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2课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比的读写方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学生自学教材第49页。
思考:几比几怎样写、怎样读?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指名汇报交流。
(1)比可以写成“几:几”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但仍读作几比几。
(2)比的各部分名称。
3.比值。
(1)什么是比值?怎么求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前项除以后项。
板书设计
4.比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课后反思
2.导入新课:在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除了可以用“多多少、少多少、几倍、几分之几”来描述外,还可以用“比”来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同类量的比。
教师启发:除了用已学过的这些方法来表示长和宽的关系外,我们还可以怎样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学教材第48页。
(4)提问:当一个比的前、后项不是整数时,怎样把它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半独立教材第51页“做一做”。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一”第2题。
先分别写出每个红旗长与宽的比,再结合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
3.延伸训练——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第4题。
2.例1第(1)小题:“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宽10cm,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
(2)学生分别写出这两面联合国国旗长和宽的比。
小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是15:10。
大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是180:120。
(3)思考:这两个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为什么?
思考:怎样才能把它们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呢?
(2)比值可以怎样表示?
比值是一个数,可以用分数、小数、整数表示。
(3)讨论:比值和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两者的联系: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它可以用分数表示;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两者的区别:比值是一个数,有时可以用小数甚至整数表示;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不能用一个小数或一个整数来表示。
(三)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5)汇报交流。
15:10=(15÷5):(10÷5)= 3:2
180:120=(180÷60):(120÷60)= 3:2
提问:5是15和10的什么数?60又是180和120的什么数?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小结出化简整数比的方法:只要把比的前、后项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即可。
想一想:这两个比化简后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得出: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2.不同类量的比。
(1)投影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的运行数据: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
指导学生用算式表示飞船的速度。
课题
第四单元比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思考,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弄清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理解比与除法、分数间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比的意义理解求比值的方法,会求比值。
3.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的思考、观察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可以先观察后项乘上或除以多少才是100,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辅导部分学生。其中前两小题很容易观察找出这个数,第(3)小题稍难些,如有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提示,先去掉相同的单位“万”,也就是同时除以10000,再观察寻找。本题可要求学生书写化简的过程。
四、课堂总结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复备
一、谈话导入
1.课件播放“神舟”五号顺利升空。画面定格在两面国旗。
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
师提问: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关系呢?
师生交流:(1)用比多比少的方法来表示:长比宽多5cm,宽比长少5cm。(2)用倍数关系来表示:长是宽的 ,宽是长的 。
教师追问:这里“相同的数”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呢?
因为分数的分母和除数不能为0,如果是0就没有意义了。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二)化简比
教师明确: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
提问: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指名举出几个最简单的整数比。(3:4,7:11,43:5,15:4……)
2.理解最简整数比的含义,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
3.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难点: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复习导入:
1.(1)20÷5=(20×10)÷( × )=( )(2) = =
想一想:你是根据什么填空的?(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指名说说: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新知
(一)启发诱导,发现问题。
求比值:6:8 12:16(学生完成后,实物投放展示:
6:8=6÷8= =
12:16=12÷16= =
启发思考:6:8和12:16这两个比不同,可是它们的比值却相同,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师:这些数据提供了哪些信Biblioteka Baidu?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求什么?怎么求?
(2)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问: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能不能用比表示呢?应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用路程和时间的比来表示,如“神舟五号”运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
(3)问:路程和时间,是不是同类的量?
3.概括比的意义。
着重说明“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半独立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教材上。组织交流、校对答案。
问:两人买练习本本数之比和所花钱数之比相等吗?为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说说:未知的前项或后项是怎样求的?
前项=后项×比值 后项=前项÷比值
学生独立把答案填写在教材上。
因为还没有学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所以第1题中练习本的本数之比写成6:8就可以了,这里不要求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花的钱数之比也如此。
板书设计
4.比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课后反思
课题
第四单元比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猜测验证比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分数的,就把前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小数时,先把它们都化成整数,再化简。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师指出:不论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这样的两个比我们称为同类量的比。求飞船速度:42252÷90。
教师指出:两个同类量的比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如“路程比时间”又表示速度。
(这两面旗的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3.出示例题: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 0.75:2
(1)观察这两个比,说说它们与第(1)小题中的比有什么不同?
(2)小组讨论。
怎么把这两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组织交流。
可能会有学生想到不同的方法。比如,用分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 = × =
对此,教师应给予肯定。因为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所以 就是3:4。如果没有学生想到这样的方法,教师就不必介绍了。因为这种方法只适合化简两个数组成的比,三个数组成的连比就不适用了。
(1)组织学生将6:8转化成6÷8,通过商不变的规律来认识比中的规律。
6÷8=(6×2)÷(8×2)=12÷16
6:8=(6×2):(8×2)= 12:16
6:8=(6÷2):(8÷2)= 3:4
6÷8=(6÷2)÷(8÷2)=3÷4
(2)利用比和分数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监控,进行个别辅导。
(3)指名学生展示汇报(实物投)。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提问:刚才我们根据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探究,发现比也存在着一种规律,谁能把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来呢?
学生自主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规律——分享心得。
(2)全班交流——总结(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1.问: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和分数中的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的反馈,整理成如下表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2.问: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
比的后项不能为0,因为0没有意义。
1.学生自学教材第49页。
思考:几比几怎样写、怎样读?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指名汇报交流。
(1)比可以写成“几:几”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但仍读作几比几。
(2)比的各部分名称。
3.比值。
(1)什么是比值?怎么求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前项除以后项。
板书设计
4.比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课后反思
2.导入新课:在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除了可以用“多多少、少多少、几倍、几分之几”来描述外,还可以用“比”来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同类量的比。
教师启发:除了用已学过的这些方法来表示长和宽的关系外,我们还可以怎样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学教材第48页。
(4)提问:当一个比的前、后项不是整数时,怎样把它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半独立教材第51页“做一做”。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教材第52页“练习十一”第2题。
先分别写出每个红旗长与宽的比,再结合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
3.延伸训练——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第4题。
2.例1第(1)小题:“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宽10cm,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
(2)学生分别写出这两面联合国国旗长和宽的比。
小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是15:10。
大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是180:120。
(3)思考:这两个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为什么?
思考:怎样才能把它们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呢?
(2)比值可以怎样表示?
比值是一个数,可以用分数、小数、整数表示。
(3)讨论:比值和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两者的联系: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它可以用分数表示;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两者的区别:比值是一个数,有时可以用小数甚至整数表示;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不能用一个小数或一个整数来表示。
(三)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5)汇报交流。
15:10=(15÷5):(10÷5)= 3:2
180:120=(180÷60):(120÷60)= 3:2
提问:5是15和10的什么数?60又是180和120的什么数?分别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小结出化简整数比的方法:只要把比的前、后项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即可。
想一想:这两个比化简后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得出: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2.不同类量的比。
(1)投影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的运行数据: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
指导学生用算式表示飞船的速度。
课题
第四单元比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思考,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弄清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理解比与除法、分数间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比的意义理解求比值的方法,会求比值。
3.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的思考、观察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可以先观察后项乘上或除以多少才是100,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辅导部分学生。其中前两小题很容易观察找出这个数,第(3)小题稍难些,如有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提示,先去掉相同的单位“万”,也就是同时除以10000,再观察寻找。本题可要求学生书写化简的过程。
四、课堂总结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复备
一、谈话导入
1.课件播放“神舟”五号顺利升空。画面定格在两面国旗。
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
师提问: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关系呢?
师生交流:(1)用比多比少的方法来表示:长比宽多5cm,宽比长少5cm。(2)用倍数关系来表示:长是宽的 ,宽是长的 。
教师追问:这里“相同的数”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呢?
因为分数的分母和除数不能为0,如果是0就没有意义了。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二)化简比
教师明确: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
提问: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指名举出几个最简单的整数比。(3:4,7:11,43:5,15:4……)
2.理解最简整数比的含义,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
3.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难点: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复习导入:
1.(1)20÷5=(20×10)÷( × )=( )(2) = =
想一想:你是根据什么填空的?(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指名说说: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新知
(一)启发诱导,发现问题。
求比值:6:8 12:16(学生完成后,实物投放展示:
6:8=6÷8= =
12:16=12÷16= =
启发思考:6:8和12:16这两个比不同,可是它们的比值却相同,这里面有什么规律呢?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师:这些数据提供了哪些信Biblioteka Baidu?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求什么?怎么求?
(2)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问: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能不能用比表示呢?应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用路程和时间的比来表示,如“神舟五号”运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
(3)问:路程和时间,是不是同类的量?
3.概括比的意义。
着重说明“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半独立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教材上。组织交流、校对答案。
问:两人买练习本本数之比和所花钱数之比相等吗?为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说说:未知的前项或后项是怎样求的?
前项=后项×比值 后项=前项÷比值
学生独立把答案填写在教材上。
因为还没有学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所以第1题中练习本的本数之比写成6:8就可以了,这里不要求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花的钱数之比也如此。
板书设计
4.比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课后反思
课题
第四单元比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猜测验证比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分数的,就把前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一个比的前、后项是小数时,先把它们都化成整数,再化简。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师指出:不论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这样的两个比我们称为同类量的比。求飞船速度:42252÷90。
教师指出:两个同类量的比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如“路程比时间”又表示速度。
(这两面旗的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3.出示例题: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 0.75:2
(1)观察这两个比,说说它们与第(1)小题中的比有什么不同?
(2)小组讨论。
怎么把这两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组织交流。
可能会有学生想到不同的方法。比如,用分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 = × =
对此,教师应给予肯定。因为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所以 就是3:4。如果没有学生想到这样的方法,教师就不必介绍了。因为这种方法只适合化简两个数组成的比,三个数组成的连比就不适用了。
(1)组织学生将6:8转化成6÷8,通过商不变的规律来认识比中的规律。
6÷8=(6×2)÷(8×2)=12÷16
6:8=(6×2):(8×2)= 12:16
6:8=(6÷2):(8÷2)= 3:4
6÷8=(6÷2)÷(8÷2)=3÷4
(2)利用比和分数的关系来研究比中的规律。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监控,进行个别辅导。
(3)指名学生展示汇报(实物投)。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提问:刚才我们根据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进行探究,发现比也存在着一种规律,谁能把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来呢?
学生自主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规律——分享心得。
(2)全班交流——总结(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1.问: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和分数中的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的反馈,整理成如下表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2.问: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
比的后项不能为0,因为0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