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避讳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与古代避讳制度
文字本来是人民群众发明创造的,它是描摹事物、表达思想和记录语言的符号。

因此,本应属于全民族所有成员。

但是,在中国这一有着悠久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为了显示权威和尊严,在使用文字的过程中,出现了由于某些字是最高统治者名字使用过的,于是就不准平民百姓再使用的极不公平的专制现象。

这种现象,就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避讳制度。

所谓“讳”,旧时代称死去了的帝王、圣人或祖宗尊长的名。

讳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犯讳就是一种亵渎和犯上的行为。

因而凡是帝王、圣人或祖宗尊长名中使用过的字,后代和其它人就不能再使用,在交际中也不能直言其名,而要改变说法。

避讳,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与迷信有直接的关系。

弗洛伊德曾从巫术的角度论述说:“在原始氏族的观念里,人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所以当一个人获知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灵魂的名字时,他同时也将得到它的一部分力量。

”弗雷泽也曾说过:“如果敌人知道了自己名字就会运用巫术加害自己。

”“许多未开化的民族把自己的名字看作自己生命的重要部分。

”(《金枝》)到了文明时代,就演变为对权威及祖宗神灵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一种伦理观念。

通过改换文字的方式来达到避讳的目的,是中国所特有的,它取决于避讳的本质属性和中国文字的特点而决定的。

避讳肇端于周代,形成于秦,盛行于唐宋,直至民国前夕,流传近三千年之久。

这种用改换文字的方式来达到避讳的目的,由于要避讳,所以,每每要把此前文献中的帝王名、祖先名或其它物名的用字加以改换。

其结果,给文献的正常流布造成许多混乱,流弊极大。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桓公名白,博有五皓之称;厉王名长,琴有修短之目。

”“文字迷信一旦与皇权崇拜相结合,那就变成一股又吓人又惑人的封建势力:皇权崇拜赋予文字迷信一尊严性,文字迷信又增添皇权崇拜的神秘性。

……”
弗洛伊德曾分析过原始民族中禁忌的情形说:“禁忌的来源是归因于附着在人或鬼身上的一种特殊神秘力量(玛那),他们能够利用无生命的物质作媒介而加以传递。

”“触犯禁忌所产生的结果,一方面要看附于成为禁忌人或物其神秘力量的大小,另一方面要看触犯者所具有的反玛那力量的大小来决定。

例如,国王和领袖们具有较大的权力,也因此使直接称呼他们名称的行为成为一种冒犯,而称呼者的下场,无疑的,将是死亡。


陈垣《史讳举例序》说:“碍于封建礼法,付诸文字的避讳字,除不直言或空其字者外,多在具体用字上设法做文章。

有的代以‘空围’,有
的径以‘讳’字代之。

有的改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替代。

有的是以同义或近义字替代。

有的采用拆字法,将一合体字拆作两字以示避讳。

此外还有缺笔避讳法,即空缺避讳字的某一笔画以示避讳。


先秦文献里有一个“朕”字,《尔雅•释诂》郭璞注:“今人亦自呼为身。

”就是说,一般人称自我叫“朕”。

但是,到了秦始皇当了皇帝以后,这个“朕”就不是一般人能自称的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

”因此历代帝王都自称为“朕”。

又如,劉字从卯金刀,本义是杀、灭。

因为西汉和东汉皇帝都姓刘,为了避讳,所以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就没有收录这个刘字。

一避讳常用的方法
避讳常用的方法有:改字,空字,缺笔,同音替代几种。

1.改字
这是从秦朝开始的一种避讳方法。

战国之时月表有“端月”,司马贞《史记索引》曰:“秦讳正,谓之端。

”因为秦王名“政”,政和正同音,所以正月就改为端月。

秦时避讳的规定还不太严格。

也有不避讳的情况。

到汉代,承袭秦制,也用避讳之法。

汉高祖名刘邦,所以凡用“邦”字的地方,都改用同义的“国”字。

《论语》中有“邦君为两君之好”,“何必去父母之邦”,《尚书》中“安定厥邦”,邦都改用“国”字。

这是后人抄碑文时为避刘邦的讳而把“邦”改用“国”。

《史记》恒山改作常山,这是避汉文帝讳“恒”;微子启改作微子开,这是避汉景帝讳“启”;盈数改作满数,这是避汉惠帝讳“盈”等等。

汉高后姓吕名雉,当时的文书,凡是遇到了“雉”字,就一律改成与雉同义的“野鸡”。

汉宣帝改名为“询”,荀子后人在汉宣帝时为避讳帝名“询”字,而改姓孙,称“荀卿”为“孙卿”。

汉光帝名叫刘秀登基后,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因其叔父叫刘良,当时有个寿良县,只好改叫“寿张”。

现行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在《左传·桓公五年》中作“启蛰”,为了避汉景帝刘启讳,刘安在他的《淮南子》中改“启”作“惊”。

不过,两汉避讳之制仍不怎么严格,到六朝以后才渐趋严密。

晋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宣穆皇太后名张春华(司马炎祖母,司马懿之妻),为避讳,改宜春为宜阳。

为避其父司马昭、伯父司马师之讳,改昭阳为邵阳,京师改称京都或京邑。

把“王昭君”改称“王明君”,也称做“明妃”。

为避讳而改地名之例,如号称六朝古都的建康(今南京),本名建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黄龙元年,……秋九月,权迁都建业。

”晋元帝司马睿都建业时,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名“建康”。

并且把
曾是曹魏重要都邑的“邺”,改名“临漳”。

隋大业四年,由于讨厌胡人,隋炀帝下令将胡瓜改为黄瓜,民间深受胡人骚扰之苦,于是纷纷响应,黄瓜一名辗转流传到今天。

“山药”,在隋朝以前的书上称“薯蓣”。

到了唐代,因代宗名“豫”,与“蓣”谐音,于是被改称“薯药”。

到了北宋中期,因英宗名曙,“薯”药又犯讳,于是再次改名称“山药”。

所幸者,以后的帝王中无名“山”和“药”的了,否则山药还要改名。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司马”原是由“治中”这一官号改来的。

唐高宗李治为避其讳,于贞观二十三年七月下令“改诸州治中为司马”。

“治中”是州刺史的副职。

唐人为避中宗李显讳,把高宗李治“显庆”年号改为“明庆”。

在太宗诸子传中,为避李隆基讳,改高宗的“永隆”年号为“永崇”。

宋人为避仁宗赵祯讳,把唐太宗的贞观年号改写为“真观”或“正观”。

赵匡胤的父亲叫“弘殷”,宋朝人便把“殷朝”的“殷”改成“商”。

北宋仁宗赵祯,因“祯”与“蒸饼”之“蒸”音近,遂改“蒸”为“炊”,所以《水浒》中武大郎卖的“蒸饼”就改称“炊饼”。

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在《淮南子·览冥训》中作“姮娥”,高诱在注中仍称“姮娥”。

刘知几在《史通·采撰》篇中亦作“姮娥”。

但在宋孝宗赵眘淳熙版《文选·月赋》的李善注中,“姮娥”改作“常娥”了。

这是因为宋人避真宗赵恒讳,改“姮”为“常”。

杨延昭是大家所熟悉的杨家将中的人物,他本名延朗,因避赵匡胤的始祖玄朗讳,改名延昭。

“原来”一词,明代以前写作“元来”,朱元璋以为“元来”含有“元朝重来”之嫌,且大明在,安得元朝卷土重来?因而被改为“原来”,现已习以为常。

2、空字
指遇有该避讳的地方则空而不书,或打个空囗,或用“某”字代替,或直接书“讳”字。

《宋书》中对刘家帝王之名多作“讳”字。

“永初元年(宋武帝刘裕的年号)八月,西中郎将、荆州刺史宜都王讳进号镇西将军。

”“讳”,即晋文帝刘义隆。

(现行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标点本《宋书》已把“讳”回改为“刘义隆”。


镇压过隋末瓦岗军的王世充,在唐人撰《隋书》时,为避李世民讳,改“王世充”为“王充”,空“世”字。

《隋书》历经抄写翻刻,浅学之人误将“王充”连成“王充”。

3、缺笔
是指用缺少字的笔画的方法避讳。

用缺笔的方法避讳始于唐高宗时。

“世”字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在唐代碑文中缺作卅,少了最下边的一横。

用缺笔的方法避讳导致古代典籍用字的混乱,影响对文义的理解和正当流传。

所以在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1年)曾下诏曰:“孔宣设教,正名为首,戴圣贻范,嫌名不讳。

比见钞写古典,至于朕名,或缺其点画,或随便改换,恐六籍雅言,会意多爽;九流通义,指事全违,诚非立书之本意。

自今以后,缮写旧典文字,并宜使成,不须随义改易。


黄昏的“昏”字本写作“上民下日”,也是为了避讳唐太宗的“民”,才缺笔以“氏”代“民”写作昏。

后世沿用这种避讳方法的,如清康熙帝名玄晔,在书写或刻书时都要缺掉最后的一笔。

4、同音替代。

指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所要避讳的字。

避讳改音的说法亦始于唐代,唐以前仅存其说,唐以后则多实行。

二、避讳涉及的范围
1、改姓
郑樵《通志•氏族略》曰,籍氏避项羽讳而改为席氏(同音);奭(shì)氏避汉元帝讳改为盛氏(同训);庄氏避汉明帝讳改为严氏(同训);庆氏避汉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同训);师氏避晋景帝讳改为帅氏(缺笔);姬氏避唐明皇讳改为周氏(因西周是姬姓);弘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氏(同音替代);淳于氏避唐宪宗讳改为于氏(省音);啖氏避唐武宗讳改为澹氏(同音)。

《闻见后录》二十一:“文彦博本姓敬,其曾大父避石晋讳,更姓文,至汉复姓敬。

入宋,其大父避翼祖讳,又更姓文。


2、改名
避讳改名有三种方法:一是直接改名,二是称字不称名,三是去掉名中的一个字。

《汉书•孔光传》:“孔霸曾孙莽,元始元年封褒成侯,后避王莽讳,更名均。

”《晋书•邓岳传》:“本姓岳,以犯康帝讳,改为岳,后竟名为岱。

”《新唐书•刘知几传》:“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

”《旧唐书•裴行俭传》:“父仁基”,裴光庭神道碑避讳去“基”字。

3、辞官
有因避讳而辞官或不赴任的。

避讳辞官有避正讳,有避嫌名两种情况。

前者是唐时的一种定制,后者是一种时尚。

《唐律•职制篇》:“诸府号官称犯祖父名,而冒荣居之者,徒一年。


《唐律疏义》:“府有正号,官有名称。

府号者,假若父名卫,不得
于诸卫任官,或祖名安,不得任长安县职之类;官称者,或父名军,不得作将军,或祖名卿,不得居卿任之类。

皆须自言,不得辄受。


《旧唐书•贾曾传》:“拜中书舍人,以父名忠,固辞。

议者以中书是曹司名,与曾父名同音字别,与礼无嫌,乃就职。


《北史叙传》:“李延实授侍中太保,以太保犯祖讳,抗表固辞。

”李延实的祖父名宝,为了避祖父之讳而辞去太保之职。

这在当时是一种时尚。

4、改官名
《晋书•职官志》:“太宰、太傅、太保,周之三公官。

晋初以景帝讳故,又采周官官名,置太宰,以代太师之任。

”《旧唐书•高宗纪》:“贞观二十三年六月,改民部尚书为户部尚书,七月,改治书侍御史为御史中丞,诸州治中为司马,治礼郎为奉礼郎。


唐太宗名世民,唐人行文用“代”字代替“世”字,用“人”字代替民字;观世音略称为“观音”,“民部”改称为“户部”。

唐高宗名李治。

为避讳,改“治书侍御史”为“御史中丞”,诸州“治中”为“司马”。

5、改地名
因避讳而改地名的较为普遍,由来已久。

《国语•晋语》:“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

献子曰:‘不为具、敖乎?’对曰:‘先君献、武之讳也’。

”这是说,因鲁献公名具,武公名敖,而改山名。

所以申繻对鲁桓公说:“名不以国,不以山川,以国则废名,以山川则废主,先君献、武废二山。

”汉代为避汉文帝讳而改恒山为常山,改女亘娥为嫦娥,其例甚多。

南京曾名“建业”,建兴元年(313年),为避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为“建康”。

并且把曾是曹魏重要都邑的“邺”,改名“临漳”。

东晋简文帝名昱,故改“育阳县”为“云阳县”。

晋简文帝郑后小字阿春,富春改称“富阳”。

用作书名的《春秋》改名“阳秋”。

晋人孙盛所撰史书因名《晋阳秋》。

炀帝名广,改广乐县为“长乐”,改广陵为“江都”。

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叫李虎,为避讳,将‘玄虎’改称‘玄武’,把“玄虎门”改称“玄武门”;称“虎牢关”为“武牢关”。

唐玄宗名隆基,更隆州为“阆中”,改隆康为“普康”,隆龛为“崇龛”,隆山郡为“仁寿”郡。

唐代宗讳豫,以豫章为“钟陵”。

唐德宗名适,改括州为“处州”。

唐宪宗讳纯,淳州改为“栾州”。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记曰:“田登作郡,自讳其名,举州皆谓灯为火。

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遂书榜曰:‘本州岛依例放火三日’。

”“放火三日”,就是放灯三日,因为不许说“登(灯)”而改说“火”。

所以,谚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根据这则避讳故事来的。

文字避讳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民族心理素质较差的反映,也是专制统治的表现。

由于避讳,对以往的文献典籍经常改动,致使后人对历史文献的思想内容搞不清楚,贻误较深,真可谓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后汉书•宦官传论》:“三世以嬖色取祸。

”章怀太子李贤注引《后汉书》:“夏以末嬉,殷以妲己,周以褒姒。

”谓三世当为三代,遂改之。

后宋人校书又改回。

其实范晔本就是“三代”,宋人以为是避唐李世民讳而改为三代的。

由于避讳,甚至不允许应试。

唐代诗人李贺,其父名晋肃。

在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时就横加劝阻。

理由是李贺的父亲名字中有个“晋”字,与进士的“进”同音,所以不宜去考试。

韩愈不信这一套,为李贺辩护,写了一篇《讳辩》,说道:“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

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加上别的原因,韩愈被贬潮州做刺史。

在古代中国,不仅皇帝的名、字,大臣庶民要避之不用,甚至连一些有类禁忌的字也不准使用。

明太祖朱元璋曾当过和尚,出家为僧,据说又偷过人家的铁锅。

因此,当了皇帝以后最怕别人揭他的短,丢他的脸面。

所以,他最忌讳“生、僧、则、贼”等字。

如杭州儒学教授徐一夔,官至翰林院授官,在给皇上的贺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明太祖朱元璋看完怒斥说:“腐儒乃如是诲朕耶?‘生’者,僧也,以我从释氏也;‘光’则摩顶之谓矣;‘则’字近贼。

罪坐不敬。

”便令斩首。

像这样的事例很多,史称“表笺祸”,意为大臣因上表言事或祝贺喜事而犯禁得祸。

三避讳的主要内容
(1)避君讳
也称上讳、圣讳、国讳、庙讳,就是避皇帝之名。

如汉光武帝名刘秀,当时把秀才改叫“茂才”。

武则天叫曌(音:诏),便改“诏书”为“制书”。

有时皇后的讳也避,如吕后名雉,凡遇到雉字都按其意思改写为“野鸡”。

晋郑太后名阿春,当时孙盛作《晋春秋》就改名《晋阳秋》。

唐高祖李渊祖父名虎,章怀太子李贤注《后汉书》就把“画虎不成反类犬”改为“画龙不成反类犬”。

(2)避家讳
也称避亲讳。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说南朝肖梁有个叫谢举的人“临讳必哭”,
写字遇到逝去的父亲的名讳就哭。

甚者如官吏藏逢世,父亲叫藏严,见文书中有严寒二字,就对之流涕,致废公事。

文人避家讳者如唐代李贺,父名晋肃,自己终身不考进士。

宋朝刘温叟,父名乐,从来不听丝竹乐。

(3)避自讳
最典型的是宋代田登,他作州官,按当时习惯,上元日官府要出告示,让各家张灯结彩,供游人观览。

为避“登”字,就把“本州依例放灯三日”改写为“本官依例放火三日”,民间遂产生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语。

宋代宗室还有一人名汉,恶人犯其名,擅自把“汉”改为“兵士”,于是他妻子去拜罗汉,宫人就报告说:“夫人供十八阿罗兵士”。

(4)避他讳
所谓入境问俗,入门问讳。

宋代的汪伯彦一日在枢密院理事,有人求见,小吏通报:“张校蔚求见!”汪伯彦问:“哪个张校蔚?”小吏还说:“就是那个张校蔚。

名字俺不敢说!”汪说:“一个小校蔚的名字有啥不敢说的?直说!”小吏斗胆说:“张伯彦!”汪伯彦听了大怒,骂道:“畜生!”吓得小吏几日没敢来见他。

北齐有个熊安生,要见两个人,一叫徐熊,一叫和安。

因要避前者的熊、避后者的安,熊安生只好送了一名片,上写:“某某生”。

四近代一些避讳事件
袁世凯做了几天“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窃国心虚,忌讳自然也多。

他下令把煤铺里标有“原煤”的牌子一律涂掉,因为谐音“袁没”;还把正月十五的节令食品“元宵”,改为“汤圆”,因为“元宵”谐音“袁消”,也不吉利。

当时北京城里流传着一句民谣:“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卖汤圆”。

关于名字的忌讳,还有几段事关慈禧老佛爷的“科考”趣闻:据说,同治七年,常州武进举子王国钧参加殿试时,名列前茅,本可以进入“一甲”,点状元。

但唱名时,慈禧听了这个名字说:“好难听!”“王国钧”谐音不就是“亡国君”吗?这种姓名,还让他当官!可怜的王国钧,竟断送了唾手可得的锦绣前程,呜呼!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科考,时值慈禧太后69岁生日。

读卷官把不是第一名的山东潍县举子“王寿彭”的试卷进呈。

慈禧太后一眼看到这个名字十分吉祥,征兆“帝王,寿如彭祖”。

所以她钦点王寿彭为状元,并对读卷官恩赏有加。

这位王寿彭后来还出任过东省教育厅长、山东大学的校长等职。

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太后正准备做七十大寿的“万寿节”,时年久旱不雨,老佛爷想从科举之中得到一点吉兆,于是缘惯例增加一场“恩科”。

主考官从参加殿试的273名考生的试卷中挑选出10份,并按名次排列好,呈送给慈禧太后“钦定”。

会试第一名本应为谭延闿,可因其与参与变法的“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同姓,主考官担心慈禧老佛爷怪罪,就把谭的试卷扣留了下来。

当慈禧翻开第二份试卷时,心头又不禁高兴起,来连声说道:“刘春霖,春霖,春霖,这个名字起得好!”“刘”谐音“留”,有“久留”之意,“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露普降之意,刘的籍贯是直隶“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且其时久旱不雨,企盼甘霖。

于是,大笔圈定,将32岁的刘春霖点为头名状元。

辛亥革命后,废除了避讳制度,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仍不绝如缕。

据说遗老们有的写宣统皇帝名字“溥儀”的“儀”字时仍作缺笔处理。

文革期间,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有句少剑波赞扬杨子荣的唱词:“擒栾平,逮胡标,活捉野狼嚎。

”这句唱词在《林海雪原》剧中原为“擒栾平,逮胡彪,活捉一撮毛。

”大概因为其中“彪”、“毛”二字在当时有犯讳之嫌,故该剧作了技术性改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