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本药物培训(抗菌药物合理用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孢克罗:对G+菌抗菌活性较头孢氨苄强, 对大肠、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与头孢羟 氨苄相仿
第3代头孢菌素
对多种青霉素酶稳 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强 某些品种对绿脓杆菌有效 某些品种的血清半衰期较长
部位,推测可能致病菌,选用抗生素。
2. 合理使用—给药方案
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间隔,疗程,注意毒副反应, 并结合机体肝肾功能调整剂量。
3.去除原发感染灶,如脓肿形成,必须切开引流, 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
4.原发病的治疗。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1.阻断细胞壁的合成 • 如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磷霉素 • • •
acquired resistance 获得性耐药,是指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改变代 谢途径,使自身不被抗菌药物杀灭的抵抗力。 这种耐药菌可通过耐药基因的传代、转移、 传播、扩散、变异等,形成高度和多重耐药。
cross resistance:
细菌对某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从 未接触的抗菌药也产生耐药性。
的出现 (6)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细菌变异
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合理选用抗菌药 足够的剂量和疗程 必要时联合用药 有计划的轮换供药 开发新的抗菌药
常用抗菌药物
抗 生素
抗 菌 药 物
ß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利福霉素类 糖肽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头霉素类 碳青霉烯类 单环菌素类 ß内酰胺酶抑制剂
基本药物培训(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主要内容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基本概念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特点 感染性疾病如何选择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规定 临床案例分析
二、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特点
机体药物病原菌关系 机体
抗菌药物
抗菌作用 耐药性
病原微生物
抗菌药的药效学特点
抗菌药
50S 亚基抑制药
药代动力学特点
浓度依赖性强持续效应 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
时间依赖性弱持续效应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其他β-内酰胺类
时间依赖性强持续效应 阿齐霉素 万古霉素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具有良好的快速杀菌作用,浓 度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因素,其对致病菌的杀菌作 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 关键指标Cmax/MIC和AUC24/MIC,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药物使用时应将全天剂量一 次给予。(老年患者喹诺酮药仍可分2次给予)
2. 头孢菌素类
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 临床疗效高,毒性低 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
头孢菌素类
抗G+球菌
第一代头孢菌素(Ⅰ~Ⅷ)
头孢唑啉(Ⅴ)
第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呋辛
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
头孢哌酮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
抗G-杆菌
酶稳定性
第1代头孢菌素
对青霉素酶稳定
对许多革兰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 不稳定
药效学特点
预测抗菌药 疗效因素
ß内酰胺类 时间依赖性, >MIC的持续 无抗菌药后效应 时间
氨基糖甙类 浓度依赖性, 氟喹诺酮类 抗菌药后效应
CMAX/MIC AUC/MIC
糖肽类
时间依赖性, >MIC的持续 抗菌药后效应 时间
合理应用的要点
1. 合理选用—类别、品种
重症细菌感染,应猛击。 首先取相应部位标本作细菌培养和药敏,并根据感染
细菌耐药性变异的趋势
近年来临床上发现的耐药细菌的变迁有以下6个主要 表现:
(1)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感染率增高 (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引起感染增多 (3)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P)在世界范围,包括
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 (4)出现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感染 (5)耐青霉素和耐头孢菌素的草绿色链球菌(PRS)
合成抗菌药
氟喹诺酮类
磺胺类
1、青霉素类
青霉素G类 氨基青霉素 耐酶青霉素 广谱青霉素
类
(指绿脓杆
菌青霉素)
青霉素G 氨苄青霉素 甲氧苯青霉 羧苄青霉素 素
青霉素V
羟氢苄青霉 苯唑青霉素 替卡西林 素
氧哌嗪青霉 素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提示
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用前要按规定方法进行皮试(浓度为500单位/ ml, 皮内注射0.05~0.1 ml)。
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应立即肌注0.1%的肾 上腺素0.5~1 ml,临床症状无改善者,半小时后 重复给药1次,同时配合其他对症治疗。
青霉素类药物为杀菌性抗生素,杀菌疗效主要取 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在短时间内有较高的血药 浓度时对治疗有利。若采取静脉滴注给药,宜将 一次剂量的药物溶于约100ml输液中,于0.5~1小 时内滴完。一则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 浓度,二则可减少药物分解并产生致敏物质。
• • •
2. 损伤细胞浆膜影响通透性如多粘菌素
Leabharlann Baidu• 5.阻断RNA • DNA的合成 • 喹诺酮类、利福平 • 氟胞嘧啶 •
•
3.阻断蛋白合成
4.影响叶酸代谢
如氨基糖苷类、四环
如磺胺类、异烟肼、 素、红霉素和氯霉素
抑制细胞壁粘肽合成的抗菌药物
N-乙酰胞壁酸前体
磷霉素 N-乙酰胞壁酸
环丝氨酸↗ ↘
消旋酶 合成酶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是指药物的杀菌作用主要取决 于血药浓度高于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 即细菌的暴露时间,而峰值浓度并不很重要。 关键指标T>MIC 。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 糖肽类、四环素类属于时间依赖性,应将一日量分 多次给予。
抗(耐)药性(resistance)
intrinsic resistance 固有耐药又称天然耐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 定,代代相传。
万古霉素
-内酰胺类 杆菌肽
N-乙酰胞壁酸五肽 N-乙酰葡萄糖胺
二糖复合物 直链十肽
转肽酶 粘肽
甘氨酸
胞浆内
胞浆膜
细胞膜外
抑制DNA、RNA的合成
喹诺酮类 利福霉素类
DNA旋转酶 依赖DNA的RNA多聚酶
抑制蛋白的合成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 林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蛋白质合成全过程抑制药 30S 亚基抑制药
主要用于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菌和某些革 兰阴性菌感染。
头孢氨苄(4号),头孢唑啉(5号), 头孢拉定(6号),头孢羟氨苄
第2代头孢菌素
对多数青霉素酶稳定
抗菌谱较第1代为广 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第1代强
对某些肠杆菌科细菌和绿脓杆菌的抗菌活性 差。
头孢呋辛: 对多数G+菌有较强抗菌作用, 对G-菌作用较头孢唑啉强。能通过血脑屏障, 为治疗化脓性脑膜炎选用药物。
第3代头孢菌素
对多种青霉素酶稳 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强 某些品种对绿脓杆菌有效 某些品种的血清半衰期较长
部位,推测可能致病菌,选用抗生素。
2. 合理使用—给药方案
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间隔,疗程,注意毒副反应, 并结合机体肝肾功能调整剂量。
3.去除原发感染灶,如脓肿形成,必须切开引流, 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
4.原发病的治疗。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1.阻断细胞壁的合成 • 如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磷霉素 • • •
acquired resistance 获得性耐药,是指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改变代 谢途径,使自身不被抗菌药物杀灭的抵抗力。 这种耐药菌可通过耐药基因的传代、转移、 传播、扩散、变异等,形成高度和多重耐药。
cross resistance:
细菌对某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从 未接触的抗菌药也产生耐药性。
的出现 (6)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细菌变异
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合理选用抗菌药 足够的剂量和疗程 必要时联合用药 有计划的轮换供药 开发新的抗菌药
常用抗菌药物
抗 生素
抗 菌 药 物
ß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利福霉素类 糖肽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头霉素类 碳青霉烯类 单环菌素类 ß内酰胺酶抑制剂
基本药物培训(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主要内容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基本概念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特点 感染性疾病如何选择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规定 临床案例分析
二、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特点
机体药物病原菌关系 机体
抗菌药物
抗菌作用 耐药性
病原微生物
抗菌药的药效学特点
抗菌药
50S 亚基抑制药
药代动力学特点
浓度依赖性强持续效应 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
时间依赖性弱持续效应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其他β-内酰胺类
时间依赖性强持续效应 阿齐霉素 万古霉素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具有良好的快速杀菌作用,浓 度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因素,其对致病菌的杀菌作 用取决于峰浓度,而与作用时间关系不密切。 关键指标Cmax/MIC和AUC24/MIC,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药物使用时应将全天剂量一 次给予。(老年患者喹诺酮药仍可分2次给予)
2. 头孢菌素类
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 临床疗效高,毒性低 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
头孢菌素类
抗G+球菌
第一代头孢菌素(Ⅰ~Ⅷ)
头孢唑啉(Ⅴ)
第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呋辛
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肟
头孢哌酮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
抗G-杆菌
酶稳定性
第1代头孢菌素
对青霉素酶稳定
对许多革兰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 不稳定
药效学特点
预测抗菌药 疗效因素
ß内酰胺类 时间依赖性, >MIC的持续 无抗菌药后效应 时间
氨基糖甙类 浓度依赖性, 氟喹诺酮类 抗菌药后效应
CMAX/MIC AUC/MIC
糖肽类
时间依赖性, >MIC的持续 抗菌药后效应 时间
合理应用的要点
1. 合理选用—类别、品种
重症细菌感染,应猛击。 首先取相应部位标本作细菌培养和药敏,并根据感染
细菌耐药性变异的趋势
近年来临床上发现的耐药细菌的变迁有以下6个主要 表现:
(1)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感染率增高 (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引起感染增多 (3)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P)在世界范围,包括
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 (4)出现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感染 (5)耐青霉素和耐头孢菌素的草绿色链球菌(PRS)
合成抗菌药
氟喹诺酮类
磺胺类
1、青霉素类
青霉素G类 氨基青霉素 耐酶青霉素 广谱青霉素
类
(指绿脓杆
菌青霉素)
青霉素G 氨苄青霉素 甲氧苯青霉 羧苄青霉素 素
青霉素V
羟氢苄青霉 苯唑青霉素 替卡西林 素
氧哌嗪青霉 素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提示
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用前要按规定方法进行皮试(浓度为500单位/ ml, 皮内注射0.05~0.1 ml)。
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应立即肌注0.1%的肾 上腺素0.5~1 ml,临床症状无改善者,半小时后 重复给药1次,同时配合其他对症治疗。
青霉素类药物为杀菌性抗生素,杀菌疗效主要取 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在短时间内有较高的血药 浓度时对治疗有利。若采取静脉滴注给药,宜将 一次剂量的药物溶于约100ml输液中,于0.5~1小 时内滴完。一则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 浓度,二则可减少药物分解并产生致敏物质。
• • •
2. 损伤细胞浆膜影响通透性如多粘菌素
Leabharlann Baidu• 5.阻断RNA • DNA的合成 • 喹诺酮类、利福平 • 氟胞嘧啶 •
•
3.阻断蛋白合成
4.影响叶酸代谢
如氨基糖苷类、四环
如磺胺类、异烟肼、 素、红霉素和氯霉素
抑制细胞壁粘肽合成的抗菌药物
N-乙酰胞壁酸前体
磷霉素 N-乙酰胞壁酸
环丝氨酸↗ ↘
消旋酶 合成酶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是指药物的杀菌作用主要取决 于血药浓度高于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 即细菌的暴露时间,而峰值浓度并不很重要。 关键指标T>MIC 。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 糖肽类、四环素类属于时间依赖性,应将一日量分 多次给予。
抗(耐)药性(resistance)
intrinsic resistance 固有耐药又称天然耐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 定,代代相传。
万古霉素
-内酰胺类 杆菌肽
N-乙酰胞壁酸五肽 N-乙酰葡萄糖胺
二糖复合物 直链十肽
转肽酶 粘肽
甘氨酸
胞浆内
胞浆膜
细胞膜外
抑制DNA、RNA的合成
喹诺酮类 利福霉素类
DNA旋转酶 依赖DNA的RNA多聚酶
抑制蛋白的合成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 林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蛋白质合成全过程抑制药 30S 亚基抑制药
主要用于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菌和某些革 兰阴性菌感染。
头孢氨苄(4号),头孢唑啉(5号), 头孢拉定(6号),头孢羟氨苄
第2代头孢菌素
对多数青霉素酶稳定
抗菌谱较第1代为广 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第1代强
对某些肠杆菌科细菌和绿脓杆菌的抗菌活性 差。
头孢呋辛: 对多数G+菌有较强抗菌作用, 对G-菌作用较头孢唑啉强。能通过血脑屏障, 为治疗化脓性脑膜炎选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