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攀比主题班会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我真的是一个很坏的人,忍受不了别人比自己强
6
对此,有专家表示,“恐聚族”在聚会时遇到 攀比和炫富时,应当积极调整心态,讲“心” 不讲“金”,找准自己的位置,既不与别人攀 比,也不要把别人的自我炫耀放在心上。如果 感到话题“方向有误”,不妨及时纠正,引导 话题,相信老同学、老朋友在一起也愿意多谈 及当年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
7
8
什么是“攀比”?
2
在新浪微博上,关于“别人家的孩子”的微博有 一万六千多条。多数网友表示“恨透了”这个叫 “别人家孩子”的虚幻的攀比对象。
记者随机采访了各个年龄段的二十多位学生,仅 有两位表示父母很少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而绝大 多数学生都表示父母经常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教 育自己。
更有不少网友和学生表示,自己一路就是被父母 “比”着长大的。上学时,比的是成绩,到了大学, 比的是证书,而工作后比的则是职业、收入甚至是 择偶。有网友给“别人家的孩子”找了不少形容词, 比如:神通广大、虚无缥缈、宇宙中最强大、宿敌 般的人物。
5
记者在网上某知名论坛看到, 一位网名为“龙凤呈 祥”的网友发帖说,以前刚毕业时总是对聚会充满期 待,老同学在一起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觉得很亲切、 很温暖。如今的聚会却一年比一年令人失望,重温感 情的少了,讨论金钱的多了。整个聚会变得越来越像 “炫富会”、“攀比会”了,今后实在不想再参加了。
网友“麓山红叶”则说,自己学生时代是品学兼优的 好学生,高考以600多分的好成绩考进北京的一所名 牌大学,但在前几天的高中同学聚会上发现,以前班 里一些成绩并不好的同学,现在混得都挺风光。同学 聚会似乎成了一次豪华车展,宝马、奔驰、奥迪…… 开的车一个比一个好,“这让我心里觉得有点不舒 服”。
11
辩题:
中学生是否应该适当具备攀比心理
正方: 中学生应
该适当具 备攀比心理
反方: 中学生不
应该适当 具备攀 比心理
12
13
嫉妒心理导致极端攀比
讲述人:湖北大学大三学生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看到别人得意我总忍不住
拿自己和他们比较。比如一天的考研复习结束后,大
家会在临睡前交流一下复习情况,如果我听到有人说
同学会成了“攀比会”
“太郁闷了,太伤自尊了,这样的同学聚会今后 再不去了。”在长沙一家装修公司上班的“80后” 王志信过年刚从老家回来,就在博客上抱怨开了。
记者采访发现,春节期间同学朋友聚会频繁,但 攀比之风导致聚会“变味”,催生出不少像小王 这样的“恐聚族”。
“去年又换了辆进口车”、 “刚刚和老婆去了趟 欧洲旅游回来”、“公司年终奖发了10万 元”……票子、房子、车子似乎成为同学、朋友 聚会谈论近况时离不开的话题。
今天又做了多少套题,记了多少知识点,而自己却还
在原地徘徊不前时,便会莫名地恐慌,甚至有点儿恨
对方,心中暗暗诅咒对方考不好。虽然也知道这样的
想法很不对,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更可怕的是,
有一次,我竟然故意把考研咨询会的时间说错,害得
几个被我视作竞争对手的同学没能按时参加。虽然当
时挺高兴,觉得自己赚了,但后来想想又挺后悔。难
10
几十年前,《巴尔的摩哲人》的编辑亨利·曼肯说过,财 富就是你比妻子的妹夫多挣100美元。行为经济学家说,我 们越来越富,但是体会不到幸福,部分原因是,我们总拿自 己与那些物质条件更好的人相比。 科内尔大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说,你是愿意自己挣11 万美元,其他人挣20万美元,还是愿意自己挣10万美元,而 别人只挣8.5万美元呢?大部分的美国人选择了后者。
【释义】 抓住某种东西往上爬。主
动接近。 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
条件,盲Fra Baidu bibliotek与高标准相比。 在消费等方面一味比高,
不甘人后
9
何为“攀比心理”?
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 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 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 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 障碍和行为
弗兰克写过一篇论文《多花少存:为什么生活在富裕 的社会里,却让我们感到更贫穷》,里面提到住房,一个人 到底需要多大面积呢?主要取决于邻居拥有多大的住房,如 果邻居的住房小,那他也不需要太大的住房。
曼肯说,最好的基点应该是凯利·帕克,他是澳大利亚 最富的人,他的一个肾是移植的,心脏也做过手术。曼肯说: “你难道希望自己拥有40亿美元,而一个肾是移植的吗?”
光明中学心理教师张静也碰到一个案例,高三学生小施 成绩中上,有个表姐去年高考进了名牌大学,从此,表姐 就常常被妈妈挂在嘴边,小施不堪忍受比较的压力,竟偷 偷准备了一把小刀,当妈妈开始念叨“你那个姐姐如何优 秀,你怎么不给我争气! ”时,她就拿出小刀,在自己身 上划几下,直到出血才收手,手上落下了难以修复的疤痕4 。
——C二10“拒绝攀比陋习”主题班会
1
爸妈爱攀比,“别家孩子”成宿敌
“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 ‘别人家的孩子’。这 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 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回回年 级第一,不让人操心。还有个有钱又正儿八经的男/ 女友。研究生和公务员都考上了,一个月七千工资。 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上学在外地一个月 只要400元生活费还嫌多。嗯,我在我妈嘴里是最 差劲的。好像她恨不得生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这 则广泛流传于网络和微博的热帖引发众多学生的共 鸣,在人人网上,短短几天就被分享四千多次,浏 览量破万。
3
案例:中学生不堪被比而自残
在部分心理专家接诊的案例中,“别人家的孩子”的确 很可怕,甚至诱发了个别孩子的心理问题。
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专家陈默老师就曾接触过一个真实案 例,两个妈妈以前是同学,从小就喜欢暗地较劲,两人生 的孩子又是同龄,同在一个班级念书。于是,两个孩子就 成了妈妈们嘴里最爱比较的对象。妈妈每天回家的第一件 事,就是问别人家的孩子表现如何,考试成绩如何,生词 默写出来没有?一听说别人家的孩子超过了自己的孩子, 马上脸拉得老长,劈头盖脸地一阵乱骂。到了初三,其中 一个孩子的成绩渐渐落后,便再也不愿去上学了,并一直 喃喃自语,“我要去杀了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