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人格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人格发展
人格是个体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人格发展
第一节 生物学因素与人格形成 
影响人格发展的生物因素
⏹先天气质
⏹体貌与体格
⏹成熟速率
(一)儿童气质的维度
1、托马斯-切斯的九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分心;探究
和退缩;适应性;注意广度和持久性;反应的强度;反应性阈限;心境的性质。

按照这些维度,把儿童气质分为三类:
容易型:
困难型:
慢热(迟缓)型:
理解记忆各类型的表现
(一)儿童气质的维度2、罗斯巴特等的六维度
(二)儿童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气质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

如活动水平、易怒性、社交性和害羞等气质成分在婴儿期、童年、甚至成人早期都具有中等程度的稳定性。

害羞是积极特征还是消极特征?
卡根等对行为的抑制性研究:处于连续体两端的儿童——最抑制和最不抑制的儿童——最有可能表现出稳定性。

(二)儿童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气质的不稳定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气质本身会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展,早期的行为会被整合到新的、更复杂的系统中。

✓第二,某些行为的含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这些行为反映了气质的特点。

✓第三,环境对气质也具有一定的塑造作用。

(二)儿童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早期气质存在一致的种族和性别差异;
同胞姐妹共享的家庭环境对气质的积极成分(如微笑、社交性和可安抚性)有很显著的影响,但对儿童的活动水平和消极成分(如害怕和易怒性)影响很小。

气质的消极成分更多的是由非共享环境造成的。

一、先天气质
(三)气质与儿童抚养:拟合度模型(goodness‐of‐fit model)
拟合度模型提示我们,婴儿是带着独特的性情来到世界上的,照料者必须接受。

因此,在早期人格发展过程中,父母要创设认可每个儿童气质的抚养环境。

拟合度模型
⏹容易型:从小对他们提出社会性要求。

⏹困难型:爱心加耐心;热情而坚定;要求一致。

⏹慢热(迟缓型);“顺其自然”;热情鼓励,具体
指导。

体貌、体格指的是一个人面部特征、身高、体质、体重及和身体的比例。

体貌与体格是影响人格的间接因素。

讨论:人的外貌在人格发展中的地位。

体格可能反映了潜在的精力与气质上的差异;父母及周围的人对不同体格的人有不同的反应,从而造成了人格发展结果的差异;父母对不同体格的孩子的期望不同,这影响到不同体格的孩子人格发展的结果。

三、成熟速率1、激素变化
2、青春期的主要生理表现
性意识的发展阶段
青少年的性意识的表现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疏远期。

从儿童末期开始到少年中期结束。

男女生均对异性表现出明显的疏远、对立迹象。

第二阶段:爱慕期。

从少年初期或中期到青年中、后期。

接触异性的愿望明朗化。

具体表现为:
相互显示: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女生注意打扮,男生有意显示自己的风度和才能。

感情隐蔽:交流表达方式十分含蓄。

实际上喜欢某个异性,但在同学面前却装出漠不关心的样子。

在高中阶段女生愿意与男生交往的比例大于男生愿意与女生交往的比例,而且男生在选择愿意交往的女生时更注意女生的外表,如漂亮可爱、温柔亲切等;而女生更多地注意男生的内在气质。

第三阶段:恋爱期。

从青年初期的中后阶段开始。

15
资料
♦影响身体成熟速度差异的因素:
♦遗传
♦体型——矮小粗壮的儿童成熟较早
♦环境
营养——营养良好的儿童成熟较早
压力——与母亲的紧张关系以及继父的存在,都能促使发育提早
青春期发育对心理的冲击
⏹大家对青少年期这么关注是什么缘故?
⏹——青少年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他们的特殊表现:急
速发育成熟的身体,促发了他们强烈的独立要求,并注重自己的行为方式,同时也要求成人也把他们当大人看,给他们成人的权利,尊重他们,而不是时时、处处限制他们……但心理的成熟速度赶不上身体的成熟速度,所以他们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很矛盾……
初中生生理变化导致心理发展中的矛盾性。

例如,由于性的成熟,初中生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兴趣和愿望,所以,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压抑感。

初中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

初中生心理发展中的成熟性:初中生身体发育上的成熟,使
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
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
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似的信任和尊重。

初中生心理发展中的幼稚性:思想上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及
表面性;在人格特点上,还缺乏成人那种深刻而稳定的情绪
体验,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社会经验也十分
欠缺。

18
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反抗性与依赖性
♦闭锁性与开放性
♦勇敢和怯懦
♦高傲和自卑
♦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19
反抗性与依赖性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

但是,在初中生的内心中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较之过去有所变化。

童年时,对父母的依赖更多的是在情感和生活上,初中生对父母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尤其如此。

教育:给他们独立的空间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隐蔽性的帮助。

20
闭锁性与开放性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渐渐地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

一般说来,初中生对父母、教师和异性同伴的心理闭锁达到高峰期。

♦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

他们不断地寻找朋友,尤其是同性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

因此,初中生在闭锁的同时,又表现出很明显的开放性。

♦教育:平等地与他们交朋友并适时地引导。

21
勇敢和怯懦
在某些情况下,初中生们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 似乎能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这时的勇敢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

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初中生们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懦。

例如,他们在公众场合,常羞羞答答,不够坦然和从容,未说话先脸红的情况在少男少女中都是常见的。

教育: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难题的多种可能性和某些行为的后果但不要替他们做主。

22
高傲与自卑
由于初中生尚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估价,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

几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产生自傲心理;几次偶然的失利,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这两种高傲与自卑情绪往往交替地出现于同一个初中生身上。

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胜不骄,败不馁。

23
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成人意识越发明显,他们力图从各方面把自己与幼小儿童区分开来,期望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生活中。

但另一方面,初中生内心又留有几分对自己童年的眷恋,尤其是在新生活中感到惶惑的时候。

♦教育:认识到这些特点,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和对待他们,同时又要给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安慰。

3、成熟早晚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早熟的男孩显得更加独立、自信,具有身体上的吸引力,在同伴中比较受欢迎,多数还是同学中的领袖人物,具有一定的权威,有不少还是运动“健将” 。

女孩的情况与男孩的情况正好相反,早熟的女孩会经历许多社会困难。

她们往往显得比较退缩且缺乏自信,心理也比较压抑。

3、成熟早晚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早熟和晚熟的影响能影响到成人吗?
⏹成熟速率对青少年的影响需要考虑到许多复杂的因
素。

人格发展
第二节 家庭因素与人格发展 
家庭因素与人格发展
⏹家庭是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

⏹家庭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儿童人格发展呢?
一、依恋
⏹发展心理学中的依恋指的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
另一个人亲密的躯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依恋形成的三个特点:一是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上
的亲近;二是可以从依恋者那里获得慰藉、安全感和丰富的刺激;三是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者情感上的痛苦。

一、依恋
1、依恋的发展
按照鲍尔贝的观点,依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前依恋期(无差别的反应期,0— 6周)
(2)依恋关系建立期(有差别的社交期,6周—6个月)(3)依恋关系明确期(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的接近,7—24个月)——标志性事件:分离焦虑。

(4)交互关系形成期(24个月以后)
2、依恋的测量
3、依恋类型
安全型(B型)依恋(securely attached)
回避型(A型)依恋(insecure avoidant attachment) 抗拒型(C型)依恋(insecure resistant attachment) 混乱型依恋(insecure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理解记忆各种依恋的表现
4、影响依恋的因素
(1)抚养质量———母亲的敏感性和反应性
什么人可能成为不敏感的抚养者?
(2)儿童的特点:外在的体貌特征、身体的健康状况和内在的气质特点
(3)文化因素
依恋的跨文化比较:
哪种因素更重要呢?
5、依恋对后期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一,依恋是儿童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人后形成的人际关系的缩影。

第二,依恋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

第三,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

但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依恋类型对人的影响没这么大。

如何理解这些不同观点呢?
1、四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
(1) 权威型教养(authoritative parenting)(2) 专制型教养(authoritarian parenting)(3) 放纵型教养(indulgent parenting (4) 忽视型教养(neglectful parenting)
理解记忆各种教养方式的要点
你父母对你用的哪一种教养方式呢?
2、家庭系统中的教养方式变化
教养方式的适应性变化趋势为:在对儿童关心和爱护的基础上,父母赋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利,而对孩子的直接控制日趋减少。

教养方式经历着这样的调整:由父母控制到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控制再到父母鼓励下的孩子自主决策。

三、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主要包括核心家庭、大家庭和破裂家庭。

1、核心家庭与人格发展
核心家庭即独生子女家庭,指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组成的家庭。

与传统的理解不同,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娇生惯养、自私任性。

相反,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在心理调适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发展得很好,而且在某些领域还体现出优势。

2、大家庭与人格发展
大家庭即几代同堂的家庭。

这类家庭的优点是孩子受成人教育和爱抚的时间较多,可能比一般孩子有更好的社会适应。

3、破裂家庭与人格发展
破裂家庭即只有父母一方和孩子所组成的家庭。

父母离异的儿童和青少年,与父母有着稳定婚姻关系的儿童相比,在学业成就、自尊和社交能力方面的得分会略低一些,情绪和行为问题也多一些。

对有些儿童来说,持续的困难会在成人期转化为较差的适应性
人格发展第三节 同伴与人格发展 
一、同伴关系的发展与特点
1、婴儿期:婴儿与同伴最初的互动方式,是在和母亲早期所建立的互动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安全依恋的儿童,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更容易表现出自如与大胆。

2、儿童期:非社会化的活动阶段;平行游戏阶段;联合(associative) 游戏和合作(cooperative) 游戏阶段。

3、青少年期
青少年期同伴影响有以下特点:
⏹第一,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同伴的影响大小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第三,同伴的影响及同伴与父母的相对重要性,随着生活
领域的变化而不同。

二、同伴关系的评定与类型
1、同伴关系的评定
(1)同伴提名(peer nomination)
(2)同伴评定(peer rating)
2、同伴关系的五种类型
一是受同伴欢迎的儿童(popular children) 二是被拒斥儿童(rejected children)
三是矛盾的儿童(controversial children) 四是被忽视的儿童(neglected children) 五是一般的儿童(average children)
三、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与同伴关系
观点采择是采用他人的视角来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观点采择是与自我中心相对而言的, 它要求个人在对他人作出判断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计划时把他人的观点或视角考虑在内。

人格发展第四节 自我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与结构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我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诸方面的认知、体验和调节,它渗透于整个心理和行为中,是对之起调控作用的综合系统。

二、自我认识及其发展
1、婴儿期的自我认识
研究发现,1岁以下的婴儿不能认出镜子里的自己。

在15到18个月左右,出现自我辨别的婴儿比例有所增加。

到2岁时,大部分儿童都能辨认自己。

2、儿童早期的自我认识
幼儿自我认识的五个主要特点:自我、心理和身体的混淆;具体的描述;物质性描述;动态描述;,不现实的积极高估。

3、儿童中晚期的自我认识
有五个主要的变化标志着复杂性的增加:
第一,内在特质。

第二,社会性描述。

第三,社会比较。

第四,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第五,现实性。

4、青春期的自我认识
青少年的自我认识具有以下一些特点:•抽象化与理想化
•自我关注
•自我内部的矛盾
•波动的自我
•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