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选修3-5全册导学案(共62页)

人教版物理选修3-5全册导学案(共62页)
人教版物理选修3-5全册导学案(共62页)

人教版物理选修3-5导学案

【课题】§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导学案

【学习目标】备课人:赵炳东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自主探究】

1.光滑桌面上有1、2两个小球。1球的质量为0.3Kg,以8m/s的速度跟质量为0.1kg的静止的2球碰撞,碰撞后2球的速度变为9m/s,1球的速度变为5m/s,方向与原来相同。根据这些数据,以上两项猜想是否成立:

(1)通过计算说明,碰撞后是否是1球把速度传给了2球?

(2)通过计算说明,碰撞后是否是1球把动能传给了2球?

(3)请根据实验数据猜想在这次碰撞中什么物理量不变,通过计算加以验证。

6.水平光滑桌面上有A、B两个小车,质量分别是0.6k g

和0.2kg.A车的车尾拉着纸带,A车以某一速度与静止的

B车发生一维碰撞,碰后两车连在一起共同向前运动.碰撞前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请猜想:把两小车加在一起计算,有一个什么物理量在碰撞前后是相等的?

【典型例题】

A、B两滑块在同一光滑的水平直导轨上相向运动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用闪光照相,闪光4次摄得的闪光照片如下图所示。已知闪光的时间间隔为Δt,而闪光本身持续时间极短,在这4次闪光的瞬间,A、B两滑块均在0-80cm刻度范围内,且第一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通过x=55cm处,滑块B恰好通过x=70cm处,问:

(1)碰撞发生在何处? (2)碰撞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多长时间?

(3)设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m A:m B=2:3,试分

析碰撞前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问题思考】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你认为在计算时怎样对待速度的方向?

【针对训练】

1.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为了顺利地完成实验,入射球质量为m1,被碰球质量为m2,二者关系应是( )

A.m1>m2B.m1=m2C.m1

2两球相向运动,发生正碰,碰撞后两球均静止,于是可以断定,在碰撞以前( ) A.两球的质量相等B.两球的速度大小相同

C.两球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的大小相等D.以上都不能断定,

3.在“探究验证”的实验一中,若绳长L,球1、2分别由偏角α和β静止释放,则在最低点碰撞前的速度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若碰撞后向同一方向运动最大偏角分别为α,和β,,则碰撞后两球的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

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

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

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 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

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

前m A v A+m B v B=_____kg·m/s;碰后m A v A’+m B v B’=______kg·m/s.并比较碰撞前后两个小车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5.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寻找碰撞中的不变量,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

置C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

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

图中O是水平槽末端口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P,

为未放被碰小球B时A球的平均落点,M为与B球碰后A球的平均落点,N为被碰球B 的平均落点.若B球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OP,,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注意M A>M B)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为_______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_________ (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6.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a)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

空腔内不断通人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会从小

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如

图(b)所示,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②向气垫导轨通人压缩空气;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

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越过

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④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⑥先____,然后_______,让滑块1带动纸带一起运动;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较理想的纸带如下图所示:⑧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310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g;试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前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试说明(2)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答案:(1)60cm(2)Δt/2(3)碰撞前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相等.

【针对训练】

1.D

2.C

3. [2gl(1-cosα)]1/2[2gl(1-cosβ)]1/2 [2gl(1-cosα/)]1/2、[2gl(1-cosβ/)]1/2

4.[解析] (1)小车A碰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打在纸带上的点应该是间距均匀的,故计算小车碰前速度应选BC段;CD段上所打的点由稀变密;可见在CD段A、B两小车相互碰撞.A、B撞后一起做匀速运动,所打出的点又应是间距均匀的.故应选DE段计算碰后速度.

(2)碰前m A v A十m B V B==0.420kg·m/s.

碰后m A v A/十m B v B’=(m A十m B)v=0.417kg·m/s.

其中,v A=BC/Δt=1.05m/s。

v A’=v B’= DE/Δt = 0.695m/s.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两个小车的mv之和是相等的.

[答案](1)BC DE (2)0.420 0.417

[点评]此题是根据1998年上海高考题改编的,原题为验证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这里结合所学内容将说法稍作变动.此题的关键是选择纸带上的有效段,”理解为杆么要选择这样的有效段(匀速运动,打点应均匀).

5. [解析] (1)将l0个点圈在圆内的最小圆的圆心作为平均落点,可由刻度尺测得碰撞后B 球的水平射程约为64.7cm.

(2)从同一高度做平抛运动飞行的时间t相同,而水平方向为匀速运动,故水平位移s=vt,所以只要测出小球飞行的水平位移,就可以用水平位移代替平抛初速度,亦即碰撞前后的速度,通过计算m A·OP,与m A·OM+m B·ON是否相等,即可以说明两个物体碰撞前后各自的质量与其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相等,故必须测量的是两球的质量和水平射程,即选项A、B、D是必须进行的测量。

[答案] (1)64.7cm(64.2-65.2cm均可);(2)A、B、D

[点评] 本题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该题中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巧妙地提供了一种测量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方法,既方便又实用。

6. 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放开滑块1 0.620 0.618 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空有摩擦

【课题】§16.2 动量守恒定律(一)导学案

【学习目标】备课人:赵炳东

(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2)在理解

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的基础上正确区分内力和外力;(3)理解动量的定义,区分动量与

动能。

【自主学习】

一、动量:

1、定义:物体的______和______的乘积。

2、定义式:p=______。

3、单位:______。

4、方向:动量是矢量,方向与______的方向相同,因此动量的运算服从____________法则。

5、动量的变化量:(1)定义:物体在某段时间内______与______的矢量差(也是矢量)。(2)公式:?P=____________(矢量式)。(3)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4)同一直线上动量变化的计算:选定一个正方向,与正方向同向的动量取正值,与正方向反向的动量取负值,从而将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计算结果中的正负号仅代表______,不代表______。

二、系统内力和外力

1、系统:____________的两个或几个物体组成一个系统。

2、内力:系统______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内力。

3、外力:系统____________物体对系统______物体的作用力叫做外力。

三、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的条件:(1)系统______外力作用;(2)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______。【典型例题】

在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中间有一弹簧,用手抓住小车并将弹簧压缩后使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将两小车及弹簧看做一个系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动量不守恒

C.先入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左

D.无论何时放手,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问题思考】

1、区别比较动量与速度、动量变化量、动能。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你认为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有哪些表达式?

3、动量守恒定律有哪些特点?

4、总结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

【针对训练】

1.关于动量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B.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C.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速度大小也相等,则它们的动量一定相等

D.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那么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2.关于动量守恒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只要系统内存在摩擦力,动量不可能守恒

B.只要系统受外力做的功为零,动量守恒

C.只要系统所受到合外力的冲量为零,动量守恒

D.系统加速度为零,动量不一定守恒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动量改变,则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B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

C .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其动能一定发生改变

D .物体的动能改变,其动量一定发生改变。

4.木块a 和b 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紧靠在墙壁上,在b 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尚未离开墙壁前,a 和b 系统的动量守恒

B .a 尚未离开墙壁前,a 与b 系统的动量不守恒

C .a 离开墙后,a 、b 系统动量守恒

D .a 离开墙后,a 、b 系统动量不守恒

5.下列运动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动量变化完全相同的是( ).

A .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B .平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C .匀速圆周运动

D .简谐运动

6.质量分别为1m 、2m 的小球在一直线上相碰,它们在碰撞前后的位移时

间图像如图所示,若11 m kg ,则2m 等于( )

A .1kg

B .2kg

C .3kg

D .4kg

7.如图所示,p 、p ’分别表示物体前、后的动量,短线表示的动量大小为15kg ·m/s ,长线表示的动量大小为30kg ·m /s ,箭

头表示动量的方向.在下列所给的四

种情况下,物体动量改变量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如图所示,一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甲、乙两人分别站在左右两侧,整个系统原来静止,则当两人同时相向走动时( ).

A.要使小车静止不动,甲乙速率必相等

B.要使小车向左运动,甲的速率必须比乙的大

C.要使小车向左运动,甲的动量必须比乙的大

D.要使小车向左运动,甲的动量必须比乙的小

9.质量相同的三个小球a、b、c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率运动,它们分别与原来静止的三个球A、B、C相碰(a与A碰,b与B碰,c与C碰).碰后,a球继续沿原方向运动,b球静止不动,c球被弹回而向反方向运动.这时,A、B、C三球中动量最大的是( ).A.A球B.B球C.C球D.由于A、B、C三球质量未知,无法判定10.一质量为m=0.2kg的皮球10。从高H=0.8m处自由落下,与地面相碰后反弹的最大高度为h=0.45m,则球与地面接触这段时间内动量的变化为多少?

【典型例题】A、C、D

【针对训练】

1.D 2、C 3、AC 4、BC 5.AB 6、C 7.C 8.C 9.C

10.[解析] 本题考查动量的变化量,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初末状态的动量及方向。

[答案) 取向下的方向为正,则由H处下落,与地面接触前瞬间的速度v1=4m/s,这时的动量p l=mv1= 0.8kg·m/s。与地面接触后离开地面前瞬间的速度v2=3 m/s,这时的动量p2=mv2=0.6 kg·m/s。则Δp= —1.4kg·m/s。动量的变化方向为负,说明动量的变化方向向上.

【课题】§16.3 动量守恒定律(二)导学案

【学习目标】备课人:赵炳东

(1)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碰撞,导出动量守恒的表达式;(2)了解动量

守恒定律的普遍适用性和牛顿运动定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3)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进一步练习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4)知道求初、末动量不在一条直

线上的动量变化的方法。

【自主学习】

一、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

1、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在研究碰撞问题时结论相同,以水平光滑桌面上两个小球的碰撞为例:动量守恒定律认为:两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______,这个系统的总动量______。牛顿运动定律认为:碰撞中的每个时刻都有F1=-F2,所以,m1a1=-m2a2,所以m1(v1’-v1)/?t=-m2(v2’-v2) ?t,即m1v1+m2v2=____________.

2、动量守恒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两种解题方法的对比: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解决问题要涉及______过程中的力,当力的形式很复杂,甚至是变化的时候,解起来很复杂,甚至不能求解。动量守恒定律只涉及过程______两个状态,与过程中受力的细节______。问题往往能大大简化。

二、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1、动量守恒定律既适用于低速运动,也适用于______运动,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_____。

2、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独立的实验规律,它适用于目前为止物理学研究的______领域。

【典型例题】

1、两只小船平行逆向航行,船和船上的麻袋总质量分别为m甲=500kg,m乙=1000kg,当它们头尾相齐时,由每只船上各投质量m=50kg的麻袋到另一只船上去,结果甲船停下来,乙船以v=8.5m/s的速度沿原方向继续航行,求交换麻袋前两只船的速率各为多少?(水的阻力不计)

2、带有半径为R的1/4光滑圆弧的小车其质量为M,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圆弧的最顶端由静止释放,则球离开小车时,球和车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问题思考】

1、动量守恒定律运用的条件是什么?如果物体所受外力之和不为零,就一定不能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吗?如果能用应该符合什么条件?。

2、举例说明如何动量守恒中的相互作用?

【针对训练】

1.某一物体从高h处自由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又跳起高h′,不计其他星球对地球的作用,以地球和物体作为一个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物体下落过程中,系统动量不守恒B.在物体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C.在物体上升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D.上述全过程中系统动量都守恒

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O点的正上方竖直自由下落一个物体m,中

途炸成a,b两块,它们同时落到地面,分别落在A点和B点,且OA>OB,若爆炸时间极短,空气阻力不计,则()

A.落地时a的速率大于b的速率

B.落地时在数值上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

C.爆炸时a的动量增加量数值大于b的增加量数值

D.爆炸过程中a增加的动能大于b增加的动能

3.质量为M的木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1向右运动,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2水平向左射入木块(子弹留在木块内),要使木块停下来,必须发射子弹的数目为()

A .12)(mv v m M +

B .21)(v m M Mv +

C .21mv Mv

D .21Mv mv 4、如图所示,小球A 和小球B 质量相同,球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当球A 从

高为h 处由静止摆下,到达最低点恰好与B 相碰,并粘合在一起继续摆动,它

们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

A .h

B .h/2

C .h/4

D .h/8

5.静止在水面上的船长为L 、质量为M ,一个质量为m 的人站在船头,当此人由船头走到船尾时,不计水的阻力,船移动的距离是: ( )

A.mL/M

B.mL/(M+m )

C.mL/(M —m )

D.(M —m )L/(M+m )

6、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在,其中一人向另一个人抛出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甲和乙最后的速率关系是( )

A.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v 甲>v 乙

B.若乙最后接球,则一定是v 甲>v 乙

C.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v 甲>v 乙

D.无论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v 甲>v 乙

7、满载砂子的总质量为M 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速度为0v 。在行驶途中有质量为m 的砂子从车上漏掉,则砂子漏掉后小车的速度应为:( )

A .0v

B .m M Mv -0

C .m M mv -0

D .M

v m M 0)(- 8.如图所示将一光滑的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槽的左侧有一固定在水

平面上的物块。今让一小球自左侧槽口A 的正上方从静止开始落下,与

圆弧槽相切自A 点进入槽内,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半圆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它做功

B .小球在半圆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C .小球自半圆槽的最低点B 向C 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与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D .小球离开C 点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9.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0.5 kg 、m B =0.4 kg 的长板紧挨在一起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C =0.1 kg 的木块C 以初速v C 0=10 m/s 滑上A 板左端,最后C 木块和B 板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v CB =1.5 m/s.求:

(1)A板最后的速度v A;

(2)C木块刚离开A板时的速度v C.

【典型例题】

1、1m/s 9m/s

【针对训练】

1、BCD

2、AD

3、C

4、C

5、B

6、B

7、A 8.C

16.解:C在A上滑动的过程中,A、B、C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则

m C v C0=m C v C+(m A+m B)v A

C在B上滑动时,B、C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则

m C v C+m B v A=(m C+m B)v CB

解得v A=0.5 m/s,v C=5.5 m/s.

【课题】§16.4 碰撞导学案

【学习目标】备课人:赵炳东

(1)了解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会应用动量、

能量的观点综合分析、解决一维碰撞问题;(2)了解散射和中子的发现过程,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进一步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3)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

定律的理解,能运用这两个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自主学习】

一、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1、弹性碰撞过程中机械能______的碰撞。

2、非弹性碰撞过程中机械能______的碰撞。

3、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1的小球以速度v1与质量为m2的静止小球发生弹性正碰,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m1v1=_________,(m1v12)/2=_________.碰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分别为:v’1=________v’2=________。(1)若m1>m2,v’1和v’2都是正值,表示v’1和v’

都与v1方向______。(若m1》m2,v’1=v1,v’2=2v1,表示m1的速度不变,m2以2v1 2

的速度被撞出去)(2)若m1

二、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

1、对心碰撞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____,也叫正碰。

2、非对心碰撞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____,也叫斜碰。高中阶段只研究正碰的情况。

三、散射

1、微观粒子碰撞时,微观粒子相互接近时并不发生__________。

2、由于粒子与物质微粒发生对心碰撞的概率______所以______粒子碰撞后飞向四面八方。

【典型例题】

半径相等的小球甲和乙,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若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碰撞前两球的动能相等,则碰撞后两球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甲球的速度为零,而乙球的速度不为零

B.乙球的速度为零,而甲球的速度不为零

C.两球的速度均不为零

D.两球的速度方向均与原方向相反,两球的动能仍相等

【问题思考】

1、比较正碰与完全弹性碰撞的区别。

2、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球发生碰撞,应满足哪些条件?

【针对训练】

1、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 A球的动量为7 kg·m/s, B球的动量为5 kg·m/s, 当A球追上B球发生碰撞后, A、B两球的动量不可能为( )

A. p A=6 kg·m/s p B=6 kg·m/s

B. p A=3 kg·m/s p B=9 kg·m/s

C. p A=-2 kg·m/s p B=14 kg·m/s

D. p A=-4 kg·m/s p B=17 kg·m/s

2.一质量为M 的平板车以速度v 在光滑水平面上滑行,质量为m 的烂泥团从离车h 高处自由下落,恰好落到车面上,则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

A .仍是v

B .M m Mv +

C .M m gh m +2

D .M m gh m Mv ++2 3、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的质量比m A ∶m B =3∶2,它们原来静止在平板车C 上,A 、B 间有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A 、B 与平板车上表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地

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则有( )

A.A 、B 系统动量守恒

B.A 、B 、C 系统动量守恒

C.小车向左运动

D.小车向右运动

4、如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排成一条直线。2、3小球静止,并靠拢在一起,1球以速度v 0射向它们,设碰撞中不损失机械能,则碰后三个小球的速度可能值是 ( )

A.v 1=v 2=v 3=v 0/3

B. v 1=0,v 2=v 3=v 0/2

C. v 1=v 0/2,v 2=v 3=0

D. v 1=v 2=0,v 3=v 0

5、质量相同的A 、B 两木块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当A 木块落至某一位置时被水平飞来的子弹很快的击中(设子弹未穿出),则A 、B 两木块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 a 、t b 的关系是( )

A. t a =t b

B. t a >t b

C. t a

D.无法比较

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依次有质量为M ,2M ………10M 的10个球,排成一条线,彼此间有一定的距离,开始时,后面的九个小球是静止的,第一个小球以初速度v 0向着第二个球碰去,结果它们先后全部粘合在一起向前运动,由于连续地碰撞,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7、质量为m1=1000g 的鸟在空中水平飞行,离地高h=20m ,速度v1=6m/s,突然被一颗质量为m2=20g 、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2=300m/s 同向飞行的子弹击中,假定子弹留在鸟体内,鸟立即死去,取g=10m/s2,问:

(1)鸟被击中后,经多少时间落地;

(2)鸟落地处离被击中处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V 0

1 2 3

【典型例题】A、C

【针对训练】

1.A 2、B 3、BC 4、D 5.B 6、27Mv02/55 7.(1)2s (2)23.52m

【课题】§16.5反冲运动火箭导学案

【学习目标】备课人:赵炳东

(1)经历实验探究,认识反冲运动,能举出几个反冲运动的实例;(2)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现象做出解释;进一步提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知道火

箭的飞行原理和主要用途,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的世巨大成就。

【自主学习】

一、反冲

1、一个静止的物体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而另一部_______________运动,我们称为反冲。此时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2、反冲现象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灌溉喷水器、反击式水轮机、喷气式飞机、火箭等,但我们也要____反冲现象存在着弊端,用枪射击时,子弹向前飞去,由于反冲现象枪身会________,从而影响射击的________。

二、火箭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全套下载(共15份145页)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案全集(含全套练习)

(共15套145页)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教学案全集(含全册练习)

第1节 气体的等温变化 1.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压强与体积变化时的关系,叫做气体的等温变化. 2.玻意耳定律: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 与体积V 成反比,即pV =C . 3.等温线:在p -V 图像中,用来表示温度不变时,压强和体积关系的图像,它们是一些双曲线. 在p -1V 图像中,等温线是倾斜直线.

一、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 1.状态参量 研究气体性质时,常用气体的温度、体积、压强来描述气体的状态. 2.实验探究

二、玻意耳定律 1.内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2.公式 pV=C或p1V1=p2V2. 3.条件 气体的质量一定,温度不变. 4.气体等温变化的p -V图像 气体的压强p随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8-1-1所示,图线的形状为双曲线,它描述的是温度不变时的p -V关系,称为等温线. 一定质量的气体,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线是不同的. 图8-1-1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跟体积成反比. (×) (2)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跟体积成正比. (×) (3)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跟体积成反比. (√) (4)在探究气体压强、体积、温度三个状态参量之间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 (5)玻意耳定律适用于质量不变、温度变化的气体. (×) (6)在公式pV =C 中,C 是一个与气体无关的参量. (×)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用注射器对封闭气体进行等温变化的实验时,在改变封闭气体的体积时为什么要缓慢进行? 提示:该实验的条件是气体的质量一定,温度不变,体积变化时封闭气体自身的温度会发生变化,为保证温度不变,应给封闭气体以足够的时间进行热交换,以保证气体的温度不变. (2)玻意耳定律成立的条件是气体的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那么为什么在压强很大、温度很低的情况下玻意耳定律就不成立了呢? 提示:①在气体的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气体分子之间除碰撞外可以认为无作用力,并且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也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由玻意耳定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玻意耳定律成立. ②当压强很大、温度很低时,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小,此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分子力引起的效果就比较明显,同时气体分子本身占据的体积也不能忽略,并且压强越大,温度越低,由玻意耳定律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的实验结果之间差别越大,因此在温度很低、压强很大的情况下玻意耳定律也就不成立了. (3)如图8-1-2所示,p -1 V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更能直观描述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为什么直线在原点附近要画成虚线?

(完整)最新初中物理导学案全集

第一章:声现象 一、【自主学习】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停此,发声停此。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均能传声。在150C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声音在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_____中次之,在_____中传播最慢。声音是一种______,它具有______。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其中声音的_____叫音调,音调与_____有关,_______,音调高,_______,音调低;声音的_______叫响度,响度与_______有关,_______,响度大,_______,响度小,即使某两个人的音调与响度都一样,他们的_______也不同,此时声波的_______也不同。 2、乐音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_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_____、_____ 的声音,它的波形是____的,但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和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少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1)在_____处减弱噪声,如图书馆里要求保持安静(2)在______中减弱噪声,如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3)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罩。 3、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__之间,叫做________,频率高于________的声波 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频率低于________的声波叫次声波,监测与________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________并可用来预报________、和监测____________。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得_______,很容易______障碍物,而且_______ 。 二、【课堂导学】 【例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拓展变式】 “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例2】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拓展变式】 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例3】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跟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导学提示 例1考查学生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2考查学生对音调的理解。 例3考查学生对次声波与超声波的理解与区分。以及声音具有能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什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学习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释一些声现象。 自主学习: 一.声的产生 活动1 :观察课本12页”图1 . 1-1的四幅图” 四幅图说明:声是由物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用手按住发音的鼓面,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________ (选填发声、声音)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_____________ 。 活动2 :阅读课本13-15页“声音的传播”部分 声的传播需要_________ , _____ 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的____________ 的形式传播。 三.声速: 活动3 :阅读课本15页“声速”部分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 C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________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 。 声速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有关(换句话:决定声速的大小的因 素是_______________ 禾廿_________________ )

合作探究: 例1:①人说话,唱歌靠 __________ 的振动发声,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它们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 思考1: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例2: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球上没有_______ ,所以登 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______________ 交谈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说明: _________ 、 ______ 、 ______ 都能发声, ______ 能传播声音。(选填固体、液体、气体、空气)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 产生的 2、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________ ,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 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 。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 传播的。 3、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传声。 4、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 不能传声。 5、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___________ 。在15C时空气中的这个值是_________________ 。 6、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 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_______ 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_ 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__ 传播的。若某同学在一 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另一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 则他可以听到声音的次数是____________ 。 8、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 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 9、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10、如图,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表明() A、气体能够传声 B、固体能够传声 C、电流能够传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案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结构; 3、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前预习 一、宇宙的组成和原子结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________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又由能组成的。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和 ___________组成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___________和组成的。 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二、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很强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和;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比较大,粒子间的作用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具有;气体物

质,分子间距离较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因此,气体具有。 三、纳米技术纳米是一个单位,符号是。 6nm= 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有。 课堂达标宇宙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由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科学研究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0、3 0、4nm,那么 0、 4nm=__________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分子能用肉眼看到,而原子不能C能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叫分子从微观的角度看,固体的的体积一般比液体的体积小的原因是 ( )、固体的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中振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固体的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体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的分子排列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课后巩固 一、基础训练 1、我们知道物质一般以 _____态、液态、 ______态的形式存在。物质处于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 ____________。 从实验,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___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 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选修3-5全册导学案(共62页)

人教版物理选修3-5导学案

【课题】§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导学案 【学习目标】备课人:赵炳东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自主探究】 1.光滑桌面上有1、2两个小球。1球的质量为0.3Kg,以8m/s的速度跟质量为0.1kg的静止的2球碰撞,碰撞后2球的速度变为9m/s,1球的速度变为5m/s,方向与原来相同。根据这些数据,以上两项猜想是否成立: (1)通过计算说明,碰撞后是否是1球把速度传给了2球? (2)通过计算说明,碰撞后是否是1球把动能传给了2球? (3)请根据实验数据猜想在这次碰撞中什么物理量不变,通过计算加以验证。 6.水平光滑桌面上有A、B两个小车,质量分别是0.6k g

和0.2kg.A车的车尾拉着纸带,A车以某一速度与静止的B车发生一维碰撞,碰后两车连在一起共同向前运动.碰撞前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请猜想:把两小车加在一起计算,有一个什么物理量在碰撞前后是相等的? 【典型例题】 A、B两滑块在同一光滑的水平直导轨上相向运动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用闪光照相,闪光4次摄得的闪光照片如下图所示。已知闪光的时间间隔为Δt,而闪光本身持续时间极短,在这4次闪光的瞬间,A、B两滑块均在0-80cm刻度范围内,且第一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通过x=55cm处,滑块B恰好通过x=70cm处,问: (1)碰撞发生在何处? (2)碰撞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多长时间? (3)设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m A:m B=2:3,试分析 碰撞前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问题思考】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你认为在计算时怎样对待速度的方向? 【针对训练】 1.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为了顺利地完成实验,入射球质量为m1,被碰球质量为m2,二者关系应是( ) A.m1>m2B.m1=m2C.m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姓名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 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 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 (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 (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 (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 (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外作业 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 等时性原理。 2、预习第一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课后反思

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序号:02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观察??? ②使用时注意? ?? (4)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误差: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生练习 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 中错误的是( ) A 、171.2mm B 、1.712dm C 、0.172km D 、1712m 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 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3、如图所示,物体A 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 4、如图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 (1)“秒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 (2)“秒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3)图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 5、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 A 、偏大 B 、偏小 C 、无影响 D 、都可能 6、第46届世乒赛已于5月6日在日本大阪闭幕,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首次高水平较量, 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 、2nm B 、2mm C 、2cm D 、2dm 7、一位同学想要测物理书一面纸的厚度,采取以下的步骤: A 、量出100页的厚度L B 、选用三角板,检查零刻度线是否完整 C 、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100 D 、取物理书读出100页压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全套精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导学案

目录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1) 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序号:02 (3) 课题:运动的描述序号:03 (5) 课题:运动的快慢序号:04 (7) 课题:测量平均速度序号:05 (9) 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序号:06 (12) 课题:声音的特性序号:07 (14) 课题:声的利用序号:08 (16) 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序号09 (18) 课题:温度计(一) 序号:11 (20) 课题:温度计(二)序号:12 (21) 课题:熔化和凝固(一)序号:13 (23) 课题:熔化和凝固(二)序号:14 (25) 课题:汽化和液化(一)序号:15 (27) 课题:汽化和液化(二)序号:16 (29) 课题:升华和凝华序号:17 (31) 课题:光的传播序号:18 (33) 课题:光的反射(一)序号:19 (35) 课题:光的反射(二)序号:20 (37) 课题:平面镜成像(一) 序号:21 (39) 课题:平面镜成像(二) 序号:22 (41)

课题:光的折射序号:23 (43) 课题:光的色散序号:24 (45) 课题:看不见的光序号:25 (47) 课题:透镜序号:26 (49) 课题:生活中的透镜序号:27 (52) 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序号:28 (54) 课题:眼睛和眼镜序号:29 (56) 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序号:30 (58) 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一)序号:31 (60) 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二)序号:32 (62) 课题:质量(一) 序号:33 (64) 课题:质量(二) 序号:34 (66) 课题密度序号:35 (68) 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序号:36 (70) 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序号:37 (74)

高中物理选修3-4全册导学案

选修3-4全册教学学案 选修3-4_11.1简谐振动 【学习目标】 1.认识弹簧振子并能判断出振动的平衡位置。 2.理解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正(余)弦曲线,知道简谐运动图 像的意义。 3.能够根据简谐运动图像弄清楚各时刻质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 和大小规律。 【自主学习】 1.弹簧振子 (1).组成:由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系统叫弹簧振子,它是一个理想化 的模型(为什么?)。 (2).平衡位置:振子__________时的位置。 (3).机械振动:振子在______位置附近的________运动,简称________。 2.简谐运动及其图像 (1).简谐运动: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___________规律,即它的振 动图像(x-t 图像)是一条________曲线。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 弹簧振子的运动就是__________。 (2).简谐运动的图像 ①坐标系的建立:在简谐运动的图像中,以横坐标表示______,以纵坐标表 示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_________。 ②物理意义:表示振动物体的_______随_______的变化规律。 重点知识或易混知识 问题1.根据对平衡位置的理解,判断正误并举例说明 ① 在弹簧振子中弹簧处于原长时的状态为平衡状态。 ② 在弹簧振子中物块速度为零时的状态为平衡状态。 ③在弹簧振子中合外力为零时的状态为平衡状态。 问题2.振动图像的理解,结合判断正误 ① 如右图所示正弦曲线为质点的运动轨迹。 ② 如右图,3s 内的位移为x 1大小为cm cm 10910322=+。 ③ 如右图,3s 内的位移为x 2 大小为10cm 。 ④ 如右图,1.5s 时的速度方向为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⑤ 0.5s 和1.5s 时的位移相同,速度也相同。 ⑥ 0.5s 和3.5s 时的位移相反,速度相反。 X X 1

5-1〈透镜〉—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学习过程: 一、阅读课文P90-92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知识疏理:(每小格3分,共48分) 八年级物理自学参考提纲 §5.1《透镜》 学习目标:①了解透镜的相关概念,知道透镜的焦点焦距; ②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③知道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会画相应的光路图。 透 镜的 相关 概 念 分类 凸透镜 又叫做 透镜 凹透镜 又叫做 透镜 特点 厚 薄 厚 薄 光 路 图 作用 它能使光线 。 (把光线 主光轴) 它能使光线 。 (把光线 主光轴) 相关名词 主光轴 通过两球面球心的直线。(即薄透镜的中心轴线) 光心(O ) 即薄透镜的_________,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都不改变。 焦点(F )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 上的一点, 这个点叫焦点,每个透镜都有_____个焦点。 ___________到透镜__________的距离叫焦距(f ),

二、拓展: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每格2分,共6分) 【随堂练习】 一、填空题(每小格2分,共18分) 1. 夏令营活动中,小华和他的同伴们经过森林公园,刚走进园内,一幅醒目的告示牌出现在他们眼前,“为了防止森林火灾,请不要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小华沉思了片刻,立即明白了: 一旦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 对太阳光有作用,可能会导致易燃物着火. 2.有一种新型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它的前端相当于一 个.使用这种灯泡可以省去一般手电筒中的一个零件, 即,灯丝应处于. 3.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那么如何粗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呢? ⑴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个光屏(白纸即可)在透镜的另一侧观察 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出现的现象。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 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太阳光经凸透镜折射以后形成的,我们 把这个点称为凸透镜的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序号:01 课题:科学之旅 姓名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 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 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 (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 (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 (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 (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外作业 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 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

序号:02 课题: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观察??? ②使用时注意? ?? (4)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误差: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生练习 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 中错误的是( ) A 、171.2mm B 、1.712dm C 、0.172km D 、1712m 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 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3、如图所示,物体A 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 4、如图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 (1)“秒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 (2)“秒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3)图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 6、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 A 、偏大 B 、偏小 C 、无影响 D 、都可能 7、第46届世乒赛已于5月6日在日本大阪闭幕,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首次高水平较量, 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 、2nm B 、2mm C 、2cm D 、2dm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全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全册导学案

目录 第四章第1节划时代的发现导 第四章第2节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第四章第3节楞次定律 第四章第4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第四章第5节《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 第四章第5节《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 第四章第6节《互感与自感》 第四章第6节《互感与自感》 第四章第7节《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第四章第《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第五章第1节交变电流 第五章第2节描述交变电流物理量 第五章第3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第五章第4节变压器 第五章第5节《电能的输送》 第六章第1节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第六章第2节传感器的应用(一) 第六章第3节传感器的应用(二) 第六章第4节传感器的应用实验

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 第1节《划时代的发现》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奥斯特梦圆“电生磁”;法拉第心系“磁生电”,初步了解物理学中奥斯特和法拉第的贡献。 二、预习内容 奥斯特梦圆“电生磁”标题和法拉第心系“磁生电”标题。 问题1:奥斯特在什么思想的启发下,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的? 问题2: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能说明他是一个“幸运儿”吗?是偶然还是必然? 问题3:1803年奥斯特总结了一句话内容是什么? 问题4:法拉第在了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的基础上,思考对称性原理,从而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问题5:其他很多科学家例如安培,科拉顿等物理学家也做过磁生电的试验,可他们都没有成功,他们问题出现在那里? 问题6:法拉第经过无数次试验,经历10年的时间,终于领悟到了什么? 问题7:什么是电磁感应?什么是感应电流? 问题8:通过学习你从奥斯特、法拉第等科学家身上学到了什么? 问题9: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法拉第的生平,详细写出法拉第一生中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发现。 三、提出疑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 导学案稿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姓名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 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 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 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 的”进行以下观察: (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 (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 象类似吗? (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 (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外作业 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 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 2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锁定目标 1.(知识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 2、知道测量由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 3、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预习巧导航 1、阅读课文35页了解国际单位制。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 m= dm= cm= mm= nm 4、测量时间的工具有: 5、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一放:刻度尺要放,刻度要。 二读:视线要与刻度尺,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 三记:记录的结果由和组成。 例:1.林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 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林强同学测量中的错误之处.

㎝ 2 3 1 ㎝ 2 3 1 (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 、 和 。 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_____cm ;乙_____cm ;丙______cm. 3、如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其中,A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刻度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刻度尺不正确.按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 4、测得一物体长28.4 cm ,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 __,准确值是____ _,估计值是_ __; (二)、误差: 1、.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8.46cm 、8.45cm 、8.56cm 、8.44cm 、8.47cm,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2、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 .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C .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D .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物理选修3-1学案

第1章静电场 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______电荷和________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 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橡胶棒带____________电荷,毛皮带__________电荷.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______电荷,丝绸带______电荷. 3.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电子的负电荷数量一样多,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表现为________.金属中距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________________.失去这种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____电的离子.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所以金属导电时只有________在移动. 4.把带电体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________,远离的一端带________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________起电.常见的起电方式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 5.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______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____________到另一部分. 6.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它的单位是________,用________表示. 7.最小的电荷量叫________,用e表示,e=________.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e的____________.电子的电荷量与电子的质量之比叫做电子的________.

一、电荷 [问题情境] 在干燥的冬天,当你伸手接触金属门把的一刹那,突然听到“啪”的一声,手麻了一下,弄得你虚惊一场,是谁在恶作剧?原来是电荷在作怪. 1.这些电荷是哪里来的?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是什么? 3.除了摩擦起电,还有其它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吗? [要点提炼] 1.摩擦起电的原因:在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不紧的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____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____电.2.感应起电的原因: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____电荷,远离的一端带____电荷.3.常见的起电方式有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都是________ 的转移.[问题延伸] 感应起电现象中实验物体必须是导体吗? 二、电荷守恒定律 [问题情境]

初三物理导学案模板【三篇】

初三物理导学案模板【三篇】 二、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一、实验原理 P=UI 二、实验电路图 三、实验结论 1.当U实<U额时,P实<P额发光较暗; 2.当U实=U额时,P实=P额发光正常; 3.当U实>U额时,P实>P额发光较亮。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三、今日感悟 《电功率的综合计算》 估计生活中某些用电器的电功率 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1度电可以使一盏100的灯泡正常工作10h B.小明以正常的步行速度登上三楼的教室,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150 C.一个重为2N的皮球从10米高处下落3m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20J D.家用电扇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5A,则它的额定功率为55 【答案】C

【解析】因为1度=1·h,P=100=0.1kW,由=Pt得:t=/P=10h,所以A符合实际;假设小明的体重是m=50g,三楼的高度是h=9m,小明以正常的步行速度登上三楼的教室所做的功约=Gh=mgh=4500J,若其功率为150,上楼所用时间为t=/P=4500J/150W=30s,B选项符合实际;皮球从10米高处下落3m,重力对它所做的功为=Gh=2N×3m=6J,C选项不符合实际;家用电风扇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工作电流是0.25A,则额定功率由:P=UI=220V×0.25A=55,D选项符合实际。故选C。 A”最可能是下列哪个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 A.家用电冰箱B.家用空调器C.普通计算器D.普通的白炽灯 【答案】 【解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若电流为0.15A,其功率为P=UI=220V×A=880W,普通的白炽灯功率通常在几十瓦,D 选项符合题意家用电冰箱功率在几百瓦,A错;家用空调器通常在一千瓦左右,B;普通计算器使用纽扣电池,容量小,电流通常不到1毫安,C错误。 从电能角度求电功率 根据电能表的参数,计算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再利用,求出电功率。 【答案】【解析】小丽同学家电饭煲上的铭牌模糊不清,她想利用标有3000revs/(Kw.h)字样的电能表测量电饭煲的功率。她断开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