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避讳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与古代避讳制度

文字本来是人民群众发明创造的,它是描摹事物、表达思想和记录语言的符号。因此,本应属于全民族所有成员。但是,在中国这一有着悠久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为了显示权威和尊严,在使用文字的过程中,出现了由于某些字是最高统治者名字使用过的,于是就不准平民百姓再使用的极不公平的专制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避讳制度。

所谓“讳”,旧时代称死去了的帝王、圣人或祖宗尊长的名。讳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犯讳就是一种亵渎和犯上的行为。因而凡是帝王、圣人或祖宗尊长名中使用过的字,后代和其它人就不能再使用,在交际中也不能直言其名,而要改变说法。

避讳,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与迷信有直接的关系。弗洛伊德曾从巫术的角度论述说:“在原始氏族的观念里,人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所以当一个人获知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灵魂的名字时,他同时也将得到它的一部分力量。”弗雷泽也曾说过:“如果敌人知道了自己名字就会运用巫术加害自己。”“许多未开化的民族把自己的名字看作自己生命的重要部分。”(《金枝》)到了文明时代,就演变为对权威及祖宗神灵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一种伦理观念。

通过改换文字的方式来达到避讳的目的,是中国所特有的,它取决于避讳的本质属性和中国文字的特点而决定的。避讳肇端于周代,形成于秦,盛行于唐宋,直至民国前夕,流传近三千年之久。这种用改换文字的方式来达到避讳的目的,由于要避讳,所以,每每要把此前文献中的帝王名、祖先名或其它物名的用字加以改换。其结果,给文献的正常流布造成许多混乱,流弊极大。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桓公名白,博有五皓之称;厉王名长,琴有修短之目。”“文字迷信一旦与皇权崇拜相结合,那就变成一股又吓人又惑人的封建势力:皇权崇拜赋予文字迷信一尊严性,文字迷信又增添皇权崇拜的神秘性。……”

弗洛伊德曾分析过原始民族中禁忌的情形说:“禁忌的来源是归因于附着在人或鬼身上的一种特殊神秘力量(玛那),他们能够利用无生命的物质作媒介而加以传递。”“触犯禁忌所产生的结果,一方面要看附于成为禁忌人或物其神秘力量的大小,另一方面要看触犯者所具有的反玛那力量的大小来决定。例如,国王和领袖们具有较大的权力,也因此使直接称呼他们名称的行为成为一种冒犯,而称呼者的下场,无疑的,将是死亡。”

陈垣《史讳举例序》说:“碍于封建礼法,付诸文字的避讳字,除不直言或空其字者外,多在具体用字上设法做文章。有的代以‘空围’,有

的径以‘讳’字代之。有的改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替代。有的是以同义或近义字替代。有的采用拆字法,将一合体字拆作两字以示避讳。此外还有缺笔避讳法,即空缺避讳字的某一笔画以示避讳。”

先秦文献里有一个“朕”字,《尔雅•释诂》郭璞注:“今人亦自呼为身。”就是说,一般人称自我叫“朕”。但是,到了秦始皇当了皇帝以后,这个“朕”就不是一般人能自称的了。《史记•秦始皇本纪》:“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因此历代帝王都自称为“朕”。

又如,劉字从卯金刀,本义是杀、灭。因为西汉和东汉皇帝都姓刘,为了避讳,所以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就没有收录这个刘字。

一避讳常用的方法

避讳常用的方法有:改字,空字,缺笔,同音替代几种。

1.改字

这是从秦朝开始的一种避讳方法。战国之时月表有“端月”,司马贞《史记索引》曰:“秦讳正,谓之端。”因为秦王名“政”,政和正同音,所以正月就改为端月。秦时避讳的规定还不太严格。也有不避讳的情况。

到汉代,承袭秦制,也用避讳之法。汉高祖名刘邦,所以凡用“邦”字的地方,都改用同义的“国”字。《论语》中有“邦君为两君之好”,“何必去父母之邦”,《尚书》中“安定厥邦”,邦都改用“国”字。这是后人抄碑文时为避刘邦的讳而把“邦”改用“国”。

《史记》恒山改作常山,这是避汉文帝讳“恒”;微子启改作微子开,这是避汉景帝讳“启”;盈数改作满数,这是避汉惠帝讳“盈”等等。

汉高后姓吕名雉,当时的文书,凡是遇到了“雉”字,就一律改成与雉同义的“野鸡”。汉宣帝改名为“询”,荀子后人在汉宣帝时为避讳帝名“询”字,而改姓孙,称“荀卿”为“孙卿”。汉光帝名叫刘秀登基后,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因其叔父叫刘良,当时有个寿良县,只好改叫“寿张”。

现行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在《左传·桓公五年》中作“启蛰”,为了避汉景帝刘启讳,刘安在他的《淮南子》中改“启”作“惊”。

不过,两汉避讳之制仍不怎么严格,到六朝以后才渐趋严密。

晋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宣穆皇太后名张春华(司马炎祖母,司马懿之妻),为避讳,改宜春为宜阳。为避其父司马昭、伯父司马师之讳,改昭阳为邵阳,京师改称京都或京邑。把“王昭君”改称“王明君”,也称做“明妃”。

为避讳而改地名之例,如号称六朝古都的建康(今南京),本名建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黄龙元年,……秋九月,权迁都建业。”晋元帝司马睿都建业时,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名“建康”。并且把

曾是曹魏重要都邑的“邺”,改名“临漳”。

隋大业四年,由于讨厌胡人,隋炀帝下令将胡瓜改为黄瓜,民间深受胡人骚扰之苦,于是纷纷响应,黄瓜一名辗转流传到今天。

“山药”,在隋朝以前的书上称“薯蓣”。到了唐代,因代宗名“豫”,与“蓣”谐音,于是被改称“薯药”。到了北宋中期,因英宗名曙,“薯”药又犯讳,于是再次改名称“山药”。所幸者,以后的帝王中无名“山”和“药”的了,否则山药还要改名。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句,“司马”原是由“治中”这一官号改来的。唐高宗李治为避其讳,于贞观二十三年七月下令“改诸州治中为司马”。“治中”是州刺史的副职。

唐人为避中宗李显讳,把高宗李治“显庆”年号改为“明庆”。在太宗诸子传中,为避李隆基讳,改高宗的“永隆”年号为“永崇”。宋人为避仁宗赵祯讳,把唐太宗的贞观年号改写为“真观”或“正观”。

赵匡胤的父亲叫“弘殷”,宋朝人便把“殷朝”的“殷”改成“商”。北宋仁宗赵祯,因“祯”与“蒸饼”之“蒸”音近,遂改“蒸”为“炊”,所以《水浒》中武大郎卖的“蒸饼”就改称“炊饼”。

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在《淮南子·览冥训》中作“姮娥”,高诱在注中仍称“姮娥”。刘知几在《史通·采撰》篇中亦作“姮娥”。但在宋孝宗赵眘淳熙版《文选·月赋》的李善注中,“姮娥”改作“常娥”了。这是因为宋人避真宗赵恒讳,改“姮”为“常”。

杨延昭是大家所熟悉的杨家将中的人物,他本名延朗,因避赵匡胤的始祖玄朗讳,改名延昭。

“原来”一词,明代以前写作“元来”,朱元璋以为“元来”含有“元朝重来”之嫌,且大明在,安得元朝卷土重来?因而被改为“原来”,现已习以为常。

2、空字

指遇有该避讳的地方则空而不书,或打个空囗,或用“某”字代替,或直接书“讳”字。

《宋书》中对刘家帝王之名多作“讳”字。“永初元年(宋武帝刘裕的年号)八月,西中郎将、荆州刺史宜都王讳进号镇西将军。”“讳”,即晋文帝刘义隆。(现行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标点本《宋书》已把“讳”回改为“刘义隆”。)

镇压过隋末瓦岗军的王世充,在唐人撰《隋书》时,为避李世民讳,改“王世充”为“王充”,空“世”字。《隋书》历经抄写翻刻,浅学之人误将“王充”连成“王充”。

3、缺笔

是指用缺少字的笔画的方法避讳。用缺笔的方法避讳始于唐高宗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