内涵, 其一是单一决定论思想, 换言之, 即:在社会、经济、政治及思想领域, 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历史的进程主要是由西方的挑战所决定的;其二, 上述思想招致的相应评价即是西方扮演着主动的角色, 中国则扮演着远为消极的或者说回应的角色。
从严格意义上讲, 这只能说是“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的最初预设。
其思想背景的关键, 与“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
文化, 或者有人称之为“美国精神”突显为世界文明的主流和发展趋势是紧密相联的。
由此, 在美国史家的内心观念深处, 近代中国历史就自然被演绎成一个在西方冲击下如何汇入西方世界的过程。
很显然, 这是一种带有史家自身情感、价值观等主观因素的研究。
然而, 中国近代史料的完备和丰富也是一个不应回避的因素, 其在很大程度上支持着史观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由于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在学科现状和语言等因素方面存在的限制, 这一时期主要的中国近代史料集中在中西有直接关系的层面, 如费正清就长期关注于海关史料的整理, 这又使“西方冲击—中国回应”式得以强化, 同时也简单化了。
而在柯文《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中,柯文也简要阐释了这一模式,在第一章《“中国对西方之回映”症结何在?》:介绍了这一理论框架模式所依据的前提假设, 举例出其代表性的著作, 如邓嗣禹与费正清合写的《中国对西方之回应》, 费正清与埃德温·莱肖尔和艾伯特·克雷格合著的《东亚文明史》等等, 也提出了这些著作都是把研究视角注意力过多集中局限在中国对“西方挑战”之回应上, 也认识到了其明显主观性的一面, 它没有把其思想所能概括的范围交代清楚, 也就表明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 这样很容易使读者和史学家陷入认识与理解上的错误境地。
2.“传统—近代”模式:从柯文《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书中得知,对于美国中国近代史家而言, 源于欧洲而在美国得以长足发展的现代化理论的影响是深刻的。
其第二章《超越“传统与近代”》主要阐述了“传统与近代”模式:介绍了这一模式发展的相关背景并指出其存在的缺陷, 即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著作经历的重大变化与近代化理论的提出发展等情况。
接着叙述了19世纪西方对中国的看法, 如孔多塞、赫德、黑格尔等人的看法, 带有很明显的主观色彩。
柯文又从李文森和20世纪五十与六十年代的史学、重新界说传统与近代的两极对立、19世纪的残余对立三个方面的情况分析了此模式的发展趋势。
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美国中国近代史论著给人的感觉就是力图构建一种新的理论或模式。
但代表性的“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如果仔细推敲, 仍更多地是史家出于对现实的感应。
相反,60年代则使美国史学家步入了一个欢愉的时期, 特别是现代化理论所孕含的“传统—近代”框架, 更使这批经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专家们如虎添翼。
“传统—近代”模式的前提是将传统与近代假设为对立的两极, 其中, 西方近代社会是世界各国万流归宗的“楷模”。
由此推演,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只能是从“传统”社会演变为西方的“近代”社会;而且, 中国历史在西方入侵前是停滞不前的,只能在“传统”模式中循环往复或产生些微小的变化, 只有等待西方猛烈一掌, 然后才能沿着西方已走过的道路向西方式的“近代”社会前进。
可见,“传统—近代”模式是以西方的历史经验取代了现代化的标准, 割裂了历史发展具有的特殊性一面,它无限放大其普遍性的一面。
因此,“传统—近代”模式与“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前者的理论色彩明显浓于后者。
“传统—近代”模式不仅在美国, 甚至在同时期的中国, 也产生了即时的效应, 著名的如台湾学者金耀基在60 年代后半期出版的《从传统到现代》一书, 说明了中国学者对域外研究的积极认同与改造。
总体而言, “传统—近代”模式框定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路径, 需要深化研究的是近代化的必备条件、动力、机制等问题, 目前我国史学工作者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 正是朝着这一方向作有益的尝试。
3.帝国主义模式:柯文其书的第三章《帝国主义:是现实还是神话?》主要阐述了帝国主义模式:开头简单介绍了帝国主义这一词语的相关来历与含义, 从而
指出帝国主义取向与反对派两种派别。
接着分别从帝国主义的新版:世界经济论、大象和跳蚤:壮志未酬的帝国主义、帝国主义问题的存在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 旁征博引, 指出其优点与缺点。
然而无论是“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 还是“传统—近代”模式, 对于近代中国的西方因素作用普遍持单一的肯定态度, 即认为西方冲击是必不可少且有益的。
与之相反, 帝国主义模式则发展出一种新的见解, 认为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各种变化的主要动因, 是中国百年来社会崩解、民族灾难、无法发展前进的祸根。
不过也有少部分人坚持其有益的观点。
在这里, 需要注意的是, 帝国主义模式主要关注的是经济领域。
这恰与西方现代化理论的争论与批判潮流是相一致的。
众所周知,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首要标志,什么是工业化与如何工业化两大问题以及因此而出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 突破了以往普适的西方国家发展经验, 开始着眼全球。
可见, 这种背景下孕育出的中国近代史观,与前两种史观相比, 视野是拓宽了, 然而, 问题也最严重。
其原因是这种史观更多地带有道义上的考虑, 结果常常是分析很难令人信服。
(三)“西方中心观”模式的客观认识
从“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传统—近代”模式到帝国主义模式, 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无论是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还是史料的丰富, 均有了明显的发展。
然而, 这三种模式均涉及这样一个前提, 即近代中国所可能经历的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变化只能是西方式的变化,中国社会的内部, 始终无法产生近代工业化的前提条件, 需要西方入侵提供这些条件,因此只有西方的冲击下才能引起这些变化。
如果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审视, 这样的预设或者说“西方中心观”思想,是很难继续深化和先前发展的的中国近代史观,如此一味地迷信从“西方中心”出发,这样必会堵塞了从中国内部来探索中国近代社会自身变化的根本途径,把中国近代史研究引入了狭窄的死胡同。
总的来说, 这三种模式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条件下的确促进了当时美国史学研究的先前发展, 但它们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与认识上的局限,存在着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广泛存在,无疑也是给现今的史学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