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频率及轨道资源管理分析

合集下载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频率范围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频率范围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频率范围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指按照地球自转周期进行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其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因此可以实现对地球某一特定区域的持续监测和通信覆盖。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通信、气象、导航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卫星频率则是指卫星用于通信传输的频率范围。

本文将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频率范围进行探讨,以了解其在卫星通信中的重要性。

首先,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频率范围通常位于微波频段,其频率范围一般为3GHz到30GHz之间。

微波频段的特点是信号传输功率大、穿透能力强,因此非常适合于卫星通信。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所使用的频率范围不同于地面通信的频率范围,主要是为了避免干扰和提高通信质量。

通过使用微波频段的高频率信号,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可以实现对地面的高速数据传输和高质量通信,从而满足不同领域对通信速率和通信质量的需求。

其次,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频率范围的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首先是频率规划的需要,不同卫星通信系统需要使用不同的频率范围,以便避免干扰和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

其次是频率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微波频段的频率资源较为有限,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配,以满足不同系统和用户的需求。

另外,还需要考虑频率的传输特性和天线设计等因素,以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中,频率范围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不均匀性,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需要进行微调来保持与地面的通信覆盖。

因此,在频率范围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地面接收机的频率跟踪能力,以确保信号的稳定接收和地面通信的质量。

另外,还需要考虑信号的传播延迟和多径效应等因素,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频率范围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天气和大气条件对信号的影响。

微波频段的信号受到大气层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降雨、暴风等情况下,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将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在频率范围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天气条件的变化和大气层的传播特性,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分配的基本规则研究(二)

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分配的基本规则研究(二)

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分配的基本规则研究(二)二、频率和卫星轨道分配规则(一)概述国际频率登记总表中含有关于频率指配的资料,对于空间业务而言,亦含有关于轨道用途的资料。

在国际频率登记总表留有合格记录是获得国际认可和享有免受有害干扰权利的依据。

无线电通信局负责维护国际频率登记总表和提高其准确性和透明度。

向无线电通信局通知有关频率指配的信息并要求获得登记,是各国获取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资源、并取得对该资源使用权的国际承认的重要途径。

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的指配机制有两种,分别是协调法和规划法。

所谓协调法,美国学者称为后验的分配方式(a posteriori system),指的是依据国际电联的频率协调程序进行的卫星网络或卫星资料的提前公布、协调、频率指配的通知和登记这一三段式程序所进行的频率轨道资源分配,其实质上是一种“先登先占”的分配方式,即只要按照《无线电规则》所规定的协调程序进行了协调,并最终在频率登记总表进行了频率指配的登记,该频率的使用权就得到了国际认可。

另一种是规划法,又称先验的分配方式(a priori system),是有计划地在名义上将频率轨道位置分配给若干国家,而不论其是否有实际需要或能力来利用这些轨道位置。

规划法形式意义更大。

根据《外空条约》,分到某一轨道位置的国家并不能主张对该轨道位置的所有权;而根据2003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第2号决议,即便某一国家对某一频率轨道位置在无线电通信局进行了空间无线电通信业务的频率指配及其使用的登记,也并不能为其提供任何永久性的优先权,也不应对其他国家建立空间系统造成障碍。

若部署新的卫星系统需要利用某些频率轨道位置,则需要根据卫星业务的频率协调程序进行协调。

协调法要求各主管部门按照《无线电规则》第一卷“条款”的第9和1 1条规定的协调程序、参照频率划分表以及《无线电规则》其他相关条款的规定,进行协调。

规划法对各国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的划分则体现在《无线电规则》第二卷附录的附录30、30A、30B当中。

GSO卫星移动通信L和S频段资源态势分析

GSO卫星移动通信L和S频段资源态势分析

GSO卫星移动通信L和S频段资源态势分析作者:翟华张千来源:《移动通信》2020年第07期【摘要】卫星移动通信可面向个人用户提供天基话音和数据服务,具有重要的商用和军用价值。

二十多年来,地球同步轨道(GS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普遍使用L和S频段。

对国际电信联盟(ITU)在L和S频段的使用规则进行详细梳理,并总结了各频段当前在轨卫星系统的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面向卫星移动通信L和S频段资源的紧缺状况,以及地面蜂窝通信系统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L和S频段资源上的激烈竞争局势,对GS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用频策略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卫星移动通信;L和S频段;频谱资源doi:10.3969/j.issn.1006-1010.2020.07.000 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6-1010(2020)07-0000-00引用格式:翟华,张千. GSO卫星移动通信L和S频段资源态势分析[J]. 移动通信,2020,44(7): 00-00.0 引言卫星通信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投入广泛应用。

相比于地面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抗灾害能力强的优势,在电视广播、应急救灾、海洋和航空通信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用。

按照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规定,卫星通信业务分为广播业务(BSS)、固定业务(FSS)和移动业务(MSS)[1],其中MSS面向地面移动卫星通信终端,可直接为个人用户、移动运载平台(如车、船、飞机等)提供天基话音、短消息、传真和数据等业务[2],适用于灵活多样的应用场景,具有重要的商用和军用价值。

L频段(1—2 GHz)和S频段(2—4 GHz)因其在波长、传播特性、带宽能力、元器件成熟度等方面的优势,比较适合于移动无线通信系统[2]。

ITU已经将大部分L和S频段划分给地面无线通信和卫星移动通信业务[1]。

目前全球大规模商用的地面2G、3G、4G蜂窝移动通信网主要采用L、S频段,国际范围内业已建成投入应用的多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也集中在L和S频段。

频谱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频谱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频谱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者:来源:《中国电子报》2016年第66期“十三五”期间频谱资源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频谱资源作为实现信息无所不在的重要载体,是构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支撑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发展的关键要素,其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另一方面,频谱资源和卫星轨位需求愈加旺盛。

为加快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宽带中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更多的频谱和卫星轨位资源。

在此背景下,《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划(2016-2020年)》紧紧围绕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核心职能,优化国家频谱资源配置,加强无线电频谱管理,合理规划利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到2020年,频谱资源的配置更加科学,无线电管理的水平显著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针对频谱管理的具体目标包括:“频谱管理科学规范。

构建科学规范的频谱资源管理体系,提高频谱使用效率。

各部门、各行业和国家重大战略用频及卫星轨位需求得到合理供给。

”为实现频谱管理目标,《国家无线电管理规划(2016-2020年)》制定了“创新频谱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工作任务,包括5项子任务,从健全频谱管理机制、增加频谱支撑能力、推进频率使用技术创新、加强频率协调和国际合作以及做好卫星频率轨位申报五个方面明确了具体工作。

一、健全频谱资源管理机制健全合理的频谱管理机制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

“十三五”期间重点建立频谱使用评估和频率回收机制、完善频率动态管理机制和适合我国国情的频谱分配机制。

频谱使用评估是指根据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依托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对已分配频谱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准确掌握频率资源的使用情况。

频率评估的结论将应用于频谱管理的各环节。

频率回收是指根据相关法规制度,对违规使用(如长期闲置、低效使用)或规划调整的频率资源进行回收重新分配。

卫星通信中的频谱分配与资源调度

卫星通信中的频谱分配与资源调度

卫星通信中的频谱分配与资源调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要的通信工具。

卫星通信的频谱分配和资源调度是保障通信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对卫星通信中的频谱分配和资源调度做出详细的分析。

一、频谱分配频谱是指电磁波传播的频率范围,而频谱分配则是指将频谱不同频段划分给不同的卫星通信系统或者服务运营商。

由于频谱是有限的,卫星通信系统需要和其他无线电通信系统进行频谱共享。

频谱分配需要遵循国际法和国际标准,卫星通信系统需要在其中进行频谱规划,以确保不同的卫星通信系统之间能够互相协调和交互。

1.1国际频谱规划国际电信联盟(ITU)是卫星通信频率规划和分配的国际组织。

ITU下设有工程师和技术专家组成的协调委员会,负责研究和制定卫星通信频率规划和分配的国际标准。

通过国际协定,ITU规定了卫星通信和无线电通信各自的频谱范围和频率。

ITU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频谱规划和分配的权力和责任。

1.2卫星通信频谱规划卫星通信频谱规划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如通信卫星的传输带宽、数据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等。

卫星通信系统分为两类:地球站之间的通信和广播卫星服务(BSS)。

BSS广泛应用于卫星电视、天气预报和导航等领域。

在频谱规划中,需要考虑不同类型卫星通信之间的相互干扰,以保证各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互通。

二、资源调度资源调度是指通过有效的管理和优化卫星资源,从而能够满足卫星通信的高质量需求。

卫星通信资源主要包括通信信道、功率和处理能力等方面。

通过合理分配和调度卫星通信资源,可以提高卫星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

2.1卫星路由卫星路由决定了卫星通信的传输路径。

实现卫星路由需要基于距离、带宽、传输速度、信号强度和传输延迟等多个因素进行考虑。

当卫星上的信道繁忙时,卫星通信系统需要通过路由的调整来进行资源调度,从而使通信效果达到最佳。

2.2功率控制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是优化传输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常来说,功率越强,信号越稳定,但同时也会加大干扰和能耗。

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的国际争夺

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的国际争夺

sAT NET . c。M . N 20 06. c 10
l9 2
维普资讯
其 问 ,申报卫星 网络资料的主 管 程序 ,将相 应 的频率指 配记录 进 国际频率 依 据I 理事会决议 ,按 MIR ,才 能享 受国际认可 与保护 。任何频率 指配 的具体 T U 时 向I 缴纳卫星网络资料处理 费 :依 使用 条件及其 在MIR T U F 中的具体 地位 ,都是 从其相应 的卫星 据世 界无线 电通信大 会 决议 ,按期 向 频率和轨道资源的 国际协调 中得出的 。 I T U申报卫星项 目实施 进程信 息。 衡量 一个无 线电发射 电台是 否需要 进行 国际协调 的标 准是 :该 电台 的使用有 可 能对 其他 主管 部 门的任何无 线 电 1 13 我 国 卫 垦 频 率 和 轨 道 .. 业务 产生有 害干 扰 。衡 量一个 无线 电接收 电台是否需要 进 资源 的 申报 情 况 行 国际协调 的标 准是该 电 台需 要得 到 国际认可 ,得到 国际 经过 1 多年的努力 ,遵照 国际规 保护 。 O 则规 定的程序 和要 求 ,信息 产业部 无 1 . 样 进 行 卫 星 频 率 和 轨 道 资 塬 的 图际 协 调 . 2怎 2 线 电管理局 ( 以及 原国 家无 线 电管理 所谓 卫星频率 和轨道 资源 的国际协 调 ,就 是根据 《 无 委 员会办 公室)代 表中 国政 府无线 电 线 电规则 》相 关条款 的要 求 ,各相 应主管 部 门之 间或相关 管理 的主管 部 门 ,先后 向国际 电联 申 无线 电台操 作者 之 间 ,通过信 函 、传真或 会议 等任何 方便 报 了各类卫星 网络 资料数 百份 ,答 复 的形 式 ,为 了消 除频率 指配 之间可 能存在 的有 害干扰 ,而 各 类国际 函电数千 封 。目前 ,我 国在 进行 的技 术干扰 谈判 。谈 判一般基 于 《 无线 电规则 》规定 国际 电联登 记有效 的卫 星网络资料 有 的 通 用技 术 标 准 进行 ,也 可根 据 双 边 认可 的其 他标 准 进 21 组 ( :在 同一 轨道 位 置上 ,以 2 注 行。 《 无线 电规则 》 中国际频率 干扰协调 主要 分成如 下 1 5 相 同名称 所申报的 所有 卫星网络 资料 种。 统称 为一组 ) ,涉及6 个地球静 止轨 2 ( )地 球 静 止 轨 道 卫星 ( 1 简称 GS )网 络 内 的台 o 道 位置和 多种 非静 止轨道 ,涵盖 国际 站 ,在 非规 划 的频段上 使 用的任何 无线 电通信 业务 ,需要 电联 已划 分给各 类卫星 应用的所有 频 与 所有其 它的GS o网络 内的台站 在非规划 的频段上 使用 的 段 ( 括 U 、L 、C、X、K 、 包 HF 、S u 任何 空 间无线 电通信 业务协 调 ,相 反 方向工 作的地 球站 之 K 频段 )。这 些国际 申报 ,是我 国军 a 间的协调除外 ; 民各类卫 星应用得 以顺 利开展的重 要 ( )在 某些 频段上 GS 2 o网络 里 的卫星 固定业 务 ( 简 基础 。 称F S S )特定地球站 (p cf a t t in S e i E r Sat )需要与 所有 i c h o 1 卫星频率 和轨道资源 非静止轨道卫星 ( NGS 网络 的F S 调 ; 。 2 简称 o) S协 ( )在某 些频段上NGS 3 O网络的 FS S 需要与所有 GS o 的国际协舅 网络 的 FS S 特定地球站 ( p cf a t t in S e icE r Sat )协调 ; i h o 12 1 为 什 么 娶 进 行 卫 垦 频 .. ()在卫星 广播业务 ( 4 简称B S S )和 地面 业务都是 主 率 和轨 道 资源 的 国际 铱调 要业务 的频段上 ,非规划 的B S S 需要 与地面业务协调 ; 根 据 国际 规 则 规 定 ,卫 星 网 络 ( )NGS 5 O网络内的任何 电台需要与所有其 它NGS O 中 的频 率 指 配 ,只 有 完 成 了所 有 相 网络 内的任 何 电台协 调 ,相反 方 向工作 的地球 站 之间的协 关的卫星 频率和轨 道资源 的国际协 调 调除外 ; 后 ,才能通 过 国际规则 中的通知登 记 ()NGS 6 O网络内的任何 电台需要与所有其它 GS o网

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关于印发《民用卫星工程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科工一司〔2016〕986号

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关于印发《民用卫星工程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科工一司〔2016〕986号

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关于印发《民用卫星工程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关于印发《民用卫星工程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科工一司〔2016〕986号教育部、中科院,各有关卫星用户部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高校:为加强和规范民用卫星工程组织管理,落实国务院《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国办发[2015]39号)要求,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组织制定了《民用卫星工程管理暂行办法》。

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及时转发所属相关单位。

特此通知。

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2016年8月23日民用卫星工程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民用卫星工程管理,加强航天行业监管,落实国务院《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要求,充分发挥卫星工程的投资和应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部或部分使用中央财政资金,由国务院或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的民用科研卫星、业务卫星等工程项目。

第三条遵循科学公正、规范高效、权责清晰、注重实效原则,加强过程控制和里程碑考核,统一研制建设流程、质量监督管理和标准规范体系,实现空间和地面资源健康协调发展。

第四条民用卫星工程一般由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地面系统、应用系统等六大系统组成,一般分为立项论证、方案、初样、正样、在轨测试交付与总结评价等阶段。

技术成熟度较高的卫星工程,可简化相应研制流程。

第五条民用卫星工程管理指从论证到卫星退役全过程有关活动的管理,主要包括综合论证、工程立项、总体设计、系统协调、研制生产、发射测控、在轨测试、交付运行、总结评价、离轨处置等。

《我国卫星移动频率轨道资源使用方案及民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行性研究》软课题通过专家评审

《我国卫星移动频率轨道资源使用方案及民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行性研究》软课题通过专家评审

《我国卫星移动频率轨道资源使用方案及民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行性研究》软课题通过专家评审
胡炜
【期刊名称】《中国无线电》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11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以下简称“部无线电管理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我国卫星移动频率轨道资源使用方案及民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行性研究》软课题专家评审会。

该软课题由部无线电管理局委托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研究和报告编写工作。

评审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光镇、杨千里研究员等11位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

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飞波、副局长谢远生.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副主任陈进星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总页数】1页(P78-78)
【作者】胡炜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7.23
【相关文献】
1.中国的三种非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方案 [J], 吴诗其;胡剑浩
2.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大频率变化率校正方法研究 [J], 安君帅;陈章;
3.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频率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J], 钟明权; 刘帅
4.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应对互调干扰的频率选择方案 [J], 杨士坤;杨旭
5.综合应用静止轨道(GEO)和中轨道(MEO)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研究 [J], 吴久银;张更新;甘仲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卫星资源现状分析及建议

我国卫星资源现状分析及建议

我国卫星资源现状分析及建议摘要:本文对我国卫星资源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

但从整体来看,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仍需要保持初心,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应对各方面挑战。

为此,提出加强高水平人才培养,推进航天国际合作,加快空间应用产业发展三点建议,旨在助推我国卫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卫星资源;特点;总体趋势;建议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资源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

卫星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通信、导航、气象、农业等各个领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强大综合国力的国家,在卫星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卫星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在国际合作、技术创新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寻求进一步的提升。

本文将对中国卫星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卫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卫星资源类型和特点阐述在多年持续探索发展过程中,我国科研能力、人才储备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

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卫星领域得到迅速发展,短时间内就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例如20世纪70年代中期,建立大型地球站,具备国际通信服务能力。

至今为止,我国卫星领域在研究、开发、制造、发射、运营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

目前,我国大体上拥有如下卫星资源类型,其特点如下:(1)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是用于提供广播、电话、互联网等通信服务的卫星。

(2)导航卫星。

导航卫星系统用于提供定位、导航和时间同步服务。

我国自主研发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全球覆盖能力,为多个领域如交通、农业、资源调查等提供了精准的导航和定位服务[1]。

(3)遥感卫星。

遥感卫星用于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和数据,用于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

我国发展了一系列遥感卫星,具备高分辨率、多光谱等特点,有助于实现对地球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4)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用于监测大气环境、天气变化等,为气象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持。

Ka频段宽带通信卫星系统频轨资源使用研究

Ka频段宽带通信卫星系统频轨资源使用研究

8 9个宽点波束和 8个可移动高容量 波束实现频率的复 用和
全球覆盖。
( 4)大容量
丰 富的 频 率 资 源 与 多 点 波 束 的 组 合 运 用 ,使 得 K a宽 带
卫星通信系统的容量得到数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的提高 。例如 ,
E u t e l s a t 公司 K a — S a t 卫 星系统 容量 为 7 0 Gb t i / s ,欧洲 O3 b星 座 ,由 1 6颗 ME O 卫 星 组 成 ,星 座 容 量 达 1 6 O Gb i t / s 。 美 国
( 3)多点波束
为了满足 日益增 长的通信带宽需求 ,K a宽带卫星通信 系统普遍采用多点波束 、空分复用来扩展系统通信容量 。Ka
宽 带 卫 星通 信 系统 的 点 波束 数 量不 断 增 加 。如 Eu t e l s a t 公司 的K a — Sa t 配置 了 8 2点 波 束 ,V i a s a t 公 司 Vi a s a t - 1 卫 星 具有 7 2个 点 波束 ,I n ma r s a t 公司的 I n ma r s a t - 5则 是 通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频带宽
卫 星通 信经 过 多年 的 发展 ,目前 L 、S、C、Ku等 频 段 资 源 基 本 枯 竭 。K a频 段 分 配 给 卫 星通 信 可 用 频 率 资 源 为 3 5 0 0 MHz ,远 远 大 于 C、K u频 段 的 8 0 0 MH z带 宽 。这 样 , 即使 在 信 道 调 制 方 式 不 变 的 前提 下 ,卫 星 通 信 系 统 容量 也 能 提 高 数 倍 、十 数 倍甚 至 数十 倍 。
因而它成为 H T S的主体 。技术进步推动了 K a频段宽带多媒

“北斗”二代与“伽利略”卫星频率之争

“北斗”二代与“伽利略”卫星频率之争

“北斗”二代与“伽利略”卫星频率之争作者向明卫星频率是伴随卫星发明而被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由于电波在大气层传播过程中存在损耗,只有在30GHz附近的频段损耗相对较小,故而,此一区间被称为“半透明无线电窗口”。

目前,世界上各类卫星应用也主要使用这些频段。

但在国际规则中,卫星频率资源分配形式是“先申报就可优先使用”。

这也导致目前美国和俄罗斯已占用了80%的“黄金导航频段”,我国北斗二号系统和伽利略系统则有一个频段重叠问题,让北斗二号系统及早投入使用,就与抢占剩余的频段有关。

卫星频率资源有限卫星导航就是利用导航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求出载体相对卫星的位置,再根据已知的卫星相对地面的位置,计算并确定载体在地球上的位置的技术。

卫星导航系统由导航卫星、地面台站和用户定位设备三个部分组成。

在上20世纪60年代,即1964年美国率先建成“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并交付海军使用,1967年开始民用。

任何卫星系统的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以及测控单元,都需要使用电磁频谱,所以,频率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且电波在太空与地面之间传播的黄金频段又是有限的。

为此,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美、俄等航天强国的推动下,国际规则中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的主要分配形式为“先申报就可优先使用”的抢占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各国首先根据自身需要,依据国际规则向国际电联申报所需要的卫星频率轨道资源,先申报的国家具有优先使用权;然后,按照申报顺序确立的优先地位次序,相关国家之间要遵照国际规则开展国际频率干扰谈判,后申报国家应采取措施,保障不对先申报国家的卫星产生有害干扰。

但国际规则还规定,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在申报后的7年内,必须发射卫星启用所申报的资源,否则所申报的资源自动失效。

同时,国际电联《组织法》要求“使各国或各国家集团可以公平地使用无线电频率和地球静止卫星轨道”,以防止少数发达国家借助其技术和经济实力,抢占所有的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

此原则的核心是“公平分配”,为各个国家和地区规划了部分卫星频率轨道资源。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频谱资源优化与管理研究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频谱资源优化与管理研究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频谱资源优化与管理研究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通信系统在促进全球通信网络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频谱资源作为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要素,其稀缺性和有限性使得对其进行优化与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研究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频谱资源优化与管理问题,并探讨在现有技术框架下的可行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卫星通信系统中频谱资源的特点。

卫星通信系统经常使用频谱资源来传输信号,而频谱资源在特定区域内是有限的。

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频谱资源来满足用户需求成为了一个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频谱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是优化与管理的关键。

不同用户对频谱资源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频谱资源的分配应基于对用户需求的充分理解和评估。

通过考虑用户密度、通信需求和地域特征等因素,可以制定出一套有效的频谱分配策略。

这些频谱分配策略可以基于统计方法、优化算法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设计,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其次,频谱资源的共享和动态分配也是一种优化与管理的方式。

在传统卫星通信系统中,频谱资源往往是按照静态的方式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导致频谱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共享频谱资源的概念,即通过合理的频谱共享机制,可以在不同用户之间实现频谱资源的动态分配。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传输延迟,改善用户体验。

此外,频谱资源的可视化和分析也是频谱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方向。

通过对频谱资源的可视化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频谱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变化趋势。

这种可视化分析可以基于图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以提供决策支持和管理策略的建议。

最后,频谱资源管理的有效监测与控制也是优化与管理的重点。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频谱资源是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

通过对频谱资源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资源利用率低的区域和设备,以及潜在的干扰源。

通过对频谱资源的控制,可以对设备进行频率调整和干扰消除,以优化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卫星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分配与调度

卫星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分配与调度

卫星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分配与调度在现代社会中,卫星通信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卫星通信网络以其覆盖范围广、传输速度快的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通信手段。

然而,卫星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分配与调度是一个关键问题,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从资源分配和调度两个方面探讨卫星通信网络中的相关问题。

首先,卫星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分配对于整个网络的性能至关重要。

资源分配涉及到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频谱资源、功率资源以及时间资源的合理分配。

卫星通信网络中的频谱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如何合理分配频谱资源以提高频带利用率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频率复用技术,将频谱资源划分为不同的子频段,并将不同用户的通信信号分配到不同的子频段中。

这样可以避免信号之间的干扰,并提高了频带利用效率。

另外,卫星通信网络中的功率资源分配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不同用户可能处于不同的位置,距离卫星的距离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用户的位置和距离来合理分配功率资源。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动态功率控制技术,根据用户的距离和信道条件动态调整功率水平,从而实现功率资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卫星通信网络中的时间资源分配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时间资源分配涉及到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时隙分配和时分复用技术。

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时隙通常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根据用户的通信需求和优先级来合理分配时隙资源。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动态时隙分配技术,根据用户的通信需求和网络负载情况动态调整时隙分配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时隙资源的利用效率。

除了资源分配之外,卫星通信网络中的调度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

调度问题主要涉及到卫星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分配和数据传输调度。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不同用户的信号需要通过卫星进行传输,因此需要将不同用户的信号分配到不同的信道中进行传输。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动态信道分配技术,根据用户的通信需求和信道质量动态地调整信道分配方案,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ITU标准及其卫星轨道与频率资源申请规定解析

ITU标准及其卫星轨道与频率资源申请规定解析

ITU标准及其卫星轨道与频率资源申请规定解析■ 李国强1 徐 启2 郭 凯1(1.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2.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摘 要:卫星轨道与频率资源是开展空间应用的基础,具有核心战略价值。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际电信联盟(ITU)及其标准概况,重点解析了ITU标准中有关卫星轨道与频率资源申请的规定,以及我国执行ITU相关标准的情况。

关键词:国际电信联盟, 标准, 卫星, 轨道与频率资源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0.011.037Analysis on ITU Standards and Rules for Application of Spatial Orbit-Spectrum ResourcesLI Guo-qiang1 XU Qi2 GUO Kai1(1. Beijing Institute of Track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 China Aviation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Abstract: Orbit-spectrum resources is the foundation for spac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which is of key strategic valu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and its standards briefly, analyzes ITU rules for application of spatial orbit-spectrum resources especially, and also presents the status of their execution in our country.Keywords: ITU, standard, satellite, orbit-spectrum resources标准评析1 引 言国际电信联盟(ITU)作为联合国主管信息通信技术事务的专门机构,既是世界各国政府或其电信主管部门之间协调电信事务的国际组织,也是国际电信界最具权威的标准化组织。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频率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频率资源使用情况分析

Spectrum esearch频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频率资源使用情况分析文丨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深圳监测站钟明权刘帅摘要:本文主要统计分析了全球以及我国领土上空东经44度至东经180度可视弧范鬧内的卫星频率使用情况,通过具体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了C/Ku/Ka频段静止轨道卫星占比走势关系,对拿握当前卫星频段使用情况、了解卫星频率未来走向及发展趋势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频率资源频段使用0前言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是人类共有的、稀缺的宝贵资源,在国防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作用。

近年来,随着无线电新技术、新应用的迅猛发展,全球卫星通信等空间系统日新月异、世界各国对卫星资源和轨道资源的争夺日趋白热化。

特别是近年来卫星通信向宽带互联网领域快速发展,不少国外卫星公司幵始申请使用Q/V频段,抢占频率资源。

因此,掌握当前卫星频段使用情况,了解卫星频率未来走向及发展趋势,开发利用这些频率资源为我国所用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首先介绍了全球静止轨道卫星概况;其次分别统计分析了全球范围以及我国领土上空东经44度至东经180度可视弧范围内的卫星频率使用情况,包括在轨卫星情况、计划发射卫星情况和退役卫星情况;最后通过具体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了C/Ku频段已接近饱和、Ka以及Q/ V等更高频段资源发展迅速的结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监测时间跨度长,可能存在监测统计期间部分卫星在此过程中脱轨、退役、漂移或新发射等情况。

本文仅反映截至2018年12月实际监测期间全球以及我国上空静止轨道卫星频率资源的使用情况。

1全球静止轨道卫星资源地球静止轨道是指位于地球赤道面上方35786km的圆形轨道,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的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因此,在地球上任意一点观测该卫星都是静止的,不需要地球站采用跟踪天线,从而使空间和地面设备的价格比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低得多。

此外,单颗静止轨道卫星覆盖面大,对覆盖区域内的地球站,由卫星本身在轨道中的漂移运动而引起的多普勒频移很小。

卫星的法律规定(3篇)

卫星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卫星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通信、导航到气象预报、环境监测,卫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卫星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法律问题,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定,以规范卫星的研制、发射、运营和使用。

本文将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方面,对卫星的法律规定进行探讨。

一、国际法层面的卫星法律规定1. 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相关规定国际电信联盟是联合国负责国际电信事务的专门机构,其在卫星领域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国际电信规则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国际电信联盟在卫星领域的主要规定:(1)卫星频谱资源的管理与分配:国际电信联盟通过协调各国卫星频谱资源的分配,确保全球卫星通信的顺畅进行。

根据《国际电信公约》,各国应合理利用卫星频谱资源,并遵守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定。

(2)卫星轨道的分配:国际电信联盟负责对卫星轨道进行分配,以确保各国卫星的运行不会相互干扰。

各国在申请卫星轨道时,需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申请,并经其批准后方可使用。

(3)卫星名称和呼号的管理:国际电信联盟负责对卫星名称和呼号进行管理,以确保全球卫星通信的秩序。

2. 联合国空间条约《外层空间条约》(Treaty on Principles Governing the Activities ofStates in the Exploration and Use of Outer Space, including the Moon and Other Celestial Bodies)是国际空间法的基石,于1967年签订。

以下是一些联合国空间条约在卫星领域的主要规定:(1)外层空间的主权原则:各国不得将外层空间据为己有,也不得对外层空间进行军事化。

(2)空间物体登记原则:各国发射的空间物体,必须向联合国秘书长进行登记,并保持其登记的连续性。

(3)空间物体责任原则: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物体所造成的一切损害,应承担国际责任。

卫星频率轨道资源使用规则

卫星频率轨道资源使用规则

卫星频率轨道资源使用规则哎,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咱们头顶上那片璀璨的星空,可不只是星星那么简单哦!那里,藏着一个热闹的小天地——卫星们正忙碌地在各自的轨道上运作,它们靠啥保持秩序井然的飞行呢?靠的就是频率轨道资源使用规则,这可是卫星世界的“交通规则”呢!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规则,卫星们会不会像交通拥堵的城市上空,乱成一团糟?哈哈,那肯定是一场“空中大乱斗”!举个例子,就像咱们周末去热门景点,如果没有秩序排队,结果不就是人挤人,谁都玩得不尽兴嘛。

那么,这些规则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简单来说,就像是给每颗卫星分配了一个专属的车道和速度限制。

比如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它运行在特定的频率和轨道上,这样才能确保信号的清晰和稳定,引导我们精准到达目的地。

而国际空间站呢?它也需要遵循国际间的协议,与其他国家的卫星和谐共处,共享资源,避免碰撞啥的。

你可能会问,为啥这么复杂?嘿,不就是几个铁疙瘩吗?这样想可就小看了它们哦!每颗卫星都像是一个超级忙碌的快递员,负责传递信息、监测气候、甚至协助救灾。

没了规则,信息的传递就会混乱不堪,想象一下,如果天气预报突然变得不准了,或者导航失灵了,那得多糟心啊!来,听我给你讲个故事。

曾经有两位卫星小哥,因为一时没有遵守规则,差点儿就“亲密接触”了,还好及时发现调整,不然这两大宝贝可就报销了。

这可给整个卫星圈敲响了警钟,大家一致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总的来说呢,卫星频率轨道资源使用规则,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法规,虽然有时候会感觉束手束脚,但没了它,咱们的世界可就得乱套啦!所以啊,下次当你抬头看星星,不妨想一想,那些远在太空的“小伙伴们”正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支撑起我们现代生活的便捷与高效。

是不是突然感觉,头顶的星空更神秘、更令人向往了呢?。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频率范围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频率范围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频率范围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频率范围这个超有趣的话题哦。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呢,那可是在离地球大概36000千米的高空转圈圈的家伙,就像一个超级厉害的空中卫士。

这些卫星工作的频率范围可不能随便定,它就像每个卫星的专属身份证一样重要呢。

一般来说,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常用的频率范围有C频段,大概是3.4 - 4.2GHz。

这个频段就像是卫星的一个舒适小窝,很多卫星都在这个频段里工作。

为啥是这个频段呢?因为这个频段的信号传播特性比较好,就像在一条平坦的大道上开车一样顺畅,信号衰减比较小,能更好地在卫星和地球之间传递信息,不管是电视信号啦,还是一些通信数据啥的。

还有Ku频段也很常用哦,它的频率范围大概是10.7 - 12.75GHz。

这个频段就像是卫星的另一个秘密基地。

Ku频段的优点是带宽比较宽,能传输更多的信息。

就好比它是一条更宽的高速公路,可以同时跑很多辆车,也就是能同时传输很多不同的信号,像高清电视信号就经常用这个频段传输呢。

除了C频段和Ku频段,还有Ka频段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使用啦。

Ka频段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6.5 - 40GHz。

这个频段就像是卫星的新玩具,虽然它的信号传播过程中受到天气影响会比较大,就像在下雨天开车容易打滑一样,但是它的带宽超级宽,能传输海量的数据。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Ka频段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这些频段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不同成员,各自有着不同的任务和特点,它们一起构成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频率体系,让卫星能够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不管是让我们看到远方的电视节目,还是实现全球的通信交流,都离不开这些频段的功劳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频率及轨道资源管理分析
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世界各国必争的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源。

目前,各国对卫星发展日益重视,对卫星频率/轨道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合理获得和有效使用有限的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最大程度地争取和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无线电管理部门需了解国内外卫星业务发展动态,研究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卫星频率和轨道的规划和需求趋势,掌握卫星频率/轨道申报和协调的规则、程序,分析卫星业务所用频段的划分及电波传播特点等。

本文探讨了目前国内外卫星频率/轨道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管理法规及分配机制、卫星业务涉及的频段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卫星频率及轨道资源管理的对策意见,以期抛砖引玉。

1 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1.1 各国纷争卫星频率/轨道资源
随着经济和军事发展,卫星频率与地球静止轨道资源日益成为各国抢占的对象。

一些国家和组织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先占领轨道位置及频率而后发射卫星。

然而许多卫星仅仅是作了书面登记,成为所谓的纸面卫星。

就目前国际电联(ITU)登记情况看,地球静止轨道上C频段通信卫星已近饱和,Ku频段通信卫星也很拥挤。

近年来,包括日本、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在内的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纷纷自行或联合制造通信卫星,抢占轨道资源。

各国卫星之间出现撞车和需要协调的情况时有发生。

抢占卫星频率/轨道资源,争夺太空优势,已成为当今世界卫星发展领域的热点之一。

据资料报道,目前全球在太空的卫星约有800颗,其中美国在轨卫星400多颗,其它国家300多颗。

美国用于情报侦察、预警探测、指挥调度、导航等目的的军用卫星有90多颗,仅军用侦察卫星就有40多颗;俄罗斯拥有近百颗卫星,但其中有40%以上已超过服役年限,因而俄国计划对现有的军用和民用卫星进行技术改造,同时研制和发射新的军用卫星;欧洲国家共有卫星约70颗;日本自1970年至2000年底,共发射通信、侦察等卫星约70颗,目前约有28颗在轨;印度自1975年起,共发射地球观测、地球同步通信、太阳物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