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问题。在如何处理经
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 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地说就是为了 每位学生的发展。
教育通过培养人来实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 展的促进作用。
⑵课程要面向每一位学生
新课程强调面向每一位学生,既是 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 国家对人才的必然要求。
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 性课程并重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任务
(一)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工业时代分科教育基础上的精英教育 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20世纪70年代) 发达国家与诸多发展中国家快速跟上 当代课程理念的发展 国际基础教育课改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
3、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
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 体系
①评价理念的发展性 ②评价对象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③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④评价程序的动态性
5、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改革
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每一个教育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教 育者的理念,教育的改革源自教育 理念的变革。深刻理解新课程的理 念,是我们教育改革的起点。
(三)新课程改革的任务
1、建立新的课程结构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
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 与技术教育。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 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 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 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 的课程,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
①以经济发展为本; ②以社会发展为本; ③以人的发展为本。
⑵多种价值的融合,特别是人的发展、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融合,将是课程 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
⑶新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 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 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内涵
⑶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 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 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 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
(二)课程要面向学生的 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过去课堂就是生活,现在生活就是课堂 ——回归生活的生态观
文件链接: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 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 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 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 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引自: 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纲要)
育文件的理解 实施课程——又叫做操作课程,在
实际课堂活动中,教师如何组织学 科运行,组织学生活动 经验课程——学生得到了什么
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从强调学ຫໍສະໝຸດ Baidu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 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跑道 与跑的过程)
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材、教 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课程培养目标
新课程培养目标表现出四个突出特点:
⑴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
⑵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 养、环境意识教育
⑶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 习联系起来
⑷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 生活方式
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教科书不是 学生的世界
——全面、和谐的发展观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 生的发展”,是贯穿本轮课程改革 的核心理念,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 程体系的价值取向,也是我国基础 教育的理想。
1.“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核心理念
的确定依据
⑴课程价值的多样性。其中影响较大的价值 取向有三种:
业技术课程。
2、制定国家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 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 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 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 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 出教学和评价建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 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 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 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 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 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文件链接: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 [1999]9号),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 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 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引自:国 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主讲人:吴一凡
海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海南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
E-mail:wyf992@126.com
核心概念:课程
1.课程是知识 2.课程是经验 3.课程是活动
课程专家古德莱德指出:课程可分 为五个层次
理想课程——课程专家认为应该做 的课程
实际课程——相关理论用文件表述 理解课程——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课程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 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 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 素养以及培养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 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