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易写错的字

古诗词中易写错的字
古诗词中易写错的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乎?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

子日:“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

子曰:“由,诲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行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益其所不能。

入则无法家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大之,虽不能,必以情。”

一鼓气,再而衰,三而竭。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春泥更护花。

宫阙万间都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

枯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海内存知己,天若比邻。无为在路,儿女共沾巾。

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烟笼寒水月笼,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花》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也。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达于诸。

后值覆,受任于败军之,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落英缤纷。

黄发,并恰然自乐。

斯是陋室,吾德馨。

苔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之劳,

青树翠,络摇,参差披拂。

寂寥无人,神寒骨,悄怆幽。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鹦鹉。

蒹葭,白露未晞。

浮光跃金,静影,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弦惊。山河破碎风絮,身世浮雨打萍。

闲来垂钓溪上,忽复舟梦日边。

关关雎鸠,在河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必曰“,”乎?

若夫日出而林开,云归而岩穴,明变化者,山间之朝也。

野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予独爱莲之出泥而不染,清而不妖,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瑟,洪波涌起。

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若出其里。

采菊东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已忘言。

客路青山外,。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

海日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洛阳边。

几处早争暖树,谁家新啄春泥。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脂凝夜紫。

征出汉塞,归入胡天。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杨花落尽子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西。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万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海。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昏晓。

荡胸生云,决入归鸟。会当绝顶,一览众山小。

感时花泪,恨别鸟惊心。

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更短,欲不胜簪。

布多年冷似铁,儿恶卧踏里裂。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天下寒士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时眼前突兀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纷纷雪下门,风红旗冻不翻。

,雪上空留马行处。

最是一年春好处,胜烟柳满都。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人。

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妇姑荷食,童稚壶浆。相随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土气,背炎天光。

乱花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开。

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折沉沙铁未,自将磨洗认前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愁愁更愁。

东风不与周便,铜雀春锁二乔。

何当共剪西窗,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成灰泪始干。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滋味在心头。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在最高层。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前后名。

会挽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转朱阁,低户,照无眠。人有悲欢离,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莫笑农家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花明又一村。

八百里分下,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青。

古诗题词牌中几个易读错字的读音

古诗题词牌中几个易读错字的读音词牌也称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牌中不少字有多种读音,现就部分词牌给以正音。 1、踏莎行,原意指春天在郊野踏青,相传是北宋寇准创制。寇准和友人郊外踏青时,想起唐代韩翃诗句“踏莎行草过春溪”,即兴作一首新词,定名为《踏莎行》。“莎”有两种读音:①shā,用于专名,如莎鸡; ②suō,莎草,草名。“踏莎行”中的“莎”是草名,据意应读suō。 2、清平乐,原是祈求海内清平的乐曲,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乐”有五种读音:①yuè,有“音乐”、“乐器”、“乐经”、“乐工”、“姓”等意;②lè,有“喜悦”、“喜爱”、“乐意”、“安乐”、“泛指声色”,“姓”等意;③yào,“喜好”之意;④luò,如乐托;⑤liáo,通“疗”。“清平乐”中的“乐”是乐调名,据意应读yuè。 3、生查子,原指海客乘槎造访天庭之事。“生查”即“星槎”,“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日贯月查,亦谓挂星查”(王嘉《拾遗记》)。“查”有两种读音:①chá,有“木筏”、“同‘槎’,树茬”、“考察”等意;②zhā,有“抓”、“山楂”、“放纵不拘礼度的人”等意。“生查子”中的“查”意思是木筏,据意应读“chá”。

4、卜算子,原指卖卜算命。相传是借用唐代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卜有四种读音:①bǔ,有“占卜”、“卜官”、“推测”、“选择”、“验证”、“赐予”、“姓”等意; ②bo,专用于“萝卜”;③pū,象声词;④pú,通“仆”。“卜算子”中的“卜”意思是占卜,据意应读“bǔ”。 5、将进酒,意思是请喝酒。“将”有三种读音:①jiāng,有“取拿”、“用”、“扶进”、“扶持”、“行进”、“跟从”、“携带”等意; ②jiàng,有“领兵”、“将领”等意;③qiāng,意思是“请”。“将进酒”中的“将”意思是请,据意应读“qiāng”。 6、更漏子,原意是咏夜。更漏是古代的计时器,以滴漏计时,凭漏刻传更。更有两种读音:①gēng,有“改变”、“交替”、“经历”、“抵偿”“夜间计时单位”等意;② gèng,有“再”、“又”、“反”、“更加”等意。“更漏子”中的“更”意思是更时,据意应读“gēng”。 7、女冠子,女冠即女道士。“冠”有两种读音:①guān,意思是帽子; ②guàn,有“戴帽”、“冠礼”、“位居第一”、“加上”等意。女冠子中的“冠”也称“黄冠”,是道士的帽子,据意可知“冠”应读“guān”。 8、尉迟杯,因尉迟敬德饮酒必用大杯而定名。尉与两种读音:①wèi,有“官职”、“通‘慰’,安慰”等意;②yùn,通“熨”;③ yù,姓。尉迟杯中“尉”和“迟”组成复姓,据意可知“尉”应读“yù”。

关于季节的古诗词

1、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7、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1、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夏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8、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针、反语等。 1. 用典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2比喻 【作用】 比喻使所描绘的事物生动、形象。 【术语】 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通俗,化冗长为简洁。 3拟人 【作用】 拟人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灵性,给人以亲切之感;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 4双关 【作用】 可以借助双关表达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的情感。 5对比 【作用】 对比可以突出各自鲜明的特点,有助于表达思想情感。 6夸张 【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7借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闻丝竹声 南国烽烟正十年 举酒欲饮无管弦 8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主人下马客在船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用:运用互文手法,使诗句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

9设问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深长的亡国之愁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惜花之情。 10 叠字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白头吟》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钗头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古诗十九首之二》 11 反复 采桑子(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 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 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 12 顶真 如梦令(后唐庄宗李存勖)

关于学习的古诗词

1学与思,琢与磨,知与行,相交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成于勤,毁于惰,荒于嬉,败于奢。 省吾身,思己过,言必行,行必果。 败与胜,非天命,得与失,乃互生。 2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 昔贤母善教子孟断机岳刺字 养不教亲之过教不学儿之错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 为人子方少时尊长辈习礼仪 古代的“劝学诗”集锦 一、立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杨继盛《言志诗》) 二、勤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金缕衣》)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钱泳《明日歌》) 四、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五、体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 六、乐趣

古诗词中常见的双关词

古诗词中常见的双关词 一、古汉语中双关语的表现形式 双关语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具体地说,就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箭双雕、指桑骂槐。 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语义双关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里不再详述。在古汉 语中的双关一般表现为谐音双关。所谓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音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谐音双关是民歌极喜运用的方法,最早见于《诗经》, 并大多与比、兴兼用。如《有梅》:“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有梅,顷筐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此诗反映了女子感叹韶光易逝、盼望有人早日托媒求婚之情。“梅”谐“媒”,同时又以梅子不断减少喻青春将逝,实为谐音而兼比喻。 在古汉语中,谐音双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这种谐音双关的词,音形皆同, 只是表达的意思不同而已。例如,晋代乐府民歌《子夜四时

歌》之《春歌》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 (二)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这种谐音双关的表层词与要表 示的深层词只是音同而字形不同,这种情形在古汉语中出现得最多。如: 1、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古时西南地区民歌最为发达,男女的结合,往往通过歌唱来实现。在恋爱时,更是用唱歌来表情达意。作者在诗中利用“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里的丝、悟都是谐音双关,“丝”谐“思”,犹言织妇对自己心仪的情人的思念;“悟”谐“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段本应美好和悦的爱情。 3、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悠然”是“油燃”的谐音,寓意 纵然明灯高照,但没有情人相伴,也是徒劳枉然;“期”是“棋” 的谐音,寓意“欢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如一盘下不 完的棋。其凄美、哀怨之情跃然纸上,入木三分。 (三)隐语谐音双关。这种谐音的深层含义是指一种不能明言

浅析古诗词中的科学知识

浅析诗词中的科学知识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王国。从表面上看,诗词歌赋与科学似有天壤之别,一者是感性的文人骚客的浅吟低唱,一者是理性的研究者的铁画银钩,但事实上这二者是和谐想通的,因为他们都是共同植根于人类创造力的土壤。诗人们通过诗词这种表现手法描摹物态、阐明事理、借景抒情。 1.诗词中的物理知识 力学知识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无边落木”在重力的作用下“萧萧”落到地面,由于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在重力作用下才有了“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画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表现了重力和势能、动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至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我与云俱东”等诗句则很好得体现了相对运动的概念,“千帆”相对“沉舟”运动,“我”相对“云”静止,都是由于参照物的不同所造成的。 古诗词中也有常见的夸张写法,例如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前两句字面上的意思是诗人想“一日”之内往返“千里”江陵,也就是在12小时内行驶2000华里(1000公里)的路程,据此估算船速约为千米/时。现代的内河轮船船速也不过10~20千米/时,此句显然是为了表达使人归心似箭的热切心情。后两句则是说明船相对于“岸”和“青山”是运动的。 光学知识 “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一句提出了“为什么要推开山腰的浮云才能看到峰顶,阳光只能从云缝中穿出照亮江面?”实际上这里说明了光学中最普遍的一条原理“光沿直线传播”。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前一句描述的是由于光的反射使水的视深小于实深。而后一句则描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施力物体为“鱼”,受力物体为“荷”,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了荷的运动状态”。 “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本来是白色的,诗人却说“片片红”,其原因是太阳光中含有七种色光,当它穿过一片红色的桃花时,白光中的大部分色光被桃花吸收,只有红光被反射出来,再照到白色的柳絮上自然呈现淡淡的红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光沿直线传播投射到“床前”,之所以造成“疑是地上霜”的视觉感受首先是由于月光穿过大气层发生折射和漫反射,使光线分散,故而朦胧乳白,光线到达地面,由于表面粗糙产生了漫反射,造成了“霜”的视觉感受。 热学知识 王安石的《梅花》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了物体内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而此诗句表现了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而陆游《村居山喜》中的“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则说明了温度能够影响分析运动的激烈程度,花朵分泌芳香浓郁

古诗词中易读错的45个字

古诗词中易读错的45个字 《幸运52》的节目中,主持人问参赛选手李白的《将进酒》的“将”字怎样念,结果选手读成了“jiāng”,其实《将进酒》是汉乐府旧题,“将”字应念“qiāng”,是“请、请求”的意思。不光是这个“将”字,在古诗中还有很多字也是很容易念错的,我们今天列举45个最容易读错的字。 1、扁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唐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里的“扁”字应念“piān”,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一先韵,是“小”的意思。不能念成“biǎn”。 2、令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唐李商隐《筹笔驿》)这里的“令”字应念“lí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八庚韵,是“使”的意思。不能念成“lìng”。 3、胜 园林才有热,夏浅更胜春(南朝陈徐陵《侍宴》)玉山朝翠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唐杨炎《赠元载歌妓》)抱琴花月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唐赵嘏《听琴》)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宋苏轼《梨》) 这里的“胜”字应念“shēng”,在平水韵中属下平声十蒸韵。“胜”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现在汉语中只有“shang”的读音。 4、凭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唐杜牧《初冬夜饮》)楼上有愁春不成,小桃风雪凭阑干。(唐唐彦谦《春早落英》) 这里的“凭”应念“bìn”,在平水韵中属去声二十五径韵。“凭”字在平水韵中分属蒸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音不同意义相同。现在汉语中只有“píng”的读音。 5、契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这里的“契”字念“qia”,是“久别”的意思,不能念成“qì”。 6、阿

40首关于花的古诗词

40首关于花的古诗词 1.40首关于花的古诗词 2.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 3.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贺之章《望人家桃李花》) 4.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5.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杜甫《十二月一日》) 6.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性》) 7.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 8.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9.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欧阳修《舞春风》) 10.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 11.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12.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白居易《南湖早春》) 13.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杜牧《杏园》) 14.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 15.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徐陵《侍宴》) 16.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17.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18.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19.一年春色摧残尽,更觅姚黄魏紫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 20.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21.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洛宾王《晚泊》) 2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王维《临湖亭》) 23.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4.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姜夔《湖上偶居杂咏》) 25.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杜甫《为农》) 26.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刘长卿《留题李明府溪水塘》) 27.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28.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壮(杜甫《暮春》) 29.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至剡中》 = 30.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郑喑《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31.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32.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岑参《送杨子》) 33.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陈克《豆叶黄》) 34.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35.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36.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37.玉容寂寞泪栏杆,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38.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39.寂寂空庭春欲晓,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40.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

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修辞手法

明修辞 1.比喻: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在古诗词里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比拟(移情):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运用比拟可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事物更形象生动,活泼有趣。“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把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放大”后突现出来,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4.对偶:即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两个相近或相对的意思,语言整齐对称,语义集中凝练。李华《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5、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诗人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琵琶尽可以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感情内容,所以说“新”与“旧”的对比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徐兰《出关》),诗人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6、顶真:就是用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的开头的词语的修辞。顶真的作用是回环跌宕,有韵律美。如“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蛩;泣寒蛩,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马致远《汉宫秋》),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7、双关: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有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双关的作用是意在言外,含蓄蕴藉,风趣活泼。如“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秋夜》),第三句中“凉”字意义双关,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凄凉。诗人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如《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8、通感:也叫移觉,是把人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

古诗中的科学

古诗中的科学 古诗中的科学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操在立太子事情上极其慎重,为了避免废长立幼引起宫廷政治斗争,最后还是把王位传给了曹丕.曹丕在位期间,曹植受到了排挤和政治上的压制,最终无所作为的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情绪的变化,也反映到了他的文学作品中. 但是,这首控诉哥哥迫害自己的诗歌,究竟是否出于曹植之手,还难以确定,曹植的文集中并没有收录这首诗. 《七步诗》最早见于《世说新语》.据载,曹丕做了皇帝后,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与"兄弟"有关的诗, 但诗中不能出现"兄弟"二字,做不出来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七步诗》.原诗是这样的:"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 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几经流传,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四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作者采用比兴手法,自比为豆,以萁豆相煎为比喻,一"燃"一"泣",揭示了兄弟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自己受到的残酷迫害.萁,一般的古诗鉴赏书上是指豆茎,晒干以后用作柴禾. 事实上,豆是种子,包在果实豆荚张荣华

中.种子在土壤中萌发,长出的植物体具有根,茎,叶三种植物器官. 开花传粉 以后,结出果实豆荚,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在第一个豆荚出现之时,植物体同时包括 了根,茎, 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植物器官. 随着最后一个豆荚的成熟,植物体也 逐渐变得枯黄,预示着收获的季节来临了.人们把豆苗连根拔起, 采集豆荚,剥去果 皮以后,得到豆, 作为食物.而植物体上的其他部分,则可以用来做柴禾.成熟早的 豆荚,就在植物体上开裂,将种子散落在土壤中,豆荚则留在植株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古人上.因此 所谓的"萁",实际上指的是除去种 子,花的整个植物体.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来"豆"和"萁"是在同一根上生长起来的,为何"萁"这么着急得要迫害 "豆"呢?表面上作者是指责"萁",实际上是一语双关,责问哥哥,为何要对一母同胞的兄弟逼迫得如此紧急.郭沫若先生在1943年在《论曹 植》一文中,大胆推测这首诗非曹植所为.还做了一首《反七步诗》:"煮豆燃,豆 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豆熟"做"席上珍","萁灰"作 "田中肥",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谈不上"相煎".郭先生从科学角度,赋 予豆萁新的含义.这种勇于突破前人思维定势,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诗中起兴所用的"豆"与"萁", 分别为豆科植物栽培大豆(Giycine ,L.Merril1)的种子和除去种子, 花的整个植物体.按照种皮颜色, 可以分为黄豆,青豆,黑豆和其他各色豆.大豆的祖先是野生大豆 (GlycinesojaSied.etZucc), 起源于我国.古书上曾称大豆为菽,如《诗经》中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的 记载.l9世纪后期传人欧美各国,20世纪30年代,大豆栽培已 遍及世界各国. 豆科植物的根非常特殊,上面长满了米粒至黄豆大小,圆球形或长枣形,各种 形状的小瘤状突起, 统称根瘤.当种子萌发以后,土壤中与该种豆科植物相适应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易读错的字

统编教材·古诗正音 1.解(jiě)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一上) 解落:吹落,散落。 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yīn)照水爱晴柔。(一下) 树阴:树木枝叶在日光下形成的阴影,也称“树荫”。 3.遥知不是雪,为(wèi)有暗香来。(二上) 为:因为。 4.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yìng)人。(二上) 应:回应,应答,理睬。 5.天似穹庐,笼盖四野(yě)。(二上) 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见(xiàn)牛羊。 6.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三上) 斜:古读(xiá),倾斜,偏。 7.知有儿童挑(tiǎo)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三上) 挑:用细长的物件拨弄,逗引。 8.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三下) 谙:熟悉。 9.返景(yǐ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四上) 返景,同“返影”,指夕阳返照的光。 10.梅雪争春未肯降(xiáng),骚人搁笔费评章。(四上) 降:服输 11.嫦娥应(yīng)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四上) 应悔:是揣度之词,想必悔恨。 1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wéi)有蜻蜓蛱蝶飞。(四下) 惟:单,只。蛱:读jiá。 13.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lǜ)未成阴。(四下) 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14-16.最喜小儿亡(wú)赖,溪头卧剥(bō)莲蓬(péng)。(四下)亡赖:同“无赖”,指顽皮、淘气。

剥莲蓬:去掉莲蓬的外皮。 17.欲将轻骑(qí)逐,大雪满弓刀。(四下) 轻骑:装备轻便而行动快速的骑兵。骑:骑兵。 18.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liú)清气满乾坤。(四下) 留:留住,留下。 19-20.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è)秋风。(五上) 垂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深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课文中的绞丝旁是简写。我电脑打不出来,同学们书写时一律以教材为准。)藉:凭借。 21-22.七夕今宵(xiāo)看碧霄(xiāo),牵牛织女渡河桥。(五上) 今宵:今夜。 碧霄:碧蓝的天空。霄:云。 23-24.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五上) 恃:依靠。喑:沉默,不说话。 2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wèi)有源头活水来。(五上) 为:因为。 26.童孙未解供(gòng)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五下) 供:从事,参加。 27.敲成玉磬(qìng)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五下) 磬:古代打击乐器,多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玻璃: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28.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五下) 陂:池岸。 29.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cháng)。(五下) 裳:古代指裙子。 3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五下) 唯:只。

古诗词中常用意象

古诗词中常用意象 2010-02-03 12:36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 @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

古诗词群文阅读课题中期总结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9年度工作总结 一、课题概述 本课题名称为: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本课题属于张家口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的一般课题,学科分类为基础教育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在有限的课时条件和学习精力下,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学习大量古诗词,发挥“诗教”功能,让古诗词学习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使古诗词教学更加科学高效。因此,开展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有一定创新性和较强的实效性。本课题于2018年9月27日申请立项,2018年12月25日市规划办同意立项。课题研究时间自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学校为本课题的研究给予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大力支持,课题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二、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和存在问题 (一)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自开题以来,课题组严格按照已制定的研究方案开展各项研究工作。我们统一思想,立足课堂,深入学习,大胆探索,不断交流,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现就所研究内容、进展情况做如下小结: 1.理论学习交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题研究首先要解决“理论不足”的问题。立项之后,课题组负责人带领全体课题组教师开始对“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做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 我们在知网上,在《小学语文教学》《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国教师报》等教育杂志、报刊上,查找与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相关的理论、课堂实录等资料,并将资料筛选、汇总,整理成册,在课题组内传阅、学习、讨论。对于理论知识和前人已有经验的充分学习,夯实了成员们的理论基础,并为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奠定了基石。 我们主要学习的文献有:《群文阅读在古诗词学习中的运用》《群文阅读让学生真正走进古诗词的情与境》《浅析小学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比较:走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叶嘉莹:古诗词中最易读错的30个字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叶嘉莹:古诗词中最易读错的30个字 古诗词中最易读错的30个字 叶嘉莹 【导读:中国的古诗在声音上是有格律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如果用现在的普通话发音来读,有些格律便不对了。不按照古人的声律读,就破坏了整首诗美感的特质,而且用普通话读,读来读去依然是不会作诗的,一定要按照诗歌的格律来背诵、吟唱,才能够真正掌握诗歌的情意,伴随的声音,结合出来的那一份感动。】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一种感发生命的感动和召唤,在这一份感发生命里中,积蓄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诗词中很多字的古代读音,跟现在所读的声音已经不完全一样了。中国古代有些字是入声字,也属于仄声。入声字是指在字尾有/p?/、/t?/、/k?/的收尾,现在的“普通话”已没有这个发音,有时就把入声字改读成平声了。 中国的古诗在声音上是有格律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如果用现在的普通话发音来读,有些格律便不对了。不按照古人的声律读,就破坏了整首诗美感的特质,而且用普通话读,读来读去依然是不会作诗的,一定要按照诗歌的格律来背诵、吟唱,才能够真正掌握诗歌的情意,伴随的声音,结合出来的那一份感动。古诗词中的字音,你都读对了吗? 《饮酒二十首(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里有几个字要注意:“车马”,要念“jū马”。chē是俗音,“自行车”“电车”“汽车”的“车”念chē。 古人没有“车”(chē)的读音,古人的“车”字只有两个读音:一个是jū,押鱼韵;另一个是chā,在诗里押麻韵。 “飞鸟相与还”的“还”,好像读huán,其实念xuán。中国字有时候不止一个读音,

有关四季的古诗词名句

有关四季的古诗词名句 有关四季的古诗词名句 写春的诗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绝句》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6、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写夏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6、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写秋的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流。王维《山 居秋暝》 7、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写冬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双关词例析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双关”词例析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双关”词例析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为何可理解成“思”呢其实,这是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双关语。在古汉语中,运用双关语的诗词歌赋很多,古汉语中双关语这种修辞手法有其的运用特点和一些规律。 一、古汉语中双关语的表现形式 双关语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具体地说,就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箭双雕、指桑骂槐。 双关语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语义双关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这里不再详述。在古汉语中的双关一般表现为谐音双关。所谓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音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谐音双关是民歌极喜运用的方法,最早见于《诗经》,并大多与比、兴兼用。如《有梅》:“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有梅,顷筐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此诗反映了女子感叹韶光易逝、盼望有人早日托媒求婚之情。“梅”谐“媒”,同时又以梅子不断减少喻青春将逝,实为谐音而兼比喻。

在古汉语中,谐音双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这种谐音双关的词,音形皆同,只是表达的意思不同而已。例如,晋代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之《春歌》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 (二)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这种谐音双关的表层词与要表示的深层词只是音同而字形不同,这种情形在古汉语中出现得最多。如: 1、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古时西南地区民歌最为发达,男女的结合,往往通过歌唱来实现。在恋爱时,更是用唱歌来表情达意。作者在诗中利用“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这里的丝、悟都是谐音双关,“丝”谐“思”,犹言 织妇对自己心仪的情人的思念;“悟”谐“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段本应美好和悦的爱情。 3、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古诗词中的科学

古诗词中的科学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古诗词中包含的科学知识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而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学科渗透”思想。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从中获益的还应有隐藏其中的物理知识,而诗词类的试题成为近几年中考题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古诗词中的能量知识 1.苏轼的诗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词中涉及到能量转化情况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李白诗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词中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机械能。 二、古诗词中的参照物知识 1、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其中“坐地”是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在运动 2、李白《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 3、《闪闪红星》歌词中“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山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而“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 4、“昨夜一阵大风,把井吹到篱笆外面去了”。井被吹走篱笆墙外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 三、古诗词中的热学和分子动理论知识 1、陆游《村居山喜》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词中“花气袭人”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而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 2、张旭《山中留客》中“纵使晴明无雨色,乳晕深处亦沾衣”。——露的形成(液化) 3、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液化)

关于爱国的古诗词

关于爱国的古诗词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从军行(选一)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选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关于春的古诗词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江南春绝句

》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关于夏的古诗词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夏时田园杂兴》 (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关于秋的古诗词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关于冬的古诗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