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外交的发展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外交的发展现状、动因、与手段
姓名:
班级:
院(系):
专业:
学号:
2012-4-8
生态环境外交的发展现状、动因、与手段
【摘要】: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外交中遇到的的重要问
题,生态环境外交在各国的外交决策中的影响也日益加重。

而当今在面临生态环境困境的前提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以及各种组织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日益显著。

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进而建立生态文明型社会,也就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目标。

【关键字】:生态文明环境外交可持续发展
【正文】:
一、生态环境外交的现状
①生态外交,即环境外交,主要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的各种国际关系行为体围绕生态环境领域所展开的外交活动的总和,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进全球和地区生态环境的国际治理,维护各国环境合法权益。

通过双边和多边环境合作、国际交流以达到国家间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频现,环境问题逐渐开始成为国家利益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越来越重要。

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的首要前提和条件,是国家追求本民族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②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水资源紧张等生态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并且遍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化和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甚至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

从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开始,世界生态环境外交的序幕正式拉开,而我国的生态环境外交也自那时起步。

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全球环境大会,气候变化、水环境危机、生态破环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与矛盾在这次会议上折显得更加的突出。

工业文明的急速盲目发展使得生态环境问题与矛盾加剧,已经由一般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升为更高层次的政治问题,并成为各利益集团和国家间的政治、经济、科技和外交实力的较量的焦点。

环境问题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各扫门前雪”的状况,一国国内的环境问题很可能影响到周边国家并且引发国家间争议、纠纷、甚至是战争。

1998年阿根廷阿姆斯特丹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会议召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中国家各自为了本方的利益与对方围绕着责任与义务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这一场极其激烈的争论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③从1860年到2000年四十年间,全球的气温平均升高了0.6度,到1994年,冰川面积减少了13%,冰量减少
了15%。

按照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推断,如果气候变暖的事实继续持续下去,我国的西部和内蒙古草原会直接变成黄色温带沙漠;内蒙古的原始大森林会直接变成草原。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已经威胁到了人类自己的生存,并且大大超过了国家的局限。

④1992年8月,日本专家在富士山的山顶发现了酸性度很高的降雨,经过化验分析,发现了与山脚下不同的酸性物质。

1993年,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发现,每当偏西风吹来的时候,岛根县所属的日本海上空的空气酸性度就明显升高,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浓度非常高。

该研究作出的研究表明:“这些酸性物质能被证明是从大陆吹来的。

”“日本大气中的酸性物有一半来自中国!”由此,日本开始了对中国酸性物质漂移的极大关注,而且通过许多不同途径强烈要求同中国解决酸性物质输送到日本境内问题。

而到了今年,2012年的《气候变化公约》的谈判将是世界各国以及O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非政府组织)又一次艰难而棘手的谈判……
二、生态环境外交的动因
笔者认为,造成生态环境外交困境的动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国家个体来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由于受到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的束缚,各国政府都从自身利益和实力出发,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权利争夺中,或联盟、或对抗以期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在此种情况下,国家作为另一种“经济人”的模式而存在,在国际生态环境事务上体现出了为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他国利益,为了眼下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如此这样,国家间的对话就不可能处在同一个平台之上,也更就不可能产生利益契合点,进而产生了生态环境外交困境。

其次,生态环境问题与南北问题紧密相连。

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资金和技术的共享、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南北国家存在着严重分歧。

如④发达国家认为,气候的人为改变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森林的乱砍乱伐和对被的各种破坏,必须采取措施制止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趋势。

而发展中国家强调自身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逐步发展经济,才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认为发达国家的不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工业高能效结构,以及通过殖民地体系和不平等的世界贸易体系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性开发才是气候变化的原因。

一方面,发达国家片面强调环境保护而忽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特殊需要,而又不愿意在资金和技术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
⑤发达国家不仅没有兑现其向发展中国家援助金额占其国民生产总值0.7%的承诺,反而降至0.27%,大幅度减少了援助额,在生态环
境事务上,向发展中国家施压。

并且,发达国家以技术属于私人企业和维护知识产权问题为由,没有实现其以优惠的、减让性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保技术的承诺。

而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自身经济,不顾其他国家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最后,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国家间政治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合作或对抗的原因之一。

⑥生态环境问题会改变国家间的力量平衡,产生新的利益争夺点,在某个区域形成新的不稳定,并引发各种冲突或战争。

例如,气候变暖导致北冰洋不冻航线的紧张并引起对南极资源的争夺;水资源的紧张和污染也会导致相关国家的矛盾与冲突,在中东地区这种争夺尤为明显。

三、生态环境外交的发展方向
第一、必须树立国家责任意识责任。

⑦生态价值观认为,“个人责任的行使必须纳入社会责任的框架,因为我们的行为只有在兼顾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时才可取得最显著的效果。

过度地关注个体的行为不仅不是解药,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疾患本身。

归根结底,是社会、社会结构、社会决策酿成了地球的灾难。

”而对于国家来说,更理应如此。

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中国家都应树立责任意识。

⑧发达国家应承担责任,增加援助,改造旧的国际秩序,放弃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支配型模式,建立机会均等、权利平等、规则公平的国际社会民主机制,而发展中国家也应积极配合,参与国际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第二、⑨国际生态环境问题可以用“猎鹿原则”加以解释。

即尽管大多数国家实行环保政策,但是只要有一个国家肆意破坏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也将会直接威胁到别国和整个世界的生态环境系统。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跨国界的问题,它需要通过国际立法、国际合作、国际协调逐步加以解决。

这就牵涉到各国主权让渡和边界模糊化等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要打破这种传统意义上国家主权观念,树立新的国家主权观念。

第三、国家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所以要求我们认识到社会的发展意味着既要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和资源。

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我们尊重自然环境,而且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公平平衡与协调。

每一个国家都应该鼓动大众参与,全民意识。

这是国家由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型必须所要求
的。

第四、重视发展各种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

我们要潜心倡导建立一个生态环境负责的新的世界秩序中,每一个国家和国际的组织必须重新定位。

尤其是伴随着当今各种NGO的出现,如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运动、动物保护机构以及跨国公司等集团力量,其在处理国际生态环境事务中的作用在不断地提升。

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类组织的发展与壮大,鼓励其更好的发挥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倡导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⑩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国际社会应该超越国际关系中陈旧的“零和博弈”,超越危险的冷战、热战思维,超越曾把人类一次次拖入对抗和战乱的老路。

我们要看到,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与矛盾,但是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也造就了各国利益的互补与联系,促进了国际合作与发展。

⑪我们必须秉着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以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寻求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局面,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寻求各国合作应对多样化挑战和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新道路。

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的走生态文明要求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之路!
【参考文献】:
中国政府创新网
/Item.aspx?id=3225
美国环境外交政策研究
《中国外交》白皮书2011年11月
美国环境外交:发展、动因和手段研究于宏源《教学与研究》 2009年第9期
环境外交—中国面临环境生态问题的外交抉择
刘丙辉;环境问题对世界经济政治关系的影响及我国对策[D];河北大学;2000年
近年来中国关于国际政治若干问题研究综述(下)之二环境外交面临的困境华北电力大学:2005年
王逸舟:《生态环境政治与国际关系》,载《浙江社会科学》,1998 年第3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