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常规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所致。

以腰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为腰4、腰5、骶1等椎间盘。

一、护理评估1、发病史、诱因2、疼痛部位、程度、体位等状况3、评估腰部功能、下肢感觉和肌力、大小便情况。

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5、X线、CT等检查结果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①对于急性发作期患者,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与体位变化的关系以及有无放射痛和皮肤感觉异常等情况。

②推拿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③推拿后即用腰围固定腰部,平卧硬板床,观察腰腿疼痛情况。

3④症状缓解后应坚持腰背肌锻炼。

⑤注意患者有无二便功能障碍,做好皮肤护理,防止湿疹、压疮的发生。

3、给药护理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寒凉食物,同时外避风寒,以免病情。

4、饮食护理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忌食生冷、辛辣、滋腻之品。

5、心理护理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做好思想疏导,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

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期患者时,应绝对平卧硬板床休息,包括饮食、大小便均不能起床,可缓解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

1-3周后,如症状缓解,可戴胡瑶下地活动。

手术治疗时,按脊柱外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术后遵医嘱翻身,预防并发症。

翻身时须保持躯干上下一致,切记脊柱扭转或屈曲。

术后指导并帮助患者锻炼下肢肌肉收缩、足趾的屈伸和直腿抬高活动,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

三、健康指导1、宜睡硬板床。

2、注意腰背部保暖,避免因受风寒湿冷的刺激而诱发。

3、腰围不可长期使用,通过功能锻炼来恢复腰背肌的力量,以免肌肉退化、萎缩。

4、腰部不可过度负重,取物时应避免大幅度的弯腰和旋转。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
CT:可用于鉴别有无椎间盘突出或突出方向等。
MRI:可显示椎管形态,全面反映各椎体、椎间盘有无 病变及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情况,对本病有较大诊断 价值。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 (1)一般资料:年龄、职业、身高、营养状况。 (2)既往史:是否患有先天性椎间盘疾病;有无腰部 外伤、慢性损伤史;有无疼痛及下肢感觉障碍史、是 否做过要不手术。 (3)家族史:家族史有无类似病史。
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 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多向 后外侧突出,常压迫脊神经根,从而产生疼痛或肢 体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形成椎间盘突出症。
主要分型
01 膨隆型:纤维环部分破 裂,但表层完整,髓核 因压力而向椎管局限 性膨出.
正确的坐姿
高处取物
正确的睡姿
(二)术后评估
1、手术情况: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中情况、引流 管的数量及位置。
2.身体状况:动态评估病人生命体征,引流液的色、量、 性质、切口情况,治疗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是否能 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有无并发症发生的征象。
3.心理社会支持状况:病人及家属对术后康复、后遗症 等方面的心理状态和康复锻炼的程度。家属对病人的支 持程度。
02 突出型:纤维环完全破 裂,髓核突入椎管,仅 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 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 平.
03 脱垂游离型:破裂/突 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 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 游离。
症状
腰痛:最先出现的症状常为腰部急性剧痛或 慢性隐痛。
坐骨神经痛: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 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 马尾神经受压:大、小便和性功能障碍, 鞍区感觉迟钝。
护理措施:协助患者提高应对能力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护理

椎间盘的压力测试
站立位----100% 坐 位----120% 站立前屈位----210% 坐位前屈位----270%
前屈位活动或负重是 导致腰段脊柱退变或 损伤的不良姿势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解剖概要 分型和病理 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 护理 预防
分型和病理 分型和病理
按照病理可分为椎间盘膨出、突 出、脱出、游离等。 主要可以分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间盘突出症。
双下肢伸肌和屈肌的训练
❖ 术后第1天起,患者仰卧位伸直膝关节,足用 力背伸坚持5秒再趾屈5秒,放松,两腿交替, 10-20组,每日2-3次,逐渐增加。
❖ 术后第2天后,患者行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 患者平卧,伸直膝关节,双下肢交替缓缓抬起, 双侧下肢抬高尽可能>60°, 3次/天, 3~5组/ 次, 10次/组,共6周。
病因 病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
最主要病因是退变和慢性损伤。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 水量的降低;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大约在2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退变,所以腰椎间盘突出 症的好发年龄为20-50岁。 (2)慢性损伤:长期反复弯腰、扭转动作作用于腰椎间 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造成纤维环的破裂。因为下腰 活动最多,负重大,所以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的 机会最多。 (3)发育不良,终板薄弱,多见于小儿。 (4)急性损伤:如腰扭伤椎体滑脱,脊柱骨折,椎体压 缩等,可以引起椎间盘软骨板破裂,使椎间盘髓核突出。 (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有妊娠因素、腰骶先天 异常、体重、身高、性别、受寒与受湿等。
临床表现
腰腰椎椎间间盘突盘出突症出症 解剖概要 病因 分型和病理 临床表现 治疗 护理 预防
治疗 治疗

腰间盘突出症护理

腰间盘突出症护理

PART 04
疼痛管理策略
REPORTING
疼痛评估方法及工具
疼痛评估方法
包括自我报告疼痛评估法、行为疼痛评估法和生理指标疼痛评估法。自我报告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患 者通过口头描述或数字评分等方式表达疼痛程度。
疼痛评估工具
常用的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数字评分法(NRS)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 医护人员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从而制定更有效的疼痛管理策略。
通过按摩腰部和下肢相关穴位,可以舒缓 肌肉疲劳和紧张,减轻疼痛。
牵引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牵引增加腰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 内压,使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从而减轻 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
通过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减 轻疼痛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疼痛教育对患者影响
1
疼痛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腰间盘突出症 的疼痛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重要性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对于保护腰椎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取 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 时,对于已经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积极的治疗和康复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

PART 02
非手术治疗护理
REPORTING
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选择
01
使用非处方药如止痛药和消炎药缓解症状,或根据医生建议使
用处方药。
注意事项
02
遵循药物剂量和使用频率的指示,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
与医生沟通。
禁忌与慎用
03
了解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过敏药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有
肝肾疾病患者需慎用某些药物。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PPT课件

• 心理护理 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环境,保持最佳状态,以利于疾
病的恢复。术前多与病人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经予安慰、解 释,对病人的疑部要及时经予解答,向病人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和 手术后效果,介绍治愈病例,使其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增强战胜 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 生活护理,满足生活需要 关心体贴病人,当病人下肢感觉 减
• 3.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 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 4.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 量做到不弯腰。
• 5.出院后行走和外出时需戴腰围。 • 6.坚持腰背肌锻炼。 • 7.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月内不弯腰,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IN THE END
• 腰痛 • 肢体冷感 • 肌肉麻痹
下肢放射痛 间歇性跛行 马尾神经症状
• 多数病人在抬重物、弯腰用力、扭伤或劳累后发病。 • 可突然发生剧烈腰痛,也可以是逐渐加重的隐痛。 • 常局限于腰骶部附近。
• 一般先有腰痛的前驱症状,或者与腰痛同时发生
• 多为单侧
• 急性发作时常剧痛难忍
• 活动、弯腰、久坐、久站以及咳嗽 、打喷嚏、排便等腹压增加时 疼痛加剧
效措施。由于下肢伸屈活动可牵拉神经根,使其 有1cm活动范围,从而防止神经根粘连,这是术后 康复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 术后卧床期间也应坚持四肢活动锻炼,这不仅可 以有效的预防肌肉萎缩而且能够增加机体血液循
环,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愈合,预防并发症等。
如腹部按摩可增强腹肌力,增加肠蠕动,减少腹 胀、便秘、尿潴留的发生。
③预防便秘:观察病人有无腹胀等,指导患者餐后30分钟 作顺时针腹部按摩,刺激肠蠕动;鼓励病人多食富含纤维素 的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必要时给予灌肠或应用缓泻药 物。 ④功能锻炼: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每两小时给予轴式翻身 一次,卧床期间定时作四肢关节的活动,防止关节僵硬,术 后第1~3天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和股四头肌的锻炼,防止 神经根粘连。一般手术后第7天开始腰背肌的锻炼,增加腰 背肌肌力,预防肌萎缩和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

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缓解症状,以下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措施。

1. 休息与活动:在发作期间,患者应该保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卧床休息可以减轻脊柱压力,有助于缓解疼痛。

在床上,可以使用具有支撑性和适合脊柱曲度的床垫和枕头,以维护良好的脊柱姿势。

2. 热敷与冷敷:可以交替使用热敷和冷敷物来缓解疼痛。

热敷可帮助放松肌肉,增加血液循环,缓解炎症。

冷敷则有助于减轻肿胀,麻痹神经末梢,减少疼痛感。

患者可以在热水袋或冰袋上用一块干净的布包裹后,轻轻放置在受处疼痛的腰椎区域。

3. 合理的体位: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特别是长时间坐着或弯腰。

合理的体位可以减少对腰椎的压力,对外伤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当需要长时间坐着的时候,可以使用腰靠垫来支撑腰部,保持腰部曲度。

站立时,应该保持脊柱的直立姿势,避免驼背。

4. 适度的运动:虽然休息是治疗的重要部分,但适度的运动也是必要的。

锻炼可以增加腰椎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缓解腰椎的压力,并预防后续的损伤。

推荐患者进行低强度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此外,特定的操纵和拉伸运动,比如俯卧撑、腹肌训练,也有助于加强腰部的支撑力。

5. 疼痛管理: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疼痛,可以考虑使用非处方药物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止痛药和肌松药。

然而,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应该咨询医生,以确定剂量和时间的安全范围。

6. 腰部支撑:穿戴腰围或腰带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并减轻腰椎的负担。

腰带可以帮助维持腰部的稳定性,减少疼痛的感觉。

然而,长期依赖腰带可能会削弱腰部肌肉,所以应该避免过度依赖。

7. 减轻体重:如果患者超重或肥胖,减轻体重可以减少对腰椎的压力。

合理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之一,并有助于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8.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患者的症状无法通过自我护理和管理缓解,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腰突症护理方案

腰突症护理方案
26
四、健康指导
(三)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辨证分型的不同,科学合理指
导饮食,使患者达到最大程度的康复,在指导患者饮 食期间,动态观察患者的胃纳情况和舌苔变化,随时 更改饮食计划。 1.血瘀气滞型:饮食宜进行气活血化瘀之品,如黑木 耳、金针菇、桃仁等。 2.寒湿痹阻型:饮食宜进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之品, 如砂仁、羊肉、蛇酒等,药膳方:肉桂瘦肉汤、鳝鱼 汤、当归红枣煲羊肉。忌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饮 。
24
腰背肌功能锻炼
25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7.腰围使用健康指导: (1)腰围的选用及佩戴:腰围规格要与自身腰的长度
、周径相适应,其上缘须达肋下缘,下缘至臀裂,松 紧以不产生不适感为宜。 (2)佩戴时间:可根据病情掌握佩戴时间,腰部症状 较重时应随时佩戴,轻症患者可在外出或较长时间站 立及固定姿势坐位时使用,睡眠及休息时取下。 (3)使用腰围期间应逐渐增加腰背肌锻炼,防止和减 轻腰部肌肉萎缩。
2、根据病理变化、CT、MRI所见 分: 膨隆型 突出型 脱垂游离型
许莫氏结节(又名schmorl结节)
及经骨突出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滞血瘀证: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腰部僵硬, 俯仰活动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 (二)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 亦不减或反而加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伴下肢活动受 限,舌质胖淡,苔白腻。 (三)湿热痹阻证:腰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 天痛减,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 濡数或弦数。 (四)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 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 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阳虚证症见: 四肢不温,形寒畏冷,舌质淡胖。

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及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及临床表现

中央型(1)疼痛:疼痛多累及双下肢,或在一侧下肢出现疼痛的较短时间内出现另一下肢疼痛,但双下肢的疼痛轻重可不一致。

一般来说,在病变的早期,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疼痛程度多较侧方型突出轻,这是因有硬膜囊及月―同时又常为多个神经根受压,故疼痛的范围广,但疼痛的程度相对轻。

(2)感觉障碍:中央型间盘突出感觉障碍范围广,如腰4、5间盘突出,可有腰4、5以下的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支配区痛觉减弱或消失,如小腿、足、大腿后侧或马鞍区均可出现感觉障碍。

(3)运动障碍:中央型间盘突出运动障碍范围广、程度重。

这是由于多个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受累的结果,如腰4、5间盘突出,可出现双足下垂及足跖屈受限(4)尿、便功能障碍:绝大多数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病人,可伴有尿、便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尿淋漓不尽甚至失禁,大便可表现为便意频繁、便秘、排便失控等。

(5)性功能障碍和月经紊乱: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病程可自数天到数年不等,病程长者多为反复发作的腰痛或腰腿痛;短者多数在外伤或劳累后突然发病。

病人也可出现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或月经紊乱等症状。

(6)本组207例,临床表现为下腰痛并持续性双侧下肢痛127例,下腰痛并交替性双下肢痛70例,单纯下腰痛10例,下肢痛伴间歇性破行57例;脊柱活动受限192例,神经受损者184例,均有下肢麻木,伴会阴部麻木95 例, 伴二便困难者25例。

查体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05例,屈颈试验阳性86例,膝腱、跟腱反射异常79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文献报道差异较大。

其临床表现虽有一定差异,但归纳起来也有其显著特点。

结合文献及对本组病例的研究,归纳如下:0 —般病史较长,本组3年以上者142例;②以下腰痛为首发症状,且往往持续在整个病程中,早期虽经非手术治疗可缓解但可反复发作;③下腰椎棘突或棘突旁有固定压痛点或叩击痛,并可向双下肢放射,腰椎活动多受限;④具有椎管狭窄症状,站立时间过长或行走后出现腰痛并一侧或双侧下肢神经根性刺激症状;⑤神经刺激症状可表现为双侧型、交替型、单侧型、马尾型,且神经根刺激症状一般较侧后突出型轻,马尾型者出现直肠膀胱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_百度百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_百度百科

分类
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椎体之间,有内外、外两部构成,外部为纤维环,由多层呈环状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坚韧而有弹性;内部为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有缓和冲击的作用。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变性以致最后破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这就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
四、外伤 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当患者在腰部损伤、跌伤、闪腰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 五、腰穿
早在1935年就有发现腰穿后椎间隙变窄及椎间盘突出的报道。 六、其它
1、年龄: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20-40岁占64.46%,40岁以下的占34.92%,平均年龄为40.8岁。 2、身高:超过正常平均高度的男女。
③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 ④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⑤职业因素,如汽车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编辑本段临床诊断
症状诊断
(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目录
基本概述简介
定义
分类
发病人群
病理分型
临床表现
病因
临床诊断症状诊断
辅助检查
诊断要点
鉴别诊断
治疗药物治疗
中医膏穴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物理治疗方法之磁疗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方案
二、护理目标
1.缓解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
2.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功能恢复。
3.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率。
三、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正确的坐、站、行走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注意保暖,避免腰部受凉。
(4)合理饮食,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摄入。
(4)推拿按摩:由日3-5次,每次保持30秒。
(2)飞燕式:每日3-5次,每次保持30秒。
(3)倒走:每周5-7次,每次20-30分钟。
(4)其他适宜的运动,如游泳、太极等。
4.心理护理
(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3.巩固期:发病后3-6个月,继续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复发。
六、注意事项
1.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护理人员需具备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确保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
3.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锻炼。
4.遵循医嘱,合理使用中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2)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四、护理评估
1.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
2.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3.患者功能恢复情况。
4.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
五、护理周期
1.急性期:发病后1-2周,以缓解症状为主,加强生活护理和中医特色护理。
2.恢复期:发病后2周-3个月,加强功能锻炼,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2.中医特色护理
(1)拔罐疗法:选取患侧腰部的穴位,如腰阳关、肾俞、大肠俞等,采用留罐或走罐的方法,每周2-3次。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护理
5.体位保护
下床:双上肢用力撑起,重心缓慢移向床边, 一侧下肢着地后,再移另一下肢,手扶床头站起; 坐位:腰部挺直,椅子高度以脚能垫地为宜。 坐位时,膝部略高于髋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 下垫踏板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护理
卧位:
仰卧时,腰部另加一薄垫,双下肢下方垫软枕, 使双髋、双膝微屈保持一定的屈曲; 俯卧时,则床垫要平,避免腰部过度后伸; 侧卧时,屈膝屈髋,胸前抱枕,两腿夹枕芯。
腰椎间盘突出病理分型
膨 出 型 突 出 型
脱 出 型
游 离 型
腰椎间盘突出的易发人群
(1)年龄:好发于青壮年 (2)性别:多见于男性, 男女比例约2∶1 (3)体型:过于肥胖或瘦弱者 (4)职业:体力劳动强度大的工人,久坐的脑力劳 动者,及经常站立的售货员、 纺织工人等 (5)个别时期的女性:产前、产后及更年期 (6)先天性腰椎发育不良或畸形 (7)吸烟者
腰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
方式
先简单后复杂,先小幅度后大幅度,
先局部后整体,先轻后重, 时间由短到
长,频率又慢到快,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锻炼以腰部肌肉无酸痛为适度。
腰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
1. 直腿抬高: 仰卧床上,用最大力量把腿伸直,足 背伸往上抬,左右交替15-30/次。练习 一段时间后,力量提高了,可改为坐位 练习。
(5)跳绳:跳跃的动作可以强化肌肉力量, 增强运动的协调感和平衡能力。
(6)自行车:骑自行车可加强身体的平衡感。锻 炼用的自行车应选择骑上后上身姿势自然 舒展的普通型自行车,车座的高度以脚底 能平稳着地为好。
腰椎间盘突出的功能锻炼
目的
腰背部肌肉是维持腰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 锻炼脊柱两侧的肌肉韧带,可延缓腰椎劳损退变, 更好的预防椎间盘突出的复发与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腰部疾患,腰椎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椎体起支撑、连接和缓冲作用,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时,就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凸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脱出和游离型,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约为7:3,表现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麻木、间歇性跛行、肌瘫痪等症状,可通过CT和MRI诊断,经手术治疗。

二、临床表现:(一)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二者同时发生;大多有外伤史,也可无明确之诱因。

疼痛具有以下特点: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

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

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跪在床上以缓解症状。

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二)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

侧弯的方向取决于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如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前方,躯干一般向患侧弯。

1、左: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内前方,脊柱向患侧弯,如向健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2、右: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外前方,脊柱向健侧弯,如向患侧的弯则疼痛加剧。

(三)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

由于腰肌紧张,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

脊柱前屈后伸活动受限制,前屈或后伸时可出现向一侧下肢的放射痛。

侧弯受限往往只有一侧,据此可与腰椎结核或肿瘤鉴别。

(四)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者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

【病因】1.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根本原因。

腰椎间盘在脊柱的运动和负荷中承受巨大的应力。

随年龄增长,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纤维环和髓核的含水量逐渐下降,髓核失去弹性,纤维环逐渐出现裂隙。

在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劳损积累和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发生破裂,髓核、纤维环甚至终板向后突出,严重者压迫神经产生症状。

2.损伤积累损伤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也是椎间盘突出的诱因。

积累伤力中,反复弯腰、扭转动作最易引起椎间盘损伤,故本症与某些职业、工种有密切关系。

如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如煤矿工人或建筑工人,因腰椎过度负荷造成椎间盘早期和严重退行性变。

急性的外伤可以作为椎间盘突出的诱发因素。

3.妊娠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而腰能部又较平时承受更大的应力,增加了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4.遗传易感因素小于20岁的青少年患者中约32%有阳性家族史,有色人种本病的发病率较低,如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和非洲黑人发病率较其他民族明显偏低。

5.发育异常腰椎舐化、舐椎腰化和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使下腰椎承受异常应力,是构成椎间盘旋转性损伤的因素之一。

【病理与发病机制】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构成,由于椎间盘承受躯干及上肢的重量,在日常活动及劳动中,易发生劳损。

椎间盘仅有少量血液供应,营养主要靠软骨终板渗透,较为有限,从而极易发生退行性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方法很多,根据椎间盘突出程度及影像学特征,结合治疗方法可做如下分型:1.膨出型纤维环部分破裂,但表层完整,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

这一类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中医护理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式,在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以下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方法,希望能为患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首先,在中医护理中,重视调养情志。

患者应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加重病情。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因此,患者需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态。

其次,合理饮食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环节。

患者应遵循“饮食有节,五味调和”的原则,多吃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鱼肉、鸡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等。

同时,注意补充钙、磷、镁等矿物质,以增强骨骼的支撑力。

此外,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在中医护理中,适当锻炼同样重要。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瑜伽、慢跑等。

锻炼时,注意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加重。

此外,锻炼还可增强腰背部的肌肉力量,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中医护理中,针灸疗法具有较好的疗效。

针灸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需保持放松的心态,配合医师的操作。

常见的针灸穴位有肾俞、大肠俞、秩边、委中等。

推拿按摩是中医护理的又一重要手段。

通过手法按摩,可以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在按摩过程中,按摩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穴位和手法。

按摩后,患者应适当休息,以利于病情的恢复。

此外,中医护理还强调“外治法”的应用。

患者可选用中医外敷、熏蒸等方法,如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药物,贴于腰部患处。

这些外治法可缓解腰部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在中医护理过程中,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弯腰等不良姿势。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腰部 扭 伤 史 者 1 。 情 加 重 诱 因为 有 腰 部 用 力不 3例 病 当史 6例 , 推 拿 、 引 、 膜 外 封 闭 5例 , 喷 嚏 1 作 牵 硬 打
例 ; 明显 诱 因 3 。 无 例 12 临 床 表 现 . 剧 烈腰 腿 痛 1 4例 ,剧 烈 腿 痛 1
原 工 作 。5例 在 疲 劳 或 天 气 变 化 时 腰 部 有 不 适 感 。

呈 中等 至低 信 号 ,但 比脑 脊 液 信 号 稍 高 ;在 T 加 权 2 像 上 呈 中等 信 号 ;5 伴 有 不 同 程 度 的侧 隐窝 狭 窄 、 例 小 关 节 突增 生 , 例 有 后 纵 韧 带 钙 化 影 ; 数 患 者 相 2 多 邻 椎 间盘 亦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退 变 或 膨 出 改 变 。
带 进 人 硬 膜 外 间 隙 ,甚 至 穿 破 硬 脊 膜 进 入 蛛 网膜 下
突 出 9例 , 5 I 问 盘 突 出 6例 。在 C L 一s 椎 T片 中表 现
为 突人 椎管 内 的髓 核 形 成 游 离 碎 片 ,而 相 应 椎 间盘
腔 内 “。 c ] T和 MR 各 有 优 缺 点 , 者 对 骨 性 组 织 分 I 前 辨 率 高 , 很 容 易 明 确 侧 隐窝 狭 窄 等 情 况 ; I 断 故 MR 诊
14 手 术 方 法 及 术 中 所 见 . 均 在 硬 膜 外 麻 醉 下 俯
游离 髓 核 组 织 块 位 于 神 经 根 内侧 。 因此 ,对 有 条
件 的病 人 , 好 均 作 c 最 T和 MR 检 查 , 有 助 于术 前 I 这 正 确 了解 病 情 、 中准 确 操 作 及 提 高 手术 疗 效 。 术
2 讨 论

椎间盘镜下后路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分析

椎间盘镜下后路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分析

椎间盘镜下后路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椎间盘镜下后路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从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之间的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40例参与调查研究,以两组对比的形式展开护理效果反馈,两组均采用椎间盘镜下后路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跟踪患者情况为其3个月,结合患者的感染、神经损伤、骨质增生、腰椎不稳等并发症反应与护理的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几率,分辨护理的有效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小,满意率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椎间盘镜下后路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围手术期进行护理的优化处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椎间盘镜下后路;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分析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四种情况: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脱出,椎间盘脱出游离,而需要椎间盘镜下后路手术治疗的只有游离型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腰痛,还围绕腰部辐射延伸到腿部,在特定的环境下,患者容易下肢疼痛,腰部无法按照常规的运动施展,椎间盘镜顾名思义,这是一面能够反应椎间盘组织结构的一面"镜子",它能近距离的观察清楚椎间盘病变部位的每一个细微变化,纤维环破裂的大小、髓核突出的多少、神经压迫的情况等等在椎间盘镜下都一目了然。

围手术期的护理应结合手术的相关规定与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优质的护理计划,强化手术的效果突显。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之间的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40例参与调查研究,以两组对比的形式展开护理效果反馈,两组均采用椎间盘镜下后路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的年龄为18~69岁,平均年龄为(42.36±3.68)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6-09-08T12:02:58.1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作者:邓明星[导读]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根据椎间盘破坏突出情况,将其分为游离、膨隆、突出、脱垂等类型。

(江苏阜宁县人民医院江苏阜宁 2244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并实施相关护理方法。

结果:本组治疗优良率为87.00%,未见复发病例。

结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明确诊断后,根据游离情况,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及护理措施,可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263-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根据椎间盘破坏突出情况,将其分为游离、膨隆、突出、脱垂等类型,其中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严重,需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收集了100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此病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1.8±3.6)岁;其中体力劳动者43例,长期坐位工作者24例,腰椎外伤史12例,其他21例。

纳入标准[1]:入院经腰椎X线、CT、MRI检查,腰椎正侧位平片显示腰椎侧弯、生理变曲变直、椎间隙变窄,椎间盘游离位于椎体后缘压迫硬膜囊,确诊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无手术禁忌证;知晓研究内容,同意入组研究。

本文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临床特点全部患者患有不同程度腰痛、下肢麻木、疼痛、腰椎活动受限等症状,其中间歇性跛行25例,排尿困难36例,行走困难5例,腰椎压叩痛72例,伴放射痛40例,踝反射减弱50例,膝放射减弱91例,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93例。

1.3 手术方法麻醉后,患者选择俯卧垫枕、屈膝屈髋腹部悬空位,于腰椎后路中央切口,椎板开窗29例,去除棘突及基底中央开窗44例,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27例。

术后尽可能将可切除的黄韧带去除,保护好神经根,探查神经根管,扩大根管。

术后1~2d拔出引流管,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1.4 护理方法(1)心理护理。

此疾病患者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腰腿疼痛,病程长、症状严重,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疾病起因、危害、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纠正错误认知,并邀请有治疗经验的患者现身说法,可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增加治疗依从性,减轻对手术的疑虑。

(2)术前3d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大小便器,减少便秘、尿潴留发生风险。

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教会患者及家属轴线翻身方法,并讲解床上功能锻炼的好处。

术后8h禁食,6h禁饮。

(3)体位护理。

手术结束后,采用3人搬运法将患者移到病床上,保持其胸、腰椎、颈在同一轴线上。

术后去枕平卧6h,每2h翻身1次,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减轻身心不适感。

协助患者翻身时,双手用力均匀,保持脊柱成直线,侧卧位与平卧位相互交替。

(4)饮食护理。

术后6d给予易消化、清淡、高纤维的半流质食物,待肠道功能恢复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粗纤维食物,确保每日营养摄入量,加快创面修复。

嘱咐患者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5)功能锻炼。

向患者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耐心解释锻炼方法、动作要领,并自身示范。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耐受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案。

术后1d,协助患者进行下肢屈伸运动;术后2d,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逐渐增加幅度,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每次30min,每日2次。

术后3~4d接受腰背肌功能训练,提高腰部肌力,维持腰椎稳定性[2]。

术后5~6d,加强双下肢肌肉力量;术后7d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1.5 评估指标参考腰椎功能MacNab评定量表[3],优: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无疼痛,无功能受限,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良: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偶发非神经性痛,能参加调整好的工作;可:临床症状、体现有所好转,仍为失业或残废状态;差:症状反复发作,持续神经根受损。

治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2.结果
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将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异位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单纯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游离黏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术后2~10d,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术后4周,优55例,良32例,可13例,治疗优良率为87.00%。

随访6~20个月,平均随访(13.8±1.5)个月,未见复发病例。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骨科常见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直接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因和机制较为复杂,多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损伤、遗传、不良习惯、受寒受潮等因素有关,可表现为腰、颈、肩疼痛、麻木、大小便失禁等,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特点为髓核及部分纤维环较大,位置不固定,部分游离间盘与硬膜囊黏连,突入硬膜内;也有的游离间盘位于硬膜囊后方。

游离的椎间盘成分多为髓核,压迫神经根或炎性反应突破韧带,出现临床症状,多有腰腿疼痛史者,会加重疼痛,或伴有马尾神经损伤[4]。

保守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欠佳,需及时接受收拾治疗。

根据影像学结果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单纯游离型可采用椎板间开窗,游离黏连型,采用切除全椎板,若术中发现间盘与影像不符,可考虑异位游离,应改为全椎板切除或扩大开窗范围。

老年患者机体器官组织处于衰退状态,身心深受能力差,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术后做好饮食、体位护理,加强功能锻炼,从而加快康复速度,进一步确保治疗效果。

本组结果显示,治疗优良率高达87.00%,未见复发病例,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石世芬.骶管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5):774-774.
[2]张雪珍.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23(9):33-34.
[3]胡志海.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1(10):548-549.
[4]景成伟,许晓军,付勤等.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1):807-8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