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创新 精细管理 提升分层管柱有效性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成创新精细管理提升分层管柱有效性【摘要】影响分层注水管柱有效期因素是井下技术状况、管柱配套因素、管理因素。问题主要体现在套管腐蚀、结垢、变形等;受力状况认识不清、工具有效期差;作业质量、洗井质量差等,本文对影响分层管柱有效性因素进行了分析,详细论文了分层注水的主要做法,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努力方向。
【关键词】分层管柱;注水
目前孤岛采油厂开注水井658口(不含报废井),其中分注井200口,方案分注率81.5%,层段合格率61.2%,分注井层段合格率57.5%。
1.影响分层管柱有效性因素分析
有效性影响因素:(1)井下技术状况因素。(2)管柱配套因素。(3)管理因素,部分区块注入水水质差、腐蚀结垢严重。
各污水站的水质矿化度都比较高,同时含有h2s、co2以及未除干净的原油、大量悬浮物、细菌等,使得井下管柱腐蚀结垢严重。
存在问题:(1)因腐蚀结垢、井脏等原因造成测试资料无法分析85井次,占10.1%;测试油管漏27口井,占13.5%。(2)分注井防腐油管在井45口井,占总分注井22.5%。注入水水质差、防腐油管使用比例低、套管使用年限长是影响井下技术状况主要因素:a)管柱蠕动严重导致管柱有效期短,当注水方式改变时管柱蠕动,封隔器胶筒易擦伤、撕裂,造成分层管柱失效。经过实际测试验证管柱蠕动严重:①下层注水,上层停注时管柱缩短1.1m。②上层注水,下层停注时管柱伸长0.8m。主要是对井下受力状况认识不清楚,
管柱配套时缺乏理论指导,导致部分管柱配套不合理。b)底球漏失问题导致测调无效。测试发现有些调配后水量无变化,统计测试底球漏37井次,主要是井斜角大、井脏导致。(3)作业、洗井质量等管理影响因素分析,主要体现在:作业中不洗井或洗井不彻底,油套液面差大、井筒脏;提放管柱速度过快,工具中途坐封;不按设计打压坐封,坐封效果差、有效期短。统计水井治理共实施分注井39口,其中因作业质量问题返工的5口井,占12.8%;工具原因导致返工3口井,其中有一口井打压坐封时不起压力,反洗井后仍无效提出管柱。根据现场提出管柱分析该井洗井不彻底,杂质堵塞底球导致返工。
2.分层注水工作的主要做法
影响分层注水管柱有效期因素是:井下技术状况、管柱配套因素、管理因素。问题主要体现在:套管腐蚀、结垢、变形等;受力状况认识不清、工具有效期差;作业质量、洗井质量差。为强化工艺技术集成配套,提高分层管柱有效性,使设计、作业、洗井管理全面提升,我们采取了如下对策:
(1)地质工艺结合,减缓层间干扰。
地质与工艺结合,通过三级细分,减缓层间压差,提高分层管柱的有效性;层系重组,减缓层间压差;变密度射孔,进一步减缓层间压差。
(2)全面实施水质改造,减缓腐蚀结垢发生。
目前已改造完成的污水站基本满足油藏需求;实施改造后整体
水质全面达到b2级水质。
(3)强化技术集成,力争工艺配套到最优。
针对分层管柱配套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加强理论研究为基础、加强工艺技术集成为核心、加大防腐油管应用规模为保障的治理思路。
“一项研究”:研发了“分层管柱动态受力分析仿真软件”;综合考虑井眼轨迹、摩擦力、热传导等因素对管柱受力的影响,运用微元法建立了温度场、压力场和注水管柱单元体的数学模型;针对封隔器坐封、停注泄压、注水、洗井等不同工况条件,进行井下管柱受力状况分析。封隔器受力分析分为坐封-泄压、注水过程、反洗井过程,为了验证软件的分析结果,优选了3口井对不同工况下管柱的变形量进行测试验证,软件计算结果符合率达到90%。
“三类集成”,即加大管柱配套技术集成应用;加大工程测井技术集成应用;加大新工具、工艺集成应用。1)结合油藏需求,形成分层管柱技术系列:油藏需求中高渗层层系内分注,注水压力低,层间压差小;中低渗层层系内分注,注水压力高,层间压差小;跨层系分注,注水压力差异大,层间压差大。工艺配套为补偿式分层注水管柱;组合封分层注水管柱;补偿锚定式注水管柱。此外还有管柱组合。结合单井井筒状况及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在工具的配套上进行了优化。a)井斜角大。其存在问题是管柱不居中,封隔器受力不均;测试投捞难度大;配套锚定工具易遇卡。治理对策是:配套油管扶正器;配套轨道式配水器;配套组合封。b)套管轻微
变形。其存在问题是无法分注或易遇卡,治理对策是配套外径95mm 的小直径封隔器。2)加大工程测井技术集成应用:地质基础资料、井史注采情况—井筒技术状况—分层流量测试、磁定位测井技术—分层调配技术、分层酸化技术。为便于工程技术人员掌握井筒技术状况,把40臂测井结果录入数据库,通过采油工艺信息平台,能随时进行查询。2010年开始应用40臂工程测井技术,截止目前已实施138井次;应用磁定位技术76井次,有效的提高封隔器卡封效果。3)加大新工具、新工艺技术集成应用:改进定压沉砂式洗井阀,适合在井脏、井斜角大的井配套使用,能有效防止洗井阀泄露;防砂卡轨道换向配水器,轨道换向槽由下部移到上部,防止机械杂质堵塞轨道槽,提高换向成功率,使用数量由2010年的5口提高至2012年的16口,全部换轨成功。
“一个应用”:即加大分注井防腐油管应用规模,提高分注井应用比例。a)依托院厂结合平台,精细设计优化,力求最优:以一体化、专项治理为载体,充分利用院厂结合平台,通过共同研发、引进采油院先进技术,整合出了一套适应不同类型井况需要的分注技术系列。b)精细作业施工管理,提高分注井实施成功率。2012年1-10月工艺技术人员共去现场跟踪、配套、监督指导200余井次,通过加强现场跟踪配套力度,实施全过程管理,有力的保证了措施实施的成功率。2012年1-10月份实施的一体化治理和专项治理分注井共36口,一次成功率93.5%,无1口因作业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井,截止目前管柱全部有效。c)精细分注井洗井管理与技
术指导,保证管柱长期有效,即“一井一策”,尤其是对潜在欠注井提前洗井;确保洗井瞬时排量,防止脏物返不出二次污染油层;对不同类型封隔器根据解封方式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通过工艺地质结合、工艺技术的集成配套以及管理水平的综合提升,分层管柱有效期较前有大幅提升,为提高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了保障;通过不断深化“一项研究、三类集成、一个应用”的治理模式,使分层管柱配套水平得以持续提升,管柱有效期得以延长。
3.认识与下步工作方向
(1)认识与建议:配套锚定装置是延长分层注水管柱有效期的有效手段;院厂结合是提高分层技术可靠性的有效平台;建议加大新工艺引进、防腐油管的使用力度,为提高分层技术水平提供保障;鉴于新工艺技术引进应用日益增多,建议加大新工艺的培训力度。
(2)下步工作思路和方向:继续加大成熟工艺技术(如40臂测井技术)的集成应用;引进试验双管分注技术、液控封隔器等新工艺技术,突破分层工艺技术存在的瓶颈;加大软锚定工具的研制,既防止管柱蠕动,又能减少锚定工具对套管的损害;加大测调一体化工作力度,对测调难度大、反复测调不成功的井使用该技术并扩大应用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