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在宋德福同志身边工作的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说,在人事部工作的八年时间里,德福同志功夫下得最深的就 是改革。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有了权力,就要去改变那些对老百姓 来讲是不合理的东西”。其实,了解德福同志的都知道,他是这么想 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真的是“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的人。
不去烧那三把火
德福同志工作变动多次,每到一个新单位后,从来不去烧那三把 火。他自己评价自己不如西药那样见效快,却像中药一样有后劲,随着 情况熟悉,越干劲头越大,认准的理,看准的事,把住不放,一以贯之 地抓落实。
我记得,在他生病期间,有一次他把我叫到病房说,从电视里看到 福建遭受的水灾挺严重的,让我跟省委办公厅的同志联系一下,商量一 下捐款怎么寄。还有印尼海啸那一次,正好他请他爱人金老师去寄捐 款,我也一起去了,在邮局捐的时候,金老师说德福同志有交代不让写 实名,那就写是“金福”捐的吧
后来,我们又从南昌坐火车去合肥参加会议。这趟列车窗明几净, 服务员热情周到,一打听,这趟列车是率先进行改革的。在合肥的工作 会议上,德福同志讲话谈到改革时,还有感而发,比较了两趟列车改革 与还没改革的不同。听会的同志哪里知道,这就是一位共和国部长坐火 车的亲身经历呢?
德福同志出差还有一个习惯,不仅不收当地土特产和纪念品,而且 每离开一出差地,都要求秘书去交他的伙食费。在团中央工作时是这 样,到人事部工作时也如此,在福建工作时依然没变。
他把心思放在了老百姓那里。初到福建时,便有许多中央媒体和境 外媒体要求采访德福同志,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德福同志的低调风格和 他的默默无闻,使得许多好心人劝他。他说,要让福建“火”起来并不 难,但这样的面子和政绩祸害的是老百姓。他认为,老百姓的肚子比官 员的面子重要得多,与其那样的“高调”,不如踏踏实实把心思放在为 老百姓办实事上。他提出:要想方设法为老百姓扎扎实实做一些事情, 对那些有实效的、老百姓欢迎的做法,就应该把它坚持下来,不断完 善;对那些没有效果的、老百姓不欢迎的,就要改掉,然后探索总结一 些新的办法,研究怎么防止形式主义,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事事样样都关情
跟德福同志接触时间长的同志都知道,他是一位重情义的人。
我记得,他离开部队到团中央工作时,增订了《解放军报》;他离 开团中央到人事部工作时,增订了《中国青年报》;他离开人事部到福 建工作时,增订了《中国人事报》。他对他曾经从事的工作充满感情, 一直热爱着,一直关心着。
我记得,他生病治疗期间,出的第一部书就是《情趣·情思·情 怀》,写的外事工作也是《友好情谊》,关于写作的书讲的还是《实用 写作的情感》。即使是病重期间,在出版《我尽力了,福建》一书时, 也不忘嘱咐我,要加上一段话,对书中讲话没有提到的曾经与他共过事 的“四大班子”中转岗和离退休的同志表示敬意和感谢。
他把心思放在了福建的发展上。德福同志在福建的那几年,应该说 是福建发展比较困难的时期,而他想的最多、讲的最多、抓的最多就是 发展。后来德福同志自己回忆时也认为,如果不是当初那样“悠悠万 事,发展为大”,福建失去的将是宝贵的发展机遇,好在这个机遇我们 抓住了。
他把心思放在了工作事业中。德福同志非常重视深入基层调研,在 福建不长的时间里,所有县中只有6个县没来得及去。他在病重期间还 希望有机会到这几个县去看看,不想这竟成了他永远的遗憾。德福同志 调研时,经常会提出要去看当地没有准备的地方,一次途中,德福同志 临时路过一农户家,就进去与主人聊了起来。都快要走了,那个主人才 认出是德福同志,突然从凳子上站起来,还特别正式地与新来的宋书记 握手。
忆在宋德福同志身边工作的日子
陆进 2007年10月17日11:40 来源:中国人事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 印
留Fra Baidu bibliotek言
论 坛
网 摘
手 评机点纠错E-mail推荐:
德福同志真的走了,但直到现在,我依然不愿相信。他这样善良, 怎么就走了呢?不是说仁者长寿吗?他这样坚强,怎么就走了呢?不是 说强者无敌吗?他这样通达,怎么就走了呢?不是说大道无疆吗?他这 样牵挂,怎么就走了呢?不是说还有好多事没做吗……
其实“凡进必考”,就是要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德福同志在不同 场合多次说起过,不能一生下来,用一纸户口就把人分成你是居民,他 是农民。城市里的孩子会好一些,机会也更多一些。但生长在农村的孩 子,除了考学和参军就没有别的途径当公务员了,而且住在小城市的居 民也不能当大城市的公务员,这是不合理的。当时,德福同志在人事部 工作期间,就在一些地方进行了“打破身份界限”和“打破地域界 限”的试点工作。
认真改好讲话的每一个字
德福同志对讲话稿的认真态度,简直到了令人无法理解的地步,我 们最怕看到的也是他改稿时的认真劲、辛苦样。每当德福同志有重要讲 话时,都是自己操刀爬格子,白天上班有许多政务要处理,只能到了夜 深人静的时候改。我们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清楚,多少次的稿子都是第二 天正式讲话前的黎明才改完。不少同志看不下去了,都劝过他,意思是 地方上领导讲话那么多,差不多就行了。但德福同志有他自己的解释: 这么多的同志花时间听你讲话,不好好准备,自己心里就过不去!
记得还有一次是1996年10月,也是德福同志在人事部工作期间,我 们从福州去南昌,也是坐火车。我看到卧铺的床单上尽是污点,想请服 务员趁德福同志不在换一张,结果服务员告诉我说,这些黑点洗都洗不 掉,其实就是干净的,别的床单也一样,就不用换了。第二天早上起 来,发现德福同志出去半天没回来。因为带着文件,我也不便去找。等 了很久,我看他从洗漱间出来,问他是不是不舒服,原来是他在那儿洗 脸,只有一个水龙头,来一个服务员,就把他挤到一边,服务员自己先 洗,他连等了好几个服务员洗完才轮上他洗。当时我听了就想去找列车 长,结果被德福同志制止了。
看过他文章,听过他讲话的同志都认为他的文章讲话有特点、有风 格。比如,他分别以“和谐”、“公正”、“清醒”、“进取”为题在 人事部讲过四次党课,有心人听完后发现,他实际上是在提倡“营造和 谐环境,坚持公正原则、保持清醒头脑,发扬进取精神”的清风正气。 比如,与青年谈论恋爱问题,他说不要见一个就记住一个的优点,然后 把见过的对象优点都加在一块,成了找对象的标准,这样完美的人生活 中找不到,而是要像老鹰抓小鸡那样,在空中盘旋几周,看清了再谈。 比如,谈到正确对待提拔时,他说不要像挤车似的,三个人都在挤,谁 也上不去,下趟车来了又是你们挤,还是谁都上不去。而是应该让离车 门近的先上,就是说要敢于推荐比自己强的、更符合标准条件的同志。
每每想起他的音容笑貌,心情依然难以平静,真希望他是外出调研 了。沉重的思念,压得人透不过气来,总想等到心静一些的时候,再去 写点东西,以此来纪念我所尊敬的、我在他身边工作了将近十二年的好 领导。但挡不住的思念之情,还是使自己没有平静下来就要动笔。虽然 是要写的太多,都不知道从哪儿下笔!虽然是想说的太多,都不知道从 哪儿说起!不久前,福建一位同志回忆了宋德福同志在福建二三事,我 就顺着这个话题说开去。
“凡进必考”,现在大家都认同了。但在推行初始,还是有一些不 同的声音。有的责问,一张卷子就决定了?有的认为这不是考官吗?对 这些问题,德福同志当时有句给人印象颇深的回答:“卷子总比条子 好,考官总比跑官强”。考试录用制度在一个省试点时,就有一位副省 长的孩子没有考上,而一位摆摊卖菜的大娘的孩子考上了,当时这位大 娘激动得坐在地上哭了。
卷子总比条子好 考官总比跑官强
德福同志抓工作,不仅重视大处着眼,也注意具体落实。宏观上, 有人事工作的“三个体系、三个制度”(即: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 制度、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宏观人事管 理体系、人才市场体系、人事法规体系)、有“人事工作的两个调 整”(即:把适应计划经济的人事管理体制,调整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来;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 源开发上来),有福建的“四个专题调研”(经济发展的后劲问题、精 神文明的实效问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问题、党的建设的活力问题)等 大的思路,同时也有具体工作中的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细化落实。比 如,他把人事工作和公务员制度形象地比喻为“进、管、出”三个环 节,要求把住“进口”、看好“楼梯口”、畅通“出口”。在实施公务 员制度时,他首先强调抓的第一个重点就是把住公务员的“进口”,要 求“凡进必考”,以保证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
我记得,他刚到人事部不久,就在下班后的一个晚上去集体宿舍看 望年轻人,不说别的,集体宿舍都在四层,没有电梯,八个单元,光这 些就够他上上下下地走的了,而且一个房间都没拉下,向年轻人问寒问 暖。还是在人事部工作期间,有一位副司长得了重病,这位同志还有半 年多时间就退休了,有的同志建议免去这位生病同志的职务。德福同志 很动情地说;“这位同志都生病了,工作了那么多年,又快退休了,何 必这样做呢?”
坐火车比乘飞机节省
德福同志出差,要求一切从简,能坐火车就不乘飞机,能不多去人 就少去人。原因很简单:节俭。
我第一次陪德福同志出差是1996年6月去辽宁,当得知我们一行只 有两人而且是坐火车前往时,辽宁的同志几乎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来过 好几次电话跟我确认。当我和德福同志与另外两位陌生乘客同在一个包 厢时,我就担心德福同志休息不好。同包厢的两位乘客跟我们聊天,他 们认为德福同志这么有学问,应该是学者,在研究单位工作,而且至少 是司局级干部。我俩听后都会心的一笑。遗憾的是,这两位乘客并没有 给这位他们所尊敬的学者太多关照,他俩的呼噜声一直陪我们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到沈阳后,德福同志马上就深入基层调研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