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毕业设计范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绪论 (3)

第一章灌区基本资料 (5)

1.1 项目区简况 (5)

1.2 自然条件 (5)

1.3 水文地质条件 (6)

1.4 土壤 (6)

1.5 现有水利工程 (6)

1.6 社会经济条件 (7)

第二章灌区规划 (9)

2.1 规划标准及原则 (9)

2.2 工程布局 (10)

第三章灌区灌溉制度的拟订 (11)

3.1 灌溉保证率的选择 (11)

3.2 作物需水量的计算 (11)

3.3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 (13)

3.4 作物需水量及灌溉用水过程 (14)

3.5灌区的水资源平衡分析 (15)

第四章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15)

4.1 工程设计的任务和依据 (15)

4.2 灌溉工程设计 (15)

4.3 排涝工程设计 (24)

第五章泵站设计 (28)

5.1 泵站设计流量的确定 (28)

5.2 泵站设计扬程的确定 (29)

5.3 水泵及辅助设备的选择 (29)

5.4 泵房设计 (30)

第六章工程量估算 (31)

6.1 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 (31)

6.2 挖方渠道概算 (31)

6.3 半挖半填渠道概算 (31)

6.4 裁弯取直工程量 (32)

6.5 渠道总工程量 (32)

总结 (33)

致谢 (34)

主要参考文献 (35)

绪论

根据《武隆县近、中期农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1995年-2000年)》总目标:到2000年,粮食总产量达23296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000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要解决龙坝乡在过去四十年中在土地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达到201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对隆坝乡灌区的水利规划势在必行。本次设计就是针对龙坝乡灌区在灌区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以达到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的目的。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龙坝乡灌区地处重庆涪陵地区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山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形地貌复杂、耕地分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因而水利工程建设难度大,投资高而效益低。

就龙坝乡而言,其灌区规划方面应用价值表现在将统筹灌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注意兴利除害的统一,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发挥水资源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就应届本科生来说,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能使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能力,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本灌区为山区灌区,渠系布置和灌排系统较为复杂,提水泵站也较多,可以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本次设计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能实际运用于设计施工中,培养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熟练运用图表和文字表达设计意图,掌握运用有关参考书籍手册和规范的方法,了解国内最新的成就,并能适当地运用设计中。

二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

进入21世纪,更多的注意力必须放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在考虑水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时应该分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而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也应该被确保。为了做好21世纪的农业节水工程,工程水管理的概念应该被改为资源与环境的水管理,水资源应该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考虑,仅因为这点,农业节水灌溉的理解和选择就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随着总体经济形势的变化,精细农业,机构农业,育种农业,加工农业和旅游农业都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种植业中作物种结构,饲养结构和种植模式将被大规模地调整在选择节水装置的技术应用时,有必要把从水的运输到水的利用的整个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它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紧密联系的,这几个阶段分为输水工程,田间工程及作物用水。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灌区工程布局、灌溉制度的确定、灌溉工程设计、排涝工程设计、单体工程设计、土建工程量估算。采取的主要技术路线为:收集实地水文、地形、经济状况等资料,阅读地形图并测量水旱田地位置和面积,确定各种作物灌溉制度并根据设计灌水率设计灌溉工程,然后设计排涝工程、单体工程,最后进行土建工程量估算。

编者

2004年5月29日

第一章 灌区基本资料

1.1 项目区简况

项目区分布在武隆县龙坝乡境内,地处北纬29°21ˊ至29°25ˊ,东经107°

54ˊ至117°57ˊ之间,项目涉及到五星﹑向光﹑后槽等6个村,辖32个农业社,1367户,5133人,人均收入738.19元,土地面积853.91公顷,交通方便。其四至范围分别为:东接龙坝的五一和黄昔乡的锣鹰村;南和龙坝乡的支丰村相连;西与火炉镇的南泥﹑向前二村接壤;北连龙坝新田和火炉鲁家村。

1.2 自然条件

1.2.1 地形﹑地势

项目区属低山丘陵区,地势较低,海拔高程在340米至510米之间,相对高差170米左右。区内为向斜发育而成的细长台地,逆向平行岭谷地貌。山丘较多,地下水丰富,但水源地较低,无法直接自流灌溉。

1.2.2 气温

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气侯温和,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光照不足﹑霜雪少﹑春暖夏热多伏旱,秋凉多绵雨,冬冷无酷寒,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8.5°C,极端最高气温41.7°C,极端最低气温-1°C.年均积温6351度,年均日照小时数1121小时,年均太阳辐射热73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296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094.4毫米,最大降雨量为1470毫米。相对湿度为78%。

1.2.3降雨量

降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先随高程增加而增加,其最大降水高度为海拔1100~1600米,其后则随高程递增而递减。低山丘陵区多年降水为1100~1400毫米。降雨量的时程分配,受季风环流控制而呈现明显差异。降水量年季差达50%~65%,下半年降水(5~10月)约占全年降水的四分之三,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

根据1959~1980年系列降雨量资料,按经验频率公式P=

1

n m

×100%计算,保证率为75%的年份1974年。因此,确定1974年为典型年。

设计典型年(1974年)月降雨量分配见表1-1:

资料来源:《四川省涪陵地区水资源调查与水利区划(附表)》,涪陵地区水利电力局编制,1993年4月,附表3-2。

1.2.3 蒸发量

武隆县多年平均蒸发量资料如表1-3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