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污染(农业质量安全)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文将从减少农业污染、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以及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三个方面来探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减少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和养殖废水等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源头。
为了减少农业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推广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以低输入、低耗能和生态友好为特点,能够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政府可以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转向有机农业。
2. 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
农业废弃物如果不得当处理,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进行合理的废弃物处理,如进行堆肥和资源化利用等。
3. 规范化使用化肥和农药。
农民在使用化肥和农药时应遵循规定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技能水平。
二、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为了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保护农田水源涵养功能。
农田水源涵养功能对于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农田水源涵养功能的保护力度,促进农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农业生产中土壤的保护和改良对于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补贴政策、建立示范基地等措施,加强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
3. 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农业和生态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政府应加强农业和生态环境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三、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可持续农业发展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
为了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倡导农业的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
农业废弃物和农田农畜产品废弃物等都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循环利用。
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一、引言农田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然而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体健康都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保护农田土壤的健康和提高农作物的安全性,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的策略和措施。
二、源头控制污染物的源头控制是预防农田土壤污染的首要任务。
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农田土壤污染的产生:1. 合理农药使用:农药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应加强农药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或避免对土壤的污染。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土壤性质和农作物需求,科学配置肥料种类和用量,减少化肥的过量使用,避免养分的流失和土壤的酸化。
3. 废弃物管理:合理处理农业废弃物是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的关键。
应建立科学的废弃物处理制度,鼓励农民进行有机肥料的生产和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对土壤污染的影响。
三、治理技术治理技术是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包括土壤修复和污染物迁移控制等。
1. 土壤修复技术: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农田土壤,采用土壤修复技术进行治理是必要的。
常见的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
可以通过生物菌剂和植物修复等方法,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恢复土壤的功能。
2. 污染物迁移控制:针对农田土壤污染物的迁移特点,通过控制农田灌溉水源、改变土壤环境,减少土壤污染物的迁移。
此外,可采用地下隔离层和植物参与调控等技术,阻止污染物向地下水和农作物中迁移。
四、监测与评估农田土壤污染的监测与评估是制定防治措施的基础。
通过定期对农田土壤进行监测,了解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和分布情况,及时评估土壤的污染状况和危害程度,为制定精准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与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壤采样、污染物分析、土壤质量评价等。
应加强监测与评估技术的研发,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数据库,提高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如何从源头防控
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如何从源头防控农药残留超标是一个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问题。
为了保障人们能够吃上放心的农产品,从源头防控农药残留超标至关重要。
这不仅需要农业生产者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首先,农业生产者是防控农药残留超标的第一道防线。
他们应当增强科学用药的意识,摒弃盲目用药和过度用药的习惯。
在选择农药时,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选择经过正规登记、合法合规的产品。
同时,认真阅读并理解农药的使用说明书,按照推荐的剂量、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进行施药。
安全间隔期是指从最后一次施药到农产品收获之间的时间间隔,严格遵守这一间隔期能够有效降低农药残留超标的风险。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是从源头减少农药使用的重要途径。
例如,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引入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或者使用性诱剂等生物手段进行害虫监测和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如防虫网、诱虫灯等也能有效减少害虫的侵害,从而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此外,采用轮作、间作等合理的种植模式,有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农业生产者还应当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
在农产品上市前,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
对于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能让其流入市场。
政府在农药残留超标源头防控中发挥着关键的监管和引导作用。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药生产和经营环节的监管。
严格审查农药生产企业的资质和生产条件,确保生产出的农药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同时,加大对农药经营市场的整顿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农药和违规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行为。
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生产者的培训和指导力度。
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农药科学使用知识和绿色防控技术,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
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采用绿色生产方式,对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生产出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
如何有效管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如何有效管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农膜等的不合理使用和处置,以及水土流失、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等因素,导致污染物在大面积范围内缓慢、分散地进入土壤、水体和大气,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危害(一)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往往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然而,化肥的利用率普遍较低,大量未被吸收的养分通过地表径流、淋溶等方式进入水体和土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板结。
同时,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会杀死害虫的天敌,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残留的农药会在农产品中积累,威胁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便的产生量不断增加。
如果这些粪便未经妥善处理和利用,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导致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空气污染。
此外,畜禽养殖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有机物和病原体,如不经过有效处理,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三)农膜残留农膜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具有保温、保湿、保墒等作用。
但由于农膜的质量参差不齐,加上部分农民在使用后未能及时回收,导致大量农膜残留在土壤中。
农膜残留不仅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阻碍农作物根系生长,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
(四)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垃圾随意丢弃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生活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会进入水体,造成水质恶化。
而垃圾中的有机物和有害物质在自然环境中分解,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和渗滤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技术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技术措施农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不仅关系到我们的食品安全,而且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同时,农业面源污染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面源污染是指水体受到来自不同地理源头的污染物,其中农业面源污染是污染物来自农业生产活动的一种污染形式。
因此,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技术措施。
1.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的施肥可以使农作物能够吸收充足的营养元素,并且可以减少化肥过多使用所带来的污染。
针对农田肥力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改进施肥方法,如采用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技术,来解决肥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绿色种植绿色种植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
其重点在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同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绿色种植中,可以采用生态营养管理、微生物技术和除草剂替代等方法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3.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一种防治农田水土流失和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
水土保持采用的方法包括建立水土保持林带和屏障、采取防风固沙、在坡耕作和制定合理的耕作模式等。
在水土保持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沉积物的产生,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4.土地治理土地治理是一种重要的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措施。
土地治理是通过重新规划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结构,并采取防治措施来减少土地的污染。
通过此方法,可以使更多的土壤保持其肥沃度,并且减少对环境的侵蚀,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5.农业资源利用协调农业资源利用协调是指通过改进农田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管理地下水和灌溉,从而达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效果。
农业资源利用协调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有效地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总结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在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少潜在的环境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确保食品的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耕地污染源头防控措施
耕地污染源头防控措施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我国耕地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威胁。
保护好耕地、防控污染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耕地污染的源头,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以确保农田的生产安全和粮食安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耕地污染源头防控措施。
一、化肥和农药的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是导致耕地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农药和化肥对耕地的污染,农民在使用这些农资时应该按照科学的用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用。
同时,要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对科学农药和化肥使用的认识和水平,减少滥用和乱用的现象。
二、农业有机肥料的推广应用传统的化肥使用会对土壤产生很大的破坏,并且化肥残留物也会对底层水源造成污染。
因此,推广和应用农业有机肥料是一种有效的降低耕地污染的措施。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三、精细化农业管理模式的建立精细化农业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进而降低耕地污染的风险。
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遥感、农业物联网等,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管理,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精确除草等,以达到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四、加强农药和化肥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农药和化肥包装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也是导致耕地污染的原因之一。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加强农药和化肥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工作。
建立健全的回收体系,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废弃物回收的重视程度。
五、加大非农化区建设力度非农化区建设是有效预防和控制耕地污染的重要举措。
通过将农业产业转移,减少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的保护利用率,可以有效预防化肥和农药污染的发生。
此外,非农化区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六、加强监测与评估工作加强耕地污染的监测与评估工作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通过对耕地样品的收集与分析,了解耕地中不同污染物的含量和分布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防控措施
762023.12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防控措施曲基成(大连宝睿微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而我国农田基础相对薄弱、人均耕地面积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的弱势逐渐显露出来。
农产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产品需求高和土地资源禀赋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保证国家农用地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在农业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是限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之一。
1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与特点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妥善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大气以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
1.1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是农田施肥、喷洒农药、畜禽粪污、农村生产生活等方面。
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但由于施肥不当、肥料选择不当等原因会造成大量化肥留存在土壤中,对环境有一定的威胁;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非常显著,但过量使用、乱用等原因造成的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危害极大,随着降水和地下水进入自然水体和土壤,具有持久性和远距离转移的特点。
1.2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和分布不具备明显规律,常出现在较广阔的区域,污染形成时间以及污染物的浓度和量很难准确追溯与量化,具有广泛性、随机性、模糊性等特点。
广泛性: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广,没有固定的污染源,且组成复杂,如不合理使用的化肥、农药,流入的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形成的废水等,随着河流等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在地表广泛分布,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随机性:污染物的排放具有不确定性,很难计量。
一方面,污染物的排放量与排放时间呈现较强的不确定性,难以进行充分量化;另一方面,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存在区域和个体差异,污水的成分与排放量具有不确定性,此外,还与气象变化、土壤结构性质、地质地貌、作物类型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措施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措施
摘要:农业面源污染指农业生产中过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及畜禽粪便而产生的对水环境的污染。目前我国的化肥、农药施用仍然过量,养殖场生产的有机肥重金属铜、锌含量过高,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富营养化、土壤质量下降,群众健康风险加大等严重问题。本文拟就农业的面源污染现状、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途径。
(2)控制农业化肥和农药等农资产品投入,提高其利用效率。应加强高效化肥利环境友好型的农药研制与推广应用,实行区域农业的化肥和农药总量控制,鼓励和推进控释化肥、肥料增效剂和土壤改良剂、高效环保型农药和发酵处理的畜禽粪便的应用,从源头上控制面源污染,同时减小农业生产成本,提高风肥料和农药的利用效率。
3 农业面源污染的调控措施
3.1 农业面源污染非工程调控措施
(1)采用多种渠道,转变环保意识。要通过政府引导,媒体宣传,以及经济手段,进行群众思想的转变,提高全民整体环保意识。我国2012年8月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修改,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和谐社会建立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状况,环境意识的贯彻必须采用经济手段予以促进。国际上一些环境保护做的非常好的国家,如奥地利、芬兰等,他们采取征收化肥税,丹麦征收化肥和杀虫剂,对我国是一个很好的启示[12]。期望我国能够在环境治理中,特别是面源污染治理中采用宏观调控和管理市场的经济规律,对农民和养殖场主采用经济手段征收一定环保税,引导他们主动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综合治理
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综 合治理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 农民环保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
。
03
农业面源污染源头综合治理措 施
推广环保型农业技术
总结词
推广环保型农业技术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包括节水灌溉、精准施 肥、生态养殖等技术。
详细描述
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精准施肥技术可以根据作物需求合理施用 肥料,生态养殖技术可以利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减少养殖业对环 境的污染。
部分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导 致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重金属污染
部分地区的土壤和水源受到重金属污染,通过农作 物吸收进入食物链,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
微生物污染
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受到 微生物污染,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威 胁食品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综合治理的意义
和标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与模式
总结词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与模式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通过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与 模式可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与模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 业等生产模式,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以及推广节水灌溉、 精准施肥等资源节约型技术。同时,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生
建设生态拦截工程
总结词
建设生态拦截工程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影响的有效措施,包括建设湿地、植被缓冲带等生态拦截工程。
详细描述
湿地和植被缓冲带等生态拦截工程可以有效地截留和净化农田径流中的氮、磷等营养盐,从而降低水体富营养化 的风险。此外,生态拦截工程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摘要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
并就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来源;防治措施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
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正在向这一状况快速发展。
我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也是最大的农药使用国。
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对环境造成损害,而且导致了在食品中的有害残留。
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1.1化肥污染化肥对农业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使用化肥。
据测算,现代化农业产量至少有1/4是靠化肥获取的。
正是由于化肥在作物增产中的重要作用,才使化肥的生产和使用有惊人的增长。
我国每年农田养分被植物利用的部分很少,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为l0%~20%,钾肥35%~50%。
剩余的养分通过各种途径,如径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进入环境。
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水中,使水中藻类迅速生长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导致水体丧失应有功能。
水色变绿、变黑,严重时会发出臭味;进入土地中,会改变原有土壤的结构和特性,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
另外化肥中过量的重金属成分积存在环境中,若被农作物吸收,会损害人体健康。
1.2农药污染我国农药的产量和使用量都居世界前列,但有效利用率不足30%。
据调查,喷施的农药若是粉剂,仅有10%左右的药剂附着在植物体上;若是液体时,也仅有20%左右附着在植物体上;1%~4%接触到目标害虫,其余40%~60%降落到地面,5%~30%的药剂飘游于空中。
大量使用农药,虽然控制了病虫害,但是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如农业废水、农药残留、畜禽粪便、秸秆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农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但同时也是导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为了减小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制定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一、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必须加强农业生产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的含量。
2.加强对农机具的管理,避免农机具排放过多的废气和废水。
3.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管理,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4.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合理规划养殖数量,防止畜禽养殖污染环境和水源。
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农业废水治理,建立农业废水处理设施,对农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2.加强农药管理,对有毒有害的农药进行禁止销售和使用,严格控制农药残留量。
3.加强农田灌溉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的流失和过度浸润产生的污染。
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必经之路,只有将现代科技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措施如下:1.研究农耕种植模式,采用合理农耕措施,减少土地的耕犁次数,增强土地肥力。
2.推广新型质优的育种技术,培育适应性强,对环境污染小的“绿色”品种。
3.加强农业生产环节的技术控制,采用先进的农机装备,保证农机作业出色。
四、宣传普及农业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普及农业环境保护知识是增强农民环保意识、积极参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农业环保专题讲座,宣传农业环保政策和标准。
2.加强宣传意识,强化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从关心自己的生产到关心生态环境,发挥农民积极作用。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十个小节详细讨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旨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第一,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
建立健全严格的检验制度,从源头控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农产品流通环节加强监督,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
第二,提高农业生产规范化水平。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合理使用农药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土地肥力,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的质量。
第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第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包括对农产品的质量抽检、流通环节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
第五,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
对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进行严格审批,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机制,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第六,加强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可以快速找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来源,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七,加强产地农产品品牌建设。
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八,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加强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提高市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了解。
第九,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重罚,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查处力度,坚决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
第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加强领导干部和农民的质量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共同营造食品安全的社会环境。
农业面源污染如何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如何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农膜等的不合理使用和处置,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的无序排放等,导致污染物在大面积范围内分散、微量地进入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介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
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1、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往往会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然而,过量的化肥和农药不仅不能被农作物充分吸收利用,还会通过地表径流、淋溶等方式进入水体和土壤,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和酸化等问题。
2、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生的大量粪便和污水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就会成为重要的污染源。
畜禽粪便中含有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周边环境,甚至威胁地下水安全。
3、农膜残留农膜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保温、保湿、防虫等作用,但由于农膜的回收率较低,大量残膜留在土壤中,不仅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渗透,还会阻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造成土壤污染。
4、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露天焚烧,这些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1、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农业面源污染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结构破坏、微生物群落失衡等问题,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对水体环境的危害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4、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威胁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会在农作物中积累,从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威胁人体健康。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的思考和建议
食安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的思考和建议汪培鸿,钱丽萍*,赵贤生,李洪达(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 311400)摘 要:把握好生产源头的质量关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关,才能更好地做到有效监管,确保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
本文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影响因子、隐患所在、源头监管存在问题等,对如何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提出了加强源头监管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源头管理;溯源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Source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WANG Peihong, QIAN Liping*, ZHAO Xiansheng, LI Hongda(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of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311400, China)Abstract: Only by grasping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roduction source and the control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can we better achieve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ensure the edible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hidden dangers, and problems in source 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It considers and analyzes how to achieve source 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and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source supervision for reference.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hidden danger; source management; traceability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从追求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对农产品食用安全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由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也随之不断扩大。
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控制途径
2017 年第 7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82科研◎农业科学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控制途径刘丰梅引言重视和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
本文作者结合事件调查主要介绍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产生原因,并着重介绍生态修复方法和新技术处理方法。
1 农业面源污染概述1.1 农业面源污染定义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存过程中发生的污染,具体是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农田、村镇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在降水、灌溉、排污的过程中,通过地表径流、壤中流、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等,从而引起生态系统的污染。
1.2 农业面源污染特点1.2.1 分散性和隐蔽性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气候、天气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
排放的分散性导致其地理边界和空间位置的不易识别。
1.2.2 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降雨量的大小和密度、温度、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化学制品,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和对水体的污染。
1.2.3 不易监测性由于面源污染涉及多个污染者,在给定区域内它们的排放是相互交叉的,加之不同的地理、气象、水文条件对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影响很大,因此很难具体监测到单个污染者的排放量。
1.3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及产生原因主要表现为南北差异。
南方地区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农业耕作精细,畜禽养殖业发达。
面源污染以平原河网、库、湖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生活、养殖、农田排水为主要负荷来源,人均用水量大。
北方相对干燥,河流水量小,雨热同期,面源污染发生多随降雨侵蚀产生,冬季少发,农田侵蚀、养殖废弃物为主要负荷来源,人均用水量少,温度限制作用明显。
2 农业面源污染的根源及主要危害2.1 来自农药的污染据统计我国农药年产量50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我国施用农药中杀虫杀螨剂占62%,杀菌剂占21%,除草剂17%。
如何科学管控农业面源污染
如何科学管控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畜禽粪便、秸秆等的不合理使用和处置,以及农田水土流失等因素造成的污染。
这种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治理难度较大。
然而,科学管控农业面源污染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科学管控农业面源污染。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要科学管控农业面源污染,首先要提高农民和相关从业者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媒体宣传等,让农民了解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增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自觉性。
例如,可以组织农业专家深入农村,为农民讲解合理施肥、科学用药、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让农民认识到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
同时,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激发农民参与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二、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污染源头(一)合理使用化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精准施肥,减少化肥的过量使用。
同时,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等绿色肥料,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二)科学使用农药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和安全间隔期进行施药,避免农药残留对环境和农产品造成污染。
(三)推广农膜回收利用加强农膜质量监管,推广使用厚度达标、易回收的农膜。
建立农膜回收体系,鼓励农民和企业回收废旧农膜,减少农膜残留对土壤的污染。
(四)加强畜禽粪便处理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如沼气池发酵、堆肥等,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同时,加强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管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防止污水直接排放。
农村环保小常识
农村环保小常识一、从源头控制污染1.合理利用农药:农村地区农作物的种植离不开农药的使用,但是农药过度使用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因此,在使用农药时,农民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使用,遵守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减少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
2.农业废弃物处理:农村地区的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如果乱堆乱放,会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因此,应采取科学的处理方法,如利用秸秆进行堆肥、生物质发电等,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二、节约能源减少排放1.合理使用燃料:农村地区的燃料主要是柴火和煤炭,但是这些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
为了减少排放,农民可以选择高效的燃烧设备,如高效炉具等,减少燃烧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污染物排放。
2.推广可再生能源:农村地区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灯具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1.垃圾分类: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方式相对简单,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农民应当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水资源保护:农村地区的水资源是生活和生产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过度开采和污染等原因,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农民应当合理使用水资源,不乱倒废水、废弃物等,保护水源地的水质和水量。
四、发展循环农业1.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指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通过合理的耕作管理和有机物质的施用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可以采用有机农业的方式种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生态养殖:生态养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农民可以采用生态养殖的方式养殖禽畜,如草食动物的放牧养殖等,减少饲料的使用和粪便的排放。
农村环保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农民和政府共同努力。
通过从源头控制污染、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发展循环农业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村环境,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从源头控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策略
从源头控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策略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头号公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
在这方面,从源头控制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策略。
本文将探讨从源头控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具体策略。
源头控制是指通过对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和使用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减少污染物进入环境的总量。
这种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和影响。
以下是几个从源头控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具体策略:1. 发展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替代传统能源的一种环保选择。
传统能源如煤炭和石油等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
而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几乎不产生污染物。
因此,发展清洁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源头控制策略,有助于减少空气和水体的污染。
2. 加强工业排放管理工业活动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工业排放管理。
这包括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限制和监控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实施排放治理技术。
此外,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过程的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
3.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是“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的模式,这种模式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相比之下,循环经济模式更为可持续和环保。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回收利用和废物再利用为核心,将废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我们可以从源头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4. 加强农业管理农业活动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使用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等过程会导致农田和水体的污染。
为了从源头控制农业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畜禽养殖的排放。
同时,加强农田和水体的保护,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
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一、概述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指由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进入大气、土壤和水体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化肥、农药和畜禽粪便等农业生产废弃物。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点是分散性强、时空变化大,并且存在深远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
为了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需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管理与控制。
本文将从农业污染的特点、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入手,分别从源头控制、治理技术和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污染源头控制1.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科技农业,推广绿色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引入生物多样性,实现农业生态化,达到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目的。
2.规范养殖行为提高畜禽生产的环保意识,采用清理污水的方法,加强动物防疫,开展强制养殖环保技术培训,提高养殖场规范化管理和环保监管,采取收治作为农业废弃物的方法,降低农村垃圾的排放。
3.科技升级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采用高新科技手段,开展农村环保科技示范项目,探索出新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如喷雾农药等新工艺的推广,实现环保与农业生产的有机整合。
三、治理技术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非点源污染治理技术。
生物处理可以通过微生物、植物等多种方法来消除污染,比如利用细菌和藻类净化三氮及废水、采用浅层植物水田对有机物质和氮素进行去除等。
2.土壤调理改良土壤结构,加强水土保持,限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增强土壤微生物组合体的功能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
3.营利化资源利用利用养殖废弃物、农药瓶、旧塑料布等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的营利化利用,实现无害化的环境管理。
四、政策法规1.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的基本法规。
该法规实施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管制的政策,规定要求各地区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完善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2.《农业环境保护法》《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标准以及培训管理要求,主要依据农村经济增长和环保的有效整合来加强和管理农业生态。
强化源头管控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 . 物理措施。采用频振杀虫灯诱、 味诱等 物理方法 ,诱杀害 虫。比如 : 黄板诱 杀蚜虫 、粉虱 、斑 潜蝇 等 ,利 用 昆虫 的趋光性 用频振杀 虫灯诱 杀斜 纹夜蛾 等鳞翅 目及金 龟子等害虫 ;专 用性诱 剂诱 杀小 菜蛾 、斜 纹夜蛾 、甜
菜夜蛾等。 3 . 生物措施 。选 用适合 天敌 生存 和繁殖 的栽培 方式 ,保持 天敌生存 的
断提升,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 的热 议话题 。农产 品面广 线长 、生产
环境 开放 ,不可控 因素多 ,土壤环境 、 农 业投入 品及农艺 操作会 对农产 品的 质 量安 全有不 同程度 的影响。良好 的
农业规范 ( G A P ) 是从 生产过程控 制着 手 ,对农药 、化肥 等化学 投入品在使 用管理等 方面进 行规 范的控制 ,从 技 术层面 有效地解 决农产 品源头污 染问 题 ,不断提升区域农产 品的安 全水平 , 保障安 全农产 品的有 效供给 。从 源头 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 主要有 4 种 因素 , 分别是 土壤 重金属污 染 、农药残 留 、 亚硝酸盐超标和 生物毒素 。
土 壤 重 金属 污 染 对 农 产 品的影 响
一
、
( 一 )土壤重金属种类及来源 污 染 土 壤 的 重 金 属 主 要 包 括 汞 ( Hg )、 镉 ( c d ) 、铅 ( P b ) 、铬 ( c r ) 和类金属砷 ( A s ) 等 生物 毒性 显著的元 素, 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 ( Z n ) 、 铜( c u ) 、 镍 i ) 等元素 。主要 来自农药 、 废水 、 污 泥和大气 沉降等 ,如汞主 要来 自含 汞废 水 ,镉 、铅 污染 主要来 自冶炼排 放 和汽车废 气沉 降 ,砷主要来 自于杀 虫剂 、杀菌剂 、杀鼠剂和除草剂。 ( 二 )土壤重金属的危害 土壤是 农业最基 本的 生产资料 , 是 农业发展 的基础 ,是不可再 生的 自 然资源 。 过量重金属可引起植物 生理 功 能紊乱 、营养失调 ,镉 、汞等元素 在作物籽 实中富集系数较高 , 据调查 , 市场上 1 0 % 大 米 重 金属 镉 超标 。重 金属 污染物 在土壤 中移动性 很小 ,不 易 随水淋滤 ,重金属 离子对微 生物的 毒 性顺序 为 :H g> C d>C r> P b> C o> C u ,其 中 Hg 、A g 对 微 生物 的毒性最 强 ,植物 吸收并积 累土壤 中 的重金属 通过食 物链进入人 体后 ,潜 在危 害极大 。 ( 三 )对土壤重金属管控与修 复 1 . 源头管控。慎重使用下水污泥 、 河 泥、塘泥 ;利用城 市污水 灌溉 ,必 须 进行净 化处理 ;对 农业用 水进行经 常 性监测 、监督 ,使 之符合 农田灌溉 水质标 准。 2 . 工程 措施修 复。对局 部重金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进入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民以食为天,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因而,也越来越注重饮食的品质和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也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规范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工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和农药的滥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从源头上控制对农产品的污染,保证我们日常的饮食和健康已成为我们的重中之重。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一项系统性要求很强的工作,需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控制,需要产、加、销协调一致,哪一个环节跟不上,就会从整体上制约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效果。
综合各地实践结果,必须把握好以下4个关键环节:
一、源头抓起,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在现实条件下,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影响,全面推进无公害生产是困难的。
可以从产地生态环境较好、农民素质相对较高、农产品商品率较高的地区先行一步,建立稳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奠定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的生产基础。
没有这个生产基础,今天东抓一片,明天西抓一片,无公害农产品就没有质量上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追溯性。
二、把好化肥、农药等投人品和技术应用关,严格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最具关键的环节是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切实达到无公害标准,过个环节抓不好,无公害农产品开发就失去了基本前提,其它环节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重点是对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控制。
在农药的使用上,要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杜绝已经明确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对允许使用的农药,也要把握好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同时要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采用教培、天敌等生物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危害,推广使用新药械、新剂型提商药物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化肥使用上,不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生物肥和秸秆还田技术;人畜粪肥在鲜食农产品收获前的一定时期内不得施用,防止有害病菌对农产品的污染。
三、把好产后关,防止二次污染
生产出来的无公害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包装和运输的环境及使用的包装材料均须符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严防在产后固操作把关跟不上而导致二次污染,使其失去原有的商品价值,以致前功尽弃。
四、把好认证、管理关,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优化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的市场环境
无公害农产品最终要在市场上获得认可,必须采用一系列措施进行规范。
无公害农
产品基地环境、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安全标准要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并严格组织操作实施,以此打好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基础。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及其产品,必须获得权威机构的认证,才能获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
这就要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及其产品生产组织者要具备必要的产品自检手段和条件,并按程序申请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的主管机构必须拥有完善的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以便为产品认证和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批发市场和销售场所要具备快速简易的检测设备,为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检测服务。
要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的执法监督管理,对禁用的农药等投人品,不准进入相关的市场,或限定范围使用,违者按有关法规处罚,对不选标农产品,不准无公害农产品标识进入市场,对假冒无公害农产品标识销售的,要依法处理,对获取无公害认证标识而产品质量安全不符台要求,要依照规定和程序,取消其标识使用资格。
无公害农产品从生产一直到市场营销的全过程中,构成环环相扣的系统整体,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跟不上,整个无公害农产品开发就会半途而废。
在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的基地、生产、产后与质量监管4个关键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有相应的手段和措施来保障,使其真正落实到位。
提高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的组织化程度,构筑其内在的动力或运行机制,是成功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核心和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